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面方向和终板倾斜角度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退变性L4-5滑脱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测量L4~5关节面与椎体冠状面角度和L5终板倾斜的角度,并与同年龄组没有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腰痛患者作对照,对有退变性滑脱病人的L4~5关节面与椎体冠状面角度和L5终板倾斜的角度与椎间隙的高度,腰椎的生理曲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有L4~5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患者L4关节面较对照组更偏向于矢状位,L5终板倾斜度的增大,L4~5关节面的角度变大与椎间盘高度的降低及L5终板倾斜角度增大与腰椎曲度的减小有相关.结论在有L4~5退变性滑脱的病人中,L4~5关节面的方向更接近矢状位,L5椎体终板的倾斜度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腰椎终板的Modic改变情况,分析退变性滑脱与终板Modic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MRI资料,观察腰椎滑脱节段与非滑脱节段终板Modic改变各型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分析终板Modic改变与腰椎滑脱的相关性。结果:10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共540个椎体中,Ⅰ度滑脱149个,Ⅱ度滑脱17个;L1椎体滑脱10个,L2椎体26个,L3椎体41个,L4椎体46个,L5椎体43个。10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共计1080个腰椎终板,351个终板存在Modic改变,其中ModicⅠ型172个(15.93%),Ⅱ型144个(13.33%),Ⅲ型3个(0.28%),混合型32个(2.96%);L1/2节段34个(3.15%),L2/3节段61个(5.65%),L3/4节段65个(6.02%),L4/5节段77个(7.13%),L5/S1节段114个(10.56%)。腰椎滑脱节段终板的Modic改变发生率为75.30%,非滑脱节段终板的Modic改变发生率为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检验表明Modic改变和腰椎滑脱程度呈正相关(r=0.613,P0.05)。结论 :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滑脱节段终板的Modic改变多见,各型中以Ⅰ型多发,Modic改变的发生与滑脱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预测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退变性腰椎滑脱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71例,其中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人3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35例。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片上测量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度(PT)、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腰椎骨盆前凸角(PR-LI,PR-L2,PR-L3,PR-L4,PR-L5)、骨盆形态(PR-S1)、腰4椎体倾斜角(L4S)、腰5椎体倾斜角(L5S)。所测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例脊柱骨盆参数分别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正常国人脊柱骨盆参数进行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参数间的差异。结果退变性腰椎滑脱组PI[(57.67±11.78)°]、SS[(37.83±9.17)°]、LL[(54.65±11.45)°]明显大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组[(44.47±8.75)°,(28.18±9.02)°,(38.97±15.59)°]及正常参考值[(44.75±9.01)°,(33.57±7.64)°,(48.75±10.03)°](P0.05);退变性腰椎滑脱组L4S[(8.18±9.98)°]、L5S[(19.96±8.33)°]明显大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组[(3.32±7.95)°,(10.87±8.02)°](P0.05);退变性腰椎滑脱PR-L4[(57.63±13.44)°]、PR-L5[(45.76±10.92)°]及PR-S1[(27.91±10.41)°]明显小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组[(65.48±10.70)°,(56.33±9.15)°,(38.63±7.29)°](P0.05)。结论高PI可能引起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及发展,L5椎体倾斜角是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的预测因素之一,退变性腰椎滑脱下腰椎骨盆前凸明显小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相似文献   

4.
