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首次运用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南葶苈子挥发油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南葶苈子挥发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并结合保留指数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33个组分,利用MS结合保留指数定性,鉴定出其中28个成分,占总检出化合物的99.91%。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3-亚甲基-壬烷,占68.14%,其次为嘧啶(29.32%)、2-庚烯醛(0.58%)、哌啶-3-甲酸甲酯(0.43%)、4-氧代丁腈(0.31%)、8-氯-新异长叶烯(0.25%)等。结论:该方法可以提高定性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鉴定美味猕猴桃根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味猕猴桃根的挥发油,用GC-MS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其中16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9.37%。结论:美味猕猴桃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2,4-双(1,1-二甲基)苯酚、3-(4-甲氧苯基)-2-丙烯酸乙酯、(Z)-9-十八碳烯酸甲酯、八甲基环戊硅烷。  相似文献   

3.
秦岭岩白菜化学成分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龙  贾晓妮  张元媛  王军宪 《中药材》2008,31(7):1006-1007
目的:分析秦岭岩白菜的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秦岭岩白菜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了40个组分,并确定其相对含量。结论:秦岭岩白菜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为十六烷酸异丙基酯29.49%和9,12-十八碳二烯酸(24.43%)。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石菖蒲中提取挥发油,通过优化程序升温条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其中的25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3.27%,其中6种成分在石菖蒲的相关GC-MS分析中未见报道。结论: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2.60%)、异丁香酚甲醚(2.35%)、α-细辛醚(32.18%)、β-细辛醚(54.73%)。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产自攀枝花地区鱼腥草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同时分析鉴定其化学组分,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化学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测得鱼腥草挥发油含量为0.97%,鉴定出13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1.40%。结论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3.4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16.81%)、(E)-9-十八碳(烯)酸(10.00%)、β-蒎烯(8.64%)。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墨旱莲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性分析墨旱莲的挥发油.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墨旱莲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分析,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对二维数据中的重叠峰进行解析,并利用质谱数据库相似度匹配的方法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1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74%,其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为:十五烷(13.83%)、α-石竹烯(10.88%)、十七烷(8.32%)和2-甲基-5-异丙基苯酚(7.46%).结论 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得到更多更准确的组份含量信息;利用保留指数信息结合质谱数据库相似度匹配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加可靠的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青蒿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与化学计量学解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金明  董红霞  梁逸曾  王玫  谢峰 《中成药》2011,33(1):99-103
目的:分析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并利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共分辨出7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66个组分,占青蒿挥发油总含量的95.2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丁子香烯、丁子香烯环氧化物、稚槛蓝(树)油烯、α-甜没药萜醇等.结论:使用CRM解析色谱峰,比单独使用GC-MS法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其挥发油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医常用药材榅桲子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榅桲子的挥发性成分,为药用植物榅桲子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榅桲子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法对维吾尔族医常用药材榅桲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在榅桲子中分离得到38个化合物,鉴定24个化合物,占相对总含量的98.56%。其主要成分为苯甲醛(46.37%),顺-9-十八碳烯酸(30.54%),棕榈酸(6.13%),胡萝卜次醇(2.37%),3-甲基正丁醛(1.81%),糠醛(1.37%),2-甲基正丁醛(1.22%),2-丁基苯乙酸(1.17%)。结论:榅桲子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51.92%),其次为酸类(31.25%)。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朱砂莲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朱砂莲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得52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3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0.5%.结论 朱砂莲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棕榈酸、9-十八碳烯酰胺、邻苯二甲酸丁酯等.  相似文献   

10.
黎萍  杨敏丽  赵堂 《陕西中医》2006,27(8):1001-1003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乙醚萃取披针叶黄华花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鉴定出26种组分,用峰面积百分比法对各组分进行相对含量测定,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9%,其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2-十五酮(29.99%),2-甲基-2-乙基十三醇(16.50%),十二酸(11.47%),丙酸烯丙酯(6.76%)。  相似文献   

11.
北葶苈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目的研究北葶苈子Lepidium apetal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北葶苈子7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用质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2-O-(6-O-芥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吡喃葡萄糖苷(1)、异鼠李素-3-O-β-D-[2-O-(6-O-芥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蔗糖(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十字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Kováts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定性中的作用—青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青皮为例,研究在质谱定性的基础上,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鉴定中的作用.方法:GC-MS测定青皮挥发油及参比物(系列正构烷烃)的总离子流谱图.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各待鉴定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应用MS与保留指数结合的方式对化合物定性.结果:一些化合物具有几乎相同的质谱,通过保留指数的差异却可以区分它们.结论: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GC-MS对长嘴老鹳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挥发油提取器对长嘴老鹳草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和测定。采用30m×0.25m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结合GC-MS,对该药材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结果:长嘴老鹳草挥发油含量为0.0167%,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33%;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十四(烷)酸和叶绿醇为主,占挥发油总量的70.87%。结论:该实验方法稳定、可靠、操作合理,为系统开发、利用该药用植物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桂产藿香蓟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桂产藿香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藿香蓟挥发油,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其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7.43%。结论:桂产藿香蓟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早熟素Ⅱ(43.29%)、石竹烯(24.48%)、α-毕澄茄油烯(10.18%)、倍半水芹烯(8.32%)、早熟素Ⅰ(7.77%)。  相似文献   

