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与五种抗菌药物的配伍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五种抗菌药物的配伍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及五种抗菌药物在25%,24h内的含量变化、用光阻法测定不溶性微粒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变化。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及颜色均无明显变化。各样品溶液24h内pH值无明显改变;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甲硝唑磷酸二钠、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在放置期间含量下降均少于10%;仅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唑林钠2h和6h后大于10%。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五种抗菌药物无配伍变化,配伍后的注射液应及时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分别测定两者配伍后替硝唑、阿米卡星的含量变化,同时考察混合液外观、pH值及吸收曲线变化。结果:在25℃条件下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吸收曲线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条件下6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阿米卡星注射液混合液稳定,说明两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在25℃条件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和β-七叶皂苷钠配伍后4h内的含量,同时观察两药配伍后药液pH,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25℃条件下,4h内配伍液外观澄明无变色,未见气泡或沉淀,pH值及吸收曲线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25℃4h内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许群英  何海霞 《中外医疗》2008,27(16):16-17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不同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别与不同药物配伍后室温条件下8h内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大输液、大部分抗茵药、维生素C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三磷酸腺苷二钠、辅酶A和中药注射液等可配伍,而与少数抗生素及止血药物不宜配伍使用.结论 除少数注射用药物不宜配伍外,左氧氟沙星与大多数常用注射用药物按临床常用量或实验用量,在一定时间内配伍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张琴  戴亚琴  吕建峰  顾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386-1386
目的 :考察甲硝唑与西咪替丁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甲硝唑与西咪替丁按临床用量配伍 ,考察不同时间的外观、p H值、吸收曲线、含量。结果 :在 2 5℃ 6 h内其外观、p H值、吸收曲线、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甲硝唑与西咪替丁可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6.
裴斌 《中外医疗》2011,30(28):109-109,111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以及其配伍稳定性。消除临床用药安全隐患,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将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配伍,在室温下,采用高效色谱仪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的含量,6h内各时间段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及微粒数变化。并多次重复以上实验,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6h配伍液6h内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含量也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炎琥宁在甲硝唑输液中稳定性较好,不会影响两者的药效,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25 ℃和37 ℃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果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溴索与果糖注射液配伍一定时间后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结果 药物在25 ℃和37 ℃果糖注射液中配伍后,0~8 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药液配伍后在8 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β—七叶皂苷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在25℃条件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和β-七叶皂苷钠配伍后4h内的含量,同时考察两药配伍后pH、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5℃条件下,4h内配伍液外观澄明无变色,未见气泡或沉淀,pH值及吸收曲线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4h内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几种喹诺酮类药物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在不同温度(25℃、37℃)下注射用氟罗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替沙星注射液与木糖醇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以临床常用药物浓度,分别将3种药物加入到木糖醇注射液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放置。0-8h内观察外观、测定混合液的pH值、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的药物含量。结果在25℃和37℃条件下放置8h内,3种配伍液的外观、pH值、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3种药物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8h内配伍液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0.
张晓伟  钱金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071-1072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肌苷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2)℃]条件下,观察8 h内配伍液的外观性状、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并用系数倍率法、紫外双波长等吸收法分别测定头孢尼西钠与肌苷的含量。结果两药在配伍后8 h内肌苷含量无明显变化、8 h时头孢尼西钠含量〈90%,其余外观性状、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等考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肌苷注射液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使用,但应在6 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11.
潘力  廖厚知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98-10,991,083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分别在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8h内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色泽、澄明度、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8h内是稳定的,可用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和利巴韦林配伍液的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分别在25℃和室内常温下放置0~8 h的外观、pH值、吸收曲线及含量变化,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和利巴韦林的含量.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吸收曲线及含量变化不大.结论:氟罗沙星和利巴韦林配伍液在25℃和室内常温下8 h内稳定,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头孢替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头孢替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不同输注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锦燊  李伍秀 《广西医学》2006,28(5):691-692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几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头孢米诺钠的含量、pH值,并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8 h内头孢米诺钠含量变化不大,配伍液的性状、pH值、吸收曲线无显著改变.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在4种液体中的稳定性。方法:在25℃。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加入4种液体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24h内不同时间混合液的吸收度(A),并扫描。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及外观变化。结果: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2种液体配伍,在25℃放置24h,其外观、pH值、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及图谱基本不变;与10%GS、0.9%氯化钠注射液(NS)2种液体配伍。在25℃放置8h,其外观、pH值、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及图谱基本不变。与10%GS液体配伍,在25℃放置24h,其外观、pH值基本不变,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图谱略有变化;与0.9%NS液体配伍,在25℃放置24h,其外观、pH值、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基本不变。图谱略有变化。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与5%GS,GNS2种液体配伍,在24h内基本稳定;与10%GS,0.9%NS2种液体配伍,在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25℃下盐酸法舒地尔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配伍液中法舒地尔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在25℃下盐酸法舒地尔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h内含量、pH值及溶液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法舒地尔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在6h内稳定,临床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杨艳  张婉婷 《当代医学》2010,16(24):149-150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tinidazole glucose injection)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cefotiam hydrochloride)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室温下,8h内不同时间点观察两者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紫外光谱吸收曲线形状变化、测定PH值及不溶性微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替硝唑和头孢替安的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下8h内pH值、外观、药物含量、光谱图均无明显改变,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室温下,8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变化,考察其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4h刺五加注射液的配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刺五加注射液在甲硝唑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24h内稳定。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与甲硝唑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