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现阶段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山西中医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有关思政教育、心理素质、文化教育、学术科技、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想法、要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提出中医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西藏自治区3所高校本科生的就业心理调查,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西藏大学100名、西藏藏医学院240名、西藏民族大学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普遍具备职业规划意识,西藏大学学生对于提升学历以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意识相对较强,西藏藏医学院学生选择留在家乡发展,愿意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意愿最为强烈。在工作性质的选择上,西藏藏医学院和西藏民族学院80~90%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当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工作,西藏大学有21%的学生选择到企业工作或自己创业。数据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藏高校本科生就业心理与结果中因素有关。高校应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制定适应当前西藏经济发展、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需要的适宜的就业指导策略,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3.
刘璐  孔军辉 《中医药导报》2021,27(3):211-214
目的:调查中、西医药院校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及其未来职业选择态度,为医药院校学生培养和素质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的54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3.1、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药院校学生对医患关系总体认知"相对消极",西医院校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认知较消极(P<0.05),中医药院校学生对未来医患关系发展及职业选择的态度较消极(P<0.05)。结论:医药院校在专业培养中,应完善医患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医药院校应加强学生专业自信,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西医院校应加强对应激事件的心理疏导及学生的认知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在宁19所高校大学生结核病的认知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方法:根据各高校在校人数,按1:100比例发放调查表;走访各大高校校医院,走访胸科医院以及疾控中心了解结核病的流行情况。结果:在宁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认识普遍偏低。结论:高校结核病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必须从学校、学生、政府三方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在一定程度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西藏藏医学院2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普遍具备职业规划意识.对考研和就业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就业形势、考研和找工作之间的冲突与个体差异、人格特征等内在因素有关.相互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与结果中因素有关,学院相关机构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蒙医个性气质类型分布状况与规律,并进一步阐明蒙医个性气质理论的实践意义。方法:采用德.达巴哈苏荣、奥.巴图其木格等蒙医个性气质类型问卷(2003年),对内蒙古某高校604名蒙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大学生中蒙医三根七种个性气质类型均存在,其中合并型较多,其次是单一型,混合型较少见,符合蒙医个性气质分型分类理论。结论:蒙医三根七种人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在医疗、保健活动中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保定市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保定市四所高校126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保定市艺术类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症状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男生在躯体化和偏执方面的症状强于女生,而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方面女生的症状强于男生。学生心理症状在是否独生方面没有差异。结论:保定市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应提高保定市各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结核病知晓情况,为高校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预防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以三峡大学非医学专业二、三年级在校本科学生1600名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结核病的病源菌、传染源、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低于50%。大学生最担心的是结核病的传播,并表现出对结核病的恐慌。结论大学生的结核病相关知识,信念和卫生行为与其文化知识水平不相符,在大学生中开展结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所表现的良好愿望和态度,是结核病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甘肃省兰州市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并调查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探求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形成与后天生活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3所高校419名大学生,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辨识学生中医体质。结果:平和体质占13.6%,偏颇体质占86.4%;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是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结论:高校大学生以偏颇体质居多,阴虚质、气虚质是其常见偏颇体质。在校大学生偏颇体质中阴虚质与睡眠时间、饮酒、便秘、失眠4大因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精神压力、失眠2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献血动机、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献血率为26.57%,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36.60%,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18.20%,献血率从大一、大二、大三依次递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献血率差距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献血率总体不高,建议高校积极开展献血知识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建立一支固定自愿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规划情况,为管理者给护士构建明确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参考徐艳等人编制的《个人职业规划量表》及相关文献基础上设计"职业规划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3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24份有效问卷中,护士职业规划得分25~43分,各维度得分最高的是自我能力与知晓度,为(8.24±0.89)分。得分条目最低的是个人成就感,为(3.69±0.89)分;最高的是促进职业发展,为(4.43±0.75)分。不同年龄、护龄、学历及职称者,职业规划得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护龄、学历和职称是护士职业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士职业规划的平均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大、护龄长、职称高,护士的职业规划得分高。医院管理者应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职业获得感和个人成就感,使护士真正实现其职业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情况。方法:构建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与等级标准,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三个专业共354名本科生创新能力情况展开调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判断矩阵、计算指标体系权重和创新能力综合评分指数。结果: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三个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分指数依次为1.6321、1.6019和1.3296。结论: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类大学生总体创新能力情况处于较强水平,创新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创新学习能力较强,但在创新成果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培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本校1419份《大学生专业思想现状问卷调查表》分析发现,中医专业学生学生的专业思想不够稳固,存在专业信息了解不全面,对专业思维能力培养和课程设置的认知度低,职业规划专一等特点。文章针对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拟调查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障碍各症状中比例较大的是抑郁和人际关系,大学生中无论男女、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问题2,6、7、9所占的比例较大。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在高校完整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与形成,一些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西藏大学生就业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改革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两方面进行论述。阐述西藏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优劣势及就业心理的自我提升。提出在就业的新形势和就业工作的新任务下,研究西藏大学生就业心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解决西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量高校大学生的自尊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基础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自尊水平。结果: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年级、性别、生源、是否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教养方式无显著性相关;而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教养方式、专业满意程度等方面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大学生自尊水平受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自尊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供求双方满意度,将对高校人才培养、大学生生涯发展、校企互动合作有所裨益。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招聘高峰期的招聘单位为调查对象,从专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维度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诚实守信、严谨踏实等方面素质评价较高,对毕业生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评价较低。提出学校人才培养、大学生生涯发展、校企互动合作等方面的建议,希望为高校人才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媒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从而实现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目标:以认识媒介为主的知识目标,以运用媒介为主的过程目标和以批判媒介为主的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常见胃肠道疾病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6年于我院进行门诊治疗的277例学生胃肠道疾病患者。结果:检出慢性胃炎12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95例,急性单纯性胃炎33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伴出血11例)。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4.4%、34.3%、11.9%和9.4%。结论:胃肠道疾病是影响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多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心理应激所引起。医院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促进大学生自觉树立健康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经过对高校部分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的调查分析,了解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携带者、感染者的具体情况,对做好高校大学生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方法我院经过连续5年对在校大学生的体检中,检查肝功能、乙肝二项,采用酶联免疫法,上海华泰生物工程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诊断试剂盒,结果判断:样品OD值大于或等于判断值为阳性,小于判断值为阴性。结果表明5年来在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率呈波动式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继续加强大学生乙型肝炎预防工作极其重要,也是今后高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