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骨膜、肌腱包裹致密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形成复合体替代重建腕舟骨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A组:自体骨膜、肌腱包裹致密型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组;B组:自体肌腱包裹致密型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组;C组:单纯自体肌腱球植入组.完整摘除动物双侧桡侧腕舟骨后,分别将上述3种植人物放置于腕关节桡侧腕舟骨缺损处.于术后3、6、12周,取全腕关节标本行大体观察、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并测量腕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植入物在3周和6周时,nHA/PA66复合材料的表面即可见少量软骨母细胞:12周时,软骨母细胞数量增多,材料周缘形成类软骨组织.12周时,nHA/PA66复合材料与周缘软组织间的纤维愈着较3、6周时更为紧密.在不同时间段,均未见nHA/PA66复合材料碎裂、吸收或降解.B、c组植入物在不同时间段均未见类软骨组织在材料周缘形成,但C组腕关节标本较A、B组经大体观察和X线摄片显示腕关节高度明显丢失,塌陷明显.标本X线腕高率经统计学分析,A、B组无明显减低(P>0.05),C组有非常明显的减低(P<0.01).结论:自体骨膜、肌腱包裹致密型nHA/PA66复合材料形成的复合体在腕关节腔中,其表面能够化生出类软骨组织,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可以用作腕舟骨替代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新型骨内固定生物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 apatite,nHA)/聚氨基酸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对nHA/聚氨基酸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外及体内评价,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细胞毒性试验,材料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②急性毒性试验,KM小鼠20只,雌雄不限,体重20~23 g,分两组(n=10),分别按50 g/kg注射材料浸提液及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毒性表现.③溶血试验,分3组,分别取10 ml材料浸提液、灭菌蒸馏水、生理盐水,各加入0.2ml新鲜抗凝兔血测溶血率.④热源试验,新西兰大白兔3只,雌雄不限,体重2.3~2.5 kg,按10ml/kg注射材料浸提液,测量正常体温与注射后连续3 h内每小时体温的差值.⑤微核试验,KM小鼠30只,雌雄不限,体重20~23 g,分3组(n=10),分别按100 g/kg间隔24h注射材料浸提液、环磷酰胺及生理盐水2次,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及含微核小体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计算微核率.结果:nHA/聚氨基酸复合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毒性,无急性毒性,溶血率正常,无致热源,无微核试验遗传毒性.结论:nHA/聚氨基酸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作骨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rhBMP-2)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取30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和自体髂骨组.所有山羊均行颈3~4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术,分别植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rhBMF-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术后12周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12周时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山羊颈3、4椎间均可形成骨性融合,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复合rhBMP-2后使其具有骨诱导性,加快了的椎间融合速度,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材料(nHA—PA66)用作直接盖髓材料的组织学反应。方法采用犬作为动物实验模型,观察nHA—PA66直接盖髓7d、30d、60d后穿髓孔处牙髓创面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炎症反应等组织病理学改变。氢氧化钙(Dycal)盖髓作为阳性对照。结果nHA—PA66盖髓后部分犬齿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其形成速度及形成样本数较氢氧化钙组少,但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样本其下方牙髓组织中的炎症反应较氢氧化钙组轻微,表明nHA—PA66对牙髓组织刺激性小,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一定的促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能力。结论nHA—PA66用于犬齿盖髓具有较好的组织生物相容性,但促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能力较氢氧化钙差,是一种还有待改进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型盖髓材料。  相似文献   

5.
