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治疗疾病可归纳为扶正、祛邪两大法,疾病的转归决定于正气的盛衰,扶正是根本。所谓扶正是指用自然的方法扶植人体的正气、维护人体的健康,其中“气血津液”在发挥扶正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中医治病主要以服用中药为主,一些具扶正作用,能调正“气血律液”的中药主要是补益药,多数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如人参、党参、黄花、灵芝等。这些补益药中的每一味药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人参含有息忒、多种糖类、挥发油、人参酸、植物酶醇等成分,混合成分在一起也相当于一个小处方,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物质的概念,具有广泛意义上的多种不…  相似文献   

2.
问:补益药有何临床意义?其用药注意点是什么?答:中医治病的方法可概括归钠为两大法:祛邪和扶正。补益药就是扶正的药物,其临床意义可归钠为两点:一是用于久病体弱,正气虚衰的患者,因为补益药能补助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扶弱补虚,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健康;第二用于正虚邪气实或正气虚  相似文献   

3.
扶正培本又称扶正固本,就是扶助正气、培植本源的治疗法则。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人体阴阳气血不平衡所致,故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说。扶正培本治则的临床应用,主要是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和津液的不平衡。祖国医学把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统称为正气,简称为“正”;一切致病因素则简称为“邪”。正邪恒处于斗争之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说明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
扶正培本又称扶正固本,就是扶助正气、培植本源的治疗法则。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人体阴阳气血不平衡所致,故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说。扶正培本治则的临床应用,主要是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和津液的不平衡。祖国医学把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统称为正气,简称为“正”;一切致病因素则简称为“邪”。正邪恒处于斗争之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5.
吴又可《温疫论》论治疫病,提出杂气为致病因素,强调人体正气的重要性,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疫病治疗中注重扶正,因人而异,妇孺老少,体质强弱,补法各异;因证而补,正邪交争,则攻补兼施、补泻有度,虚实夹杂,则补泻间用。提出补法禁忌,如忌投人参、白术等补益之品;重视疫病后期调补,静养胃气,强调饮食,应用下法后应顾护津液,养阴扶正。吴又可的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经》载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就是说:正气(机体的抗病能力)充实于内,外来邪气不能侵犯,而邪气(一切的致病因素)的侵犯,必先由于正气的不足。《内经》对发病机理的概括性阐述,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外邪是构成疾病的重要条件,外邪必须通过内在因素,才能发病的道理。在中医治疗疾病时,除了注意致病之邪以外,在用药处方上主要着重调整机体的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扶正固本治法,就是依据上述理论制订的。扶正固本,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在疾病的缓解阶段,来调理人体阴阳、气血、经络等。通过扶助正气,增强人体内在抗病能力,以驱除病邪,促进生理机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扶正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内在因素。正气亏虚,感染外邪,身体发生脓毒症,可导致心、肺、肝、肾、胃肠道等多个器官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促使气血阴阳急剧亏虚,精气神迅速衰败。脓毒症的转归与正气盛衰有密切的联系。扶正固本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有明显保护作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扶正,补益气血阴阳,注意时时保存正气。  相似文献   

8.
虚证指的是因机体精、气之类的重要物质损耗(精气夺则虚),以致全身抵抗力低下,临床表现为抗御外邪的能力减弱,机体自身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器官功能低下的各种疾病。清代《医宗金鉴》的“虚劳总括”指出:“虚者,阴阳气血营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内经》则指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劳者温之”,《难经》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脾者调其饮食,损其肾者益其精”,因此,临床上常以能补充人体物质,增强机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补益药治疗虚证。血液系统中与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有关的一系列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骨髓瘤、各种继发性贫血等,在临床上大都表现为气血亏虚的症候,可以归属为中医的虚劳病,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进一步验证,在有关虚劳的理论指导下,运用补益类中药这些疾病的治疗,常可取得显著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灵芝多糖D_6对核酸、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及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Karst.]是传统的扶正固本中药。中医认为它对五脏之气均有补益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药理实验和临床资料提示,扶正固本药物作用的本质可能不是针对某一疾病的特异环节,而在于对机体某种共同抗病机制起调节作用。机体保持自身的稳态是健康的前提。我们实验室曾提出关于研究灵芝扶正固本作用的工作假  相似文献   

