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科》2016,(2)
目的探讨针灸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将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灸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60例均是中风发病时间达到30~45天,在这30~45天未接受系统针灸治疗,且偏瘫肢体尚未恢复运动功能或运动能力十分低下)随机分为温针灸观察组(n=30例)、针刺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主治中风偏瘫的穴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穴的基础上再加上温灸进行治疗,均治疗6周。记录患者偏瘫侧肢体开始出现运动功能的起效时长,并用Fu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进步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开始恢复运动功能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值差异明显,观察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加针刺与康复训练加温针灸都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但温针灸加康复训练提高得更明显,并且温针灸能迅速缩减恢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起效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与治疗组(针刺+中药汤剂),每组42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语言能力、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自发言语能力、口语理解能力、复述能力、命名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面色不华、食欲不振、口气明显、大便不调、舌质暗及舌苔厚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临床症状及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假性磁刺激治疗,2组均治疗4 w。于治疗前、治疗4 w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2组治疗前HAMD评分和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后观察组HAMD评分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D评分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2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68例诊断为进展型脑卒中病人,按随机贯序抽样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期除静脉输注14 d外,其余治疗均持续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治疗能显著改善对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社区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功能康复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社区康复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简化版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量表(SFMA)评定患者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评分法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SFMA评分、Barthel评分及治疗1个月后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社区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致残率45%,观察组患者致残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好,能够有效减少后遗症,修复患者神经系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方法 9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0.21%(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脑瘫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54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与Barthel指数评估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GMFM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针刺治疗小儿脑瘫,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更佳,可改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恢复期病人步态与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以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单纯康复训练,两组共观察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时观察评价威斯康辛步态量表(WGS)、Berg平衡量表(BBS)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中下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在治疗3周、6周时分别较治疗前WGS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3周时,WGS评分改善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治疗6周时,治疗组WG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周、6周时分别较治疗前及治疗3周BBS评分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3周和6周时,BBS及FM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腰夹脊穴结合康复训练相比单纯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恢复期病人步行及平衡能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接受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扶正固元法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2例患者分别纳入至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扶正固元方,2W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RS、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疗效分级评定以及中医症状记分和综合疗效指数与缺血性中风发病相关因素相关性的判定。结果与对照组2W后、3m后分别进行比较,干预组NIHSS评分与MRS降低、Barthel指数与中医症状记分增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疗效评定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干预组较对照组显愈率与有效率显著提高(P〈O.01);且经统计分析,疗效指数与年龄、伴发病积分、既往史积分呈负相关,与病程、中医证候疗效指数无相关性关系。结论扶正固元方具有能够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临床疗效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方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通络方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气通络方能有效改善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等指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髓活络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及Brunnstrom锻炼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髓活络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善疗效、中医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第45天,观察组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髓活络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病人安全有效,可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SA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氧减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氧减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和氧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伴SAHS患者脑缺血缺氧及睡眠呼吸情况,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21,(5)
目的探讨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功能、肌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GBS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持续干预至患者脱机转出ICU。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肌力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CSS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及MRC-score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及MRC-score总分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重症GBS机械通气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四肢肌力以及生活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中风病人后遗肢体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肢体偏瘫病人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中风病人后遗肢体偏瘫,可以有效改善病人平衡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血脂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诊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人1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抗凝血、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抗感染等),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仅部分病人出现轻度恶心、腹痛等情况,积极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不仅可显著改善病人体内脂类物质代谢状况,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病人中医证候、肌痉挛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针灸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条件的中风恢复期病人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配合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4周。采用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ADL)分别评定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上肢肌肉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评定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评分、CSS评分等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瘀证及气虚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良Ashworth及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评分、ADL得分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病人中医证候,减轻肌痉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增强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