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粘膜免疫应答的性质和起源人类粘膜体液免疫的主要保护因子是分泌型膜表面IgA(SIgA),近年研究表明:每天SIgA 分泌量是30~100mg/kg,超过所有其它免疫球蛋白所结合的量。这与SIgA的功能有关,因为它负责保护约几百平方米与外界接触的粘膜表面,这些部位是病原体进入人体的门户。SIgA 是一个多聚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相似文献   

3.
慢性粘膜免疫应答诱导的小鼠自身免疫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空弯菌(CJ-S131)慢性感染小鼠具有SLE样自身免疫综合征。本文进一步用甲醛化空弯菌(CJ-S131菌苗)经口免疫BALB/c小鼠,每周两次,持续14周.模拟慢性感染时的慢性肠道粘膜免疫应答.发现免疫小鼠也具有SLE样自身免疫综合征,且较该菌慢性感染小鼠更显著。主要表现有:(1)全身免疫系统的淋巴组织显著增生;(2)B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3)多种自身抗体(包括抗ds-DNA.ss-DNA和组蛋白抗体)显著升高;(4)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5)多器官性(如肝、肠等组织)慢性炎症;(6)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在体外自身免疫应答诱导实验中,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免疫球蛋白(总Ig)和抗DNA抗体显著高于非免疫小鼠。上述结果证实.空肠弯菌慢性感染所致的自身免疫综合征.和该菌抗原诱导的慢性肠道粘膜免疫应答有关。本实验为研究感染和自身免疫的关系提供了实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建立适用于实验的免疫鼠模型 ,并确定建立免疫鼠模型的最佳剂量和时相。方法 用免疫血清学测定和光镜及电镜方法研究经口伤寒杆菌 (salmonellatyphi,ST)和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CV)诱导的小鼠肠道粘膜免疫应答。结果 ST和CV均可引起肠道粘膜免疫应答。ST经口灌注造模较为适宜的剂量为 10 3 个菌 /ml,CV的剂量为 10 -12 单位 /ml,两者第 2次灌注后 7天为最佳时相。此时小鼠回肠和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及肠系膜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集合淋巴小结明显增大 ,淋巴细胞增殖活跃 ,且未发生病理改变。结论 ST和CV是研究肠道粘膜免疫建立免疫鼠模型较理想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小鼠不同粘膜部位和其它部位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舰疾菌苗株 TIM-2117或 FS-5416,按 5×10~6、1×10~7、4×10~7和4×10~7CFU/只滴鼻跟 Balb/c小鼠4次涧隔两 wb。分离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鼻通道(NP)及脾、小肠的PP结淋巴细胞。一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另一部分细胞与全菌破碎抗原共培养,于不同时间点取出,提取RNA做RT-PCR。结果两株菌苗经鼻内免疫后,NAL、NP和PP结的淋巴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其中以CD4+T细胞增加为主。TSM-2117株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细胞显著增加;而FS-5416株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免疫小鼠的NALT、NP和PP结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抗原刺激后,均在不同时间出现IFN-γ和IL-4mRNA的表达,TGF-β mRNA的表达在免疫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痢疾菌苗经鼻粘膜免疫,可诱导不同粘膜部位及全身免疫应答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慢性粘膜免疫应答小鼠模型,研究在空弯菌抗原(CJ-S131菌苗)诱导下,不同品系、性别的小鼠的自身免疫应答。经肠道,持续用CJ-S131菌苗免疫16周后,用ELISA或CELISA检测小鼠体内的抗ds-DNA,ss-DNA,组蛋白,ENA和胸腺细胞抗体。在五个品系小鼠中,四个品系小鼠(BALB/C,ICR,KM和SMMC/B)均有一种或多种被测的自身抗体升高。其中SMMC/B和KM小鼠的EI值较高,BALB/C和ICR小鼠次之。C57BL/6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空弯菌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应答不敏感。在遗传背景的制约下,性别也影响自身抗体的产生,有三种可能:(1)自身抗体升高主要见于雌性小鼠,如雌性KM小鼠被测的各种自身抗体均有升高;(2)雌性,雄性小鼠均有一种以上自身抗体升高,如SMMC/B和BALB/C小鼠;(3)雌、雄性小鼠的自身抗体均无升高,如C 57BL/6。本文结果表明,空弯菌苗诱导的自身抗体种类和水平,受小鼠的遗传背景和性别两个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痢疾疫苗诱导粘膜产生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痢疾疫苗提供免疫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本室构建的两株福氏2a、宋内氏双价痢疾候选疫苗FS-2117与FS-5416经不同途径免疫小鼠,分离小鼠PP结(Peyerspatches)与脾脏中的CD4+T细胞并以MTT法检测其对疫苗不同抗原成分的增殖反应。结果(1)口服痢疾疫苗可诱导PP结中的CD4+T细胞产生显著的增殖反应,而未对脾脏中的CD4+T细胞产生刺激作用;(2)皮下注射痢疾疫苗能使小鼠脾脏中的CD4+T细胞产生显著的增殖反应,但未见PP结中的CD4+T细胞产生明显的免疫应答;(3)痢疾疫苗可能有多种抗原成分参与了刺激肠粘膜PP结中CD4+T细胞的增殖反应。结论口服痢疾候选疫苗可有效地诱导肠道粘膜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产生可能依赖多种抗原成分的共同作用。PP结中CD4+T细胞的特异性活化可能是诱导肠道粘膜免疫应答最重要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1.