nHA-PA66根管充填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复合材料nHA-PA66用作根管充填材料的组织反应。方法采用nHA—PA66对犬牙实验性根尖周炎进行根管充填,通过组织学方法对犬牙根尖周组织的反应进行评价。结果nHA—PA66根管充填一月后X片表现为根尖周骨质吸收区域缩小,组织切片上犬牙根尖周组织主要表现为轻到中度炎症反应;三月后X片上骨质吸收面积进一步减小,镜下则见有较好的修复反应发生;其炎症反应较小而修复反应发生较早。结论nHA—PA66用作根充材料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rhBMP-2)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取30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和自体髂骨组.所有山羊均行颈3~4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术,分别植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rhBMF-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 术后12周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12周时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山羊颈3、4椎间均可形成骨性融合,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复合rhBMP-2后使其具有骨诱导性,加快了的椎间融合速度,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用不同配比羟基磷灰石和胶原海绵制备成复合材料,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胸壁支架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质量比1:1和1:2制备不同配比羟基磷灰石/胶原海绵复合材料,纯胶原海绵作为对照,进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材料结构特性;进一步进行体内植入试验,通过大体标本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结果:纯胶原海绵呈三维网状结构,胶原蛋白呈细纤维丝状,结构蓬松,强度差;植入体内2周内多孔海绵结构破坏,4周完全降解吸收.1:2配比羟基磷灰石/胶原海绵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粉末与胶原蛋白完全混合均匀,孔径大小100~400 μm;植入体内后生物相容性良好,4周时仍保持多孔结构,8周降解吸收.1:1配比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粒子团聚成块,植入体内可见明显钙磷颗粒聚集,组织反应相对较大.结论:胶原海绵复合一定比例羟基磷灰石后,结构改善,孔径大小适中,在体内保持结构时间及降解时间延长,生物相容性良好,具备开发应用价值,可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人工胸壁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早期疗效和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8例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关节功能应用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U-CLA-SSMH评分,并对关节活动度及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 18例ASES评分平均(70.9±12.1)分,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69.9±13.5)分,UCLA-SSMH评分平均(22.3±4.6)分,VAS疼痛评分平均(1.5±1.2)分,肩关节前屈上举(124.7±33.7)°,外举(86.4±27.3)°,外旋(21.4±5.1)°,内旋达L2~L3,疼痛满意度为94.4%,日常功能活动满意度为83.3%.伤后2周之内即行肱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功能评定明显优于2周之后手术者,75岁以上患者行肱骨头置换术后功能评定较75岁以下患者差,上述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及骨折脱位,特别是伴有肱骨头粉碎性骨折或肱骨头关节面大块塌陷骨折的治疗,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可取得较满意的结果.术前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和年龄可能对手术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纯钛表面类金刚石碳涂层材料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类金刚石碳钛复合体(DLC-Ti)、纯钛、医用不锈钢分别植入小鼠体内,手术后2,4,6周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白介素2(IL-2)产生能力的改变.结果:同纯钛相比,DLC涂层组免疫功能受抑制较轻.结论:DLC-Ti具有比纯钛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在铜绿假单胞菌(PA)慢性肺部感染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A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将PA包被的硅胶管置人大鼠一侧主支气管建立慢性肺部感染模型,对照组置入无菌硅胶管.28 d后,荧光激活细胞分类(FACS)检测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RT-PCR检测脾脏Foxp3 mRNA表达,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PA感染组Treg/CD4 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19.79±6.45)%比(5.15±0.47)%,P<0.05].PA感染组血清IL-10和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231.52±54.48)pg/mL比(35.43±23.56)pg/mL,P<0.05;TGF-β:(121.05±7.98)pg/mL比(36.02±8.94)pg/mL,P<0.05].PA感染组Foxp3 mRNA相对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0.80±0.044)比(0.25±0.054),P<0.05].HE染色见PA感染组肺组织有大量淋巴细胞聚集,纤维增生明显,脓肿形成.结论 CD4 CD25 Treg细胞在PA慢性肺部感染时数量增多、功能增强,对感染慢性化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诚  梁熙  黄伟  胡宁  阳明明  尹世杰 《西部医学》2011,23(8):1421-1424
