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3):218-218
阿司匹林及其他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冠心病、脑卒中有重要意义(Am J Cardiol,2006,98:577-579)。作者检查123名参加者,其中1/3为吸烟者,年龄21~95岁,1/2为妇女,大多数人有高血压、冠心病。抽血测定血小板聚集(以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为血小板激活剂,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聚集后光浊度变化。以血小板反应单位(ARU)≥550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良好,〈550为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又称血小板功能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脑血管防治方面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抗血小板治疗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有益,因此,临床上尤其在老年人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原因。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冠心病治疗始终。目前,临床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抑制剂(GPI)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环节,是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作为一种非肽类小分子GPI,替罗非班在ACS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证据,并在我国临床中广泛应用[1-3]。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临床,冠心病治疗历经了很大变化,替罗非班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使用具有不同特点。目前,随着ACS发病率及PCI数量的增加,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以下描述(建议、可用、不建议)对推荐治疗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4.
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基本原因[1]。内皮破损导致的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是引起ACS等血栓事件最重要的病理过程。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ACS和(或)PCI术后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二磷酸腺苷(ADP) 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获益显著。然而, PCI术后血栓事件仍有发生,可能与抗血小板作用的延迟、PCI初期不能提供充分的拮抗作用及个体最大平均有效剂量的差异性有关[2]。近几年研究发现,血小板功能检测不仅可以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预测临床预后,也开始尝试指导临床的“个体化”治疗。本文对血小板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医院收治的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老年CSDH患者59例,其中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者29例(观察组),未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3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建议停用抗血小板药物7 d后手术,但期间需行急诊手术则在手术前输注10个单位血小板。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常规行钻孔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颅内积气及硬膜下积液的变化情况以及血肿复发情况。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Bender分级的分布、不同程度脑复张欠佳或少量颅内积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44、2.076,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5)。观察组中停药未满1周者和停药满1周者复发率分别为29.6%(5/13)、6.2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5,P<0.05)。 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老年CSDH患者仍应积极首选钻孔引流治疗,虽然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围手术期出血及复发风险,但围手术期合理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输注血小板可以降低抗血小板药物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陈赟  杨晓岚  陆钦池 《山东医药》2010,50(4):110-111
目前,研究证实阿司匹林(ASA)联合另一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长期预后。然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就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硝酸甘油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中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摘要)杨杰孚邢宝利许晓东潘洁陈爱萍郑天林近年的国外研究发现,硝酸甘油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研究探讨国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滴入小剂量的硝酸甘油的抗血小板聚集效应。一、研...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杂志》2006,14(5):363-363
既往研究证明缬沙坦(VAL)能明显抑制人的血小板活性(Am Heart J,2006,151:92—99)。该文研究VAL能否抑制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血小板活性。共有75名病人分别接受VAL 80mg/d(n=25),160mg/d(n=29),320mg/d(n=21)。血小板功能测定在入选时、5周、9周,用聚集仪、细胞流动测定仪等测定。VAL明显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早期及持续聚集,减少切应力引起血小板激活,减少GPⅡb/Ⅲa、GP Ⅰ b(CD42b)、血小板vitronectin受体(CD51/61)、P选择素、溶酶体有关膜蛋白(CD107a)、CD40-配体。VAL的抗血小板功能在糖尿病人(n-28)比非糖尿病人(n-47)更明显。糖尿病人血小板功能分析证明,VAL对血小板受体,ADP与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GPⅡb/Ⅲa活性的抑制最为明显。结论:在随机缬沙坦抑制血小板研究中VAL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与主要血小板受体。VAL的抗血小板作用与剂量、时间无关。VAL对糖尿病伴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血小板抑制更明显。提示VAL对高危病人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Aspirin),别名乙酰水杨酸,由德国的化学家Hoffman于1897年首先合成,并于1899年作为抗炎、解热和镇痛药进入临床,商品名阿司匹林。1971年,Smith和Willis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合成。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正是通过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COX-1),将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生成血栓素(thromboxane)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TH亚群细胞因子在儿童ITP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H亚群细胞因子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定量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技术检测40例ITP患儿血清中的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变化,采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测定这些患儿血清中抗GPⅡb/Ⅲa和抗GPⅠ/Ⅰx自身抗体。结果:(1)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ITP患儿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显著升高(P<0.05和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显著降低(P<0.05和0.01),慢性ITP患儿的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变化较急性患儿更为显著。(2)ITP患儿血清抗GPⅡb/Ⅲa和抗GPIb/Ix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7.5%和57.5%,抗体滴度与患儿外周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0.01),抗体阳性患儿的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变化较抗体阴性患儿更为显著(P<0.05)。结论:儿童ITP发病中存在TH亚群平衡的偏离,表现为TH2型细胞因子功能亢进和TH1型细胞因子功能不足,从而出现体液免疫功能增强,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多种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539例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抗血小板治疗组(n=88)和非抗血小板治疗组(n=451),2组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行卡方检验。再根据所用抗血小板药物将抗血小板治疗组分成拜阿司匹林组(n=59)和氯吡格雷组(n=29),并与非抗血小板治疗组一起,对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行3组间卡方检验。结果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总发生率为3.0%(16/539),抗血小板治疗组与非抗血小板治疗组分别为3.4%(3/88)和2.9%(13/451),2组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拜阿司匹林组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4%(2/59),氯吡格雷组为3.4%(1/29),拜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及非抗血小板治疗组3组间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561,P=0.642)。