Ding WY  Wu HL  Shen Y  Zhang W  Li BJ  Sun YP  Guo JK  Cao LZ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23-1127
目的 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椎间盘-终板退变与骨性结构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诊治的79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病例组)的影像学资料,选取41例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做为对照.所有患者以主弯内的椎体及附件为观测对象,分别测量椎体和椎间两侧高度及两侧关节突关节面矢状角角度,分别计算椎体和椎间两侧平均高度及两侧关节突关节面平均矢状角作为骨性结构参数.采用分级评分法对各个椎间盘及邻近终板退变程度进行量化,其分值代表椎间盘-终板退变的程度.组内比较各骨性结构参数,分析骨性结构参数的特点及其与椎间盘-终板退变和侧凸Cobb角的关系.结果 经配对t检验比较,病例组的椎间高度、椎体高度及关节面矢状角凸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1,2.623和2.085,P<0.05);对照组的椎间高度凸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76,P<0.01),椎体高度及关节面矢状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2和1.493,P>0.05).直线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各骨性结构参数不对称度与椎间盘-终板退变有显著相关性(-1 <r<1,P <0.05),与腰椎侧凸Cobb角呈正相关(0<r<1,P<0.05),且存在直线回归关系(F=427.342,P<0.01),其回归方程为Cobb角=-8.904+8.136×椎间不对称度+3.274×椎体不对称度-0.713×关节突不对称度.结论 退变性脊柱侧凸两侧骨性结构呈不对称改变,其不对称性与椎间盘-终板退变和脊柱侧凸相互关联;不对称骨性结构改变可能是侧凸渐进性发展的生物力学动力因素,而椎间盘-终板不对称退变可能有病因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程度退变的软骨终板的影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程度退变时终板在矢状面和横断面的形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58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改变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其中椎间盘突出者34例),分别将其矢状位MRI 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L4.5运动节段退变的椎间盘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7例,中度退变组17例,重度退变组24例。同时采用正中矢状位MRI T2WI成像分别测量相应椎间(L4.5)终板于矢状面上的凹陷角。另外借助L4.5椎间CT平扫成像测量其相邻终板的最大前后径和横径,计算终板的相对曲率,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椎体终板凹陷角及其相对曲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的相关性。结果:①椎体终板(L4下终板,L5上终板)凹陷角均随着相应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增大,重度退变组与中度、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凹陷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度退变组与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退变组与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退变组与重度退变组(L4下终板、k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终板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呈正相关关系(r:0.786,0.490)。结论: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相对曲率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是腰椎间盘退变突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因素,且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存在着相关关系,故可以通过凹陷角的变化判断其相对曲率的改变,评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正>对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liosis,DS)患者远端融合椎(lower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应选择L5还是S1的问题,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当L5/S1节段无明显退变(包括椎间盘及关节突两部分),无椎管狭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椎间滑移等病变,L5椎体冠状面上倾斜15°时,并且在整体上无矢状面及冠状面失平衡的条件下,可考虑融合至L5以保留活动节段~([1、2])。然而,L5/S1节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局部冠状面失平衡(local coronal imbalance,LCI)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影像学特征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TLIF)治疗且随访2年的114例L4/5退变性滑脱患者,其中男21例、女93例;年龄39~73岁(平均50.50岁)。根据在术前腰椎X线片上是否伴LCI现象将患者分为非LCI组和LCI组。于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测量矢状面和冠状面参数。矢状面参数包括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隙相对高度和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参数包括冠状面侧凸角、L4倾斜角、椎间隙楔变角、冠状面失平衡。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影像学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15例(13.16%)伴有LCI现象。