目的观察网孔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支撑棒及其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后治疗兔股骨头早期缺血性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将n-HA/PA66支撑棒及VEGF缓释微球植入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术后3、6、12周行影像学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植入n-HA/PA66支撑棒的实验兔未发现股骨头塌陷的影像学征象且骨质修复良好,其组织学检查显示新生骨长入n-HA/PA66,VEGF的持续缓释能促进骨长入及血管重建。结论网孔型n-HA/PA66支撑棒能有效预防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塌陷,VEGF缓释微球能加快骨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外周血T淋巴细胞初步纯化方法的建立。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表面标志的改变。结果 健康人PBMC,只在IL—2维持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B细胞于第1周时基本死亡,第3周时完全消失;NK细胞于第1周时明显增加,第4周时大部分死亡;第4周时,所培养的细胞绝大多数为T细胞。T细胞亚群的整体变化趋势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D4^ 百分数稍增加,CD8^ 百分数明显增加,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CD3^ CD16^ CD56^ 百分数明显增加。结论 在IL—2维持下,人PBMC培养4周时,收获培养细胞为初步纯化的T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细胞免疫机制及丹参、天麻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HE方法,观察4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后3、7d及药物治疗组的血肿周围区域CD3 、CD8 淋巴细胞的表达和微血管增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CD3 、CD8 淋巴细胞表达.在脑出血3d时丹参和天麻治疗组血肿周围CD3 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丹参组在此期间血管增生明显.出血7 d后丹参治疗组血肿周围CD3 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而天麻组CD3 淋巴细胞数下降,但血管增生显著.结论:丹参和天麻素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均表现出免疫调节和血管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股骨头缺血怀坏死(ANFH)CT、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健康成年中国白兔30只,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4只,每周2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7.5mg·kg-1诱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式。在第3、6、9周采用MRI及螺旋CT扫描行影像学分期。参照分期处死动物对股骨头标本行病理检查,评价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送检的0、Ⅰ、Ⅱ期各12髋股骨头病理证实均存在早期股骨坏死表现。MRI(T1W1)表现为不同程度局限性低信号。相应螺旋CT扫功依次为阴性,可疑,明确骨质疏松或硬化表现。结论:MRI结合螺旋CT扫描即可发现早期缺血性坏死病变,又可进行分期,是研究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5.
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46例SARS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的抗凝血,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通过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CD4+纯真细胞亚群(CD4+CD45RA+CD62L+)和CD8+激活亚群(CD8+CD38+),以56例健康献血员的结果作为正常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SARS患者的CD4+细胞和CD8+细胞在感染1周内百分比正常,但计数均显著减少,分别为(306±140)/mm3和(270±143)/mm3,CD4+纯真细胞亚群的计数也明显降低至(96±49)/mm3,CD8+CD38+激活亚群的比例则明显升至(59.3±12.6)%犤正常人为(44.9±12.5)%犦。感染3~5周时,CD8+细胞计数和激活亚群的百分比均恢复正常,分别为(581±356)/mm3和(40.1±17.6)%。感染8~12周时,CD4+细胞和CD4+纯真细胞亚群的计数分别为(578±193)/mm3和(176±64)/mm3,仍低于正常水平,但与感染1周时相比均有异常显著的升高。结论SARS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在细胞数量上严重受损,但在短期内有很明显的恢复,CD4+细胞和纯真CD4+细胞亚群的恢复需要比8~12周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运动训练对早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90例,按照治疗情况分为未治疗组(30例,确诊为早期稳定期COPD但拒绝治疗)、噻托溴铵组(30例,接受单纯噻托溴铵治疗)和联合治疗组(30例,接受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运动训练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3组患者入组后均随访12个月(于入组后第1、3、6、9、12个月随访),入组时(第0个月)及每次随访时需要完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CD4+/CD8+)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检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记录年急性加重次数。