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文就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实验组(n=46)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参照组(n=46)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较比二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的VAS评分的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单盲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患者以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25.72±1.49)分与VAS评分(1.04±0.33)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20.06±1.68)、(1.71±0.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8.76±4.11)ml少于参照组的(41.22±3.78)ml,住院时间(4.92±1.99)d短于参照组的(9.06±2.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椎间孔镜微创术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椎间孔镜微创术,对照组接受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腰椎后伸、腰椎前屈、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采用的椎间孔镜手术方法,无论在创口的长度以及在手术过程中的的出血量和在术后的恢复时间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所采用的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两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由于其他在腰椎间盘手术方式,应当予以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分别运用开放性手术以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5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中患者均实施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腰痛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获得解决,观察组中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开放性手术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术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纳入我院自2015年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并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5±10.6)min,出血量(30.2±8.6)ml,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的VAS评分不断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JOA分数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椎间孔镜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撷取的50行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25例。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比较,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38-240
目的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140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椎板开窗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核心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均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更佳,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小,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枳壳甘草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腰椎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并于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口服枳壳甘草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提供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优良率为(97.78%);治疗后1周、3个月的ODI、VAS评分较治疗前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腰部功能,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1.
林建 《中国医药科学》2022,(4):173-175,189
目的 探讨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试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炎症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90)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n=185)采用椎间盘镜系统(MED)治疗,随访时间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h标准评估术后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1月时的腰痛情况,ODI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疼痛不适和日常生活情况,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77.9%)明显高于对照组(65.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腰部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5例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千山活血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及术后所造成的腰腿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ODI评分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满意,可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配合地塞米松可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经典开窗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疗效,为是否继续开展发扬椎间孔镜技术提理论参考.方法: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31~85岁,平均52.3岁.突出节段L2~3,1例,L3~4,2例,L4~5,12例,L5~S1,5例.全部俯卧位下行经典的开窗手术,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49岁.突出节段L2~3,1例,L3~4,2例,L4~5,5例,L5~S1,3例,在侧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所选病例具备明显手术指征,两种手术方式通过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经典开窗手术的病例优良率为81.8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病例优良率54.54%,还不能认为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上有差别(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方式与经典的开窗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方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发展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7月~2015年11月某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取7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行PTED治疗,对照组38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征与术后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下地活动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TED治疗,切口小、出血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下分型为压迫型61例、瘢痕型32例、钙化型24例、侧隐窝狭窄型15例。对比不同分型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结果 各种类型之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种分型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椎间孔镜下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实施针对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病情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6例某院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实验组(n=33),对照组实施椎板开窗术治疗,实验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手术指标与住院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腰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操作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 62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及参照组,各31例。试验组选择腰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腰腿疼痛评分,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效果满意度。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腰腿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腰腿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手术前降低,且试验组降低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6.77%,高于参照组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低于参照组的3.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为93.55%,高于参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腰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显示出较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神经根减压松解(BEIS)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影响。方法:将82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按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BEIS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下地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下BEIS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单侧LDH,但椎间孔镜下BEIS术治疗单节段单侧LDH,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