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青少年骨性安氏Ⅰ类牙列拥挤或双牙弓前突患者19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疗程22~27个月。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舌骨垂直及水平位置相关指标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水平向位置及舌骨垂直向位置的测量指标均增大,多数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安氏Ⅰ类错畸形经过两年的拔牙矫治后舌骨位置趋于较后下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非拔牙矫治安氏 类错牙合应用越来越多。治疗安氏 错牙合以往用口外弓作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主要装置。口外弓与活动矫治器联合应用时 ,需患者的良好配合 ,由于影响美观和社交 ,许多患者拒绝使用。我们采用美国正畸医师 Dr.Hilgers发明的颌内型推磨牙矫治装置 Pendulum矫治器矫治安氏 类错牙合患者 10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女 7例、男 3例 ,平均年龄 12 .8岁。均为安氏 类错牙合、恒牙列、上颌第二磨牙已萌出、下牙弓排列整齐者。矫治方法 :Pendulum矫治器由腭侧托固位和作用力两部分构成。腭侧托用丙烯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对18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使用口内上颌平面垫加前方牵引装置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前牙反有效解除,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下生长,下颌骨成顺时针方向旋转生长,上下颌骨及颅骨关系更加协调,软组织侧貌及面下1/3关系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错牙合畸形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临床上对错牙合畸形进行固定矫治时 ,许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约有半数的患者认为正畸治疗中的最大不适是疼痛。疼痛严重者影响患者的进食和正常工作学习 ,甚至部分患者因疼痛难忍而放弃矫治。因此 ,了解错牙合畸形固定矫治过程中疼痛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增加患者的合作性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我们对12 8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固定矫治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错牙合畸形患者 12 8例 ,男 5 6例 ,女 7…  相似文献   

5.
儿童错畸形矫治在混合牙列期应慎重,而恒牙期诊断较为明确,矫治可积极进行。成人发育相对稳定,矫治难度大,效果缓慢,保持要相对延长。采用活动矫冶器治疗后,成功270例(90%),好转21例,中断治疗9例。说明活动矫治器简便易行,较固定矫治器应用更广泛,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方法 选取青少年骨性安氏Ⅰ类牙列拥挤或双牙弓前突患者19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疗程为22~27个月.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上气道矢状径相关指标的测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除SPP-SPPW...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1月至2 0 0 3年3月,我科收治70 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矫治拔牙378例。现对其拔牙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0 0例均为矫治结束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男2 4 3例,女4 5 7例;年龄10~30岁,平均(15±5 .6 )岁。安氏分类错牙合畸形 类30 1例, 类312例, 类87例;表现为拥挤、前突、反牙合、开牙合等畸形。全部采用方丝弓系列矫治技术进行矫治,部分矫治效果达到正常牙合标准。其中拔牙矫治378例,非拔牙矫治32 2例(占4 6 % )。拔牙位:四个第一双尖牙189例(占5 0 % ) ;上第一双尖牙、下第二双尖牙2 6例,上第二双尖牙、下第一双尖牙3例,上颌第…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并探讨该技术的矫治效果及要点。方法应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对18例(女性12例,男性6例,平均年龄15.8岁)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患者进行矫治。均拔除4颗第一或第二前磨牙,按照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程序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所有患者均达到了矫治目标,ANS角减小,上切牙显著内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可显著减少患者上颌突度,有效矫治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患者。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择18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微种植支抗钉进行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18例患者矫治后SNB角、下颌综合长度(Co-Pg)增加(P〈0.01),SNA角变化不明显,A点无变化。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P〈0.05),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P〈0.01),下切牙唇移不明显(P〉0.05)。认为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微种植支抗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减轻下前牙唇倾,有利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青少年骨性安氏Ⅰ类牙列拥挤或双牙弓前突患者19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疗程22~27个月。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舌骨垂直及水平位置相关指标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水平向位置及舌骨垂直向位置的测量指标均增大,多数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安氏Ⅰ类错畸形经过两年的拔牙矫治后舌骨位置趋于较后下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殆矫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推广使用微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骀患者64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2例,年龄(22.78±3.26)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口外J钩进行矫治,实验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矫治,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头影和模型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两组矫治后的ANB、Ls.E、L1-NB、Li—E、UI-SN、UI-L1、U1-MP、U1-NA和SNA等指标较矫治前均显著减小(P〈0.05或〈0.01),而u6-PP较矫治前显著增大(P〈0.05);实验组矫治后的ANB、Ls.E、Li-E、UI.SN、U1-L1、U1.NA、U6-PP和SN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疗程为(18±2)个月,实验组治疗疗程为(12-4-2)个月,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后覆盖(OJ)和覆黯(OB)均较矫治前显著减小(P〈0.01),实验组OJ和OB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种植体能够有效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骀。  相似文献   

