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伤寒论》的临床运用并不局限于外感.这一认识在目前的临床实际运用及历代医家医案中都得到了充分证实,并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同。但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仍习惯将《伤寒论》六经辩证归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而将脏腑辨证看作是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一般认为,外感病是指因感受六淫、疫疠之邪所致的病证.与内伤杂病有着本质的区  相似文献   

2.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的基础,如何帮助学生对抽象的八纲形成深刻理解至关重要,《伤寒论》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将《伤寒论》与八纲辨证教学相结合,无疑有益于加深学生对八纲辨证的理解,也是对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经典必读古籍之一,医圣张仲景以理法方药为基础,开创了六经辨证体系,是后世辨证方法之祖。文章在六经辨证基础上,结合中医肾脏病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中的不同临床特点,探析六经辨证在中医肾脏病中的六经传变以及六经辨治,继而更好地将六经辨证应用于中医肾脏病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92-2294
目的:证明特异性方证是《伤寒论》方证中的精华。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结果:通过对《伤寒论》全文的研究,发现《伤寒论》主要由条文组成,而条文的结构主要是前面是证,后面是方,证和方同条,证和方相连,即条文的结构主要是证和方,现在习惯称为方证;证和方的关系有主之、宜、可与、不可与的区分,表示证和方的关联程度不同,主之的关联程度最高,疗效最好,可以达到方到证除的特效,文章称为特异性方证;只有没有方可用的证才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方法,即现在所称的辨证论治。结论:《伤寒论》的核心是方证,特异性方证是方证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的方证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伤寒论》的方证体系初探刘秀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关键词《伤寒论》,方证体系刘渡舟老师在第一次中日《伤寒论》学术讨论会上讲:“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住主证。”并指出:“本书内容多能理论联系实...  相似文献   

6.
研究并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认为必须遵循方证对应辨证论治观。这是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而六经辨证只是一个简要大略的提纲。这种论点是经过无数次临床总结所证实。值的指出:此论是学好《伤寒论》理论及用好方药的指南。  相似文献   

