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S2和GST7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和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用标记的链亲和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法对2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PS2和GST7π的检测。结果:PS2的表达阳性率为49.5%,GST7π的表达阳性率为48.1%。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S2表达阳性/GST7π表达阴性组、PS2表达阳性/GST7π表达阳性组、PS2表达阴性/GST7π表达阴性组和PS2表达阴性/GST7π表达阳性组。结论:PS2表达阳性/GST7π表达阴性组患者的预后最好,PS2表达阳性/GST7π表达阳性组和PS2表达阴性/GST7π表达阳性组患者的预后次之,PS2表达阴性/GST7π表达阳性组患者的预后最差。因此,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应用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查的BRCA1对乳腺导管内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2014年1-6月乳腺导管内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新鲜组织标本各4例,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两者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上BRCA1表达的差异,并通过免疫组化进一步检测BRCA1在70例乳腺导管内癌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对导管内癌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结果提示:BRCA1表达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存在差异.免疫组化检测到BRCA1在乳腺导管内癌的阳性率为14.3% (10/70),其表达情况与年龄(P =0.959)、绝经状态(P=0.959)、肿瘤大小(P=0.627)、腋窝淋巴结状态(P=1.000)、HR状态(P =0.958)、HER-2状态(P=1.000)、P53表达情况(P =0.460)无明显关系.BRCA1阴性组的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比例高于BRCA1阳性组(P =0.043).中位随访47个月,全组患者无病生存率为97.1%.BRCA1阴性组的无病生存率为96.7%,阳性组为100%,两组的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差别(96.7% vs 100%,P=0.569),两组的总生存率均为100%.结论 BRCA1表达可能不能预测乳腺导管内癌的预后,但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中BRCA1阴性比例高于乳腺导管内癌,BRCA1可能在乳腺导管内癌发生浸润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神经轴突导向蛋白2(Slit2)在不同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lit2与乳腺癌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对24例发生脑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71例未发生脑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2例乳腺导管内癌和23例乳腺腺纤维瘤组织中Slit2的表达.结果 Slit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脑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13%)明显低于无脑转移患者(59%)(P<0.05);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59%和48%)均明显低于乳腺纤维瘤(87%,P<0.05);但前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62%)明显高于50岁及以下患者(34%,P<0.05);在生存期<5年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组织中Slit2的阳性表达率(18%)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的患者(59%)(P<0.05).Slit2阴性的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Slit2阳性患者(P<0.01).Slit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病理学分期、组织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中Slit2的表达和乳腺癌脑转移呈负相关,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及预后呈正相关,可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和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CD166)的表达及其与凋亡抑制蛋白Bcl-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关系,探讨ALCAM/CD16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检测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癌旁非瘤乳腺上皮组织中ALCAM/CD166及Bcl-2、Ki-67蛋白表达的情况,分析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以及其与Bcl-2、Ki-67的相关性。结果 1在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LCAM/CD16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9.2%(76/96),明显高于其在癌旁非瘤乳腺上皮组织中的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ALCAM/CD166蛋白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分级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307,P=0.001),而与Ki-67蛋白表达无关(rs=0.064,P=0.475)。结论 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凋亡及转移有关,可能成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vinson法检测10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TG和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有95例检测到PTTG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1%,其中41例呈低表达(39%),54例呈高表达(52%)。10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有70例检测到COX2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7%,其中53例呈低表达(51%),17例呈高表达(16%);PTTG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组织学分级越高,PTTG表达越强,PTTG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ER、PR和HER2状态无关;COX2表达与ER表达、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R( )组的COX2表达高于ER(-)组,COX2表达与PTTG表达、年龄、PR和HER2状态无关。结论:PTTG和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低分化、预后不良有关。COX2可能通过刺激雌激素合成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COX2可能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环氧化酶(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2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的hTERT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TERT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fig71.1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9.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孕激素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Her-2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22%,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ER阳性表达有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TERT阳性表达与COX-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57,P<0.01).结论 hTERT与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hTERT与COX-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TERT表达与COX-2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和调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phA2受体及其配体EphrinA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phA2和EphrinA1在30例乳腺纤维瘤、30例乳腺囊性增生和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均检测到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蛋白和mR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分别明显高于其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P0.001)和乳腺纤维瘤组织(P0.001)中的表达。(2)EphA2和EphrinA1蛋白和mRNA表达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0.05),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较高及TNM分期较晚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率均较高;然而二者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P0.0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phA2与EphrinA1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rs=0.999,P0.01),EphA2与EphrinA1 mRNA表达阳性率也呈正相关(rs=0.942,P0.01)。结论 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对其联合检测可能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可能为今后的临床用药、预测预后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的表达及其与腋窝淋巴结等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原发灶及47例腋淋巴结转移灶中c-erbB-2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9.46%(29/149)原发灶c-erbB-2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47例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原发灶c-erbB-2高表达18例(38.30%),腋窝淋巴结转移灶c-erbB-2高表达16例(34.0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原发灶c-erbB-2阴性或低表达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呈高表达,7例原发灶c-erbB-2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呈阴性或低表达,变化率为25.53%(12/47).结论: c-erbB-2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指导术后治疗,但应当考虑c-erbB-2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差异,有必要对复发转移灶进行c-erbB-2检测.  相似文献   

9.