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后小鼠粘膜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观测幽门螺杆菌 (Hp )全菌抗原和粘膜佐剂LT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的粘膜免疫应答 ,采用ELISPOT和ELISA法分析免疫小鼠胃粘膜、派伊尔小结 (PP )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和小肠粘液唾液sIgA抗体。结果表明抗原免疫组、抗原 +佐剂组胃粘膜、PP抗原特异性sIgA ASC、IgG ASC数量明显增加 ,尤以sIgA ASC为甚 ,并且抗原 +佐剂组明显高于单纯抗原组和对照组 ;小肠粘液唾液特异sIgA水平两免疫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口服免疫可有效诱导粘膜免疫应答 ,局部特异sIgA在抗Hp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甲醛化空肠弯曲菌菌苗诱导肠道免疫应答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化空弯菌CJ-S131菌苗经口免疫小鼠,有效地诱导了肠道粘膜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应用改良的免疫荧光技术,可检测到肠粘膜表面覆有一层空弯菌特异性的抗体及固有膜内的许多特异性抗体形成细胞(SACC)。此外,在空肠和回肠粘膜上皮细胞间有CJ-S131特异性荧光细胞;Peyer氏小结生发中心内可见大小不等,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SACC;结肠固有层内SACC成群出现。用活菌攻击免疫小鼠,其各肠段的病理学检查可见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Th1和Th2细胞在痢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粘膜免疫应答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初步了解CD4^+细胞参与痢疾疫苗诱导小鼠肠粘膜免疫应答的基础上,从细胞及分子水平进一步探索Th1和Th2细胞在小鼠肠粘膜对痢疾疫苗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本室构建的福氏2a及宋内氏双价痢疾疫苗株FS-2117或FS-5416灌胃免疫小鼠,从细胞表型及几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两方面观察小鼠肠粘膜中Payer氏结(Peyer’s patch,PP)及肠系膜巴结等免疫诱导部位Th1和  相似文献   

14.
CD4+T细胞在痢疾疫苗诱导小鼠肠粘膜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室构建的双价痢疾候选疫苗株FS5416 作为口服免疫原,检测了小鼠PP 结(Peyer ,s patches) 中T 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反应, 观察了腹腔注射抗L3T4 m Ab 对小鼠肠粘膜部位产生特异性Ig 分泌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鼠口服免疫后,PP 结中的CD4 + T 细胞可产生明显的特异性增殖反应:②选择性地删除CD4 + T 细胞后,小鼠肠粘膜无抗原特异性Ig 分泌细胞产生。以上提示,小鼠肠粘膜对痢疾疫苗的免疫应答需要CD4 + T 细胞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在粘膜免疫应答中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谢遵江  刘文庆 《解剖学报》1997,28(3):309-31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方法,观察了BALB/c小鼠灌服伤寒杆菌后回肠及集合淋巴小结圆顶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以探讨IEL在抗原诱导下的粘膜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灌服伤寒杆菌后回肠及集合淋巴小结圆顶区肠上皮内含B和T两种淋巴细胞,以B淋巴细胞为主;电镜下可见上皮内淋巴细胞主要由由小和中等淋巴细胞组成,且后者有两种形态。一种细胞器较少,与上皮微绒毛之间有紧密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初步了解CD4 + T 细胞参与痢疾疫苗诱导小鼠肠粘膜免疫应答的基础上,从细胞及分子水平进一步探索TH1 和TH2 细胞在小鼠肠粘膜对痢疾疫苗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本室构建的福氏2a 及宋内氏双价痢疾疫苗株FS2117 或FS5416 灌胃免疫小鼠,从细胞表型及几种细胞因子m RNA 表达水平两方面观察小鼠肠粘膜中Payer 氏结( Peyer’s patch , PP) 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诱导部位TH1 和TH2 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1) 痢疾疫苗灌胃免疫后早期,小鼠肠粘膜的免疫诱导部位表现为TH1 型细胞亚群百分率的显著降低;免疫后晚期TH1 型细胞亚群百分率则显著升高,且高于未免疫的正常小鼠。