对随访期间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组别与时间在CD3+、CD4+、CD8+、CD4+/CD8+、IgG、IgA、FEV1、CAT评分及年急性加重次数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在CD3+、CD4+、CD8+、CD4+/CD8+、IgG、IgA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所有指标上主效应显著(P<0.05)。CD3+在6、9、12个月时,CD4+在1、3、6、9、12个月时,CD4+/CD8+在1、3、6、9、12个月时,IgG在6、9、12个月时,IgA在3、6、9、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高于未治疗组、噻托溴铵组,噻托溴铵组高于未治疗组(P<0.05)。CD8+在3、6、9、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低于未治疗组、噻托溴铵组,噻托溴铵组低于未治疗组(P<0.05)。3组患者CD3+、CD4+、CD8+、CD4+/CD8+、IgA、IgG与FEV1均呈正相关,与CAT评分及年急性加重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且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相关性,同时此期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可反映病情。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运动训练治疗可提高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与单用噻托溴铵相比,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运动训练治疗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小鼠脾脏CD4+ T淋巴细胞活化后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CD3/CD28 免疫磁珠法刺激培养小鼠脾脏CD4+T细胞24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前后CD4+T细胞的活化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培养0 h,6 h,12 h以及24 h后的CD4+T细胞中miR-181d、miR-342-3p、miR-9、miR-122-3p的表达水平。结果: CD3/CD28 免疫磁珠法刺激培养24 h后CD4+ T细胞活化率由5.2%升高至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P <0.01)。与培养0 h相比,miR-181d和miR-342-3p在经刺激培养6 h,12 h和24 h后的CD4+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而miR-9和miR-122-3p的表达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鼠脾脏CD4+T细胞活化后,miR-181d和miR-342-3p的表达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HSC)在NOD/SCID小鼠模型体内体液免疫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从新鲜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筛选CD34+造血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移植后4、6、8、10周分批处死存活的小鼠,取其脾脏和外周血,分别进行细胞表型分析、体液免疫分析,监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重建情况。结果照射2周后,阴性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6周后移植组小鼠存活率为37.5%,空白对照组小鼠存活率为100%。移植4、6、8、10周移植组外周血人CD45+细胞表达(%)分别为4.87±1.23、9.22±2.07、12.34±2.38、8.14±2.36,CD19+B淋巴细胞表达(%)分别为1.07±0.50、2.17±0.95、3.34±0.90、1.67±0.90。移植后10周,在移植组小鼠脾脏可见CD19+B淋巴细胞分布。结论经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通过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可建立起人鼠嵌合免疫模型。缺少相应细胞因子刺激,CD34+细胞分化能力随时间减弱。  相似文献   

19.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对家兔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 3 6只体重 2 5kg左右的家兔随机分为 3、6、9和 1 2周 4个观察期组 ,每个观察期组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照射组 (各用家兔 5只 )和对照组 (各用家兔 4只 )。麻醉后 ,均切断左侧腓总神经 ,用 9/0尼龙单丝对端吻合神经外膜。各照射组在术后 1d开始照射家兔L5 ,6脊髓节段 ,照射激光输出功率为 2mW ,每天照射 5min,连续照射 7d。对照组不照射 ,均按期观察。结果 术后 3周 ,可在照射组看到细小而稀少的再生轴突 ,对照组直到术后 6周才看到 (P <0 0 1 )。照射组的腓总神经潜伏速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动作电位波幅照射组也优于对照组。展趾功能到术后 1 2周 ,照射组与侧健相同 ,对照组才恢复到照射组 6周的水平。结论 低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可促进脊髓运动神经细胞功能 ,加速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用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过程中纤溶系统活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方法:54只日本大耳兔分为3组,分别给予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n=24)、单纯高脂饮食对照(n=24)和正常饮食对照(n=6),在实施空气干燥后的第3天、1w、2w、4w分别处死动物,观察颈动脉内膜和中膜的PCNA表达,测定不同时点的纤溶系统活性。结果: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组出现较典型的AS病变,2w、4w时内膜增生明显,内膜与中膜PCNA表达明显增高,第4周时抗凝血酶Ⅲ(AT-Ⅲ)明显降低而纤溶酶原(PLG)明显升高。结论: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法可以形成典型的颈AS病变,病变形成与纤溶系统活性改变、内膜中膜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