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脑缺血可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再生,脑缺血后神经再生常见于海马和SVZ,可能与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记忆恢复有关。脑缺血后神经再生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神经营养因子、5-HT、炎症和凋亡等有关,干细胞移植能改善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动物的神经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调控人骨桥蛋白的微小RNA(miRNA),为进一步实验验证特定miRNA和人骨桥蛋白基因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应用miRGen Targets和miRanda数据库确定与人骨桥蛋白有密切关系的miRNA分子。结果 经miRGen Targets数据库预测出28个miRNA分子可能作用于人骨桥蛋白基因;miRanda数据库显示miR-539,miR-181,miR-340,miR-376c和miR-154 5个miRNAs在人骨桥蛋白的负调控过程可能发挥作用;将两个数据库结果交集后发现 miR-539,miR-181,miR-33b和miR-377 4个miRNA分子最有可能参与调控人骨桥蛋白。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可对调控人骨桥蛋白的miRNA进行预测,为研究骨桥蛋白的功能和生物学特性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保守、稳定的非编码短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表达。miR-34a作为微小RNA家族一员,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生长的特性,并在胶质瘤中表达下调。miR-34a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包括抑制肿瘤细胞c-Met、Bcl-2原癌基因的表达、抑制Notch信号转导、与抑癌基因p53形成正反馈环路,达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另外,miR-34a在诱导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分化为正常的神经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miR-34a有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B)是存在于多数细胞中调控许多基因表达的核转录因子之一。NF-kB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塑形、神经发育及神经变性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脑缺血诱导了NF-kB的激活,活化的NF-kB参与了脑缺血损伤后的炎性反应,且可能与神经细胞死亡机制有关。NF-kB将为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成年脑内神经再生受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调节,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系统、激素、蛋白激酶和应激等,这些因素动态地影响神经再生的不同阶段,包括增殖、分化、迁移、突触形成和新生神经元存活。因此,对神经再生的调节是在神经发生每一阶段不同效应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后适应是一种新的内源性的神经保护策略可能通过调控再灌注血流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其保护效应取决于循环次数、每次循环时间、实施时间和脑缺血模型。后适应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早期再灌注及与蛋白激酶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激酶C(PKC)、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核转录因子-кB(NF-κB)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基因调节、细胞分化、机体发育中起着调控作用。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系统肿瘤,而手术等传统疗法对其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miRNA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日益明了,为利用miRNA治疗胶质瘤提供了可能。癌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神经干细胞目1992年被发现以来,已成为治疗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的新希望。缺血性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而倍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再生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神经再生与血管生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调控因素进行综述,为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脑室下区域是成年高等动物神经再生的关键部位.缺血缺氧性刺激后,在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下,脑室下区域细胞分裂明显加速,神经前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逐渐向缺血灶周边移行、定居.多种生长因子、一氧化氮系统、基质金属蛋白酶、促红细胞生成素、炎性因子及补体系统等都与脑室下区域神经再生的诱导和调控有关.研究脑缺血后脑室下区域神经再生的调控机制对于卒中后损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微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又称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非编码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等重要生命过程,并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相关。缺血后脑组织中的miRNA表达可有显著上调或下调,提示其可能参与调控脑缺血后的损伤或保护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iRNA在脑缺血中的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了解不同miRNA在脑缺血后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产生的功能意义,由此探讨以miRNA相关技术为手段的脑血管病基因诊断及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在mRNA后转录水平调节靶基因转录与表达。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miRNA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神经变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RNA在Rett综合征中的作用表明特殊miRNA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可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诱发神经再生,这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阐述了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整合情况及血管微生态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侧脑室下区、齿状回和其他部位的神经再生情况以及老年脑神经再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在mRNA后转录水平调节靶基因转录与表达.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miRNA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神经变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RNA在Rett综合征中的作用表明特殊miRNA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神经胶质瘤的治疗预后很差,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致肿瘤和抗细胞凋亡的特异性miRNA谱系.6个相互独立的表达谱研究确认了胶质瘤中28个上调的miR和33个下调的miR.其中miR-10b、miR-21和miR-221/222是胶质瘤中最主要的miRNA体系.miR-221和miR-222的过可以导致蛋白碱性磷酸酶μ(PTPμ)的下调,从而使得胶质瘤细胞的迁移率和生长率升高,并且p27、p57和PTEN都是miR-221和miR-222的作用靶点.同时miRNA的表达可能与GBM病人的生存期具有很强的关联.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可以在血液中稳定的存在,至于其存在的机制及对胶质瘤可能产生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目前miRNAs作为肿瘤诊断分子标志物的作用已经在肿瘤研究领域中逐渐显现出来.未来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有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s是一种长度约为22~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保守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区互补配对,对其靶mRNA进行切割或翻译抑制进而实现功能。miRNA-124(miR-124)作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的miRNA,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之一的转录因子4(TCF4)是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参与细胞分化、存活和神经发育。最近的研究显示,miR-124、TCF4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miR-124、TCF4在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诱导脑缺血大鼠miRNAs的差异表达谱,筛选与凋亡相关的miRNAs,探讨miRNAs调控电刺激小脑顶核诱导内源性抗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造模组和预电刺激组(即电刺激小脑顶核1 h,24 h后制作右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两组均缺血2 h后再灌注,并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3 h、6 h、12 h、24 h、72 h亚型(各10只)。通过微阵列芯片分析表达结果。结果电刺激小脑顶核后miR-29c、miR-494等表达水平下调,其中miR-29c差异最大,降低了近3倍(P<0.05)。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表达差异的miRNAs的靶基因,发现了几个凋亡基因相关的miRNAs,如miR-29c。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以诱导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iRNAs表达差异,一些差异表达的miRNAs与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7.
微小核糖核酸( microRNA,miRNA)是一种不编码蛋白质的小RNA分子,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了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等生命活动.近年的研究也显示miRNA的调控障碍以及编码序列的改变与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在内的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精神药物的治疗作用可能与miRNA表达谱的改变有关.我们就目前miRNA在精神疾病及治疗药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转录后水平负性调节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miRNA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必将为该病的药物研发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微小RNA(micro RNA,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负性调节因子,调控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如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的作用。利用miRNA,尤其是神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miRNA来研究MS的发病机制,必将为该病的药物研发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miRNA对MS中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一、MS和MicroRNA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 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遗传学原理和基因敲除技术在神经领域的广泛应用,科学家 发现,伴随遗传基因缺失的AD 的海马和皮层的神经再生也受到影响。神经元缺失是AD 的一个重要病 理特征,诱导神经再生、替代AD 中死亡、即将死亡和功能退化的神经元可能是一种能够扭转AD 的治疗 方法。成年神经再生不仅为治疗治愈AD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还有利于深入研究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