7.
王军瑞 《中医教育》2006,25(2):48-49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核心,是辨证理论体系的精华所在,它是对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等本质的认识和概括,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严格的规律性,具体体现了中医认识疾病的整个辨证思维过程。并以其高度的包容性和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病证的辨别中,为使初学者尽快掌握其基本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小青龙汤方证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伤寒论》小青龙汤方证的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心下有水气”实为水邪留行体内,当属寒饮为病。其 辨证要点,患者心下素有痰饮宿疾,复遭外寒侵袭为病机之关键,即表寒外束,水饮内阻。并对小青龙汤方义、药理 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方证为目,首创方证辨证,有很好的客观性和通用性。在《伤寒论》,教学实践中围绕“方-方证-辨方证”展开方证教学,以方证为中心,认真讲解经方的组方理论、药物配伍规律,使学生全面掌握各个方证内在的应用指征,深入理解仲景方证的“辨证心法”、“辨证思路”实质,深刻掌握仲景的“六经方证体系”精髓,融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辨证方法,突出方证“辨”的特色,培养学生树立方证的概念和以方证为核心的临床辨治思维。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构建方证理论体系框架之前,请大家谨记的是:“方证”划分证候法是与脏腑及其它证候划分法不同的一种“证候”划分法。“方证”划分证候法与其它证候划分法存在“交叉”关系。“方证”划分证候法自身对证候划分亦存在“交叉”关系,或者说方证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研究方证的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系统整理和分析《伤寒论》中有关中药药嘱的文献资料,归纳概括中药药嘱的主要内涵。对《伤寒论》中有关药嘱的内容,按照中药剂型的制法、中药的服法、服药禁忌、服药后护理等4个方面进行收集、筛选、比较、归纳和分析。查阅相关研究《伤寒论》中方剂用药的文献,归纳其论点,并做比较。规范的发药交代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规范如下,中药的煎煮用水常选择自来水和井水。对于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组成的汤剂,可以加入酒共煮;含有毒性药组成的汤剂,可以加入蜂蜜共煎。特殊煎煮的中药,如麻黄可先煎,并去除药汤上的浮沫。煎煮火候的衡量可在汤剂中加入粳米,米熟即汤成;不同剂型的服用剂量(合或升,梧桐子或弹丸,方寸匙);汤剂的服药时间、温度及次数变化,要考虑汤剂的作用部位,功效主治及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等因素;服药饮食宜忌(宜食糜粥调养,忌食与药物功效相反的食物);服药后护理(服热粥以利解表剂发汗,服稠粥以利服泻下剂后调养,药物不同用药途径及方法不同);用药护理的核心,保证患者服药后身体正常机能调节;药物疗效观察二便,血的形态,疗效观察要"以知为度"。总之,《伤寒论》是最早论述药嘱的著作,详细记述了中药药嘱的各项内容,该文归纳出中药药嘱的新规范,是开展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依据,也是中药临床调剂技术的主要支撑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提出一般性辨证论治和复杂性辨证论治的理念。可用"知常达变"概括,"知常"体现的是一般性辨证论治思维;"达变"体现的是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主要包括变法辨证思维、动态辨证思维、整体性辨证思维、相对性辨证思维、逆向性辨证思维等。《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大的特点或曰精髓就是"述变",亦即阐述复杂性辨证思维。本文以变法辨证思维和动态辨证思维为例,结合《伤寒论》的病脉证治和临床医案,探讨了复杂性辨证思维的表现形式、运用特点和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对于血分病证的论述内容详尽,理法方药俱全。张仲景从血分病证与六经传变的关系上,揭示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特点。出血是血分病证的主症,针对邪热亢盛与虚寒不固的不同病机,张仲景确立了大力祛邪、温补里虚或正邪兼顾的治疗原则,对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谈《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河南中医》2007,27(4):9-10
吴瑭在著述《温病条辨》时,受到了《伤寒论》的巨大影响。“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于仲景。”“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法仲祖。”这种影响不是对《伤寒论》的简单模仿,而是系统地继承,并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三焦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和发展;二、“救津液”思想是对《伤寒论》“存津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遣方用药是对《伤寒论》经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否定分析思维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逻辑学角度对《伤寒论》在疾病辨证论治中富含的否定分析思维从三方面举例剖析:从不能用某方某法治疗,推断辨治用意;从不出现某症,推断病证的归属;从对先期治疗的否定,推断当前治疗措施。由此可知,否定分析思维在辨证中无所不在,因为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先行的推理结论,是后续推理的前提,再产生新的推理,再得出新的结论,形成否定之否定的循环,这样循环往复,使我们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得到提高。因此认为否定分析思维是一个实践过程,是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述《伤寒论》中桂枝汤类方、麻黄汤类方、葛根汤类方、柴胡汤类方、栀子汤类方、承气汤类方等11种类方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陈明 《河南中医》2007,27(1):3-5
太阳温病属于广义的伤寒范围,是太阳病的主要证型之一,治当辛凉解表,如误用辛温发汗,以温治温;或过早使用下法,使表邪内陷等,可导致风温、结胸等病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古以来被誉为"方书之祖",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祖国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其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有效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已成为中医诊治的核心思想之一[1]。《伤寒论》以六经理论为辨证线索,分经审证而治之。其中对耳鼻喉科疾病论述的条文较多,但散在分布于各篇,现将其中对耳鼻喉疾病的具体论述提炼整理,归纳总结,以期为耳鼻喉科疾病专科论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有关"冒"、"目眩"、"眩冒"的条文10余条,其属性有虚寒、实热、水饮及少阳气郁等不同,治疗方法也有下、和、温、清、消等,针药并用,从而体现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总结了近10年来伤寒论课程建设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包括:更新教育理念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方法、PBL教学法在伤寒论教学中进行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有临床实践教学、体验试教学、实验教学、师生易位教学法,革新考试内容,构建多样模式,创新教材建设,凝练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水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