术前LCI组和非LCI组滑脱率分别为(21.35±4.12)%和(24.27±4.70)%、椎间隙相对高度分别为(0.27±0.03)和(0.23±0.09)、腰椎前凸角分别为(47.39±10.54)°和(42.11±11.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CI组冠状面侧凸角、冠状面失平衡、L4倾斜角和椎间隙楔变角均显著高于非LCI组(P0.05)。经TLIF术后,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各影像学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但术后和末次随访时LCI组滑脱率改善显著低于非LCI组(P0.05),滑脱角、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LCI组冠状面失平衡显著高于非LCI组,冠状面侧凸角、L4倾斜角和椎间隙楔变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LCI的DS患者伴有腰椎侧凸和椎间隙塌陷,TLIF术式可有效矫正伴LCI患者冠状面侧凸和失衡,但其滑脱改善率低于非LCI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矢状面不平衡与关节突关节形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6-01—2018-12经CT检查确诊为L4椎体假性滑脱的30例作为滑脱组,纳入同期经CT检查无腰椎滑脱的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滑脱组与对照组椎体小关节角与椎弓根角。结果滑脱组与对照组左侧与右侧椎体小关节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滑脱组双侧椎体小关节角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滑脱组左侧与右侧椎弓根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椎小关节角与腰椎矢状面不平衡无明显相关性,但双侧椎体小关节角差异与关节面前倾是腰椎矢状面不平衡的影响因素。椎体小关节的三维结构失衡是导致椎体矢状面不平衡的重要诱因,但不是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下腰椎的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我科收治的4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并抽取3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狭窄组患者病变节段及对照组L_(3-4)以下各节段椎体矢状径、椎体冠状径、椎管骨性矢状径、椎管软组织矢状径、侧隐窝矢状径、关节突角度、关节突退变等级,测量所有患者腰椎曲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腰椎管狭窄组L_(3-4)病变节段椎管软组织矢状径、关节突角度较正常明显减小,而关节突退变等级二者无明显差异;L_(4-5)病变节段椎体矢状径、冠状径、椎管软组织矢状径、侧隐窝矢状径及关节突角度较正常明显减小,同时二者关节突退变等级存在明显差异;L_5-S_1病变节段椎体矢状径、冠状径、侧隐窝矢状径及关节突角度较正常明显减小,二者关节突退变等级也存在明显差异;椎管狭窄组腰椎曲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造成L_(3-4)节段狭窄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关节突的矢状化改变,而造成L_(4-5)、L_5-S_1椎管狭窄的因素可能是先天性的"小"椎体及椎管周围组织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LDS)患者的椎间盘影像学特点,探讨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隙角度及高度与退变性腰椎滑脱间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和石景山医院收治的合并L4/5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L4/5椎间盘退变程度按照Pfirrmann法分级,CT测定L4/5椎间盘正中矢状面的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高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L4/5椎间盘MRI退变程度B、C、D、E级分别为1、25、8及1例,对照组分别为2、21、13及2例,两组椎间盘退变程度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CT测量L4/5椎间隙角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8°±1.87°和6.48°±2.92°,对照组椎间隙角度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椎间隙高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6±1.81mm和9.38±2.46mm,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隙角度减小,可能是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腰骶角与退变性脊柱滑脱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骶角与腰椎稳定性、退变性脊柱滑脱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4例退变性脊柱滑脱患者进行腰椎动力位X线摄片,测量每例患者不同体位的腰骶角度和椎体滑脱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腰骶角与前向椎间位移不稳及退变性脊柱滑脱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立位、过伸位的腰骶角度及椎体滑脱程度明显大于卧位。结论 腰骶角的大小与退变性脊柱滑脱的发生及椎体滑脱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腰椎动力位摄片更有利于脊柱滑脱的显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椎侧方不稳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2年的9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DLS)患者。根据在术前腰椎X线片上是否伴有腰椎侧方不稳(lumbar lateral instability, LLI)现象,将被纳入的患者分为侧方不稳定组(L组)和非侧方不稳定组(NL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及矢状面和冠状面影像学参数。结果 本研究有22例(22.7%)患者伴有LLI现象。