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已证实,食管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与肿瘤淋巴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表达有密切关系,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 在恶性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VEGF-C与食管鳞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食管鳞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尽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淋巴管生长特点与细胞增殖关系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icTure-Plus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石蜡包埋组织Ki-67、CD34和D2-40表达,计数癌巢及其周围功能血管密度(BVD)、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管密度(LVD).结果:62例食管鳞癌组织血管、淋巴管的生长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一性,癌周明显多于癌巢组织,且其生长具有明显异质性.MVD在食管下段癌中明显多于中、上段癌,且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S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均<0.05;LVD在淋巴结有转移组明显多于无转移组,SⅢ期明显多于SⅠ期,P均<0.05.Ki-67表达与癌周MVD、BVD和LVD呈正相关,P均<0.05;D2-40在食管鳞癌细胞质中亦有表达,且与癌巢中的MVD、BVD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癌细胞的增殖与癌周血管、淋巴管的生长呈正相关,血管、淋巴管过度生长是临床易进展的标志之一;Ki-67、D2-40均可作为预后判断的独立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UC18表达水平及微血管、淋巴管计数,探讨它们的临 床病理意义及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喉鳞状细胞癌和38例癌旁组织中MUC18的表达,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血管和淋巴管的计数。结果:62例喉鳞状细胞癌MUC18表达阳性率及微血管、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肿块最大径<2cm、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MUC18表达阳性率及微血管、淋巴管计数明显低于喉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肿块最大径≥2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MUC18阳性病例微血管和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声门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UC18及微血管、淋巴管计数均可为反映喉鳞状细胞癌进展、转移、侵袭能力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MUC18能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血管和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4.
食管鳞癌p2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p2 7可抑制细胞周期的向前推进 ,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子更能较精确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即可为临床提供更为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p2 7在食管癌的表达特性及阐明该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89例 (5 6例男性、33例女性 )食管鳞癌行外科手术切除。其标本用p2 7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2 7表达程度以标记指数表示。结果 p2 7免疫染色在瘤与非瘤组织均固定于细胞核。p2 7的阳性免疫染色在高分化鳞癌 (4 7 3% ,14 /32 )多于其它类型 (35 5 % ,11/31;2 3 1% ,6 /2 6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状况信息可由p2 7的表达程度提示 ,p2 7表达缺失提示食管鳞癌分化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100A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它在食管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灶及34例癌远旁食管组织的S100A4蛋白的表达,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中的关系。结果:S100A4在食管鳞癌中表达显著高于癌远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S100A4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食管癌不同临床TNM分期中,S100A4阳性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各期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100A4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相关,随分化程度的降低,S100A4阳性率升高,但只有在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100A4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随肿瘤浸润程度的增加,S100A4的阳性率升高(P<0.05)。S100A4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S100A4与食管鳞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S100A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为食管癌的靶向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食管鳞癌组织VEGF和Angiopoietin-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上皮肿瘤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20例食管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VEGF及Ang-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VEGF蛋白在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15.0%和10.0%,Ang-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10.0%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及Ang-2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T3、T4期显著高于T1、T2期,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1%和16.7%,P=0.049;Ang-2蛋白表达率则分别为43.8%和8.3%,P=0.041。VEGF及Ang-2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9.0%和22.6%(P=0.001),Ang-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2.1%和12.9%,P=0.000。结论:VEGF及Ang-2在食管上皮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表明其在食管上皮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VEGF及Ang-2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标志分子;具有潜在的临床诊断价值;VEGF及Ang-2与食管癌的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RECK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河南省肿瘤医院食管鳞癌标本57例,同时取患者相应的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组织芯片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每例食管鳞痛标本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ECK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RECK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6.8%(21/57),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1.4%(35/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9,P<0.05);RECK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MMP-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1%(24/57),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9.3%(11/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8,P<0.05);MMP-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均P>0.05),但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和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此外,RECK和MMP-2在食管鳞癌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CK和MMP-2的异常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RECK的低表达和MMP-2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2(PIRH2)和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44例食管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IRH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1)PIRH2在食管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8.64%、68.18%和2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3.18%、38.64%和0,正常组织分别与癌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2)PIRH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均>0.05);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均>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显著性相关(P<0.05)。(3)PIRH2和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IRH2与P53蛋白的高表达均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食管癌新的诊断指标。PIRH2可能主要通过促进P53蛋白(野生型)的降解从而降低P53蛋白(野生型)的抑癌活性,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而对P53蛋白(突变型)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ERK1和P38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癌中ERK1和P38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人中晚期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其中15例包括早期癌)中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员ERK1和P38的表达情况。结果ERK1和P38在中晚期鳞癌中的表达高于早期癌和正常黏膜,有统计学差异(P〈0.01),P38的表达与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ERK1的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戈(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鳞癌中ERK1和P38处于过度表达状态,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growth arrest and DNA-damage-inducible 45, Gadd45 )家族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2008年间食管鳞癌患者128例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RT-PCR检测 Gadd45家族Gadd45A、Gadd45B和Gadd45G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dd45A、Gadd45B和Gadd45G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 Gadd45A、Gadd45B和Gadd45G 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 Gadd45A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8924±0.3457) vs (0.6123±0.2132),P<0.05\]; Gadd45B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0.8256±0.3110) vs (0.8173±0.3069),P>0.05\]; Gadd45G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3855±0.1210) vs (0.8214±0.3069),P<0.05\],癌组织中 Gadd45G mRNA表达与TNM 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Gadd45A在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以细胞核着色为主,而在部分肿瘤组织中表现为细胞质表达模式。