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足穴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足穴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进行治疗,统计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刺足穴疗法疗效显著优于β受体阻滞剂疗法。结论:针刺足穴疗法疗效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上疗效显著,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2例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连续治疗半年后对其心功能分级做出判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20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8.29%;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2例,总体治疗有效率41.46%;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确切疗效,比单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着更为良好的效果,并且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降压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初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肝阳上亢型初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RAS抑制剂组20例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口服,根据血压调整剂量;β受体阻滞剂组20例予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口服,根据血压、心率调整剂量。2组均干预6周,观察2组治疗后动态血压、24 h平均脉压差变化,统计2组西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RAS抑制剂组、β受体阻滞剂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化不明显)动态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2组间动态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RAS抑制剂组24 h平均脉压差明显低于治疗前及β受体阻滞剂组治疗后(P均0.05),β受体阻滞剂组治疗后24 h平均脉压差变化不明显(P0.05)。RAS抑制剂组西医总有效率为7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β受体阻滞剂组西医总有效率为5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100%,RAS抑制剂组西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β受体阻滞剂组(P0.05),2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S抑制剂降压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且RAS抑制剂更能有效降低脉压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少阳经穴对偏头痛患者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血桨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观察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少阳经组和阳明经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少阳组选风池、外关、阳陵泉、丘墟穴,阳阳组选头维、偏历、足三里、冲阳穴.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头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评分情况;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β-EP含量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β-EP含量.结果 少阳经组治疗4周后疼痛综合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后β-EP含量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后冠脉再灌注与β受体阻滞剂服药史的相关性。方法对185例直接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患者入院前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及PIC术后出现梗死的相关动脉的血液流变学情况进行分组研究。结果β受体阻滞剂使用组未复流率明显低于β受体阻滞剂未使用组(P0.01);未复流组年龄较高(P0.01),而使用受体阻滞剂的人数占比较少(P0.05),Killip心功能分级为Ⅳ级以及再灌注时间超过4 h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入院时患者的血糖值、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值、高敏C反应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冠脉血流正常组(P0.05或P0.01)。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使PCI后未复流的风险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小板的功能以及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内皮及血小板功能进行检测,再用β受体阻滞剂对96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及血小板功能的活化。结果在2周和6周后血浆LPA含量的降低幅度非常显著;治疗的96例患者有效87例,总有效率92.3%,显效71例,显效率73%,无效8例,无效率7.7%,死亡2例,死亡率1.9%。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方式对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有很显著的影响。在常规治疗房颤合并收缩性心力衰竭前提下,用β受体阻滞剂能提高疗效,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重庆西南铝医院接诊的6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奇偶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s治疗),每组34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脑钠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s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分别观察针刺和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对偏头痛的预防性疗效,为形成偏头痛针刺预防性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经过4 周基线期基础病情采集后,采用实施者、记录者、评价者三分离,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给予针刺辨证治疗;药物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观察治疗4 周后及治疗后12 周、24 周的预防性疗效。结果:(1)治疗期针刺组总有效率95%,药物组总有效率78.95%;(2)治疗后12 周针刺组总有效率80%,药物组总有效率63.16%;(3)治疗后24 周针刺组总有效 率50%,药物组总有效率47.47%;(4)三个时间段内,两组患者基线期与治疗期各评价指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组与药物组均具有预防偏头痛的作用,能显著降低偏头痛的疼痛程度、头痛天数及发作次数。(2)针刺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后12周疗效均优于药物组,治疗后2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针刺与假针刺和非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疗效的差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补充医学研究中心有关人员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为302例偏头痛患者(88%为女性),平均年龄4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假针刺与非治疗组。主要观察每组患者试验前4周和试验后9~12周中重度头痛天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9例,治疗有效者有10例,评价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1例,治疗有效者有12例,评价有效率为7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为(2.5±0.8)次/周,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病持续时间为(6.3±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丘墟配合少阳经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电针丘墟配合少阳经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记录患者偏头痛VAS评分、MSQ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值、MSQ值均有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丘墟配合少阳经针刺治疗可缓解偏头痛疼痛,改善偏头痛患者的MSQ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苏同宝  张栋华 《陕西中医》2009,30(5):552-55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预防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经治疗出血停止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西药组(B组)和对照组(C组)。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扩张均有所改善,其中A组患者Dpv、Dsv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患者Dpv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患者血清蛋白(ALB)能维持原有水平,而B、C组则有所下降。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应用预防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出血效果优于单用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3.
马轶睿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10-110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CHF)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慢性心衰(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除了常规使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外,应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6.25mg2次/天开始应用,逐渐加大剂量至50mg2次,天。观察组(40例)常规使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而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随诊患者一年观察治疗效果,以死亡率,心力衰竭好转率(NYHA分级好转),心力衰竭恶化率(NYHA分级恶化),猝死率为指标,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长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心力衰竭好转率(NYHA分级好转),心力衰竭恶化率(NYHA分级恶化),猝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有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的即刻止痛效应及疗程结束4周后的远期总体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受试者60例,分为远近配穴组(A组)和非经非穴组(B组)各30例,每次治疗6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60 min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判定即刻止痛效应;以偏头痛计分法判断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4周后的偏头痛症状,评价远期总体疗效。结果:针刺治疗60 min的即刻止痛效应,远近配穴针刺组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针刺疗程结束4周后的远期症状评分,远近配穴针刺组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结论:远近配穴针刺组在即刻止痛作用及远期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阿替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左心衰有独特优点^[1]。而支气管炎尤其是合并肺心病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为相对禁忌证。本研究发现合理使用阿替洛尔治疗左心衰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只要使用得当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回医烙灸与单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配合回医烙灸督脉组(治疗组)和针刺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取太阳、丝竹空透率谷、风池、阿是穴、外关、侠溪等,治疗组在上述穴位毫针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回医烙灸督脉;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针刺1周5次,烙灸1周2次,1周为1疗程,共治疗4周,治疗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明显降低、SF-36问卷总体健康评分提升,且治疗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结合回医烙灸督脉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强度,减轻偏头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联用基础抗心力衰竭 (心衰 )药物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联用基础抗心衰药物治疗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 ,并与常规予地高辛、利尿剂、ACEI等抗心衰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 6周内心功能改善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心率变化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其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结论 β受体阻滞剂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针刺法对肝肾阴虚型慢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每组35例,针灸组采用滋补肝肾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留针30min),西药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晚1次,每次10mg),疗程为2周,并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疼痛评分以及随访期偏头痛发作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偏头痛发作疼痛评分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随访2个月内,两组偏头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针灸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滋补肝肾针刺法对肝肾阴虚型慢性偏头痛患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且远期疗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共纳入60名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双侧太冲穴针刺治疗,治疗时间30min/次,1次/天,5次/周,共治疗4周。对照组常规口服西药西比灵,5mg/次,每晚1次,5天/周,持续治疗4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结局指标的评定。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偏头痛总积分、临床总疗效、MS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疗效、MSQ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太冲穴能明显改善偏头痛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β受体阻滞剂在全身性感染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全身性感染心肌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心率情况、心脏指数、混合静脉血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 h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6 h后混合静脉血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全身性感染心肌损伤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