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为医学院校指导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提供建议。方法对广州地区医学院校2012届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利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结果采用构成比表示。结果大部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是就业而非考研、考公务员,实现自身价值是其主要就业目的。首选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大(71.08%)、中(18.67%)城市,学生期望月薪值集中在3001—4000元之间。结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不够理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家庭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在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选择意向,我们对同济大学医学院和上海市另一所高等学校医学院2006届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同时,还调查了上海市81所医院招聘负责人对2006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招聘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报考研究生(以下简称考研)和就业选择、就业动机、对各项影响就业因素重要性的理解及单位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用人单位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更偏爱上海籍学生和男性应聘者。针对这些结果,我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医学生就业率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为临床心理学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从某医学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处获取2009、2010、2012届所有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表,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率的计算及卡方检验.结果:临床医学心理学专业与临床医学其他专业及其他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研究的3届学生中就业或继续深造的去向均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其他事业单位等综合化去向为辅;医学心理学专业学生3年合计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比例与临床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致(x2 =0.127,P=0.772),高于其他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x2=26.490,P=0.000).结论:临床医学心理学方向近年来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就业前景广阔,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前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的变化。 方法 对我国16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经费投入、培养成本、生活待遇等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应用SPSS20.0软件通过描述性分析、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前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均拨款分别为(1.71±1.11)万元/人、(2.07±1.18)万元/人;生活补助分别为(1.16±0.87)万元/人/年、 (1.02±0.87)万元/人/年;学费标准分别为(0.77±0.36)万元/人/年、(0.88±0.21)万元/人/年;由学生自己缴纳的学费分别为(0.36±0.39)万元/人/年、(0.77±0.34)万元/人/年;生均拨款、生活补助及学费缴纳标准差异不明显,但学生缴纳部分的学费差异明显,改革后学生缴纳学费增加。住院医师培训经费投入和生活净补助明显高于研究生。结论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拨款差异大,现有培养经费难以完全满足培养需求,与住院医师生活待遇难以做到“同工同酬”,建议健全医学院校筹资机制与管理,统一并提高各类医学院校生均拨款标准,设置专项经费以改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活待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贵州某省属重点高等医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方法:对2 528名医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问卷中关于创业意向、创业影响因素及择业观念的调查结果.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愿望的学生比例较低(<50%),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被调查的大多数学生专业思想较为牢固,择业观为先就业,后择业,资金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困难或影响因素,其次是技术、政策等.结论:重视开展医学院校的创业教育,高校、政府和社会应紧密合作,给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及就业层次,为今后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2014至2016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共244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资料,分析毕业去向的动态变化趋势,利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4至2016届该专业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在内地攻读研究生的女生占女性毕业生总数的19.7%(34/173),高于男生的12.7%(9/71);女生中选择直接工作的比例为65.3%(113/173),低于男生的76.1%(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毕业生在三甲医院工作的比重较高,为39.1%(45/115),非公立综合医院就业率逐年增高。结论 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适时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摒弃仅在大型公立医院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固有思维,从而有效缓解就业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地方医学院校实习期临床医学生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为实习期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使用唱丽荣等编制的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压力源量表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390人的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4份,回收有效率为98.46%。运用SPSS 18.0行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结果 地方医学院校24.1%的学生存在中等以上压力(1.17±0.63),压力源最高为考试与就业(1.58±0.74),其他依次为知识与技能(1.43±0.68)、人际关系(1.11±0.54)、面对病人(1.06±0.53)、医疗条件(1.00±0.53)和工作负荷(0.95±0.52)。临床医学生实习期压力源各维度的分值与心理健康的大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实习期普遍存在压力,实习期间的压力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建议从就业、学业、心理等方面对实习期学生进行指导,以便助其减轻压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2001,2002年协和医大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两年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做分析,结果 一次性就业率96%,学生的就业情况:(1)就业单位性质分布;高等院校所属医疗或科研单位41.7%,国外留学37.1%。(2)就业地区分布,北京45.4%,国外留学37.1%,其他省市8.2%。(3)基础专业研究生留学比例较临床生高3倍。讨论 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呈“三高一少”。  相似文献   

9.
