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心血管超声检查并与最后的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所有患者均被检查为肺动脉栓塞,与最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诊断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并经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主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近端栓子3例,右心房栓子(位于起搏器导管上)1例,9例均出现右房室增大,三尖瓣反流,肺动脉血流频谱呈"拳指征"等右心负荷过重及肺动脉高压超声征象。结论超声心动图可通过检出肺动脉及右心系统内栓子等直接征象以及右心负荷过重、肺动脉高压等间接征象而直接或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为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病率高,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或误诊,尤其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包括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不易鉴别,心电图(ECG)这一简单易行的无创检查,可为AP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栓塞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血管栓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58例四肢血管栓塞患者中,采用血管造影检测阳性48例,其余10例中,3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4例真阴性。敏感性为94.12%(48/51),检出率为92.59%(50/54),特异度为57.14%(4/7)。结论对四肢血管栓塞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无明显禁忌症与创伤表现,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价格低廉且重复率较高,有助于判断四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CT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04年3月临床资料完整的114例肺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TE76例,肺动脉炎29例,原发性肺动脉肿瘤5例,肺部或纵隔肿瘤累及肺动脉4例。本组患者采用ImatronC-150XP型EBCT机,连续容积扫描方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左侧肋膈角以下2cm,层厚1.5~3.0mm,层数为45~90层。单层扫描时间为100ms。造影剂(Omnipaque-300)总量约50~100ml,流速约3.0~4.0ml/s,延迟时间14~25s。以肺动脉管腔内充盈缺损为PTE的诊断标准,分析各级肺动脉受累情况。下肢深静脉检查采用血管超声。所有患者行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43例行肺动脉造影检查,79例行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结果114例患者中男63例,女51例;年龄12~81岁,平均(47±13)岁;76例PTE患者CT诊断正确75例,准确率98.7%,其中58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占76.3%;无明确诱因8例,占10.6%。76例患者共2356支肺动脉,1668支肺动脉受累,占70.8%。中心肺动脉受累545支,占受累动脉的32.67%;外周肺段动脉受累1123支,占受累动脉的67.29%。中央型充盈缺损为急性血栓的特征性改变(包括轨道征、漂浮征等),血栓钙化为慢性血栓的特有征象。间接征象有马赛克征、右心房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梗死、心包或胸腔积液、肺不张或肺实变等。肺动脉炎(包括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29例,16例经肺动脉造影证实,13例临床确诊;原发性肺动脉肿瘤5例,均经手术证实,CT误诊1例;肺部或纵隔肿瘤累及肺动脉4例,3例手术证实,1例经肺动脉造影证实。结论DVT-PTE是一种疾病的两个部分,PTE诊断的同时应兼顾下肢深静脉检查。对于PTE的诊断,EBCT是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可初步诊断急性或慢性PTE,并能同时观察肺、纵隔及肺动脉周围组织及肺动脉、主动脉管壁情况,在肺动脉疾患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分析评价床旁超声心动图 (ECHO)在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胸ECHO对临床怀疑APE的 5 8例患者在 4~ 6h内行床旁ECHO检查。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近端血栓者 4例 ,均被外科手术或肺动脉造影证实。本组具有典型右心负荷过重超声征象者 15例 (其中包括具有超声直接征象的 4例 ) ,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提示为双肺多发性大面积栓塞。仅右房、右室轻度增大或肺动脉轻度增宽者 19例 ,ECHO无改变者 2 4例 ,但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均提示为肺段或亚段栓塞。结论 :ECHO能够发现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内附壁血栓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 ,或根据右室负荷过重表现间接提示肺栓塞的可能 ,但对肺段或亚段栓塞者超声不能作出或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征,病死率高达20%~30%,但若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降至8%。近年来,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PE的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近年来20例PE患者的MSCTPA的影像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的优越性.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可准确、直观的显示肺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空间的关系,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快速、准确、有效、无创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10月收治的52例肺动脉栓塞(PE)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予以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观察其PE分布部位及CT征象。结果本组PE患者中肺动脉或者分支栓塞共148支,CT的间接征象为右心室增大及肺动脉增宽6例(11.54%),心包积液或胸膜腔积液10例(19.23%),双肺斑片状实变影和渗出灶12例(23.08%);直接征象附壁环型12例,附壁型24例,中心型10例,完全阻塞型6例。结论 64排螺旋CT对PE具有积极诊断价值,其能够清晰显示PE的部位,且具准确、快速及无创伤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建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95-2196
肺栓塞前期症状不明显,极易造成误诊并导致病人死亡〔1〕。因此,早期的诊断尤为重要。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8层螺旋CT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图像质量,缩短了扫描时间,而且降低了辐射剂量。本研究探讨128层螺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对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 bolism,PT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7月经临床诊断的3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征象。结果 30例累及150处肺动脉。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30支,中心充盈缺损16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51支,附壁充盈缺损53支。其中发现6例主干并其分支联合栓塞,笔者认为分支栓塞为继发血栓形成。