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和Polo样激酶1(PLK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59例胃癌、20例癌旁组织、42例淋巴结转移灶及95例不同类型胃良性病变(浅表性胃炎20例,萎缩性胃炎20例,胃溃疡20例,胃息肉35例),手术切除或胃镜活检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HK1和PLK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CHK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各类型胃良性病组织(P<0.01);胃癌PLK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和各类型胃良性病变组织(P<0.01),且PLK1 阳性表达的胃良性病变均呈不典型增生;CHK1和 PLK1在淋巴结转移灶和其相应原发灶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分级II级病例CHK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III+IV级(P<0.05);无淋巴结转移病例CHK1 和PLK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胃癌组织中CHK1 和PLK1表达存 在相关性(P<0.05)。结论:CHK1 和PLK1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胃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指导临床辅助治疗的重要激酶类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与胃癌原发灶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 检测56例胃癌患者的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癌旁正常组织、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14.3%、12.5%.在56例病例中,癌旁正常组织、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表达状态与原发灶的一致率分别为89.3%和94.6%,而在Her-2表达阳性的标本中,癌旁正常组织、淋巴结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结果 与原发灶的一致率分别为100.0%、85.7%.胃癌不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在不同性别、民族、年龄、分化程度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癌旁正常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不宜作为临床检测Her-2表达的标本,但在无法获得原发灶标本时,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测结果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FOXJ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进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8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J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FOXJ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J1表达阳性率(48.84%)低于癌旁组织(94.1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浸润深度(T3+T4)、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患者FOXJ1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FOXJ1表达阴性患者3年后病死率明显高于阳性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FOXJ1表达水平降低,TNM分期越高、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患者FOXJ1表达水平更低,FOXJ1表达阴阳性患者3年病死率高于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mad4及Smad7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病理学证实的胃癌根治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78例,胃癌旁组织78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Smad4及Smad7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qDSmad4蛋白在胃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87%(P<0.01);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23.25%,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mad7蛋白在胃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9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74%(P<0.01);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97.67%,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 .结论:①smad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的阳性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②Smed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的阳性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EphA4在胃癌胃镜标本和术后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胃癌患者的胃镜标本、术后标本和癌旁组织及淋巴结,正常胃粘膜20例,胃良性病变18例,进行EphA4的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EphA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胃组织。EphA4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EphA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转移关系密切,为胃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颖  张古林  胡建功 《河北医学》2012,18(5):597-600
目的:探讨CD147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上皮、20例癌旁组织、60例胃腺癌组织中CD14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47的表达阳性率在胃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及癌旁组织中(P<0.01),在癌旁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P<0.05);在低分化癌组织中显著高于中分化癌组织中(P<0.05),在浸润肌层及浸润浆膜层组织中显著高于浸润粘膜下层组织中(P>0.05),在浸润肌层及浸润浆膜层组织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147的表达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体积等无关(P>0.05)。结论:CD147的表达增强可能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CD147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同源盒基因C13反义RNA(lnc RNA HOXC13-AS)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在胃癌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12例,术中收集入组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病灶≥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lnc RNA HOXC13-AS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lnc RNA HOXC13-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1~T2期浸润、Ⅰ~Ⅱ期TNM分期、高中分化、无脉管侵袭、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胃癌组织lncRNA HOXC13-AS表达水平均低于T3~T4期浸润、Ⅲ期TNM分期、低分化、有脉管侵袭、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患者(均P<0.05)。lnc RNA HOXC13-AS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明显低于lncRNA HOXC13-AS低表达组患者(P<0.05)。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lnc RNA HOXC13-AS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lncRNA HOXC13-A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T3~T4期浸润、Ⅲ期TNM分期、低分化、有脉管侵袭、有淋巴结转移及有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低等不良预后有关,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为胃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HER-2在胃癌及其淋巴结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ER-2在胃癌、癌旁及其淋巴结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分析HER-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以及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189例胃癌、54例癌旁组织、41例淋巴结转移灶及32例正常对照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8%,25.9%和12.5%.三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ER-2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41例淋巴结转移灶和相对应的41例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HER-2高表达.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ER-2阳性组对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ER-2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ER-2高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转移灶癌组织和原发灶相比有异质性.HER-2蛋白阳性表达对胃癌患者来说是一个不利的预后因素,而且能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Rac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联合检测189例胃癌、54例癌旁、30例正常组织及59例淋巴结中Rac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ac1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0%,55.6%,13.3%(P<0.01).Rac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lauren分型密切相关(P<0.05).胃癌原发灶Rac1蛋白表达阳性率(82.5%)高于相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60.0%)(P<0.05),差异显著.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Rac1蛋白表达阳性具有显著的生存危险(P<0.05),是生存期预测因子.结论:Rac1蛋白在胃癌、癌旁组织存在广泛表达,可能是胃癌的早期分子事件;Rac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过程中起促进作用;Rac1蛋白表达方式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其表达可作为独立的生存期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DPC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集的100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胃癌组织标本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切除的癌旁正常组织40例为对照组,分析DPC4在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蛋白的表达,并深入探究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 1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DPC4阳性率分析:100例胃癌组织中的DPC4表达显现62例(62.00%)阳性,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PC4表达显现40例(100.00%)阳性,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中DPC4表达的阳性率而言,胃癌组织阳性率显著较低(P0.05);2 DPC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联性:胃癌组织中DPC4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抑癌基因DPC4在胃癌发生、进展、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具有参与作用,其表达程度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and-D, VEGF-C and VEGF -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32例胃癌组织和3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结果:胃癌组织VEGF-C和VEGF-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 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VEGF-C和VEGF-D的表达在高分化癌、中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 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 性别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胃癌细胞非摄入性高表达的VEGF-C和VEGF-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慰贾副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胃癌的术前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CT表现.结果 MSCT能够清楚显示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CT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或软组织肿块,且明显强化,可伴有周围脏器的浸润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 MSCT检查诊断胃癌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有...  相似文献   

13.
