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1989年至2001年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0年以前居于前四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胎膜早破;1999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0年及2001年已跃居第二位;④2000年与2001年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指征居于第五位和第六位;⑤因单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因多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现今,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率上升趋势的原因分析与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2000年初~2004年末我科剖宫产手术情况。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将1727例住院分娩产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发现剖宫产指征在大幅放宽,胎儿过大、胎心不好、臀位、羊水少、脐带绕颈、高龄初产、选择吉日分娩等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及时纠正一些错误观念,在医院中积极推行无痛分娩、导乐分娩,让产妇告别产痛,缓解临产紧张情绪,合理控制剖宫产指征达到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648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最近1年剖宫产原因,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对2003年10月~2004年9月648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大大放宽,社会因素、臀位、羊水过少、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成为剖宫产主要指征,尤以社会因素为著。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孕期宣教,提高孕妇对分娩的认识,提高产科医师的技术水平,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21年初产妇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初产妇剖宫产率和适应证的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 抽样选择1984-2004年21年初产妇剖宫产病例671例,比较及分析其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结果 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0年以前居于前4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胎位异常、胎膜早破;1999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4年已跃居第2位;④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和产妇年龄的增大也是影响初产妇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结论 初产妇增多并不是引起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孕产期保健,鼓励产妇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5.
80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合理地应用剖宫产术 ,提高产科质量 ,对我院80 0例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产妇的手术指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分娩产妇共 3 0 74例 ,其中行剖宫产术 80 0例 ,剖宫产率为2 6.0 2 %。1.2 方法 设计调查表 ,查阅病历 ,由专人进行资料登记 ,剖宫产指征以第 1位指征进行分类。用FOXPRO建立数据库 ,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结 果2 .1 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分析 见表 1。表 1 剖宫产的主要指征顺位指征n构成比 (% )1胎儿窘迫 1662 0 .752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城乡剖宫产指征的异同及其原因。方法对城乡两所医院剖宫产指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城市医院前六位的剖宫产指征是:社会因素、羊水过少、臀位、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和胎头位置异常;农村医院前六位的剖宫产指征是:瘢痕子宫、臀位、社会因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城乡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指征构成基本相同,排位不同,与孕妇对剖宫产的理解程度、受传统观念影响程度、经济情况、围产保健工作和医生是否坚持剖宫产指征有关。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的指征中以头位难产为首位,也较难掌握。因此,时有发生指征不足、过早干预或认识不足、延误手术时机的错误。本文对我院三年期间的剖宫产术,特别是头位难产的指征,进行了回顾性评议分析,以期有助于今后的临床实践。资料一、剖宫产率:1982年7月至1985年6月,本院分娩总数为2240次,剖宫产术共306次,剖宫产率为13.66%。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四川省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全省5个市进行调查,每个市随机抽取2个市级、2个县级、2个乡级助产服务机构进行数据收集,每个机构收集100份剖宫产病例,共对2824份有效问卷的剖宫产手术指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占剖宫产总数的46.03%;不能忍受自然分娩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对自然分娩感到恐惧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低龄、初产妇、无妊娠并发症、入院至分娩时间≥24小时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高(P<0.01),脑力劳动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高于体力劳动组(P<0.05)。结论: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增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加强自然分娩的健康教育、推广应用分娩镇痛技术和处置难产技术以及政策支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20年来,我国各级医院中剖宫产率均显著升高,并有继续升高的趋势。资料显示,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剖宫产作为解决分娩的一种方法,需具有合理的医学指征,适度增加剖官产率,对保护母儿的健康和生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的资料显示,该院剖宫产率为49.6%,而其中非医学指征行剖宫产者为27.3%,占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这反映了目前某些医院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中,不合理的、非医学指征所占的比例。本文通过总结一组资料分析了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值得同道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孕产妇的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78,自引:1,他引:77  