12.
对24例10~14岁的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tw in b lock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头影测量软硬组织的变化。认为Tw in b lock治疗恒牙初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可以减小覆盖,覆合,改善牙牙合关系并有效的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安氏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已得到公认,但对该矫治器的使用方法及所引起的牙颌组织变化尚存争议。为此我们对10例安氏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75~10岁,平均为91岁。X线手腕片显示均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对于骨性错牙合 ,早期矫形治疗并恒牙期的固定正畸的双期矫治的理念已得到推广。 2 0 0 1年7月至 2 0 0 3年 1 2月 ,我们对 1 2例骨性 类错牙合患儿 ,早期使用头帽型肌激动器矫治 1年 ,继而采用普通方丝弓矫治器矫治 ,根据患者情况拔除上第一前磨牙、下第二前磨牙进行矫治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骨性 类错牙合患儿 1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 9~ 1 1岁、平均 1 0 .2岁。均符合下列标准 :矢状向上 ,前后牙为远中牙合关系 ,上颌骨正常或稍前突 ,下颌明显发育不良或后缩 ,角 ANB>5°,前牙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院采用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中晚期骨性 类错牙合患者,观察该治疗方法对促进上颌骨生长、改变下颌骨生长方向的作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例患者,男5例,女9例;年龄9~12岁,平均年龄9.2岁。均为头影测量诊断为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 类错牙合,侧貌为凹面形。所有病例以前均未经过任何正畸治疗;所有病例均处于替牙期。方法:先行上颌快速扩弓,所有患者均选用平面牙合垫+正畸螺旋快速扩弓器快速扩弓。螺旋快速扩弓器每天加力一次,每次180°。如后牙覆盖正常,加力1周;后牙反牙合者至解除反牙合后停止加力。前方牵引采…  相似文献   

16.
韩金友  潘涛  李岩  徐琳  姚燕 《山东医药》2013,53(29):60-62
目的 探讨轻力前牵引联合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轻力前牵引(每侧施力120~ 150 g)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前牵引力(每侧施力400~500 g)联合扩弓矫治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经过5~11个月(平均8.5个月)临床治疗,两组临床矫治效果均满意.头影X线检测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0.01);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轻力前牵引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牙(牙合)(牙合)畸形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将30例儿童骨性Ⅲ类错(月合)患者分为早期治疗组(ETG)和晚期治疗组(LTG)12例未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为对照组,同样分为早期对照组(ECG)和晚期对照组(LCG)。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前(T_1),治疗6个月后(T_2),对照组患儿在观察前(T_3),观察6个月后(T_4)分别拍摄X线头影侧位片。测出6个月内平均疗效与患儿牙与颌骨生长发育量之和(T_2~T_1),6个月内牙与颌骨平均增长量的大小(T_4~T_3)。结果:ETG与ECG,LTG与LCG比较,各测量项目在矢状方向上均发生显著变化,而ETG与LTG比较差异不甚明显。A点在ETG相对LTG显著前移,其它测量项目无显著性差异。认为用前方牵引结合上颌扩弓疗法对混合牙列早期患者疗效显著,对替牙(牙合)后期与恒牙(牙合)早期仍可获得相似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们采用前方牵引装置治疗混合牙列及恒牙列早期骨性反(牙合)10例,收效尚好。1 矫正装置与方法 前方牵引装置分两部分:①口外牵引装置;由头帽、颏兜、前方牵引支架、牵引杆等组成。②口内固定装置:采用固矫正装置Begg或方丝托槽,舌侧常规焊接舌弓,  相似文献   

19.
贾莹  张磊  王永  刘焱 《山东医药》2007,47(35):112-112
2001-2006年,我们运用NBT技术矫治恒牙列期安氏Ⅲ类错颌畸形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8-2002年,我们对68例错(牙合)畸形患儿行咬合诱导,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