15.
活络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活络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采用HP-5ms UI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级杆质量分析器对试样进行分析,质谱图采用NIST 2008谱库检索,结合人工谱图分析,鉴定主要化学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试样分离出33个色谱峰,共鉴定了其中30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9%以上,活络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8.41%)、桉油精(5.59%)、右旋樟脑(11.7%)、右旋薄荷脑(31.31%)、水杨酸甲酯(25.69%)、茴香脑(2.83%)、丁香酚(4.24%)等。结论:活络油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16.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Nigella sativa essential oi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ssential oil of black cumin seeds, Nigella sativa L., was tested for a possible antioxidant activity. A rapid evaluation for antioxidants, using two TLC screening methods, showed that thymoquinone and the components carvacrol, t-anethole and 4-terpineol demonstrated respectable radical scavenging property. These four constituents and the essential oil possessed variable antioxidant activity when tested in the diphenylpicrylhydracyl assay for non-specific hydrogen atom or electron donating activity. They were also effective.OH radical scavenging agents in the assay for non-enzymatic lipid peroxidation in liposomes and the deoxyribose degradation assay. GC-MS analysis of the essential oil obtained from six different samples of Nigella sativa seeds and from a commercial fixed oil showed that the qualitative composition of the volatile compounds was almost identical. Differences were mainly restricted to the quantitative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7.
不同季节山地六月雪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不同季节山地六月雪挥发油成分 ,为其合理采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地六月雪地上部分挥发油。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并用面积归一化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从深秋季节的山地六月雪鉴定出 43个组分 ,占挥发油总量的 78.91% ;含量在 3 %以上的组分有甲基亚麻酸酯 (4.14 % ) ;库贝醇 (5.97% ) ;1b ,5,5,6a tetramethyl octahydro 1 oxa cyclopropa[a]inden 6 one (7.3 2 % ) ;2 甲氧 4 乙烯基苯酚 (10 .87% ) ;δ 9(10 ) 四氢广木香内酯 1 酮 (3 5.51% ) ;夏季的山地六月雪鉴定出 72个组分 ,占挥发油总量的 79.88% ;含量在 3 %以上的组分有石竹烯 (3 .3 2 % ) ;乙苯 (3 .52 % ) ;3 己烯 1 醇 (4.54% ) ;2 甲氧 4 乙烯基苯酚 (6.52 % ) ;5 丙酰基 2 氯 苯乙酸甲酯 (8.54% ) ;大根香叶酮D(12 .3 1% )。结论 :2 ,2 二甲基 6 亚甲基 环己烷基丙醇、2 甲氧基 4 乙烯基苯酚、3 ,7 二甲基 1,6 辛二炔 3 醇、库贝醇、二十二烷、二十碳烷等相同成分可以作为该植物的指纹性成分 ;不同季节采集的生药材 ,其挥发性物质含量和成分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紫丁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虹  赵晨曦  方洪壮  王东生  曾映旭  梁逸曾 《中草药》2007,38(11):1613-1619
目的分析比较紫丁香果和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化学计量学以及双柱色谱保留指数(HP-5MS和DB-35MS)的方法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和直观式推导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法获得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出119种化合物,从紫丁香果和紫丁香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81和77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38种。利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和HELP法分辨获得的纯色谱峰面积来对各个色谱峰定量,以HP-5MS柱为准,所鉴定的化合物分别占紫丁香果、叶挥发油总量的98.04%和78.82%。结论采用GC-MS和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产紫丁香果与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分析结果表明,辅以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双柱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比单用GC-MS定性结果更加快速可靠,定量也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沉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沉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沉香叶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154个色谱峰,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9.92%。结论:其中,壬酸(1.73%)、十四碳烷酸(7.22%)、十五碳烷酸(2、58%)、十六碳烷酸(48.86%)、十八碳烷酸(1.31%)、反式-9-十八碳烯酸(6.04%)、6,10,14-三甲基-2-十五碳酮(8.22%)、4,8,12,16-四甲基十七碳烷酸内酯(2.31%)、叶绿醇(1.91%)、异叶绿醇(1.38%)为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