L组患者术前滑脱角、腰椎冠状面平衡距离、L4倾斜角和椎间隙楔变角均显著高于NL组,且L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丢失更为严重(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矢状面和冠状面参数无显著差异,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 伴有LLI的DLS患者是一个与腰椎不稳定相关的独特亚群,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伴LLI患者的冠状面形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的改变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07-2014-07我科收治的50例L4-5单节段退变性前滑脱患者作为DLS组,另选同期50例无腰腿痛和脊椎滑脱的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且使性别、年龄与DLS组相匹配。两组均行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三维CT检查,在腰椎侧位X线上测量腰椎滑脱指数;在CT矢状位图像上选取平行于L3-4、L4-5、L5-S1椎间隙上缘终板的CT横断位图像作为关节突的头侧部分;过椎弓根下缘且平行于L3-4、L4-5、L5-S1椎间隙下缘终板的CT横断图像作为关节突的尾侧部分,在横断位上进行关节突角度测量,同时在骨窗下对关节突的退变进行评估。结果 DLS组L3-4头侧关节突关节角(61.9±6.3)°大于对照组的(56.3±7.5)°,尾侧关节突关节角(57.1±6.9)°大于对照组的(51.9±6.8)°;DLS组L4-5头侧关节突关节角(55.8±5.6)°大于对照组的(50.2±6.7)°,尾侧关节突关节角(53.2±6.8)°大于对照组的(47.0±5.9)°;DLS组L5-S1头侧关节突关节角(49.1±7.8)°大于对照组的(43.9±6.9)°,尾侧关节突关节角(45.1±6.9)°大于对照组的(41.7±5.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DLS组患者L4-5头尾侧角度差值(2.1±0.8)°小于对照组的(5.0±1.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LS组L4-5左右两侧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度(8.0±2.0)°大于对照组的(4.2±1.3)°,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关节突关节退变等级将DLS患者分成3组,各组间滑脱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退变等级中头、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差异具有显著性(r=0.457,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矢状化改变更可能是腰椎退变性滑脱发生预先存在的解剖学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段半椎体畸形及其远端腰椎和骶骨的影像学特点,为远端融合椎的选择及手术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93例手术治疗的腰段半椎体畸形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6例,女47例,年龄10.5±7.2岁(2~42岁)。所有病例均行全脊柱X线片及三维CT检查,测量侧后凸的节段性Cobb角及冠状面、矢状面平衡;通过CT三维重建,对半椎体畸形进行分型;测量站立正位及凹侧Bending像上L4、L5和S1椎体的倾斜度(即相应椎体上终板与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的夹角),计算L4和L5倾斜的柔韧性。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年龄≤6岁,B组,年龄7~12岁,C组,年龄≥13岁,对各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8例(94.6%)患者为单个半椎体,5例患者为2个半椎体。其中55个(56.1%)半椎体为完全分节型,43个半椎体为不完全分节型。节段性侧凸Cobb角42.5°±15.9°(12°~93°),柔韧性为(26.6±17.9)%(0~90%),顶椎椎体偏距为22.4±14.5mm(2~72mm)。51例(54.8%)患者有局部后凸,Cobb角度为20.5°±20.3°(2°~94°)。13例患者冠状面失平衡,19例患者矢状面失平衡。L4、L5和S1椎体在站立位正位X线片上的倾斜度分别为23.5°±10.2°、17.2°±9.0°和9.8°±5.9°;18例S1椎体倾斜度≥15°,其中5例倾斜度≥20°。L4和L5在凹侧Bending像上的倾斜度分别为14.5°±10.6°和12.0°±8.8°,椎体倾斜的柔韧性分别为(43.4±29.1)%和(39.3±29.5)%。A、B、C三组L4椎体在Bending像上的倾斜度和柔韧性在分别为7.6°±6.6°、13.9°±10.5°、21.1°±9.8°和(59.1±34.0)%、(42.9±25.7)%、(31.4±22.0)%,L5椎体在Bending像上的倾斜度和柔韧性分别为7.0°±6.6°、11.1°±8.5、17.2°±8.7°和(41.8±33.8)%、(39.1±23.4)%、(25.6±21.9)%,三组L4、L5椎体在Bending像上的平均倾斜度和柔韧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段半椎体畸形常伴有远端椎体的倾斜,L4和L5在Bending像上的倾斜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柔韧性随年龄增加而减低。术前对L4、L5和S1椎体倾斜度以及L4和L5倾斜的柔韧性测量对决定远端融合椎及矫形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骨性结构参数的特点及其与椎间盘-终板退变的相关性,探讨骨性结构参数对腰椎侧凸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为病例组,同时期、同年龄段及同性别比例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疾病(除外腰椎侧凸)的8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椎体和椎间两侧高度及两侧关节突矢状角,计算椎体和两侧椎间平均高度及两侧关节突平均矢状角作为骨性结构参数。测量病例组患者的腰椎侧凸角及前凸角。采用pffirman及Modic分级评分法对各个椎间盘及邻近终板退变程度进行量化。比较两组的骨性结构参数,分析骨性结构参数与椎间盘-终板退变、腰椎侧凸角及前凸角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凸凹侧骨性结构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不对称分布;对照组两侧骨性结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椎间盘-终板退变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性结构参数不对称度与椎间盘-终板退变评分有相关性(P<0.05),与腰椎侧凸角呈正相关(0相似文献   

16.
