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月靖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髓外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12个月的随访。结果⑴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⑵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⑶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⑷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优于髓外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髓内钉固定和髓外倒置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性股骨近端转子部骨折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性股骨近端转子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内固定置人方式分为髓内固定组(髓内钉固定)和髓外固定组(髓外倒置微创锁定接骨板)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等指标.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髓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髓外固定组(P<0.05);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髓内固定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髓外固定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近端转子部骨折疗效相当.由于倒置微创锁定接骨板的远期并发症较高,髓内固定仍是老年性股骨近端转子部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Gamma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出血量较少,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88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Gamma3髓内钉固定和倒置LISS钢板两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不同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某院诊治的12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采用Gamma3髓内钉固定患者62例,采用倒置LISS钢板固定患者58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术后随访6~18个月,根据两组术后恢复、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疗效分析。结果:Gamma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骨折愈合时间情况均优于LIS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3组术后恢复、Harris评分情况也均优于LIS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Gamma3髓内钉固定和倒置LISS钢板两种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Gamma3髓内钉固定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恢复、Harris评分情况均优于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均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髓外组(n=45)和髓内组(n=45).分别采取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来评估术后恢复效果,指标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髓内组切口愈合时间略较髓外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组手术时间为(67.47±11.18) min、下地行走时间为(6.32±1.09)周、骨折愈合时间为(8.93±2.12)周,均显著较髓外组短(均P< 0.05);髓内组术中失血量为(153.95±16.74)ml,显著较髓外组少(P<0.05);髓内组术后6个月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1.11%,明显高于髓外组的77.78%(P<0.05).结论 相比于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更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因单侧股骨转子下骨折住院行近端髓内钉及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32例,19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13例采用锁定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三日VAS评分、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并将所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而术后三日的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一年的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髓内钉占优,而临床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偏心固定和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于我院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髓内固定,对照组40例行偏心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2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均能有效帮助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固定,但髓内固定较偏心固定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转子不稳定骨折患者中修复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不稳定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锁定钢板行髓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用防旋髓内钉行髓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通过随访形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总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髓内固定术,其疗效显著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髓外固定术,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达到早期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马嘉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516-517
目的分析和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髓外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对照组39例(采用切开复位髓外固定如DHS),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均有较好疗效,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成都市锦江区成都骨科医院创伤骨科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InterTAN手术治疗在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方面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3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19例(复位闭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19例(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并发症、病死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一方面可减少手术时间、缩减切口长度与术中失血量,另一方便还有助于患者预后,适宜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更有助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恢复,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技术为患有股骨粗隆阀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0例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技术为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科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当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n=42例)和对照组(n=41例),试验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给予髓外固定,术后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并作分析讨论。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3±1.5)周,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3±1.3)周,下地负重时间(3.5±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仅出现3例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1%(1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2.86%(39/42),对照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操作简单,愈合快速,效果明显,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髓外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所有入组者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10米步行速度、5次坐立运动耗时,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拄拐行走时间和弃拐行走时间。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10米步行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5次坐立运动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拄拐行走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弃拐行走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其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2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称为治疗组),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PFNA治疗组手术时间40±20min,手术出血30±20ml,下床时间38±7d。LCP对照组手术时间60±30min,手术出血200±100ml,下床时间41±12d,术后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方法,PFNA治疗组优良率为82.0%,LCP对照组优良率为62.2%,两组比较有较明显差异。结论微创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较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术式简单,固定稳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且骨折愈合时间短,具有更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综合疗效。方法选取70例于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5例。A组给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B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锁定钢板治疗综合疗效更加显著,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切口长度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髓内与髓外两种固定手术方案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髓内固定组48例与髓外固定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髋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髓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好于髓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可大幅度减轻患者损伤程度,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法在反转子间骨折及转子下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0例反转子间骨折及转子下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观察组47例采用PFNA内固定。结果 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可缩短反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整体上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