10.
扶正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国内已有很多报导。均证实许多单味补益中药和有些复方有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我室临床组对肿瘤患者采用多种补益扶正方药来加强对疾病的治疗,患者常自觉症状好转,免疫功能检查发现亦有所改善。扶正补益药常选用或合用黄芪、党参、女贞子、茯苓、菟丝子和淫羊藿等。取黄芪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12.
高宝林  闫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20-2221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13.
黄芪、参芪促肿瘤生长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上常将一些补益类中药黄芪、人参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药药 ,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人参、当归能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生长。本课题旨在观察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肿瘤细胞和小鼠肿瘤组织的促生长作用 ,为临床用药提供一些提示。1 材料与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有病三分治,七分养",营养调治十分重要.祖国医学认为医药医食同源,也重视中医食疗治病的重要性.人体的正气包括了人体的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及各种代偿功能,是机体抵抗病邪,维护人体健康,促进机体康复的最基本要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抑癌作用. 许多中药及食物具有提高免疫抗肿瘤功能,如冬虫夏草:性味甘温,益肺补肾,滋补精髓,可提高免疫力及增加白细胞;西洋参:主要含人参甙,皂甙,少量挥发性油、树脂、淀粉及糖分,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疲劳;百合、枸杞、党参、沙参、北芪、黄芪、淮山、莲子、薏米仁、灵芝、茯芩等亦具有补益脾肾,保养精气、提神、维护机体正气,调节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对肿瘤病人的调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参P anax g inseng C.A.M eyer是我国珍贵中药材。它对人体的滋补强壮作用和对多种疾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久为世人瞩目,堪称当今天然补益药的代表,享有中药之王的美誉[1]。因此,在我国开展中药现代化工作中,人参规范化生产被列为吉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吉林)基地重大项目。本研究作为规范人参生产的一个主要内容,目的是通过研究长白人参产量形成、加工效率和人参主要有效成分——人参总皂苷的变化规律,确定人参的最佳采收期,以保证人参规范化生产(GAP)顺利进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与取样方法:本实验研究的人参物种,由佳木斯…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人参这味中药,来探讨中医养生文化中的补益文化。中医养生文化又是中医文化中的一枝独秀。养生与治病一样需要辨证,以体质辨证为主,调节身体,使趋于阴阳气血的平衡。当补则补,不可以人参等名贵中药滥补。由于盲崇补益,导致人参的滥用、滥采,由此对中医药及其文化所产生的影响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7.
认为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指导着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现有的各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五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等都是为实现人体阴平阳秘状态所采用的认识病机的方法。中医病机,实质上是指以中医的视角和思维认识从健康到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而气为一元与阴阳、藏象、气血津液、六经等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整体观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益之品出现“闭门留寇”与“扶正祛邪”两种矛盾作用的原因。[方法]以人体“损补自调”为着眼点,分析补益之品在正虚邪盛时有“闭门留寇”与“扶正祛邪”两种作用效果的原因。[结果]正虚邪盛时,补益之品“扶正”“留邪”之争,是“司外揣内”的结果,乃源于医家们以药后效果立论,而忽略了人体“损补自调”之力。机体“损补自调”机制是“泻实补虚”治则得以确立的内在原因,补益之品“留邪”或是“扶正”乃取决于医者是否能谨察人体“损补自调”之机。若能审时度势,契合人体欲“补”之时,且用药得宜,使补药之偏在自“损”自“补”调节范围之内,即表现“扶正”;若未能察得机体欲“补”之机,或用药之偏,超出机体“损补”之力,则显现“留邪”。[结论]人体“损补自调”是补益药在正虚邪盛时表现出“闭门留寇”与“扶正祛邪”两种作用结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平衡医学”视角浅析中药治病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医学是指人体健康应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和自然一体的医学新模式。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正与平衡医学健康新模式相吻合。中医学的宏观治疗大法就是调整阴阳,使之从失衡—平衡。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活性物质群体。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来调节各个方面的平衡,最大限度地启动人体整体抗病能力和自我康复潜力。现代医学已经发现,许多中药都具有“生物调节功能剂”(BRM)样作用,特别是补益类中药。以人参为例,其中各种活性物质群体通过对机体的整体综合平衡调节而大补元气,扶正固本。现代医学由于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尤其是对机体的整体调节相当缺乏手段。中药复方以多环节、多途径的整体平衡调节作用方式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治疗密切相关。中药配伍应根据平衡医学观点,用动态整体的思路进行遣药组方。“平衡医学”为我们研究中药治病的作用机制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20.
中医心身合一思想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身合一思想是中医整体恒动观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思想所要表达的是:人的心理与身体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一思想在历代中医临床疾病治疗学中有所反映。探讨有关内容对于推进临床医学模式转变有很大意义。1 中医心身合一思想中医心身合一思想研究的是“形”(躯体)与“神”(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即历来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心身关系问题。它认为人的形体与心理现象之间是体用关系。就形(身)神(心)关系而言,“用”即心理现象,“体”即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等物质。体用关系指的是:心理乃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运动产生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