杨玲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134-135
目的了解我校护生的就业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适时的教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3届本科护生12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毕业后的打算:3个年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继续升学、工作和不确定这3项中3个年级均以工作所占比例最高。(2)就业单位选择情况: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中,比例最高的是三级医院,占53.49%,所占比例最低(1.55%)的是一级医院。(3)就业影响因素:我校3个年级的护生在就业影响因素的选择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年级的护生均认为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对名校文凭、家庭背景护生普遍认为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1)前途渺茫,自主观念差;(2)就业期望过高,不能正确自我定位;(3)破除迷信心理,端正就业心态;(4)从众心理普遍存在,应加强对护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5)医院体制存在问题,应加强对高等护理专业的宣传力度;(6)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就业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方法 调查广西2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89人)、导师(213人)、管理人员(98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培养指标及课程体系设置(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医学科研、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满意度.结果 17.5%被调查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6项培养指标非常满意,51.3%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6.7%被调查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非常满意,44.5%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被调查者总体对学科专业知识培养比较满意的比例最高,达47.4%;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医学科研培养比较满意(39.7%)或一般满意(33.2%);多数研究生(40.3%)、导师(39.5%)、管理人员(60.2%)对工作能力培养比较满意;73.5% (882/1 200)被调查者对创新能力培养比较满意或一般满意.结论 广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课程体系设置能够反映专业要求及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就业压力感知及就业意向,分析医学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应对就业压力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拟定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医学院在校本科生5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1%的被调查学生有就业压力感知,76%的学生喜欢有一定竞争性的工作;80%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在20—30分之间,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薪酬之间有一定关联性;与就业压力感知之间存在相关性;以上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较大,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越容易感知就业压力,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建议医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职业教育,提高其就业压力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马琳琳  陆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93-1997
目的 了解同济大学大四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以同济大学的全体大四临床医学生(排除13例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117例。于2016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7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前后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及收获,毕业后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吸引学生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及排斥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共发放问卷117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117例学生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前后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7例学生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后最大的收获为了解全科与专科区别、了解全科基本理论、改变择业方向者分别占65.0%(76/117)、33.3%(39/117)、1.7%(2/117);在学习《全科医学概论》的过程中,对社区参观、全科思维、慢性病管理感兴趣者分别占48.7%(57/117)、37.6%(44/117)、13.7%(16/117)。117例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为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愿意、非常不愿意者分别占2.6%(3/117)、15.4%(18/117)、55.5%(65/117)、26.5%(31/117)。不同性别、户口、第一志愿是否为医学、父母最高文化程度的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吸引其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是工作压力小(91.5%,107/117)、医患关系和谐(90.6%,106/117)、性价比高(74.4%,87/117);毕业后排斥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是薪资较低(92.3%,108/117)、社区硬件水平欠佳(90.6%,106/117)、认为全科全而不精(87.2%、102/117)。结论 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后,学生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增加,收获较多。非常愿意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比例过低,且多数学生对全科医生和全科工作存在认识误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全科医学的宣传力度,强调在医学生本科阶段完善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和比较上海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3+2模式)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5+3模式)学员的职业认知,为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8月至10月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3+2模式培训学员和6家全科培训基地的2012级5+3模式培训学员的职业认知进行研究。结果30名3+2模式培训学员[平均年龄(22.6±0.7)岁,男性占16.7%]和76名5+3模式学员[平均年龄(24.6±1.8)岁,男性占35.5%]完成调查。3+2模式学员在“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平均秩69.37比47.24,Z=-3.589,P〈0.001)、“全科医生的职业前景”(平均秩66.13比48.51,Z=-2.953,P=0.003)和“目前社会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平均秩68.17比47.71,Z=-3.261,P=0.001)三方面的总体判断均好于5+3模式学员。93.4%(28/30)的3+2模式学员和47.4%(36/76)的5+3模式学员均认为目前全科医生最急需改善的是工作收入。5+3模式学员的期望工作收入高于3+2模式学员[(8436±2963)形月比(6600±2694)形月,t=-3.087,P=0,003]。仅35.5%(27/76)的5+3模式学员毕业后首选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而39.5%(30/76)首选进入二、三级医院工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户籍、毕业院校、学历、专业、培训前工作经验和预期收人与其首选就业意向无相关性。