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Gadd45A的表达显著升高(χ2=55.603,P=0.000);Gadd45B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456,P=0500);Gadd45G的表达显著降低(χ2= 70.134,P=0.000)。Ⅲ期和Ⅳ期食管鳞癌患者Gadd45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χ2=5.768,P=0.016),低分化组的Gadd45G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中高分化组(χ2=4.483,P=0.034)。Gadd45G阳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44% vs 21%,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Gadd45G蛋白的表达是食管鳞癌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Gadd45A和Gadd45G 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TFIIB相关因子2(TFIIB-related factor 2,BRF2)基因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分析BRF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患者74例,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BR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BRF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食管鳞状细胞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BRF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32.5%和7.5%,癌组织、癌旁组织中BRF2蛋白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随着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程度升高,BRF2蛋白阳性率显著下降,Ⅲ期和Ⅳ期食管鳞状细胞组织中BRF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72.7%,73.3%vs 35.7%,34.8%,P<0.05),且生存3年以下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BRF2表达明显高于3年以上者(69.2%vs 38.2%,P<0.05),吸烟患者预后BRF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61.1%vs 30.4%,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高表达BRF2蛋白,BRF2 mRNA和蛋白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可能作为食管鳞状细胞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The Expression of RECK mRNA and Protei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K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中mRNA的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1.052±0.078、1.274±0.235、1.306±0.12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F=49.936,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RECK mRNA相对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81,F=26.084,U=24.011,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粘膜组织,表达量分别为59.7%(37/62)、71.0%(22/31)、85.5%(53/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10.331,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检测REC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2(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2,IRF2)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食管鳞癌组织和45 例癌旁组织的IRF2 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IRF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IRF2表达、分化程度、淋巴转移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则证实IRF2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IRF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并且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提示其可能发挥癌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BTG2 mRNA在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TG2 mRNA表达量在预测ESCC患者疾病状态和放疗敏感性中的诊断价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我院184例ESCC患者癌组织标本BTG2蛋白表达,其中包括55例行根治性放疗术的ESCC患者,50例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分析BTG2蛋白表达情况与ESCC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TG2 mRNA在ESCC组织中表达下降(5.08±1.06 vs 5.91±1.29,t=2.387,P=0.019),与放疗敏感组患者比较,BTG2 mRNA在放疗抵抗的ESC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下降(3.82±0.97 vs 5.44±0.73,t=4.935,P<0.001),ROC结果显示BTG2 mRNA在鉴别放疗敏感与放疗抵抗患者时特异性为95.65%,敏感性为75%(AUC=0.902,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SCC组织中BTG2阳性表达(103/184)低于正常黏膜组织(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0,P<0.001);BTG2表达在放疗敏感和放疗抵抗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9%(22/38)和23.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5,P=0.018);ESCC患者BTG2蛋白表达差异在不同性别、年龄、T分期及M分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分期(χ2=4.134,P=0.042)及临床分期(χ2=5.303,P=0.021)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级(HR=0.500,95%CI:0.317~0.790,P=0.003)、N分期(HR=0.275,95%CI:0.157~0.479,P=0.000)、M分期(HR=0.317,95%CI:0.151~0.665,P=0.002)、临床分期(HR=0.269,95%CI:0.167~0.434,P=0.000)及BTG2表达(HR=1.956,95%CI:1.242~3.079,P=0.003)与ESCC患者总生存(OS)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级(HR=0.613,95%CI:0.381~0.987,P=0.044)、N分期(HR=0.507,95%CI:0.259~0.991,P=0.047)、临床分期(HR=0.504,95%CI:0.278~0.916,P=0.025)及BTG2表达(HR=1.608,95%CI:1.011~2.558,P=0.045)影响ESCC患者的OS。结论:BTG2具有作为预测ESCC进展及放疗敏感性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并且是影响ESC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iGeorge 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 5,DGCR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CGA数据库中ESCC数据集的DGCR5 表达进行分析。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3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60 例ES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用qPCR检测ESCC组织中DGCR5 的表达水平,分析DGCR5 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DGCR5 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1)。ESCC组织中DGCR5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DGCR5 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性相关(均P<0.05)。Kaplan-Meier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表达DGCR5 的ESCC 患者2 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DGCR5 患者(P<0.05)。结论:DGCR5 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共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成为ESCC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丙酮酸激酶2(PKM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鳞癌30例(其中高分化9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11例)及正常组织(包含切缘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KM2的表达.结果:PKM2在正常食管组织、切缘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90%,PKM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切缘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食管癌鳞癌中,不同浸润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PKM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KM2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KM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亨廷顿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Huntingtin interacting protein 1,HIP1)基因和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食管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HIP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该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IP1基因和蛋白在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IP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8%(78/85),显著高于食管癌旁组织(5.9%,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统计分析发现,HIP1在病理分级组间差异显著(P=0.03),而在性别、年龄、TNM分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发现,与食管癌旁组织相比,HIP1基因和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结论:HIP1蛋白可能是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可能是食管癌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