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行开颅手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于麻醉后、手术前将16ml复方丹参注射液入液静滴,两组均于麻醉前、手术2h、手术4h、术毕24h检测乳酸脱氢酶(CK)、肌酶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羧酶(α-HBD)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治疗组于手术2h、术毕24hCK-MB、α-HBD、cTnI低于对照组,而于手术4h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术毕24h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硝苯吡啶、雷其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加强心、利尿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硝苯吡啶、雷其丁、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及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吡啶、雷其丁、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类静脉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非同期对照观察常规治疗及加用丹参粉针、丹参酮ⅡA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对择期PCI的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yocardial-bound Creatine Kinase,CK-MB)的影响,探讨丹参类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PCI术后与术前相比较,常规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粉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亦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酮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有所降低,其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P=0.053);丹红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丹参类静脉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丹红注射液作用最为明确。  相似文献   

4.
心痛灵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具有补气化瘀豁痰通络作用的中药复方心痛灵,以硝苯吡啶作对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3例,结果心痛灵治疗心绞痛有效率为90.63%,优于硝苯吡啶(P0.05)。对心肌组织钙无影响,综合疗效心痛灵优于硝苯吡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术(RFCA)对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 对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 12 h采集外周静脉血,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CCESS2化学发光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Mb、cTnI、CK-MB.结果 与术前相比,Mb、CK-MB于术后12 h均增高(P〈 0.05);cTnI于术后12 h明显增高(P〈0.01).结论 RFCA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同时,会引起心肌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Mb、cTnI、CK-MB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主要影响因素与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呈正相关,与放电能量及阻抗无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寻求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择经内科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拟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围手术期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围手术期不同时点心率(HR)和心率变异(HRV)、心率变异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LF/HF、uHF(HF/TP)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围手术期各时点HR明显降低,TP、LF、HF、uHF(HF/TP)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F/HF变化不明显。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后心肌缺血状况改善,迷走神经功能恢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达到了良好的平衡,提高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郭健  施慧娟 《陕西中医》2002,23(10):879-880
目的 :观察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选用有活血化瘀、益气固本的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 4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 ,另设对照组 40例单用西药。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P<0 .0 5 )。提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期效果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是否能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方法将行PCI术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心绞痛规范治疗,治疗组在PCI术前后累计静滴7 d丹参多酚酸盐,观察入院后即刻及PCI术后24 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记录冠脉病变情况及PCI术资料,观察1个月内有无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PCI术后对照组cTn Ⅰ、CKMB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中14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对照组中25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0.01);治疗组中1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对照组中4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结论 PCI术前后累计静滴7 d丹参多酚酸盐可降低肌钙蛋白、CKMB升高幅度,减轻围手术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例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照组 30例 ,单用西药治疗 ,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3% ,对照组为 76 .7%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时晓华 《陕西中医》2019,(5):568-571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肾功能及心肌损伤的影响,为冠心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需行PC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常规用药,研究组在围术期同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患者术前与术后7 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变化,术前及PCI术后24 h血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8例MACE,MACE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术后发生2例MACE,MACE发生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LVEF、LVEDV、LV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两组LVEF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LVEDV、LVEsV均较术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血Scr、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两组Scr、Cys-C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术前cTnI、CKMB、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两组cTnI、CKMB、BN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PCI治疗冠心病在围术期给与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肾功能,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将心肌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绞痛临床疗效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24h进行评估。结果:PCI术后观察组的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CK-MB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CK-MB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益气养血汤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4例原发性高血压全麻患者,随机均分为葛根素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诱导前1h静脉输注中药葛根素注射液500mg和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后2h采血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l)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浓度。结果 诱导前两组cTnl和CK-MB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h两组cTnl和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但葛根素组cTnl和CK-MB含量增加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手术和麻醉应激能够导致高血压患者心肌损伤,在围手术期应用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刚  莫松柳  张浒 《光明中医》2007,22(2):40-42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性尿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神经性尿频症病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自拟中西药组(缩泉饮合硝苯吡啶)治疗,并设中药组(缩泉饮)及西药组(硝苯吡啶)作对照,比较三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7天为一疗程.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5%和75%,中西药组较其它两组效果好(P<0.05);中西药组及西药组起效快,中药组远期效果与上两组无差异;不良反应中西药组2例,西药组1例.结论:缩泉饮合硝苯吡啶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症疗效较单纯缩泉饮或硝苯吡啶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李芬 《湖南中医杂志》2010,26(2):18-19,30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7例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80.5%,两组比较,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在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高 ,这预示着术中、术后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从 1995年以来 ,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来防治冠心病非心脏急症手术患者术中心肌缺血 ,取得一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冠心病诊断符合 WHO缺血性心脏病的有关标准 ,冠心病非心脏急症手术共有 10 8例 ,其中男 5 2例 ,女5 6例 ;年龄 45~ 76岁 ;体重 48~ 72 kg;手术种类为腹部和四肢手术。ECG提示有的 ST段压低 ,或 ST段压低伴 T波低平 ,或 ST段抬高。将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5 4例 ,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为 …  相似文献   

16.
生脉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生脉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共 9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和对照组 45例 ,治疗组以生脉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照组口服西药。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生脉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液能较好地缓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心肌供血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2组均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泵注时间为15 min;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速度为0.2~0.5μg/(kg·h),直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测定2组麻醉前(t_0)、插管后5 min(t_1)、开气腹后2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拔管后5 min(t_4)缺铁修饰蛋白(IMA)、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t_0时,2组IMA、cTnI、H-FABP、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观察组IMA、cTnI、H-FA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下调IMA、cTnI、H-FABP蛋白表达,上调CK-MB表达,减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别嘌醇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心肌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拟择期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冠心病标准化治疗,对照组在PCI术前3 d给予别嘌醇顿服(30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给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40 mL静滴(1次/d),手术当天置入导管前再静推20 mL。检测2组PCI术前及术后8 h、24 h的血浆肌钙蛋白Ⅰ(cT 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 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 F)、一氧化氮(NO)和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记录cT nI和CK-MB阳性率以及术后8 h、24 h之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8 h、24 h血浆cT nI、CK-MB、NTproB NP、hs-CRP、ET-1、vW F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NO、FMD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8 h、24 h的cT nI和CK-MB阳性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PCI术前给予别嘌醇预处理的基础上,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能够减轻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程度,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杨静  谭勇  郭洪涛  蔡峰  郑光  姜淼  吕爱平 《中医药研究》2011,(11):1281-1283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检索到文献64 039篇,丹参、黄芪、人参、葛根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片、麝香保心丸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成药;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西药;丹参注射液和硝酸甘油分别是中西药联用时最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方法能够找到治疗冠心病高频使用的中药、中成药及西药,以及联用的中成药与西药,并为分析中成药和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使用规律提供文献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黄芪注射液4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qd,共用15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92例;对照组56例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qd,共用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72%,均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8%、心电图改善有效率的43%。治疗前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两方面均有显减少和减短。结论: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单独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