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08例首发癔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3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癔症首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有关诊断问题。方法收集108例首发癔症住院患者发病前各项资料及连续3年进行随访,分析患者病前性格及发病后症状变化特征。结果对108例首发癔症患者3年随访,维持癔症诊断80例(74.1%),改诊为双相情感障碍9例(8.3%),精神分裂症7例(6.5%),应激相关障碍5例(4.6%),癫、内分泌所致精神障碍和多发性硬化症各2例,病毒性脑炎1例;误诊率为25.9%。误诊主要见于癔症性精神障碍(36.7%)。维持癔症诊断和改诊患者在主要临床症状表现频度、病前癔症人格、临床症状易受暗示性、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0.001);但改诊患者在早期以类癔症样发作时,临床上很难与癔症相鉴别,故对诊断为癔症的病人应进行随访,以免误诊。结论癔症以情感爆发、类抽搐样发作、意识朦胧、附体体验、身份障碍、症状易受暗示、多变等为临床表现特征。多发于女性、低文化程度、有一定的性格缺陷者,发病均有心理应激。癔症的症状虽然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但癔症是一个疾病单元,CCMD3仍保留癔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是适合我国情况的。  相似文献   

2.
儿童癔症属儿童情绪障碍 (EmotionalDisorders)范畴 ,其表现与成人不同 ,具有易变性和多样性。常见运动、感觉异常及躯体症状 ,而以视觉障碍为首发症状者较为少见 ,且易误诊。笔者近年来遇有以视觉障碍为首发症状者 1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16例均按“现代儿童精神医学”癔症诊断标准。男 4例 ,女 12例。年龄 8岁~ 14岁 ,平均 10 5岁。病程1天~ 6月 ,平均 31 5天。农村 3例 ,城市 13例 ;独生子女 13例 ,双子女 3例 (2例农村 ,1例城市 )。1 2 临床症状 均以视觉障碍为首发症状 ,持续时间为数…  相似文献   

3.
随访16年内上海市精神病院所见脑肿瘤患者31例(住院23例,门诊8例),占同期住院病人总数0.05%。以胶质瘤和脑膜瘤引起精神症状为多见(占51.7%)。8例开始时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5例)、更年期精神病(1例)及癔症(2例),并分析误诊原因。认为脑肿瘤患者首发精神症状为猜疑和行为紊乱,同时缺乏明显神经系统体征者,最易被误诊。有记忆减退者不易误诊。肿瘤的病理类型与精神症状的产生无关,额、颞叶肿瘤易出现精神症状,左右侧肿瘤产生精神症状的机会相似。讨论了脑肿瘤产生精神症状的原因,强调临床医师应提高警觉,熟悉器质性病理基础的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癔症的躯体化表现及诊断。方法 对 52例住院确诊的儿童癔症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病人以学龄儿童为主 ,均为负性精神因素诱发 ,以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 ,有运动障碍样表现、感觉障碍样表现、精神意识障碍样表现、头痛、头晕、憋气、失明等 ,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正常 ,语言及药物暗示治疗好转。结论 儿童癔症临床特征以驱体化症状为主 ,其表现具有多样性、夸大性、表演性、暗示性。不典型者要做相应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肝豆状核变性早期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早期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方法对200例确诊WD患者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主要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2~46岁,平均(17±8.6)岁,主要见于青少年;以神经系统损害起病者平均发病年龄(21.5±8.2)岁,以肝脏损害起病者平均发病年龄(13.7±8.6)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震颤(42.5%);脑型患者最多122例(61%);来诊时病程2d~24年,平均24个月;误诊为肝炎30例(15%);有阳性家族史45例,均为同胞一代发病。结论临床上发现以下特点病人时应对其进行WD的筛查:①不明原因且治疗效果不好的肝脏疾病,特别是儿童患者;②不明原因的运动障碍患者,尤其是年龄<40岁的锥体外系症状患者;③青少年期出现不明原因的性格改变、精神症状或智力下降者;④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反复发作,而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者;⑤不明原因的肾小管性酸中毒及反复或持续性血尿、水肿等肾脏疾病者;⑥不明原因的关节痛,经抗风湿治疗无效者;⑦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变黑;⑧有WD家族史的青少年,尤其是同胞一代有发病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与癔症性躯体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症状自评量表 (SAS、SDS)以及自编临床特征调查表分别对 2 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和 32例癔症性躯体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诱因、病程特点、精神病阳性家庭史、性别、主诉症状以及用药选择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与癔症性躯体障碍患者临床差异明显 ,这些差异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Shy-Drager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Shy-Drager综合征的临床特征,降低误诊率。方法:对30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有直立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以发作性头晕为首发症状者多见,病程中73.3%的患者有发作性头晕,23.3%的患者发生晕厥,50%有排尿障碍,46.7%的患者出汗异常,56%的男性病人伴有阳痿,平均2年后,部分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小脑、脑干等损害症状。6.7%的患者ECG示窦性心动过缓,26.7%的患者头颅MRI检查示小脑萎缩,10%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枢段检查异常。12例排尿障碍的病人被误诊为前列腺肥大,误诊率为40%,2例患者被误诊为帕金森病,误诊率为6.7%,30例患者均辅以中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结论:30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受损,中药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因该病临床症状多变以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而易误诊,所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 1990年始 ,采用电刺激和药物对照治疗癔症性躯体障碍患者 ,现报道如下。1 资料1 1 研究对象 :病人 6 0例 ,来源于本院门诊、住院患者 ,符合CCMD 2癔症性躯体障碍诊断标准 ,男 45例 ,女 15例。家属 18例 ,小孩 2例 ,战士 40例。年龄 12~ 40岁 ,平均为 (2 0 2± 2 6 )岁。发病诱因多为精神因素 ,其次为劳累 ,外伤 ,手术等。其中癔症性瘫痪 5 3例 ,癔症性失语 (均为完全失音 ) 5例 ,癔症性失明(均为双眼失明 ) 2例。瘫痪部位 :截瘫 38例 ,单瘫 9例 ,偏瘫 6例。伴肢体感觉异常 8例 ,伴类抽搐 5例。病程 1~ 3天 19例 ,1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院中所见的胰岛素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精神科少见的胰岛素瘤13例进行临床分析。发现这些病人起病均有诱因,而且负性精神因素较多见,均伴有意识障碍,这些病例均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癫痫及脑炎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发作性肌张力障碍临床特征的认识,以引起临床重视,减少误诊。方法对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的类型、临床特征、电生理表现、治疗转归以及发病机制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作性肌张力障碍临床可分三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诱因;患者多为青少年男性,发作表现为舞蹈样手足徐动、躯体扭转及扮鬼脸等肌张力障碍,形式多样,发作时无意识丧失;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无特异性异常,其余多项辅助检查也无异常。结论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同于癫癎的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对近几年来我院误诊为癔症的心境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对象和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共36例,均为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首诊诊断为癔症,并经治疗观察和随访后修改诊断为情感障碍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谭代林  耿跃雨 《四川精神卫生》1996,9(4):260-260,236