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下腰椎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以及它在腰椎间盘退变时的变化规律.方法129例研究对象依据椎间盘退变情况分成3组对照组27例,共54个椎间盘(L4,5、L5S1椎间盘各27个);腰椎间盘退变102例,共158个椎间盘(L4,5椎间盘84个,L5S1椎间盘74个),按退变程度分为2组腰椎间盘轻度退变组,共99个椎间盘(L4,5椎间盘53个,L5S1椎间盘46个);腰椎间盘重度退变组,共59个椎间盘(L4,5椎间盘31个,L5S1椎间盘28个).所有病例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MR检查,将X线片及MR图像输入计算机.在MRI正中矢状面T2加权像上测量终板凹陷角,并观察退变椎间盘相邻椎体骨髓的MRI信号改变;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的相对前高、后高和矢状径.结果①终板凹陷角在男女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终板的凹陷角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增大,两两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退变椎间盘的上下位椎体的相对前高、后高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而相对矢状径逐渐增大,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椎间盘轻度、重度退变组的相邻椎体骨髓的MRI信号改变率分别为24%和4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时,病变间隙椎体终板凹陷角增大、终板倾向平坦化,其平坦化程度与退变的严重程度有关.终板的平坦化是椎间盘退变时椎体骨重建结果,可能是对椎间盘退变时生物力学变化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在退性变腰椎滑脱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34例L4/5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CT扫描片,侧位X线片上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及腰椎滑脱程度进行分析。结果: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关节突关节方向与对照组比较更偏向吴矢状位(P<0.01),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程度也更为明显(P<0.05),小关节椎弓根角更倾向于水平位(P<0.01),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程度及小关节椎弓根角与腰椎滑脱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中可能有一定的病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椎间植骨SRS复位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3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L4滑脱18例,L5滑脱12例,均为Ⅰ度滑脱,伴有神经症状,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采用滑脱部位盘环间隙减压,椎间植入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SRS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滑脱均得到复位,植骨块全部愈合,椎体间高度得到恢复,神经症状完全消失。平均随访13个月,优27例,良1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SRS椎弓根系统操作简便,复位可靠,能充分恢复椎体问高度,盘环间隙减压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减压充分彻底,椎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关节突关节角度变化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断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患者共45例,通过收集同期在我院体检患者90例作为正常组,记录患者体重指数,测量L4~5头侧关节突关节角、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椎弓根角、左右关节突关节角是否对称,并对这些参数与退变性腰椎滑脱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退变性腰椎滑脱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在体重指数、头侧关节突关节角、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椎弓根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性腰椎滑脱组与体重指数、头侧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椎弓根角可能存在相关性(P0.05);退变性腰椎滑脱组中左右关节突关节角是否对称与滑脱程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关节突关节角更加趋于矢状化、关节突-椎弓根角趋于水平化。  相似文献   

20.
脊柱-骨盆矢状位曲度(下文简称矢状位曲度)是指人体为了维持直立行走的要求,脊柱和骨盆在生长发育时自然形成的矢状面的生理弧度和形态.最理想的矢状位曲度,能够使个体在能量消耗最低的情况下完成生理姿势及日常活动的需要[1].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矢状位曲度各不相同,而这种形态和方位上的差异,势必引起个体脊柱-骨盆生物力学的改变,进而对脊柱疾患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近来,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矢状位曲度参数与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退变性滑脱、腰椎间盘退变等疾病)紧密相关.因此,笔者就矢状位曲度的形成变化规律,及其与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生发展、手术治疗之间的联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