目的研究孕产妇的心理状况随孕周进展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娩结局,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对89例孕产妇分别于孕35周、38周、产后72小时进行心理状况的评定分析。结果89例孕产妇中自然分娩48例,占53.93%;剖宫产41例,占46.07%(其中无产科指征12例,占29.27%)。无指征剖宫产组分娩前后焦虑、恐怖、抑郁因子分均高于自然分娩及有指征剖宫产组,抑郁因子分均高于自然分娩组及有指征剖宫产组,差异显著(P<0.01);无指征剖宫产组总体幸福感值低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极显著(P<0.001)。相关分析表明幸福感、对生育的期望、文化程度与孕产妇的症状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分娩方式与孕产妇心理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无产科指征的剖宫产主要是与随孕周进展乃至分娩而渐进的焦虑、恐怖、抑郁有关。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可望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率增高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在哪些方面增加,应用是否合理。方法:对1994~1997年剖宫产564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大大放宽,社会因素、臀位、胎儿窘迫、羊水过少、脐绕颈、相对头盆不称、高龄初产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加强孕产期监护,医患配合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地区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和指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国目前高剖宫产率的现状,以及不同地区剖宫产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6年全国24家城市医院产科分娩的4281例产妇各分娩方式(顺产、助产、有指征剖宫产及无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和常见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并比较近期母婴预后。结果:①总剖宫产率为57.84%,其中无医学指征者36.23%;顺产率39.99%,阴道助产率2.17%。②各地区分娩方式构成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以华南地区剖宫产率最高,西南地区剖宫产率最低;职业劳动量小、文化教育水平高的人群剖宫产率高(P<0.01);≥35岁的高龄产妇有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高于<35岁者(P<0.01)。③有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因素主要为头盆不称(11.51%)、胎儿窘迫(11.31%)、胎位异常(臀位或横位)(6.99%)、巨大儿(5.25%)、妊娠并发症(6.06%)、骨产道狭窄(3.51%)等。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由多种因素导致。对手术指征的把握依地区医疗水平、群众生活背景、产妇职业、年龄、围生期发病率的不同而不同。不必要的剖宫产术并未减少产后出血率、新生儿发病率。医护人员应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医患沟...  相似文献   

13.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多数双胎妊娠选择剖宫产分娩,但双胎妊娠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且剖宫产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双胎均为头位或第一胎儿为头先露时原则上可经阴道分娩。文章就双胎妊娠的经阴道分娩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方法:对30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疤痕子宫、头盆因素、臀位、产前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结论: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但医务人员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运用剖宫产术,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绍兴地区剖宫产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本地区剖宫产现状 ,确定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下降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方法 对 7家接产医院的 795例住院孕妇的分娩情况使用统一调查 ;组织专家对剖宫产指征重新评估 ;发放孕妇及医务人员问卷调查表各 5 0份 ,了解对自然分娩的心理准备及选择剖宫产的理由等。 结果 平均剖宫率 46 .0 % ,前三位剖宫产指征依次为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社会因素 ,指征掌握正确率74.0 4%。 结论 通过努力可以使剖宫产率下降到 30 %以下。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率增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控制剖宫产率 ,已成为当前产科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现对剖宫产率增高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以期能控制剖宫产率的上升。1 临床资料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总数为 12 6 6例 ,行剖宫产术 5 0 1例 ,剖宫产率为 39.49%。 4年的剖宫产率分别为 33.6 %、37.2 5 %、43.11%、44 .2 3%。 5 0 1例剖宫产术指征见表 1。表 1 前 10位剖宫产术手术指征指征n %胎儿窘迫 5 5 10 .98相对性头盆不称 5 310 .39臀位 40 7.84持续枕后 (横 )位 36 7.0 6羊水过少 36 7.0 6脐带绕颈 35 6 .86高龄初产 336 .47妊高征 30 5 .8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管理模式对枕后位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600名枕后位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给予自由体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中转剖宫产指征、疼痛程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中转剖宫产指征发生率、疼痛数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由体位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枕后位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缓解疼痛,改善妊娠结局,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探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 :对 15 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孕妇阴道试产 ,试产成功率者 88 6 %。选择再次剖宫产 6 8例。结论 :剖宫产史作为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 ,如无剖宫产指征 ,应给予试产 ,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再次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 ,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报告103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处理体会。103例为22~39岁,平均29.2岁,阴道分娩14例,再次剖宫产89例。产后出血多于400ml者22例,作者对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 1991年 1月 1日至 1997年 12月 31日在芝加哥伊州大学医疗中心剖宫产分娩的 2 945名妇女进行了年龄、产次、种族的分析。同期分娩总数为 146 89例 ,剖宫产率为 2 0 %。其中首次剖宫产 1731例 ,剖宫产率 11.8% ,再次剖宫产 12 14例 ,剖宫产率 8.3%。剖宫产指征在此期间无任何变化 ,其主要指征有 :难产 ,头盆不称 ,引产失败 ,产程停滞 ,持续性枕后位等 ,占 2 5 .5 %。胎儿窘迫占 10 .4%。臀位占 13.7%。其他 :再次剖宫产、双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脱垂、横位等 ,占5 0 .5 %。结果显示 ,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有 :1年龄 :≥ 36岁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