结论5+3模式学员职业认知有待提高,就业意向尚需调整,全科医生的收入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医学生考研的影响因素,为考研与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制问卷,抽取昆明医科大学2008、2009级本科大三、大四医学生300人,根据考研意向,分为考研组(181人)和不考研组(97人);比较两组学生考研意向,对不考研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Excel2003及SPSS17.0进行统计学构成比分析及考研主要影响因素性别、户籍∥检验。结果71.2%的医学生表示关注考研,65.1%的学生表示要考研,是否考研不存在性别差异(x2=3.213,P:0.073)。年龄(74.1%)、家庭经济情况(71.1%)及目前就业状况(68.1%)是影响医学生考研的主要因素;其中年龄及家庭经济因素在性别、户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0,P:0.028;x2=9.612,P=0.002),而在目前就业状况影响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9,P=0.597)。结论年龄、家庭经济情况及目前就业状况是影响医学生考研的主要因素;学校、社会和家庭应给予积极引导与关照,医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考研、择业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海南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探讨医学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该校2012届11个医学相关专业的1048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89份。问卷项目主要涵盖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对学校就业服务机构的满意度、创业问题和就业心态等6方面;采用SPSS 13.0统计各选项人数,并计算百分率。结果只有22.9%(227/989)的毕业生愿意到外省就业,49.1%(486/989)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是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有10.6%(105/989)的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表示不满意;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达26.9%(267/989);只有19.8%的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有25.1%(248/989)的学生对待就业感到非常焦虑和茫然。结论海南省医学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亟待转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衔接,强化招生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衔接,做好高校就业指导与实习、见习基地多位一体的系统衔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校学生毕业焦虑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60名泸州医学院2002级本科学生。结果:①医学生毕业前夕的SAS得分高于一般人群(P〈0.05)。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为18.7%,高于一般人群。②医学生毕业前夕的SAS得分高于其他非医学类的毕业生(P〈0.05)。③性别、城乡家庭环境及就业状况对医学生焦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的焦虑状况得分高,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毕业前夕的心理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学历护理学生基层择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云南省2所本科、2所大专、2所中专西医医学院校的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39.23%的护理学生愿意到基层工作,期望月薪高、自评实际最有可能进入市级及以上单位、没有实习经历、重视单位规模和工作环境,就业态度不乐观、不了解基层医疗工作以及父亲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是影响护理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因素.结论 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护理学生占少数,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有必要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就业形势、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让学生早接触临床.  相似文献   

18.
李玉华  郝婷  陈立章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89-1992
目的 了解国内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定向生)培养的现状,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推进农村地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分别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选取了开展定向生培养的19所医学院校为研究对象,其中东部地区4所,中部地区6所,西部地区9所。于2016年4—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定向生培养课程结构、全科医学类课程开设情况、培养模式、实践课程开设情况。19份问卷均填写完整。结果 19所医学院校定向生培养课程总学时为2 748~3 736学时,平均3 259.84学时;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时比例为1∶0.80~1∶0.21,平均为1∶0.43。其中公共基础与人文通识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课程平均1 051.32、919.79、1 031.37、257.37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32.25%、28.22%、31.64%、7.90%。19所医学院校定向生全科医学类课程开设门数为0~4门;全科医学类课程学时为0~168学时,平均80.32学时;全科医学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0~5.14%,平均2.46%;全科医学类课程学分为0~9学分,平均4.66学分。19所医学院校中,11所院校采取的定向生培养模式为“4+1”模式,8所院校采取的定向生培养模式为“3.5+1.5”模式。开设整合实验课程、医学导论课、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习、社区实习、社会实践的院校分别为16、8、10、19、19、4、13、2所。结论 目前国内高校农村定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尚不完善,全科医学类课程开展较少、学时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早期临床接触活动在改善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认知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已参与早期临床接触活动的2010级(n=280)和未参与该活动的2011级(n=280)本科生中,各抽取14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用Microsoft Excel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对2个年级的数据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应用焦点小组访谈法、深度访谈法对学生、带教教师、辅导员、从事医患关系研究的专家进行访谈,用主题分析法对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涉及的主要内容为:活动细节、活动参与度/兴趣、对医患关系总体认知、专业热爱度、择业观、活动对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方面的作用及对于活动的建议和意见。结果2010级收回有效问卷134份,2011级124份。2010级学生早期临床接触活动参与率为94.0%(126/134),2011级对该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占76.6%(95/124)。2010级学生在医患关系认知方面优于2011级(P=0.0192);早期临床接触活动对2个年级学生专业热爱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2),对其择业观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访谈主题词聚类为“活动前准备不够充分”“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带教教师”“激发职业自豪感”。结论早期临床接触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知,但活动实施方法和相应政策方面尚存在不足,需要后期探究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