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俞婷 《哈尔滨医药》2012,32(6):490-491
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措施之一,作为ICU的护士如何安全的改变患者的体位,实施监测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充分发挥俯卧位通气的疗效,是一个越来越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本文总结了本科15例ARDS患者行俯卧位通气前的准备和俯卧位通气后的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1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变更,顺序为仰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时间为0.5h-2h-0.5h,俯卧位时新生儿头偏向一侧,躯干及下肢为俯卧状.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持续仰卧位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按需吸痰次数、开奶时间及通气期间日平均增加奶量.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按需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P< 0.05.两组开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奶量加速度较对照组慢,P< 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有利于缩短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操作及护理刺激.但不利于通气期间患儿奶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通过俯卧位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来对患者进行护理以防止并发症的产生。结果通过对16例患者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法治疗4~10d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其中12例治愈,3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患者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后通过对患者的细心周到的护理可以确保治疗效果以提高救治成功率,防止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并发ARDs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俯卧位通气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烧伤科收治32例严重烧伤并发ARDS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顺利脱机,烧伤创面愈合,3例因合并并发症死亡。结论根据烧伤后并发ARDS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实施俯卧位通气,确保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实施常规护理及俯卧位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对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儿童肺炎病例共有2 670例,发现重症肺炎有20例,将这2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例,两组的常规护理相同,均依照重症肺炎通气护理进行实施,观察组采用俯卧位护理的方式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机械通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吸入的氧浓度、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显示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观察组的氧分压水平要略较对照组高,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显示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表达意义(P <0.05),最终显示患儿观察组的肺炎机械通气护理的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相对照来说所用时间更短,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俯卧位护理在儿科病房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此种临床疗效比只采用常规护理的临床疗效明显,在临床血气相关分析指标中显示较好,能够较好的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医师的广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苯磺顺阿曲库铵辅助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中重度ARDS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使用队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给予0.15 mg·kg-1苯磺顺阿曲库铵辅助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长、脱机时长、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前后氧合指数(OI)、呼吸机相关参数[平均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中心静脉压(CV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量表(SOFA)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近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39和41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脱机时长分别为(15.11±1.97)和(12.01±1.62)d,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3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aO2分别为(88.24±9.05)和(8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内源性ARDS俯卧位通气与传统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取89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单盲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的氧合指数、死腔分数、胸片吸收情况、病死率、预后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间、脱管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4h氧合指数(97.21±9.13)mmHg、治疗后6h(98.57±6.18)mmHg、治疗后8h(105.17±4.68)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h死腔分数(0.41±0.05)、治疗后6h(0.41±0.04)、治疗后8h(0.41±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病死率15.00%也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胸片炎症吸收情况为2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可改善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改善氧合指数,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PEEP干预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及28 d病死率。结果 两组通气后24、48小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较入组时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通气后24、48小时,PaO2、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心静脉压(CV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对照组CVP水平低于观察组,CVP治疗前后差值小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人工气道拔除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32.35%)高于对照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改善患者氧合能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应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36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18例。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俯卧位通气护理措施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最后对两组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呼吸衰竭患者予以俯卧位通气护理,可以对其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使安全性系数进行增加,因此可以将该护理模式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俯卧位通气(PP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危重症医学科进行PPV的60例患者。以时间节点分组,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未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30例PPV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目标热量达标率、淋巴细胞计数、俯卧位通气时长。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颜面部水肿率、压疮发生率、体位变动性低血压发生率、鼻饲液反流性误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目标热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多于对照组,俯卧位通气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可以减少俯卧位通气患者的并发症,提升其耐受性,最大程度达到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预期值。  相似文献   

11.
俯卧位通气     
胡鹤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7):1052-1056,F0003
俯卧位通气早在30多年前应用于临床,是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现发现其有更多的适应症.现有研究所报告的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方法各异,目前尚无统一的最佳操作流程;几乎没有俯卧位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的报道,更无在需要机械通气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的报道,这些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胸外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20例,经积极的救治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机械通气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有利于痰液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相似文献   

16.
17.
总结1例ECMO治疗患者的俯卧位通气的配合及护理。通过充分做好俯卧位通气前的准备,俯卧位通气医护间规律有效配合,俯卧位通气后密切观察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出凝血及受压皮肤的情况,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保证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患者的安全,达到促进背部肺内分泌物的引流、改善患者氧合。俯卧位通气能促进分泌物的排出,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10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对照组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直到脱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通气后均较通气前各项临床指标有所好转,通气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通气时间和预后指标方面,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ICU对肺外疾病造成的ARDS患者最初阶段采用俯卧位完成复张的方法的基础上,最初阶段撤除辅助呼吸器管后序贯无创机械疏通有很高的安全性,能让患者在最快的速度下实现生理学方面的肺复张,降低机械复张对肺部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06-109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仰卧位机械通气,观察组34例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Pa O2、Pa CO2、p H值、Pa O2/Fi O2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平均上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动脉血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12、24h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氧合指数、p H值改善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上机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为13.8d和18.2d(P<0.05);平均住院时间也非常的短,分别为21d和35d(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参数,探讨俯卧位通气在爆震伤、烧伤并发A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别记录23例ARDS患者每次仰卧位(翻身前)及俯卧位(翻身后)5min、30min、6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参数。结果俯卧位通气对Hr、PIP、Raw、SaO2改善在俯卧位后5min、30min较明显,与仰卧位通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CVP、Vt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较仰卧位通气能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