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怀谦  夏章勇 《山东医药》2009,49(23):116-117
本文重点介绍介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1动脉狭窄 1.1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管狭窄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CEA、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动脉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CAS)等。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如何防止脑血管病的初发和再发,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虽然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物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脑卒中事件的发生,但是仍有许多患者药物治疗无效,尤其是对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在血管闭塞后,发生动脉-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3.
磨莉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0):1029-103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疾病。脑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但是,介入治疗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介入治疗的效果除依赖于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外,还依赖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该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孙学东 《山东医药》2010,(31):104-104
据文献报道,83%的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目的是在脑组织缺血坏死之前再通闭塞血管,尽快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血供。溶栓前血管造影可直接发现闭塞血管的位置和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对其采取一系列降糖类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且伴有多种并发症发生;其治疗效果上,呈基本痊愈的有20例(35.71%);呈显著进步的有19例(33.93%);呈进步的有12例(21.43%);呈无变化的有5例(8.93%),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糖尿病的良好控制是其治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对其采取一系列降糖类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且伴有多种并发症发生;其治疗效果上,呈基本痊愈的有20例(35.71%);呈显著进步的有19例(33.93%);呈进步的有12例(21.43%);呈无变化的有5例(8.93%),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糖尿病的良好控制是其治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就我院1996年1~6月份收治近30例住院患者,资料较完整1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2~1988年收治青壮年缺血性中风45例,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15~39岁,其中15~25岁14例,26~39岁31例。2.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有散发。  相似文献   

9.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老年脑梗死患者400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脑梗死组14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合并组)256例,选择同期体检者作为对照组102例。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同时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并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进行分析。结果合并组和单纯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HbA1c、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6±2.47)%和(5.01±1.76)%vs(5.10±1.08)%,(4.23±2.76)ng/L和(3.42±2.02)ng/L vs(1.50±1.54)ng/L,P<0.05]。年龄、高血压、HbA1c、hs-CRP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组的颈动脉硬化程度较单纯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3%vs 46.5%和8.8%,P<0.05)。IMT与HbA1c、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317,r=0.208,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ICVD颈动脉粥样斑块与HbA1c、hs-CRP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阶段式目标教学法加强对神经介入医师的培训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科共培训3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培训方法为将1年的进修期按每3个月划分为4个阶段,并将学习内容分阶段进行重点教学并设置目标,使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进修医师期满回到原工作单位后6、12个月,分别发放调查问卷,以获得进修医师独立工作的情况。结果 39名医师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均达到预期目标,掌握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整体化治疗原则,熟悉并掌握全脑DSA和支架置入等技术。至第四阶段,每名医师作为术者至少完成5例颅外段动脉支架置入。进修结束后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95.8%(23/24)的医师能够独立开展全脑DSA,并保持≥5例/月的数量;87.5%(21/24)的医师能够独立完成支架置入(1例/月)。结论阶段式目标教学法是神经介入专项技术培训实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今后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在我国每年新发生的250万脑血管病患者中,大约有75%以上为缺血陛脑血管病。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溶栓、机械辅助溶栓等方面。在这些治疗方法中,介入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为对象,分别每日1次降纤酶10u,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50m1中静滴,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8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91.43%。结论应用降纤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起效快,疗程短,有效率高,无一例副作用发生。显示降纤酶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逐年增多.近年来,介入治疗以其微创、有效、安全和适应证较宽等特点,逐渐受到医生与患者的肯定,成为治疗脑血管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神经影像学、导管技术和介入材料的迅速发展,血管内介入技术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日臻成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积极稳妥地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医疗费用数以百亿元计,国家和个人负担均沉重。脑血管病中75%~9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此,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是我国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评估介入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前均接受了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DSA检查,对比三种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134例患者,共检查1340支血管,DSA检出病变血管341支(25.45%)、完全闭塞血管25支(1.87%)、狭窄率70%~99%血管153支(11.42%)、狭窄率50%~69%血管61支(4.55%)、狭窄率50%血管102支(7.61%);与CTA、MRA比较,DSA的病变血管检出率(21.19%、19.40%比25.45%)、狭窄率50%~69%血管检出率(3.06%、2.54%比4.55%)、狭窄率50%血管检出率(5.67%、4.93%比7.61%)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109例患者(120支血管)接受介入治疗,与术前比较,介入后颅外动脉狭窄率[(83.51±8.74)%比(22.87±7.90)%]、颅内动脉狭窄率[(81.63±9.02)%比(19.64±6.18)%]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的平均NIHSS评分[(14.68±3.18)分比(3.16±1.94)分]显著降低,P=0.001。结论: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CTA、MRA,对术后效果评估也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满意度、脑血管病复发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脑血管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神经介入治疗可更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病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姜剩勇  李光勤 《山东医药》2009,49(28):89-9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分析价值。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全脑血管DSA检查,有高血压的患者加做肾动脉造影,分析相关结果。结果61%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血管病变,其中脑梗死、后循环缺血、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8%、35%、35%,血管狭窄主要见于颈动脉系统,部位多在颅外;3.4%患者DSA术后有轻微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DSA能够准确、安全地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状况。  相似文献   

18.
崔苏  殷镜海  贾广胜 《山东医药》2005,45(31):74-74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 例患者,男性,81岁,主因咳嗽、气短1年余,加重伴胸痛半月.缘于1年前受凉后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白色粘痰,偶尔痰中带有少量鲜红色血丝,于2010年2月26日在我院诊断为右中心型肺癌(鳞癌T3N2M1),3月16日给予放疗及抗肿瘤化疗,症状好转出院.1月前经胸部CT及气管镜检查发现左肺多发转移灶,给予中药抗肿瘤、化痰、气管镜镜下高频电、氩气刀及肺部伽玛刀放疗治疗,症状缓解出院.近半月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再次加重,收住院治疗.既往史:患2型糖尿病10年,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150/80mmHg,平时血压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10例确诊为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70),C组行颈动脉彩超检查(CDFI),T组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M组联合同时行TCD和CDFI检查,观察三组患者的脑血管病阳性检出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C组、T组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低于M组,P0.05。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TCD和CDFI能有效提高脑血管病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