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达 《中国药师》2013,16(5):728-72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补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静滴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治疗前后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和尿酮转阴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够较好地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有效地纠正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获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持续静滴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泵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2月-2017年7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持续静滴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比2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酮转阴、血糖达标及血浆PH值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可取得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A组)20例及对照组(B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组)15例.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血、尿酮体恢复时间,低血糖人均次数,pH恢复时间.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达到靶血糖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血酮体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发生低血糖人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比较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时间、pH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时间及pH恢复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OD、MDA、GSH PX及TAC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中,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可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pH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观察血糖、血酮、尿酮体的变化、pH值的变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血酮恢复时间、尿酮恢复时间、血pH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SⅡ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及血糖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82例,根据胰岛素注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41例)实施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水平等临床指标及两组临床疗效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及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 <0.05)。结论 为实施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可有效缩短酸中毒纠正时间更好的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将该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比较发现,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胰岛素泵治疗组患者胰岛素用量更大、血酮和尿酮转阴时间和血糖达标时间更长、并且常规组有6例患者出现低血糖,而胰岛素泵组没有患者出现低血糖,由此证明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相比常规治疗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董瑾  赵彦  黄乐 《天津医药》2015,43(8):889-891
目的比较胰岛素的不同给药方法对儿童1 型糖尿病(T1DM)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1 型糖尿病(T1DM)患儿223 例,其中T1DM 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T1DM 组)患儿125 例,DKA 组患儿 98 例,2 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转阴和DKA 纠正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CSII 和MSII 均能有效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但患儿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DKA 纠正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CSII 组较MSII 组疗效显著。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T1DM 及DKA 能迅速纠正代谢紊乱,且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急诊病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把36例DK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常规处理,另一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密切观察两组的患者情况并监测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加强基础对症治疗。结果:使用胰岛素泵的治疗组,其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和尿酮转阴时间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统计分析得P值均〈0.01)。结论:胰岛素泵能够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更快、更有效地纠正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可以取得比常规治疗组更加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DKA的患者32例。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对照组即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组;对比两组患者在血糖达标时间,pH恢复时间、发生低血糖人次及血、尿酮体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靶血糖时间、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血酮体恢复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而且低血糖发生人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治疗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5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pH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CSⅡ治疗DKA较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34例小剂量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包括血糖、尿酮体变化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达到目标值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且可靠。  相似文献   

13.
郭洪亮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61+164-161,164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观察组)和常规皮下注射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照组进行胰岛素常规的皮下注射,另外两组均给予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法相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调节快,能迅速纠正代谢紊乱,且元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酮症(DK)的疗效。方法:将本院58例DK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静滴胰岛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酮症反复。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是有效、安全的,能严格控制胰岛素的输入量及时间,使胰岛素的输入更接近人的生理分泌方式,能更好地纠正代谢紊乱,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普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姚大淮 《淮海医药》2011,(6):520-521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差异.方法 将43例DKA患者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泵治疗组20例,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对照组23例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观察2组血糖变化、尿酮体的变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人均次数.结果 2组患者治疗均有效.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与静脉持续滴注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按入院次序将96例DKA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静注组采用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方式治疗;皮泵组则选择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BGL、BGL达标、尿酮转阴、pH恢复及住院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频次。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及餐后BGL、血糖达标时间间无显著差异(P> 0.05);与静注组比,皮泵组尿酮转阴、BGL达标、pH恢复及住院所用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减少(P <0.05),低血糖发生频次明显降低(P <0.05)。结论与持续静注方式相比,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治疗DKA,可更迅速高效的纠正机体代谢紊乱,减少胰岛素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小玲  陈登秀  喻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42-254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和小剂量胰岛索静脉滴注,常规胰岛素的用量为0.1 IU/(kg·h),待血糖降至13.9 mmol/L时,对照组改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则继续使用胰岛素泵.观察血糖、血酮体、尿酮体,以及胰岛索剂量、平均治愈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酸中毒在治疗后均得到纠正,治疗组恢复正常(9.4±3.6)h短于对照组(15.7±6.2)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酮体转阴为(6.0±2.30)h,对照组为(15.34±4.66)h,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索泵模拟了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取得比对照组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尿酮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平均胰岛素也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邵珊 《北方药学》2018,15(5):54-55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n=40)与对照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n=40).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H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尿酮体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血酮体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对照组出现4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可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者其体内血清β-羟丁酸及尿酮体的水平变化。方法将105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治疗,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泵输注普通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血pH值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治疗后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结果试验组血糖恢复时间和血pH值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试验组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DKA疗效显著,对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