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EZH2和PTEN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果蝇Zesle基因增强子2(enhancer of zesle homolog 2,EZH2)和多种进展期肿瘤突变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PTE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15例腺瘤性息内和35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EZH2和PTEN粢色方法为En 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胆囊腺癌EZH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X2=24.49,P<0.01)、腺瘤性息肉(X2=11.68,P<0.01)和慢性胆囊炎(X2=31.62,P<0.01);胆囊腺癌PTE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X2=20.20,P<0.01)、腺瘤性息肉(X2=10.81,P<0.01)和慢性胆囊炎(X2=29.83,P<0.01);EZH2表达阳性和(或)PTEN表达阴性的良性病变胆囊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和未侵犯周围组织病例中,EZH2表迭阳性率明显低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0.05或P<0.01),但PIEN表达则相反(P<0.05或P<0.01).胆囊腺癌中EZH2表达与PTEN表达呈高度不一致性(X2=5.24,P<0.05).结论:EZH2和PTEN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胆囊腺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KAI1/CD82、E-选择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KAI1/CD82与E 选择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 2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例中KAI1/CD82与E 选择素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乳腺癌中KAI1/CD82与E 选择素的表达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P <0 .0 5 )。KAI1/CD82在腋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P <0 .0 5 ) ,生存期≥5年组KAI1/CD82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组(P<0 .0 5 ) ,与生存期呈正相关。E- 选择素在腋淋巴结转移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P <0 .0 5 ) ,生存期≥5年组E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组(P <0 .0 5 ) ,与生存期呈负相关。KAI1/CD82和E- 选择素均与临床病理类型、ER、PR、CerbB 2表达状态无关(P >0 .0 5 )。KAI1/CD82与E -选择素表达呈负相关(P <0 .0 5 )。结论 KAI1/CD82与E-选择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KAI1/CD82与E- 选择素的表达可能成为监测人乳腺癌进展及临床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2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扩散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观察MMP2和CD44V6在 71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MMP2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 (P <0 .0 1) ;在肠型组、弥漫型组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P <0 .0 1) ;粘膜及粘膜下组表达与肌层组、浆膜层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2 )CD44V6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 (P <0 .0 1) ;肠型组表达明显高于弥漫型组 (P <0 .0 1) ;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 (P <0 .0 5 ) ;粘膜及粘膜下组表达与肌层组、浆膜层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3)胃癌MMP2和CD44V6两者表达间呈正相关 (r =0 .75 6 ,P <0 .0 5 )。结论 :MMP2、CD44V6在胃癌中均过度表达 ,MMP2、CD44V6均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ole of 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 and its receptor 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CR5) in gastric cancer metastasis and the associated mechanism.The expression of RANTES and CCR5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ting in the gastric cancer tissues obtained from 60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n=30 in eac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RANTES and CCR5 were higher in gastric cancer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an in that without metastasis(P<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RANTES in 30 lymph nodes with cancerous invasion were higher than in 30 normal lymph nodes(P<0.05).Chemotactic test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migrating gastric cancer cells(n=295.0±54.6) induced by the protein of cancer-invading lymph nodes was greater than that by the protein mixture from cancer-invading lymph nodes and RANTES antibody(n=42.5±11.6)(P<0.05).RT-PCR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main Th1 cytokines(IL-2,γ-IFN) were lower in gastric cancer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2.22±0.90,3.26±1.15 respectively) than in that without metastasis(3.07±1.67,4.77±1.52 respectively)(P<0.05),bu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main Th 2 cytokine(IL-10) was higher in gastric cancer with lymph nodes metastasis(6.06±2.04) than in that without metastasis(4.88±1.87)(P<0.05).It was concluded that RANTES and its receptor CCR5 may contribute to gastric cancer metastasis through influencing the balance of Th1/Th2.RANTES and CCR5 may become a marker of gastric cancer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胃镜下活检和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CT资料。结果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CT清楚地显示了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显示腹部淋巴结转移及胃癌的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CT可显示胃癌的大小、形态、范围,判定有无周围浸润及其他脏器转移,如结合胃肠钡餐造影、纤维胃镜,能为临床诊断及手术切除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