转换性癔症48例临床分析四川省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637000)谭代林,耿跃雨,夏南本文作者对我院1990年8月~1995年7月住院癔症患者中按CCMD-2-R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其中符合转换性癔症诊断标准者4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3.
29例癔症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分析空军获鹿医院李秀珍,李光海作者对所在医院1980年以来收冶的71例后症患者,按CCMD-2中有关精神分裂症及癔症诊断标准进行了再诊断,结果发现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者29例,误诊率为40.85%。其误诊的原因,一是对癔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癔症性格特点对癔症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对50例有癔症性格特点的癔症患者与52例没有明显癔症性格特点的癔症患者进行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对照分析.结果:有癔症性格特点者首发年龄小诱发因素少,症状及鬼神附体多,住院时间长,病后再发率高.结论:改变性格对预防癔症发病和复发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确诊率.方法 对2003~2006年1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筛选出36例院外误诊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其入院前的误诊率和原因.结果 36例中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例,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症、癫(癎)各5例、酒精中毒、血管性头痛各3例,脑梗死、颈椎病各2例,急性胃肠炎、癔症各1例.结论 临床表现不典型,CT检查阴性,临床不能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尽早行腰穿检查,有条件应行DSA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8例MS惠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等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S患者青壮年女性多见,病前常有诱因,病灶分布散在多发,病程中多有复发缓解,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MR及诱发电位联合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结论MS临床无特异性诊断指标,MR及诱发电位联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误诊为癔症30例临床分析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628001)吴连喜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经过中,其临床症状与神经症的某些表现有时难以区分,易致误诊,笔者就近年来我院初期误诊为癔症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历资料作一简要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8.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确诊率.方法 对2003~2006年1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筛选出36例院外误诊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其入院前的误诊率和原因.结果 36例中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例,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症、癫(癎)各5例,酒精中毒、血管性头痛各3例,脑梗死、颈椎病各2例,急性胃肠炎、癔症各1例.结论 临床表现不典型,CT检查阴性,临床不能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尽早行腰穿检查,有条件应行DSA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首次发作时症状特点、精神病性症状的特征及诊断情况,为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及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身科住院,年龄13~17岁,诊断为首次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的11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精神病性症状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首次就诊误诊86例,占72.26%;其中,躁狂发作误诊14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为12例,误诊8例(66.67%);抑郁发作误诊71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为26例,误诊24例(92.31%).混合发作误诊1例,且伴精神病性症状.在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的患者中,精神病性症状出现最频繁的为关系妄想(27例),其次为幻觉(10例).结论精神病性症状对于首次为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来说对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意义更大.青少年双相请障碍患者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形式、内容广泛.重视精神病性症状在青少年双相障碍中的诊断作用,对提高双相障碍的识别率、诊断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焦虑障碍是以过度担心不良的预期结果为特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全球患病率为6.5%[1]。多个国家的治疗指南均推荐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作为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一线治疗手段[2]。一项关于CB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相对影响的meta分析发现,CBT治疗成人焦虑障碍患者都有较好的反应[3]。然而,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接近半数焦虑障碍患儿经CBT治疗后没有完全缓解[4],这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明确儿童青少年疗效预测因子能更好地指导治疗,从而达到更显著的疗效,这也是目前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心理社会因素、症状学、脑影像与电生理、基因预测等4个方面对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经CBT后的疗效预测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