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β对肝星状细胞活化调控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干扰素β(IFNβ)不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作用,还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能否经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Smad7、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影响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的调查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0~2006年我部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50例年龄为50~72岁的老年人,排除有血液性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血3次,测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对所得结果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参数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对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临床研究糖尿病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功劳木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或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的干燥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清热、解毒、治感冒等。现代研究证明,功劳木除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降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之外,还具有抗肿瘤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19基因(CYP2C19*2)分型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80例行PCI的ACS患者,根据CYP2C19*2等位基因突变情况分为无缺失功能等位基因的野生型组(GG,92例):进行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缺失功能等位基因的突变杂合型组(AG,67例):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50rag,2次/a;突变纯合型组(AA,21例):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100mg,2次/d;监测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并比较三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患者中的野生型占51.11%,突变杂合型占37.22%、突变纯合型占11.67%。据基因型所分三组临床资料及PCI结果无显著差异。AA组、AG组用药后7d,用药后180d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GG组明显降低[180d:(24.3±3.41)%、(25.8±2.89)%比(30.3±3.17)%,P〈0.05]。随访12月,三组的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用于CYP2C19*2有缺失功能等位基因(AG或AA)的ACS患者,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用于CYP2C19*2无缺失功能等位基因的ACS患者比较,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但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相同。CYP2C19*2基因分型可以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分子肝素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因其有与普通肝素相比的抗凝优势,故近年来已用于临床多系统疾病的治疗。低分子肝素的优点:(1)平均分子量是普通肝素的1/2—1/3,由于分子量小,不易被细胞外基质、血浆蛋白和细胞受体结合与灭活,因此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好,生物半衰期长(2.8~4.1h),是普通肝素(1h)的2~4倍,抗凝效果呈明显的剂效关系,每日2次或1次给药。(2)抗Ⅹa/Ⅱa活性的比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即抑制凝血酶产生的作用大于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如普通肝素为1:1,低分子肝素为2:1~4:1,故抗血栓作用增强。(3)对已经与血小板结合的因子Ⅹa仍有抑制作用,不易被血小板第4因子灭活,这样,在富含血小板的环境中,比普通肝素更有效。(4)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减少出血并发症。(5)无需实验室监测凝血指标,使用方便。现结合有关文献及临床应用体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P2Y12受体拮抗剂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栓事件的预防。由于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的存在,经典的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的治疗期间高血小板反应性(HTPR)被证实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尽管新药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的抗栓疗效优于氯吡格雷,但是由于治疗期间低血小板反应性(LTPR)的存在,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如何权衡血栓和出血风险,实现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的重要挑战。研究证实,血小板反应性(PR)与缺血和出血事件的发生密切有关,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PFT)的治疗窗将有助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本文就PFT与P2Y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短期与长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2001年1月至2014年6月公开发表的有关短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和长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手检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会议摘要及相关网站。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后,对符合要求的RCTs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RCTs,Meta分析显示:短期和长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全因死亡率(OR=0.87,95%CI:0.65~1.17,P=0.36)、心肌梗死发生率(OR=1.04,95%CI:0.73~1.48,P=0.84)、支架内血栓发生率(OR=1.23,95%CI:0.70~2.17,P=0.47)、再血管化发生率(OR=0.94,95%CI:0.71~1.25,P=0.68)、心源性死亡(OR=0.96,95%CI:0.62~1.48,P=0.84)、脑卒中发生率(OR=0.66,95%CI:0.40~1.07,P=0.09)均无统计学意义;短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大出血发生率(OR=0.48,95%CI:0.25~0.93,P=0.03)低于长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结论 在冠心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中,短期和长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再血管化发生率、心源性死亡、脑卒中发生率二者相似,短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更低的大出血发生率,,初步显示了短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抗血栓的新靶点P2Y12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的应用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但其有限的抗血小板效果及近来发现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驱使人们寻找更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通过其代谢产物作用于血小板ADP受体亚基,目前称为P2Y12(过去称P2T,P2TAC,P2YADP或P2Ycyc)受体拮抗剂,显示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天然的P2Y12受体拮抗剂ATP有快速而直接的作用。AR—C69931MX,就是类似A仰的一种拮抗剂。对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聚集、分泌凝血活性物质有抑制作用。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注射AR—C69931MX能获得快速稳定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t1/2仅几分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临床应用的局限性给这些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是否规范,并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1-07-01-2002-06-30与2003-07-01-2004-06-30两个时间段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注册研究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种类、联合用药、药物剂量及服用时间。结果1728例患者接受了PCI治疗,其中1006例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组),518例置入普通金属支架(BMS组),192例患者同时置入了DES与BMS,12例患者单纯球囊扩张。术后有70例患者未继续使用任何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其余1658例患者使用1种或1种以上抗血小板治疗药物。进一步分析BMS组与DES组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未使用任何抗血小板药物(BMS组52例,DES组18例,P〈0.001),只使用阿司匹林一种抗血小板药物(BMS组236例,DES组180例。P〈0.001),只使用噻吩并吡啶类药物(BMS组45例,DSE组39例,P〉0.05),使用阿司匹林加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双重抗血小板治疗(BMS组350例,DES组808例,P〈0.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降低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