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角     
何谓抗原?抗原具有什么性能?答:抗原是一类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物质,同时又能在体内外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具有两种性能:(1)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免疫原性;(2)与相应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反应原性。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摘自《护士继续教育手册》·知识角·免疫对机体有何功能?答:免疫功能有三项:(1)免疫防护即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2)免疫稳定即清除自身的衰老或损伤的细胞;(3)免疫监视即清除…  相似文献   

2.
第一讲抗原抗原是一类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即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并能在体内外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有两种性能:①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  相似文献   

3.
抗原和机体的免疫系统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本讲主要介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的物质——抗原,以及体内担负着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组织结构——机体的免疫系统。一、什么是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都叫做抗原。一般抗原物质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叫做抗原的免疫原性;二是与产生的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出现一定的反应,叫做抗原的免  相似文献   

4.
抗原(Antigen)一、概念及特征抗原是指通过非肠道途径进入机体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发生结合而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作为抗原一般具有两个特征:①刺激机体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能力,称为免疫原性或抗原性;②与相应免疫效  相似文献   

5.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82-1282
抗原刺激机体,通常可引起免疫应答,表现为特异性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上述免疫应答,这种状态称为免疫无应答性。免疫无应答性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大类。非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是指机体对任何抗原刺激均不应答的状态。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是指机体经某种抗原诱导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机体的免疫系统经某种抗原的诱导后产生的针对这种抗原的免疫无反应性又称为免疫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8):718-718
答:免疫佐剂是指那些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后,能非特异性增强或改变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免疫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为:(1)增强免疫原性,使无或微弱免疫原性物质变成有效的免疫原。如多种合成多肽,单独注射无免疫原性,若与弗氏佐剂混用,则免疫原性大大增强;(2)增加抗体滴度,呵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度;(3)改变产生抗体类型,可由产生IgM。转变为产生IgE;(4)产生或增强迟发型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7.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26-1926
Ⅳ型变态反应是由致敏T淋巴细胞与相应致敏抗原结合而引起的,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局部变态反应性炎症。反应发生较迟缓,需要经过48-72h,故也称迟发型变态反应。Ⅳ型变态反应的发生过程和作用机制与细胞免疫反应基本一致,首先机体接受抗原刺激,使T淋巴细胞致敏,然后致敏T淋巴细胞与相同抗原或带有相同抗原的靶细胞再次接触,即可通过释放淋巴因子和/或发挥特异性杀伤作用产生免疫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8.
答:过敏反应系由于抗原与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青霉素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及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结合成为全抗原,如青霉噻唑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IgE)为特异性抗体,使机体呈过敏状态。  相似文献   

9.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34-1734
免疫应答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其中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以及免疫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成熟,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的记忆性,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并排除非己异物或改变的自身成分,从而产生生理性免疫保护作用引起病理性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0.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222-1222
答:如果甲乙两种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那么由这两种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但能够分别与相应的甲乙两种抗原产生特异性反应,而且能够彼此发生交叉反应,只是反应程度较弱而已。这种性质相同的抗原或抗原决定簇就称为共同抗原或共同决定簇。共同抗原又称为交叉抗原。  相似文献   

11.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48-2048
答:Ⅱ型变态反应是由体内存在的天然血型抗原,或由外来抗原、半抗原和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相应靶细胞表面抗原作用后引起的。参与反应的抗体多属IgG,少数为IgM,当抗体与靶细胞本身的表面抗原或与靶细胞表面吸附的抗原、半抗原结合,或抗原与抗体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吸附于靶细胞表面后,通过三个不同的作用途径损伤破坏靶细胞:(1)激活补体系统,使靶细胞溶解;(2)通过免疫调理被吞噬细胞吞噬溶解破坏;(3)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或/和自身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自身靶抗原,使其产生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细胞内细胞因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的一种现象,其对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自稳性调节具重要意义。当自身免疫异常时,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会攻击表达靶抗原的组织或器官,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至今已有30余种疾病被列为AID,但对AI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主要是各种内外因素打破机体免疫系统的自身耐受,通过自身过度免疫应答引起组织或器官损伤。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机体内在因素(如遗传背景、自身抗原发生改变等)和外在因素(如发生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超抗原或非特异性T、B细胞多克隆刺激剂作用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AID研究日益深入。特别是近年新技术的应用、新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发病免疫机理的深入探讨、新的靶分子或位点的寻找都为AID研究带来了新契机,同时也有利于改进和提高AID临床诊断和治疗。对AI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技术和诊断指标进展见参考文献,在此仅重点阐述近几年与AID密切相关的细胞内细胞因子(Intracellular cytokine,ICK)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8):693-693
答: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有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协助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抗原(TD-Ag),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天然抗原大多为(TD-Ag),如人血清球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外毒素、羊红细胞等。这类抗原分子较大,结构复杂,决定簇种类繁多且分布不规则。它们引起免疫反应的特点为:(1)不仅能够引起体液免疫,也能引起细胞免疫;(2)产生抗体以IgG为主,同时也可产生其他类别抗体;(3)可产生免疫记忆。  相似文献   

15.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我院于2010年4月收治1例肺结核并发药物超敏反应的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72-1772
答:血清病与血清过敏性休克不同,它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通常在初次大量注射抗病毒素血清后1~2周内发生。主要症状是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肿胀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一般病程不长,停止注射后,能逐渐自行恢复。发生原因是抗毒素马血清本身是异种血清蛋白,因此能刺激机体产生抗马血清抗体,当体内抗马血清抗体已经产生,而注入体内的码血清(抗原)尚未完全排除时,两者即可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导致血清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淋巴细胞表面HLA-I类抗原的阻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阻断淋巴细胞表面HIA—Ⅰ类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及效果,在22℃和pH7.4PBS介质中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苯并三唑碳酸盐(mPEG—BTC)(12mmol/L)处理淋巴细胞。结果表明,经mPEG—BTC处理后的淋巴细胞与相应HLA-Ⅰ类抗体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为阴性。结论:在22℃和pH7.4条件下mPEG—BTC可以阻断淋巴细胞表面HIA—Ⅰ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8.
《江西医学检验》1997,15(2):44-45
一、名词解释1、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将引起致敏载体发生凝集反应的抗原或抗体,用相应的抗体或抗原中和后再加入致敬载体,此时致敬我体不发生凝集,故称间接凝集抑制试验。2、29℃花环试验:将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况和离心沉淀后,放置29C并温1小时所形成的T淋巴细胞花环.称谓29℃花环试验。3、葡萄球菌A蛋白: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与人和某些动物的IgGFc段结合的特性,同时仍保留IgG与相应抗原结合的Fab段的反应特住。4、多克隆抗体:每一种抗原分子常有多个抗原决定读,可刺激…  相似文献   

19.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36-936
答:构成抗原的物质通常为分子量〉1万的大分子胶体物质,其表面存在有一些很小的分子集团或化学基团。抗原这一大分子物质中真正与抗体分子结合的化学基团仅仅是抗原分子表面的一小部分,这种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20.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8):680-680
答:关于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的解释很多,其中以Burnet的无性细胞系选择学说(也称克隆排除学说)较为合理,该学说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通过基因突变和交换,能够形成多种多样可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胞系,称之为无性细胞系(一个无性细胞系是指由一个淋巴细胞通过自身分裂,增殖形成的一群性质完全相同的细胞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