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36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使用传统机械通气失败后改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动脉-肺泡氧张力比值(a/A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结果改高频通气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下降,(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动脉-肺泡氧张力比值(a/APaO2)上升,(P〈0.01)。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能更好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减少气压伤,对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1998年 12月 - 2 0 0 0年 10月 ,我院儿科共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5 8例 ,在改进了治疗措施后治愈率由3 9 %上升为 66 7%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患儿来自急诊室或儿内科病房 ,经鼻导管吸氧治疗失败后转入。临床上均有发绀、呼吸困难、呼吸节律的改变。均按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1] ,将患儿分为两组 ,1998年 12月 - 1999年 10月2 8例为第一组 ,1999年 11月 - 2 0 0 0年 10月 3 0例为第二组 ,均入NICU。第一组 :2 8例 ,男 2 3例 ,女 5例 ,原发病肺透明膜病 8例 ,新生儿窒息 6例 ,新生儿肺…  相似文献   

3.
高频喷射通气(HFIV)是以通气频率高、潮气量低,平均气道压低为特征的机械通气通过加速弥散和对流等机制进行气体交换迅速排出CO2,提高PaO2阻断呼吸衰竭因缺氧和CO2潴留而发病的恶性循环,以获得抢救治疗的时间,我院自2004~2006年期间,用HFIV抢救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76  相似文献   

4.
以低平均气道压和小潮气量为主要特征的高频震荡通气(HFOV),自出现以来备受医务、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就HFOV通气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重点介绍与分析了有关HFOV的通气模型、通气机制和通气模式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藉此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HFOV通气技术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建立多级、高阶、非线性的黏性阻力、惯性阻力和顺应性(RIC)通气模型;更为充分地揭示HFOV之所以能够有效通气的机制;研究实现低风险的无创HFOV。对HFOV通气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将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一种不同于常频通气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A/C ventilation)和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模式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救治的88例呼吸...  相似文献   

6.
1历史与背景 传统的呼吸机通气(Conventional Machanical Ven-tilation CMV)在严重疾病的治疗中给予重要的生命支持,使很多危重病人获得康复机会,其疗效是非常显著的,但这一治疗手段也有其严重的并发症,如气压性损伤,气漏综合症(air leak  syndrome)以及肺间质反应性纤维化.对早产婴儿长时间呼吸机通气可造成肺损伤从而导致慢性肺泡-支气管发育不良综合征.1972年Lukenheimer及其同事在高频率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  相似文献   

7.
1概述[1] 自从1972年lunkenheimer等在用高频震荡器研究心肌阻抗的实验时发现高频震荡通气( high fre-quence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 可以保持有效气体交换后,近十余年来人们不断通过对其作用机理、临床参数调节及肺力学参数监测等方面进行广泛研究,体会到HFOV在机械通气治疗方面确实起到一些独特的作用.如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动物实验中,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V)两种方法相比,表明HFOV可以减少气漏发生,使肺均匀膨胀,改善气体交…  相似文献   

8.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NO),临床上已应用于严重肺部病变所致低氧性呼吸衰竭、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该方法与HFOV和肺表面活性物质联用、部分液体通气等较新颖的治疗方法一样,都是很有前景的 ICU治疗手段[1,2]1HFOV与 iNO的一般概念 1972年 Lunkenheimer等在用高频振荡器研究心肌阻抗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两种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一年多来先天性食管闭锁9例术后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例合并肺炎患儿均在术后使用高频震荡呼吸机通气治疗,加强呼吸、循环功能监测,并根据血气分析等结果调整参数,及早发现并治疗合并症.结果9例中治愈 7例(77.8%),死亡1例(11.1%),放弃1例,高频震荡通气过程中无一例合并气胸,合并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及肺不张分别1例.结论 高频震荡通气可促进食道闭锁术后患儿肺炎吸收,减少合并症,提高治愈率,而加强监护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采用RCT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分别实施nIPPV或nCPAP干预,观察患儿动脉血气分析、应用nIPPV和nCPAP时间、并发症和预后等指标,比较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其预后结局。结果研究期间nIPPV组纳入48例,nCPAP组纳入53例。两组在性别构成比、胎龄、年龄、出生体重、出生后5 m inApgar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和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呼吸衰竭原发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治疗后1 h血气分析pH和PaO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为77.1%(37/48例),nCPAP组为62.3%(33/53例),nIPPV组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成功的患儿平均应用nIPPV和nCPAP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和好转出院45/48例(93.8%),nCPAP组为46/53例(8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相比,nIPPV治疗可显著降低呼吸衰竭新生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衰竭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经临床表现与血气分析确诊的新生儿呼吸衰竭(呼衰)95例,其中Ⅰ型呼衰38例(40%),Ⅱ型呼衰57例(60%)。引起呼衰的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占87%。其中新生儿重度窒息占第一位。95例中死亡40例,病死率42%。死亡病例中血气分析pH值均小于7.25,以混合性酸中毒为多,占52%。介绍了氧疗效果,头罩供氧主要用于Ⅰ型呼衰,对轻症Ⅱ型呼衰也有一定作用;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指出应加强产儿科合作,建立健全围产期保健网,加强高危儿的管理,是治疗呼衰成功的前提;文中还分析讨论了降低死亡率的措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和不同通气方式的差异。方法 分析4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在机械通气的前后及过程中的625次血气监测结果,结果 机械通气显著改善了患儿的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为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条件。不同的通气方式下的血气分析结果提示SPONT较A/C、SIMV较少发生过度通气。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但不能肯定通气方式对通气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NRF)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2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呼吸衰竭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发病率为23.4%,死亡率为11.1%,放弃率为35%(病危及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NRF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占33.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占26%.社区感染性肺炎占14.7%,胎粪吸入性肺炎(MAS)占6.9%,是主要的构成疾病.依病因分析NRF与围产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早产、多胎、宫内窘迫和生后窒息是最常见的病因,产时产后感染次之.胎龄≤34周发生NRF患儿的母亲70.8%产前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NRF患儿母亲常见病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16.1%,胎盘早剥占4.1%,胎膜早破占6.7%,妊娠糖尿病占0.5%.结论 做好围生期保健是减少NRF发生的根本,而早发现早治疗则是NRF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对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缩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无创通气(nonin ventilation,NIV)具有使用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NIV不仅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源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呼吸衰竭,还可为外科手术和拒绝插管有创通气的患者提供通气支持以及协助有创通气患者早期拔管脱机等.  相似文献   

19.
陈壁  李剑钢  沈国灿  桂琳 《医学信息》2019,(10):119-121
目的 探究高频通气在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单肺通气,观察组采用高频通气,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 min、20 min等时间点的HR、MAP的比较中,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通气应用在单肺通气低氧血症中,可以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对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较小,从而有效改善低氧血症现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持续性高频通气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其对流动力学的影响不低于常规机械通气。为能更好地维持动脉血气水平和改善血液动力学变化,我们研制出间歇式高频振荡呼吸机,经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间歇式高频振荡呼吸机能更好地维持动脉血气水平和改善血液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