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曼华  陈协青 《医学综述》1995,1(10):469-470
在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的变化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中,不同的导联,其Q-T间期不尽相同,测量Q-T间期,究竟以哪一个或哪几个导联作为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本文旨在通过测量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十二导联Q-T间期,讨论Q-T间期测定的导联选择问题,以供临床应用参考。1 对象和方法200例住院病人,分为二组:甲组100例,平均年龄56岁(28~83岁)。均系我院外科住院病人无心脏病病史及体征,心电图检查正常者;乙组100例,平均年龄65.8岁(35~88岁),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所有病人均为窦性心律,同时已排除了在记录…  相似文献   

2.
3.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常有 Q- T间期的延长 ,引起 Q- T间期延长的原因 ,众说不一。有人认为与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药物等有关。对本院 1 997~ 1 998年间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 Q- T间期测量和 Q- Tc计算 ,并与正常人群作比较 ,分析引起脑血管意外患者 Q- T间期延长的原因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 5例脑血管意外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去除下列可能影响 Q- T间期的病例。 1血钾低于3.5 mmol/ L,高于 5 .5 mmol/ L,血钙低于 2 .2 5 mmol/ L,高于 2 .75 mmol/ L;2病前 1周内曾服用心律平、奎…  相似文献   

4.
5.
杨朔 《吉林医学》2015,(9):1798
目的:分析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110例Q-T间期延长的患者,按照其原发疾病的不同分类,进一步测算其Q-T间期离散度(Q-Tcd),并根据心律失常和不同类别时的Q-Tcd进行分析。结果:110例Q-T间期延长的患者中,高血压18例,占16.4%(其中伴左室大8例,不伴左室大10例);心肌梗死16例,占14.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9例,陈旧心肌梗死7例);糖尿病15例,占13.6%;风心病14例,占12.7%;心肌病12例,占10.9%;低血钾11例,占10%;心肌炎10例,占9.1%;药物引起8例,占7.3%;脑出血6例,占5.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风心病和心肌病患者的Q-Tcd较其他患者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间期延长患者进一步计算Q-Tcd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二跃 《中原医刊》2003,30(9):51-52
Q T间期离散度 (Q Tdispersion ,Q Td)是反映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的一个指标。自 1985年campbell等提出Q Td的概念后 ,国内外学者对Q Td的正常值、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及其他心脏病时Q Td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一些学者在观察中发现 ,AMI时Q Td值越大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当Q Td≥ 10 0ms时全部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室速、室颤 ) ;而且Q Td还可以反映梗塞范围和泵功能状态 ,梗塞范围越大 ,泵功能越差 ,则Q Td值越大。AMI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Q Td明显增大 ,其他病理情况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Q Td值是否也有相同趋势 ,本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Q-Td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对4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Q-Td与健康人(老年组、非老年组)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Q-Td与健康人(老年组、非老年组)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Q-Td与冠状动对心肌灌注程度有关,对冠心病患者用以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指导治疗、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Q-T间期延长,无论是先天性还是获得性,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都较高。引起Q-T间期延长的原因比较复杂,部分病人常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甚至发生猝死。本文就近几年来与之有关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重点讨论临床常见引起Q-T间期延长的原因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罗碧如  卓青 《广东医学》2002,23(8):845-846
目的 了解Q-T离散度延长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65例尿毒症患者的Q-T离散度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延长组(≥50ms)临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50ms),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延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13.
<正> Q—Tc间期离散度(Q—Tcd)是反应心肌复极离散度程度的指标。自从Comp—bell最初报道Q—Tc离散度是不同部位心肌复极差异在体表心电图的反映、而非记录技术伪差所致以来,许多研究表明Q—Tcd与心肌复极局部不同步有关,Q—Tcd对预激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速、室颤、心肌梗死后猝死的价值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评估的作用得到公认。本文旨在观察运动试验结果阳性、阴性时Q—Tcd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运动试验中的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的程度,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有利于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扩张型心肌病的Q-T离散度,测量69例扩张型心肌病12导联心电图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显示:扩张型心肌病组的Q-Td和Q-Tcd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76±29对32±14,92±38对36±16,P均<0.01)。认为Q-Td和Q—Tcd明显延长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不稳定性。有助于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林加锋 《浙江医学》2003,25(11):681-683
长Q -T间期综合征可分为先天性长Q -T间期综合征与获得性长Q -T间期综合征两种 ,先天性长Q -T间期综合征与基因缺陷有关 ,获得性则常由代谢异常、药物及某些疾病引起 ,常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本文收集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2例获得性长Q -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 ,现报道如下。本组患者男性5例 ,女性7例。年龄28~92岁 ,平均(63.3±19.2)岁。12例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见表1。典型病例的心电图表现见图1。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10例[1例表112…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中 ,Q -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较高。 2 0 0 0年 1月—2 0 0 2年 12月我们观察了 80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Q -T间期 ,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4 9例 ,女 31例 ,年龄 4 0~ 6 0岁 38例 ,>6 0岁 4 2例。病史 ,空腹血糖和胰岛功能检查 ,均符合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ST -T缺血性改变 ,排除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电解质紊乱等。1.2. 方法 采用日本产 6 5 11型单导心电图机 ,走纸速度2 5mm/…  相似文献   

18.
王孝杰  李庆云  苏丽华 《广东医学》1999,20(10):791-792
目的 探讨Q-T 用度与心肌损害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健康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QTd对比观察,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成无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QTd对比观察。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d无明显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d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区域性QT间期差值 (QTrd)能否作为鉴别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ST -T改变的一项指标。方法 将 6 4例因体表心电图出现ST段异常改变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或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分为缺血性心肌病组和扩张型心肌病组 ,把体表心电十二导联的心电图分为Ⅰ、AVL ,Ⅱ、Ⅲ、AVF ,V2~ 4,V5~ 6四个区域测量QTrd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Ⅰ、AVL区域 ,各组都有部份QTrd≥ 4 0ms;Ⅱ、Ⅲ、AVF ,V2~ 4,V5~ 6三个区域 ,有一个区域的QTrd≥ 4 0ms的百分比 ,在扩张型心肌病组为81% ,缺血性心肌病组无一例大于 4 0ms。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时 ,如心电图出现ST异常改变 ,在Ⅱ、Ⅲ、AVF ,V2~ 4,V5~ 6这三个区域中 ,有一区域的QTrd >4 0ms ,则心肌扩张引起缺血的可能性大 ,如这三个区域中的QTrd都小于 4 0ms ,可能为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