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院前急救时呼吸支持的重要性和不能及时实施呼吸支持的危害,以及院前呼吸支持的适应证和急救要点、呼吸支持的措施,包括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的建立、人工呼吸以及呼吸支持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院前急救中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2013年6月行院前急救患者15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气道管理、呼吸支持方法。结果:158例患者均行院前急救,其中23例在侧转头部并对口腔异物加以清除后呼吸充分、规律,50例由于呼吸微弱或呼吸骤停给予气管插管,24例患者进行口咽部通气管放置,其中18例由于呼吸慢、浅给予透明面罩气囊呼吸辅助。所有患者发绀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在现场急救后均顺利转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展开合理、阶梯性气道管理,给予患者有效、及时呼吸支持,可大幅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呼吸支持在心肺脑复苏时的作用.方法 62例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分别经吸氧、通气、辅助气道、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结果 62例呼吸支持中,41例实行手法控制或辅助呼吸,21例使用机械呼吸.血氧饱和度在85%以上的有38例,在70%以上的有57例.结论 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患者的预后及促进脑复苏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是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延,肩负着争分夺秒挽救病人生命的责任,它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沿,是患者未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明显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也相应提高,医疗纠纷逐渐上升。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出诊1890人次,为了防止院前急救工作中各种医疗纠纷和投诉事件发生,提高我科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和有效出诊率,杜绝安全隐患,特总结出我科院前急救中常见的隐患及防范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怀英 《广西医学》2009,31(11):1741-1742
将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运用于院前急救中,我们对474例次急危重患者实施呼吸支持阶梯化管理,做好呼吸支持治疗,有效保持危重患者在现场和转运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为进一步的院内诊治赢取时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统计并比较同一时期实施院前急救(急救组)和自行来院就诊(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院前急救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塞,有利于迅速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自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院急救中心共出车急救1890人次 ,其中死亡 116例 (6.1% )。为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我们对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院前死亡 116例中 ,车祸外伤 2 6例 (2 2 .4% ) ,小金矿倒塌2 1例 (18.1% ) ,小煤窑瓦斯爆炸 15例 (12 .9% ) ,猝死 14例(12 % ) ,急性心肌梗塞 8例 (6.9% ) ,海洛因中毒 5例 ,农药中毒5例 ,自杀 4例 ,刀伤 4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 3例 ,脑血管意外 2例 ,各种恶性肿瘤 2例 ,电击伤 2例 ,肺心病 2例 ,产妇 1例 ,小儿肺炎 1例 ,溺水 1例。车祸外伤者年龄 2~ 71岁 ,平均 3 7岁…  相似文献   

8.
<正>我科2年来应用心肺复苏、呼吸支持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共计52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重度鼠药中毒17例,其中11例呼吸、心跳骤停,经复苏成功,6例呼吸微弱、心音遥远,6例彻底洗胃,9例未能及时洗胃(因我科条件限制,未能剖腹洗胃);6例有机磷  相似文献   

9.
院前急救概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院前急救的历史发展1.1西方院前急救的发展史西方院前急救的发展和医学一样是人类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受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制约,西方院前急救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院前急救作为整个卫生医疗服务工作中急救医疗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组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8918例疾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疾病的种类、诊断的要素,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对8918例院前急救疾病就病种分布、救治要点等进行分析。结果8918例院前急救中,突然发病多,并与季节、年龄及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关系。8276例病人经急救处理,安全转送到各相关医院进一步治疗,占92.80%;死亡642例,占7.20%。结论普及公众急救知识,畅通急救信息网络,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技能,并及时规范的予以施救,对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能提供及时、有效、持续的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并在转运途中给予监护,为后续的院内进一步救治创造有利条件。现将我科组建专职化院前急救队伍后于2005年1月~12月间对1638例急重症患者的急救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院前急救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实施院前急救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我院急诊科与下属7所社康中心实施院前急救协同双向接诊的3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同时有社区全科医师和第一目击者及其参与救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只有医院急诊科及其参与救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急救人员院前急救到达时间、患者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急救人员到达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外伤和心脏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康中心在实施院前急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院前急救采用法国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中国和法国院前急救的模式,分析中国现行院前急救模式的不足,结合武汉市急救中心设立法国模式急救站试点的经验,探讨中国院前急救采用法国模式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探讨其可行性,为院前急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急性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许多严重疾病的重要转归,死亡率高.本院ICU3年来收治急性呼衰58例,均采用正规内科治疗加呼吸机通气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达到呼衰诊断标准[1]的所有病例. 1.2 一般资料:疾病类型:溺水2例,重症胰腺炎12例,感染性休克6例,食物中毒1例,巴比妥类药物中毒1例,大手术后MODS(食道癌、乙状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甲亢等)14例,格林-巴利综合症3例,多发性创伤8例,重型颅脑损伤1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9.5岁.呼吸支持时间:2-60天.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是严重危及人们健康的疾病 ,在我国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1] 。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使其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 ,但其治疗效果仍与早期处理是否准确、及时有关。我科自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 14 4例脑出血病人 ,其中 6 8例经过院前急救处理 ,76例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现将两组病人入院时病情及预后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4 4例脑出血病人均经CT确诊 ,其中 6 8例经院前急救处理 (下称观察组 ) ,男 39例 ,女 2 9例 ,年龄 39~ 83岁 ,平均 6 1岁 ;发病时SP 18.2 0~ 2 8.0kPa ,DP 12…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1996~2004年广州市中心城区的院前急救状况。方法对广州市中心城区1996~2004年所有经120呼叫出车的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4年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例数平均发展速度为119.90%,平均增长速度为19.90%。出车次数平均发展速度为118.05%,平均增长速度为18.05%。院前急救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8:1。院前急救前5位疾病为创伤(27.7%)、脑血管意外(9.4%)、高血压病(4.7%)、中毒(4.6%)和猝死(3.8%)。结论今后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遏制创伤事故发生的发生,加强院前、院内高效的心脑血管急救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在院前急救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国文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5):395-395,397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好发时间和伤情特点,院前急救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我中心月间对5318例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所施行的院前急救病例资料.结果 5192例病人经初步急救处理,安全转送到各相关医院进一步治疗,占总例数97.6%;死亡126例,占总例数2.4%.结论 应重视交通安全管理,加强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畅通急救信息网络,规范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以提高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病人的院前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认识和研究已近40a,ARDS的呼吸支持仍然是呼吸治疗的难点和热点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危重病医学领域内对ARDS的呼吸支持策略引入了新的概念和技术。本文就ARDS的机械通气的新策略和一些新近出现的呼吸支持的辅助手段作一综述。机械通气是ARDS最重要的支持手段。近年来,对ARDS病生理认识和呼吸力学的进展,尤其认识到机械通气带来的肺损伤,促使了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及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院前急救过程中使用呼吸机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使用呼吸机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5-2008年院前急救过程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共243例,其中早期未进行风险管理者125例,后期进行风险管理者118例.将两组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死亡以及能够成功转运的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未进行风险管理组患者死亡、发生意外、转运成功的患者分别为25、18、100例,进行风险管理组患者的死亡、发生意外、转运成功的患者分别为14、9、101例,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意外发生率、转运成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院前急救使用呼吸机的风险评估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了院前急救的医疗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20.
鉴于我国急救医学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对院前急救转运工作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识,这与院前危重急救患的医疗需求形成尖锐矛盾。必然迫使对急、伤、危、重症病人在转诊、转院途中监护的迅速发展。针对院前急救病情重、病种杂的特点,如何找出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该项工作的相关模式,提高救治质量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12月1日~2002年11月30日共1295例资料完整的院前急救转运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