结论螺旋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经济、安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老年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对可疑肺动脉栓塞而进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256层螺旋CT及64排CT肺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平均扫描时间、肺动脉平均CT值及造影剂使用剂量等.结果 两种检查设备对老年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均为100.00%;其中39例患者为多发栓塞,包括双侧多发29例,右侧多发6例,左侧多发4例.两组均获得了满意的影像,256层螺旋CT扫描时间和平均造影剂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64排CT(P<0.05).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的检查中,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相比较,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没有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明显缩短扫描时间,减少患者屏气时间,降低放射剂剂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超声心动图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27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3例,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查,通过观察左心室长轴、升主动脉长轴、双动脉长轴、大动脉短轴及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断面,观察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大小、部位、容量负荷增加的状况及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与手术结果相对照,找出漏诊的原因。结果27例患者中,21例手术结果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缺损的范围为1.3—2.5cm,其余6例经心血管造影证实为本病。术前超声作出明确诊断者14例,而其余13例患者仅提示为左心容量负荷增加。除6例患者为单纯的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外,其余21例患者均合并其他不同的心内畸形。结论随着超声心动图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操作技巧的日趋完善,超声心动图可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电子束CT诊断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电子束 CT(EB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与优势。方法 :对 2 0 0 2 - 0 5~ 2 0 0 3- 0 4经 EBCT确诊的 9例肺栓塞的 CT征象进行分析 ,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 :左、右两侧段以上肺动脉发生栓塞的几率相近 ,右侧5 2 .6 % (71/ 135 ) ,左侧 4 9.6 % (6 7/ 135 ) ,右侧略高。但左侧闭塞的段以上肺动脉有 19支 ,右侧仅 4支。各叶段以上肺栓塞的发生率以下叶最高 ,达 6 1.1% (6 6 / 10 8) ,其次为上叶的 4 5 .8% (33/ 72 )和中叶及舌叶的 4 0 .7% (2 2 / 5 4 )。左、右中间肺动脉的栓塞率为 5 0 % (9/ 18)。 36 0支亚段肺动脉中有 115支栓塞 (31.9% ) ,其中明确的栓塞 76支 (包括 2 6支闭塞 ) ,可疑 39支。肺栓塞的 EBCT直接征象 :管腔内中心性或偏心性充盈缺损及“轨道征”、“漂浮征”和完全闭塞 (闭塞血管管径大于正常管径 )。间接征象 :偶可见“马赛克征”和梗死灶 ,多数见局限性肺纹理稀疏。另外还有胸水、肺动脉及右心轻度扩张等。结论 :电子束 CT扫描速度快 ,运动伪影小 ,对段以上肺栓塞能清晰显像并准确诊断 ,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局限性是空间分辨率低 ,对亚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评价并不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先天性肺动脉异常起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肺动脉异常起源患儿28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所有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并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6.4%(27/28),误诊率为3.6%(1/28)。接受肺动脉矫治或移植术治疗患者10例(先天性单侧肺动脉缺如8例、单侧肺动脉起源异常1例、肺动脉吊带1例),暂未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3例(先天性单侧肺动脉缺如4例、单侧肺动脉起源异常6例、肺动脉吊带3例),放弃治疗患者5例(先天性单侧肺动脉缺如1例、单侧肺动脉起源异常2例、肺动脉吊带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先天性肺动脉异常起源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胸部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方法 笔者总结了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2月经螺旋CT肺血管造影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人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见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直接征象及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肺纹理稀疏和肺斑片状模糊影等间接征象。结论 对比其它检查方法,说明螺旋CT肺血管造影具有无创安全、快速、敏感性高、价格较低,同时还可以诊断胸部其它疾病,有望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近研究显示肺动脉压力曲线形态具有可用来鉴别慢性肺动脉栓塞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是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获取脉压差指数并检验其诊断CPTE和PPH的意义。方法本研究是一个非盲回顾性研究。1988-1996年期间,61例病人由于不明原因症状性肺动脉高压人日本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易漏诊或误诊,漏诊率高达84%,误诊率达32%~62%[1].早期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胸超声诊断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6例,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肺灌注/通气显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40例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CPA)诊断PE的对照研究。结果:31例患者V/Q显像示不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为PE,其中肺动脉造影证实30例为PE,1例多发大动脉炎;9例患者的V/Q显像为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稀疏或缺损,提示不是PE,与肺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核素V/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为100%(30/30例),特异性为90.0%(9/10例),准确性为97.5%(39/40例)。结论:多数PE患者通过核素肺V/Q显像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少数肺V/Q显像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患者需行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周围型肺栓塞(P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MSCTPA的患者资料,结合多层面曲面重组成像(CPR)、最大密度投影(MPR)、曲面重组(MIP)等图像后处理手段,分析PPE的MSCTPA的表现。结果检出的188例周围型动脉肺栓塞患者中,孤立性PPE 1例,PPE合并中心型肺动脉栓塞187例。188例患者共检出PPE 1583支,其中,累及亚段1012支,亚亚段PE 473支,亚亚段以远分支PE 98支。结论 MSCTPA能够准确显示PPE的范围及影像表现特征,对诊断PPE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影像学参考价值,是诊断PPE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