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吲哚乙酸(IAA)自杀基因系统联合放射对人喉鳞癌Hep-2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HRP/IAA系统是否具有放射增敏性。方法:将构建成功的pcDNA3.1-HRP转染Hep-2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两个水平检测其表达;分别以0.5 mmol/L IAA、2 Gyγ-射线及两者联合作用于转染HRP后的Hep-2细胞,实验分为4组:A、对照组;B、加药组;C、放射组;D、加药及放射组。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RP/IAA系统对细胞存活分数的影响,通过拟合生存曲线计算放射增敏比SERSF2;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AnnexinV-FITC试剂盒比较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pcDNA3.1-HRP的Hep-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能检测到HRP的表达;加药及放射组比单纯放射组细胞存活分数降低,SERSF2为1.302;与A组相比,B、C、D组G2/M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高(P<0.01);D组与B组相比,G2/M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百分比降低,凋亡率增高(P<0.01);D组与C组比较,G0/G1期、G2/M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百分比降低,凋亡率增高(P<0.01)。结论:HRP/IAA系统与放射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抑制Hep-2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HRP/IAA系统具有放射增敏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吲哚乙酸(IAA)系统作为基因导向性酶前体药物疗法(GDEPT)体外作用于人喉鳞癌Hep-2细胞株所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构建pcDNA3.1-HRP,将其瞬时转染Hep-2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HRP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加药IAA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cDNA3.1-HRP构建成功,瞬时转染Hep-2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能检测到HRP蛋白的表达,MTT法显示HRP/IAA系统能较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结论:HRP/IAA系统具备一定的作为基因导向性酶前体药物疗法治疗肿瘤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噬在塞来昔布对脑胶质瘤SHG-44细胞放射增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作为实验对象,并分成对照组(C组)、塞来昔布组(D组)、辐射组(R组)和联合组(D+R组)。集落形成法检测塞来昔布对SHG-44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吖啶橙染色、FITC标记LC3-Ⅱ抗体和电镜共同检测细胞的自噬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结果塞来昔布(30μmol/L)增加SHG-44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和G2/M期阻滞。电镜观察发现塞来昔布、辐射及联合作用后胞质内可见自噬体,而无明显的核浓缩和核碎片。吖啶橙染色和FITC-MAP1-LC3-Ⅱ标记自噬体发现D+R组细胞自噬水平明显高于R组(P〈0.05)。D+R组G2/M期细胞比例为(34.26±2.20)%,R组为(29.15±1.99)%,D+R组明显多于R组(P〈0.05),而相应的凋亡比例分别为(9.7±1.24)%和(8.2±0.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细胞自噬水平增高,而细胞存活率呈指数性递减(决定指数R=0.98,P〈0.05)。结论塞来昔布增强辐射诱导SHG-44细胞G2/M期阻滞、促进细胞自噬、诱导细胞自噬性死亡,可能是其增加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腺病毒p53提高肺腺癌放射敏感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重组人腺病毒p53(rAd-p53)注射液对肺腺癌A2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C组)、照射组(R组)、加药组(D组)、照射加药组(R D组),利用单击多靶数学模型拟合辐射剂量效应曲线,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存活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结果:R组与R D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1.26Gy、0.45Gy,准阈剂量(Dq)分别为3.37Gy、1.05Gy;两组放射增敏比SERD(0D0之比)为2.8,SERD(qDq之比)为3.21;流式细胞仪结果提示R D组G2/M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增加最明显(P<0.05),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0.989,P<0.05)。结论:rAd-p53对体外培养的肺腺癌A2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喉部鳞癌Hep-2细胞株P53结合蛋白1基因(53BP1)的表达,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周期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53BP1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然后转染Hep-2细胞株,构建稳定低表达53BP1的Hep-2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空载质粒的Hep-2细胞(NC)、野生型Hep-2细胞(未转染,Hep-2组)和稳定转染下调53BP1表达的Hep-2细胞组(P6组)细胞53BP1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对细胞正常情况下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经放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周期分布,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下调53BP1表达的Hep-2细胞系对放射的敏感性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稳定低表达53BP1的Hep-2细胞株P6,Western blot显示P6组Hep-2相较野生型Hep-2细胞中53BP1蛋白水平下降(P<0.05)。MTT结果示下调53BP1蛋白表达并未影响细胞正常的生长。P6组下调53BP1后,经不同剂量放射后G2/M期周期阻滞较NC组和野生型Hep-2细胞减弱(P<0.05),周期阻滞比例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在0、2、6、10 Gy剂量的照射后,P6组放射敏感参数(D0、N、Dq、SF2)均低于野生型Hep-2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RNA干扰可下调53BP1表达的Hep-2细胞,减少G2/M周期阻滞,从而增强对放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泰素对放射所致鼻咽癌细胞(CNE)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MTT法分别检测放射或放射联合泰素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其细胞存活率。