(2) 痢疾疫苗免疫后从小鼠PP 中分离的CD4 + T 细胞,在特异性痢疾疫苗抗原刺激下,先出现IL5 、IL6 的高表达,后出现IFNγ、IL2 的高表达。结论 痢疾疫苗免疫后小鼠肠粘膜免疫的诱导部位早期表现为TH2 型细胞亚群的优势活化,晚期逆转为TH1 型细胞亚群的优势活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小鼠品系对天花粉蛋白诱导免疫抑制易感性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了解不同品系小鼠对天花粉蛋白 (Tk )诱导的免疫抑制应答能力的差异 ,应用OVA特异性T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试验 ,发现 8种近交系小鼠对Tk相关免疫抑制的敏感性不同。根据抑制幅度 ,C5 7BL/ 6 (H 2 b)被判为高易感品系 (HS ,highsusceptible ) ,同属H 2 k 的C3H/He和AKR为低易感品系 (LS ,lowsusceptible)。Tk浓度为 5 0ng/ml时的T细胞增值抑制百分率对HS为 4 7 8%± 3 4 % ;对两个LS分别为 15 9%± 3 0 %和 18 9%± 3 5 % ,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这一差异可持续出现在 5 0~ 2 0 0ng/ml的Tk剂量范围内。其余 5个品系 (BALB/c、 6 15、T739、A、DBA/ 2 )的抑制幅度介于HS和LS之间。这一结果有助于研究相应免疫抑制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表达系统来源的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免疫小鼠诱导早期脾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探讨影响乙肝疫苗保护效果的因素.方法 3种HBsAg(汉逊酵母、CHO细胞和血源)分别皮下接种不同组小鼠(BALB/c,H-2d),每只3μg,于免疫后4d分离脾单个核细胞(MNC),经细胞分选仪(MACs)分选后,获得纯度高于90%的CD4+和CD8+T细胞,应用ELISPOT测定MNC、CD4+和CD8+T细胞体外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IL-2斑点数( SFC).结果 细胞分选后,汉逊抗原诱导CD8+T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和CD4+T细胞分泌IL-2水平均显著高于CHO抗原组(8/10、2/10,P=0.035;6/10、0/10,P=0.005).汉逊抗原组与血源抗原组CD8+T细胞经体外刺激诱导IFN-y全部阳转(10/10),但分泌水平上汉逊抗原组显著高于血源抗原组(t=2.479,P=0.035);汉逊抗原组诱导CD4+T细胞IFN-γ阳转率及分泌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源抗原组(10/10、4/10,P=0.005;t=3.967,P=0.003).结论 乙肝抗原免疫小鼠4d即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且汉逊酵母抗原早期诱导抗原特异性IFN-γ、IL-2的能力显著高于CHO和血源抗原,与其临床考核母婴传播阻断HBV保护率显著优于CHO和血源乙肝疫苗相一致,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必要性和高危新生儿选择接种乙肝疫苗的类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不同粘膜免疫途径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免疫途径、接种剂量及侵袭蛋白表达对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滴鼻、灌胃和对照组 ,分别以不同剂量免疫 3次 ,间隔 2周 ,3次免疫后 7d收集血清、小肠、鼻咽、肺、阴道冲洗液 ,EL 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福氏、宋内氏 L PS- Ig A和 Ig G。结果 4× 10 7CFU菌苗经鼻途径免疫即可诱导多个粘膜部位以及血清双价特异性抗体显著增高 ;菌苗剂量增加 2 0、2 0 0倍时经灌胃免疫诱发较为局限的粘膜特异性抗体增高。结论鼻粘膜免疫不仅诱导多个粘膜部位 (特别是生殖道 )以及系统免疫的抗体反应 ,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用福氏2a菌(F2a)全菌作为免疫原观察8种纯系小鼠对F2a菌膜成份[LPS和外膜蛋白(OMP)]免疫应答的差异。免疫后小鼠抗血清分别是与F2a菌超声破碎抗原和经蛋白酶消化的超声破碎抗原做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CBA/N和C57BL/6J两种小鼠只对F2a菌OMP反应。而对LPS不反应或反应很弱,因此,这两种小鼠可作为分析F2a菌OMP生物功能和制备McAb的脾细胞供体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