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术后给予胃肠外营养;合理应用见制剂和抗生素。肝穿活检诊断排斥反应,并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结果;1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效果良好。术后3.5个月,患者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肝移植前应做充分准备。术后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与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荣  郑秀 《河北医学》2002,8(2):161-162
小儿外科护理是外科护理中的分支 ,新生儿外科护理又是小儿外科的护理重点 ,因此小儿外科护理质量的高低 ,取决于对新生儿外科护理效果的好坏 ,身为小儿外科护理工作者 ,必须全面掌握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 ,才能加强新生儿围手术期护理 ,提高新生儿围手术治愈率。笔者 2 0年的临床经验 ,现总结如下。1 新生儿体温调节生理病理特点及围手术护理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不稳定 ,神经中枢发育不完善 ,皮下脂肪少 ,发汗功能也不健全 ,因此 ,对周围环境的寒冷反应非常敏感 ,在夏天易发高热 ,因新生儿期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功能逐渐消失 ,而自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应瑶蓉  王麟麟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2):781-781,784
总结19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因子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肝移植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凝血因子的变化,了解肝移植术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恢复情况. 方法 对本院95例肝移植患者术前1 d,术后1、3、5、7 d不同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平均凝血酶原时间(INR)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T、APTT、FIB、INR术后1 d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r、AFFF、INR术后3、5、7 d与术后1 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TT术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术后第1天PT、APTT、INR明显延长,FIB含量低于正常值;胛、FIB、APTT、INR在术后3~7 d逐步恢复接近正常值,说明肝移植术后7 d各种凝血因子可基本恢复到正常值.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及 9月进行了 2例原位全肝移植术 ,术后病人情况良好 ,术后 2~ 3月痊愈出院 ,现将肝移植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例均为男性 ,年龄 4 0岁、4 1岁 ,诊断均为“晚期原发性肝癌” ,1例术后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 ,毛细胆管梗阻而致淤胆 ,病人反复出现黄疸 ,经予消炎利胆 ,护肝治疗而愈 ;另 1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 ,失血性休克 ,经剖腹止血而愈 ,后并发肺部感染 ,经抗感染、雾化吸入及胸部物理治疗后控制。 2例术后均出现胸、腹水 ,经胸穿抽液和对症处理 ,随着肝功能的恢复逐渐消退。2 护  理术…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总结临床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23例肝移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成活率69.6%;现存活10例,其中2例存活已超过3年。术后围手术期共发生并发症28例次。结论 完善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的严密监测及并发症的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肝移植手术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肝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术后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故加强肝移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维持手术疗效、提高手术治疗率的重要保证。我院1999年至2009年共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105例,现将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慧如  陈景繁 《华夏医学》2007,20(4):740-742
目的:总结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总结经验。结果:11例肝移植术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病死率0,1年存活率100%,胆道并发症发生率9.1%(1/11),腹腔出血27.2%(3/11),急性排斥反应18.2%(2/11)。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时机,缩短无肝期,术后严密监护治疗,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肝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肝移植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美国i-STAT血气分析仪检测血细胞比容(Hct),pH,PCO2,PaO2,BE及Na^ ,K^ ,Ca^2 浓度。结果,PH在转流60min,门静脉开放及胆道吻合时显著下降(P<0.05),而在肝动脉开放时极显著下降(P<0.01);BE在转流前、转流前、转流开始、转流30min、转流60min及胆道吻合时显著下降(P<0.05),而在肝动脉开放时极显著下降(P<0.01);Hct在转流30min显著减小(P<0.05);Na^ 在肝动脉开放时显著增加(P<0.05);K^ 顺转流开始及转流10min显著减少(P<0.05)。结论:肝移植围术期血气分析及电解质随手术步骤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肝移植手术固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效莱.方法 在心理、饮食、引流管护理,术后监护、消毒隔离以及防止并发症等细节上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结果 痊愈率100%,一年后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加强肝移植手术固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本身和术后康复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肝移植围术期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在1956年,cannon首次进行狗肝移植术的尝试,直至1959年Moore获得了成功。1963年Starzl〔1〕在人体进行了同种肝移植并获得了成功,使肝移植术成为治疗晚期肝脏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2〕。但其后,肝移植的发展陷入了暂时的停顿。直到1978年,ca1ne应用免疫抑制剂环抱素(Cyclosprine),starzl将环抱素与泼尼松龙(Bednisolone)联合应用,以及肝移植保护技术的进步和外科手术技巧的提高,使肝移植术才有了一个新的飞跃〔3〕。1980年以来,由于多采用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实施临床同种体原位肝移植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前用药,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术中注意输液,扩容,维持循环血量,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4.
苏群  金旭东 《浙江医学》2003,25(3):159-160
原位肝移植病人都为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 ,术前由于肝功能衰竭而使呼吸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上麻醉、手术创伤以及新肝缺血再灌注所致损伤等原因 ,使得循环呼吸管理有其特殊性。我院于1999年2月至2001年1月共行原位肝移植手术32例 ,现对围手术期的循环呼吸管理作一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 ,女4例 ;年龄19~52岁 ,平均 (42.7±6.5)岁 ;肝炎后肝功能衰竭15例 ,原发性肝脏肿瘤17例。入手术室未吸氧时动脉血氧分压 (PaO2)9.32~12.7kPa ,平均 (11.1±1.2)kPa ;二氧化碳分…  相似文献   

15.
16.
17.
围手术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对策。1、期盼心理:因为做肝移植手术需要供肝,而供肝的选择又很严格,需要配型、配位点等,而供肝是否得到是等待肝移植病人最关心的问题,有些病人虽然住院时间很短,却先得到了供体,有的病人住院时间较长,手术准备一切就绪,只因为没有供肝而不能手术解除病痛。病痛的折磨使病人期盼着健康,因此易产生焦虑、失眠、烦躁、情绪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移植手术复杂 ,时间长 ,创伤大 ,出血量多 ;病人为终末期疾病 ,全身情况差 ;术后需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 ,这些特点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 1 996~ 2 0 0 2年共进行肝移植 8例次 ,现将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7例 ,其中男 4例 ,女 3例 (4次 ) ,年龄 2 3~ 4 9岁 ;文化程度有初中、高中、大专 ,本科 ;职业有工人、司机、工程师、医师。原发病 :多囊肾、多囊肝 2例 ,乙肝后肝硬化 2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例 ,原发性肝癌并乙肝后肝硬化1例 ,暴发型重症肝炎 1例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背驮式…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老年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改变,探讨心血管疾病围手术期处理措施,降低手术风险及病死率,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手术较为复杂,围手术期患者可发生多系统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围手术期治疗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肝移植术的效果和成败,其管理重点不但应从术前病人的检查、评估,有无移植适应证的确定,到手术技术和方式的正确选择,而且要熟悉终末期肝病对患者全身各脏器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正确处理围手术期的多系统功能紊乱,维持各重要脏器功能接近生理状态,并预防和治疗各种可能的并发症,以确保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