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survivin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及其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 )、PS2蛋白等影响预后因素的关系。笔者采用LSAB和SP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和PS2及ER在 95例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结果示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 70 .5 % (67/95 ) ,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S2及ER呈明显负相关 ;survivin表达阴性者其术后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survivin表达阳性者。提示survivin可作为乳腺癌的一种新的预后判断指标 ,其凋亡抑制作用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nail mRNA与VEGF mR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nail 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种基因在乳腺不同病变组织中和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病理特征组间表达的差异,以及两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nail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3%(7/30)、46.6%(14/30)和81.4%(57/7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P<0.05);VEGF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10/30)、50.0%(15/30)和71.4%(50/70),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3.4,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VEGF mRNA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92.7%(38/41)比65.5%(19/29);85.4%(35/41)比51.7%(1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5;χ2=9.42,P<0.05);Snail mRNA和VEGF mRNA表达阳性率在TNMⅢ~Ⅳ期中高于Ⅰ~Ⅱ期〔93.9%(46/49)比52.4%(11/21);81.6%(40/49)比47.6%(1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P<0.05;χ2=8.32,P<0.05);Snail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还与ER、PR及HER-2的表达和血管癌栓有关(P<0.01),而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Snail mRNA表达与VEGF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 Snail和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对其的发生、发展可能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nail和VEGF mRNA表达对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D2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不同模式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3例乳腺纤维腺瘤及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24的表达。结果: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CD24在细胞膜和细胞浆都有表达,阳性率为80.43%;乳腺纤维腺瘤CD24仅在细胞膜上局灶性表达,阳性率为53.85%。CD24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纤维腺瘤(P<0.05);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CD24细胞膜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密切相关(P<0.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分级、Her 2及p53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CD24高表达参与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CD24细胞膜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抵抗作用相关,CD24可作为乳腺不良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探究R-脊椎蛋白1(RSPO1)、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017年5月—2020年5月,25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SPO1、β-catenin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分析RSPO1、β-catenin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RSPO1、β-caten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月经状态、年龄、肿瘤直径不同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RSPO1、β-catenin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不同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RSPO1、β-catenin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PO1、β-catenin阳性表达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RSPO1、β-catenin阴性表达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P<0.05)。结果表明,RSPO1、β-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乳腺浸...  相似文献   

13.
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TE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TNM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表达阳性,32例乳腺癌中有13例PTEN阴性表达(41%),其中8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61.5%),而19例PTEN阳性表达标本中仅4例ER、PR均为阴性(21.1%)。有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P<0.001);ER阴性者PTE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ER阳性者(P<0.05),PTEN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孕激素水平及临床分期无关,但随临床分期的增高,PTEN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失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阴性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Ki-67在HER-2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月经史、ER、PR等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2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6例中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2阳性56例中,Ki-67、HER-2不同阳性程度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P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月经史组、肿瘤大小组HER-2阳性程度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ER-2阳性程度组的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HER-2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仍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同时检测HER-2、Ki-67等指标有助于准确的判断预后和为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雌、孕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均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500例乳腺癌采用免疫组化筛选TNBC,观察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中243例乳腺癌进行临床随访. 结果 500例乳腺癌中TNBC占17.6%(88/500).组织学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NOS)、化生性癌和髓样癌.组织分级Ⅲ级占72.7%(64/88),高于激素受体阳性组和Her-2高表达组(P=0.000).TNBC中CK5/6阳性率30.7%(27/88),EGFR阳性率34.1%(30/88).TNBC中ERCC1和KIT阳性率分别为28.4%(25/88)和34.1%(30/88),均分别高于激素受体阳性组和Her-2高表达组(P=0.032和P=0.026).TNBC 3年累积生存率为71.5%,低于激素受体阳性组(P=0.021),与Her-2高表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4). 结论 TNBC是一类具有高侵袭性病理特征和预后不良的乳腺癌;部分病例表达EGFR和ERCC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内P53、bcl-2及c-erbB-2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接受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bcl-2及c-erbB-2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组患者P53、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bcl-2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53、c-erbB-2及bcl-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乳腺癌患者P53、bcl-2及c-erbB-2阳性表达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是影响P53、bcl-2及c-erbB-2阳性表达的因素。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组织内P53、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bcl-2阳性表达率较低,且与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 erbB 2, ER, PR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乳腺导管内癌及4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C erbB 2, ER, PR表达。结果:乳腺导管内癌中C erbB 2, ER, 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1%, 58.8%, 55.9%, 而在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为52.5%, 55%和62.5%。上述3种标记物的表达在两类型癌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 erbB 2, ER, PR在乳腺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相似, 它们可望作为乳腺癌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Rα-3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α-36的表达,比较ERα-36在4种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α-66、PR、Her-2、Ki-67的关系。结果:ERα-36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阳性率为52.9%,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9%、30.1%、66.7%、84.6%;ERα-36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4.6%和45.6%,有统计学差异(P<0.05)。ERα-36表达与ERα-66、Ki-67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Rα-3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钙黏附蛋白(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VEGF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46.6%、7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50.0%、65.7%,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3%、43.30%、3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COX-2、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1),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COX-2、VEGF的高表达及E-cad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评价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取20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做对照.结果 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52例VEGF-C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7%;对照组仅3例可见VEGF-C弱表达,阳性率为15%.乳腺癌组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阳性者阳性率(78%)明显高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激素受体、及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是乳腺癌重要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