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阻抗图是一种新的无创性心功能检查方法,本文对112例正常人和90例冠心病人的心阻抗图进行分析,探讨此法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胸腔阻抗微分图测定190名正常人泵功能各项指标及其上下限,并与70名冠心病人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各项指标有明显年龄差异,无性别差异;而冠心病者每搏量,心脏指数,主动脉顺应性均较同年龄组正常人为低,而总外周阻力较同年龄组正常人为高。  相似文献   

3.
无创性检测方法用来了解心脏功能作为估价药物疗效和预后的指标,其价值是肯定的,心阻抗微分图(dz/dt)的应用,已有较多学者肯定。1979年广西部分地区198644人心肌病普查,患病率达57.78/10万,为了探索无创性检查研究心肌病,本文通过99例正常人及4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阻抗微分图的对比分析,以了解DCM的dz/dt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应用无创性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收缩间期(STI)已相当多,但对其舒张间期(DTI)的测定报告甚少。本文旨在以阻抗法及 ACG 法测定冠心病患者的 DTI,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了获得“单纯的”左心室阻抗图形,我们采用左心室阻抗微分图法代替一般习用心前区阻抗微分图,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阻抗图(Impedance Cardioqram)及其微分图是近20年来发展的一种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1966年Kubicek氏成功地把阻抗图应用于心输出量的计算后,不少学者的研究均证实了心阻抗图应用在这些方面的可靠性。在分流型先心病中,由于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故临  相似文献   

6.
心阻抗微分图是假定胸腔为一圆柱形均匀体,胸腔各组织器官的电阻基本恒定,当心脏收缩时,心脏射血引起大动脉血容量增加,阻抗变小,心脏舒张时,大动脉血容量减少,阻抗增大,心脏舒缩时引起的这种阻  相似文献   

7.
心阻抗微分图测定是一种无创伤的心功能检查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地被临床应用。本文是对不同呼吸状态下测定的心阻抗微分图进行研究,观察生理及病理因素对心阻抗微分图测定的影响及探讨心阻抗微分图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已被确认是一种敏感的、易重复的、反映左室功能损害程度的临床定量指标。其测定方法一般采用颈动脉搏动图(CAR)与心电图和心音图同步记录。阻抗法也是无创性心功能检查的新手段之一,除广泛用于计算心输出量外,也可用以测定STI。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通常采用的胸阻抗图波形变异较大,用以测量STI时易造成误差。而颈动脉  相似文献   

9.
心阻抗图导纳图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阻抗图 (impedancecardiogram )、心导纳图(admittancecardiogram)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技术 ,可同步描记心电图 (ECG)、心音图 (PCG )、颈动脉搏动图 (CPT)、心尖搏动图 (ACG)、阻抗图 (ΔZ)和阻抗微分图 (dZ/dt)、导纳图 (ΔY)和导纳微分图(dY/dt)。除了能分析计算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和舒张时间间期 (DTI)的一些指标 ,尚能通过每搏量 (SV)计算每分输出量 (CO)、心指数 (CI)等来衡量心脏的泵功能。有关血液动力学的一些指标 ,如外周阻力 (TPR)、血管顺…  相似文献   

10.
心阻抗血流图和颈动脉搏动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测定心脏功能是一种无创性性、简单易行可重复测定的方法、我们以阻抗血流图和颈动脉搏动图对3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病人进行了心功能测定,并和30名性别和年龄相配对的正常人的心功能测定进行  相似文献   

11.
心阻抗图是一项能反映心泵功能,心肌收缩功能等有价值无创性的方法,本法简便、安全,重复性好。经多数作者报告证实,本法用于麻醉、手术后监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有良好临床效果。近年,心阻抗图的波形分析、实验和临  相似文献   

12.
以心阻抗图法对52例冠心病人进行心房收缩时间间期(ASTI)的测量,并与100例同龄组正常人对比,结果表明:冠心病人心房射血前时间缩短(P<0.01),心房射血时间延长(P<0.01),二者比值下降(P<0.01)。ASTI 对于无创性评定冠心病人心室舒张期顺应性改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盆腔阻抗图(Cavum Pelvis Impe-dance)乃根据生物物理学在盆腔体表两极间通以无害的微弱高频电流,描记该部位电阻抗变化大小,间接地了解血流量的供应及血管的弹性;阻抗微分图(Diffe-rential Plethysmography)是将阻抗值(Z)对时间(t)求一阶导数(dz/dt),得出阻抗变化速率,推算血液瞬时流量情况及血管扩张速度,以间接了解盆腔血流动力学改变,来诊断盆腔循环功能、血液供应、病理变化的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我院对1988年2月~1989年1月住院的中西  相似文献   

14.
用心阻抗微分图检测动脉导管未闭(PD)的临床价值,国内报道不多。本文对6例 PDA 患儿与健康儿童,以及动脉导管结扎术前后心输出量和心收缩间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机理。笔者采用心阻抗微分图、心音图,心电图等同步记录,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的心阻抗微分环面积值测定杨作成谢振武⒇(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关键词体积描记术;心动描记术;阻抗;心脏功能试验;微计算机中图号R540.4在阻抗血流图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心阻抗微分环(IDL)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认为它对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心功能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建心阻抗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室舒张指数(LDI)的正常值.方法 检测180例正常成人的重建心阻抗微分图,按重建心阻抗公式分别计算LVEDP和LDI,分性别、年龄组进行统计.结果 重建心阻抗图测定的LVEDP和LDI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同一年龄组内,女性的LVEDP和LDI高于男性的,且中、老年组内有显著差异(P<0.05);180例正常成人LVEDP的平均值为(7.20±1.41)mm Hg,正常值<10 mm Hg;LDI的平均值为(0.006±0.127),正常值<0.26.结论 重建心阻抗图测得的左室舒张末期压和左室舒张指数可以用于临床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心阻抗微分图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测,分析其波形变化以估量心排出量。对心阻抗微分图O 波抬高与肺毛楔嵌压的相关性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 Swan—Ganz 漂浮导管与阻抗仪检测临床各种心脏病人,通过观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来探讨 O 波抬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2年开展心阻抗图(ICG)临床应用以来,逐步开展一次及二次阻抗微分图(dz/dt)的临床应用,本文就1983年采用dz/dt检测的百余例冠心病中,选择诊断明确、图形清晰的57例,与99例正常人的dz/dt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用多道生理记录仪于体表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心尖搏动图,检测了100名健康人及80例冠心病人的心缩间期与心舒间期的各项参数。报道了有关指标的正常值,上限或下限及其与心率的回归方程式。冠心病人的参数改变说明这种无创性检查可成为一种可靠而灵敏的冠心病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0.
阻抗图与导纳图测定心输出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阻抗图与导纳图是一种比较新的测定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伤、简便、可重复的特点。但测量计算方法较多,尚缺少统一的标准。为探讨各种方法的可靠性,我们对34例健康人应用心阻抗微分图两种方法及导纳微分图共三种不同方法测量计算心输出量,心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