结果泰素可使放射所致的;1)G2/M期阻滞峰值降低,阻滞时间缩短,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凋亡率明显升高,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Dq(实验组) 〈Dq(对照组)。结论泰素可作为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24(hIL-24)基因选择性诱导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作用。方法将携带有hIL-24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hIL-24)感染喉癌细胞Hep-2,并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WI-38为对照,采用RT-PCR法检测Hep-2、WI-38细胞中外源性hIL-24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腺病毒介导的hIL-24基因能在Hep-2细胞和WI-38细胞中表达;MTT法显示Ad-hIL-24能明显抑制喉癌细胞Hep-2的生长,LSCM观察结果表明Ad-hIL-24能促进喉癌细胞Hep-2凋亡,流式细胞术显示Hep-2细胞经Ad-hIL-24感染48h后凋亡率为18.47%,G2/M期细胞百分比为38.9%,显著高于PBS组、Ad-GFP组和WI-38细胞,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hIL-24能抑制喉癌细胞Hep-2生长和诱导Hep-2细胞凋亡,但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脂醇(TL)联合热疗对导人喉癌细胞株(Hep-2)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增殖各时相的影响,旨在为人喉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数生长期Hep-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热疗组、单纯TL组及TL联合热疗组,应用MTT(噻唑蓝)摄入法检测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百分率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电子显微镜观察亚细胞结构改变。结果:单纯热疗组、单纯TL组和TL联合热疗组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1.2%、28.5%和54.5%,TL联合热疗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单纯热疗组和单纯TL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热疗组、单纯TL组和TL联合热疗组细胞周期进程发生明显改变,G1期细胞增多(P<0.01),S期细胞减少(P<0.01),而G2/M期细胞相对增多(P<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单纯热疗组、单纯TL组比较,TL联合热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电子显微镜观察,单纯热疗组、单纯TL组和TL联合热疗组Hep-2细胞核染色质趋边凝集,线粒体肿胀,可见凋亡小体改变;上述变化TL联合加热疗组轻于单纯热疗组、单纯TL组;对照组未见上述改变。结论:TL联合热疗可提高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抑制Hep-2细胞G1期向S期转化进程,诱导Hep-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青蒿素对HeLa细胞的毒性,测出青蒿素的最适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用MTT法检测青蒿素对HeLa细胞放射增敏的影响,用多靶单击方程拟合HeLa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求出辐射增敏比,评价增敏效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青蒿素与HeLa细胞作用24h的IC50为600.19nmol/ml,作用48h的IC50为160.71nmol/ml。青蒿素对HeLa细胞的辐射增敏比(SER)为1.17。单放组和增敏组放疗后24h的周期变化,不同照射剂量的增敏组G2/M期比例下降。结论青蒿素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有毒性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青蒿素对HeLa细胞有放射增敏性,青蒿素能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elecoxib联合放射作用对SHG-44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探讨Celecoxib调控细胞周期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SHG-44细胞,以不同浓度Celecoxib(0μmol/L、30μmol/L、50μmol/L、100μmol/L)设立药物组(D组),不同剂量(0Gy、2Gy、4Gy、6Gy、8Gy)6MV-X线照射设立放射组(R组),二者交互设立药物+放射组(D+R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逆转录PCR及实时PCR检测Cy-clinB1mRNA表达及水平。结果 FCM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在D组、R组及D+R组中均有差异。其中D+R组50μmol/LCelecoxib时,各照射剂量下与R组比较,G2/M期阻滞均进一步增强(P〈0.05),但30μmol/L时各照射剂量下的G2/M期阻滞较R组均无明显增加(P〉0.05)。逆转录PCR显示各实验组Cyclin B1均表达;实时定量PCR进一步检测发现,D组30、50、100μmol/L时Cyclin B1表达均较空白对照(0μmol/L)明显降低(P〈0.05),其中50μmol/L较0和30μmol/L下降明显(P〈0.05),但50μmol/L和100μ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仅在100μmol/L时Cyclin B1表达较D组明显下降,其余浓度(0、30、50μmol/L)D+R组较D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Celecoxib在一定浓度下使SHG-44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并可进一步增强放射作用后的G2/M期阻滞,其放射增敏效应可能与下调细胞周期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Cyclin B1有关。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宫颈癌 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克隆技术进行剂量 -存活曲线分析 ,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检测细胞凋亡 ,并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结果 :姜黄素组 D0 值为 96.89c Gy,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药剂组 D0 值分别为 1 30 .1 2 c Gy和 1 40 .46c Gy( P<0 .0 5 )。流式细胞仪分析空白对照组和姜黄素组凋亡区阳性细胞分别为 1 .2 3%和 90 .70 % ( P<0 .0 5 ) ;经姜黄素 2 0μM、40μM处理 2 4 h后 ,与对照组相比 ,G0 /1期细胞比例降低 ,G2 + M期细胞比例增高。结论 :姜黄素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癌 Hel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瘤细胞周期阻滞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碳酸酐酶IX抑制剂乙酰唑胺对食管癌细胞系E9706的放射增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MTT实验确定1 μM浓度乙酰唑胺为放射增敏研究中的药物浓度。1 μM乙酰唑胺处理E9706细胞24 h后,给以不同剂量(0、2、4、6、8 Gy)6MV-X线照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乙酰唑胺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乙酰唑胺对E9706细胞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1 μM 乙酰唑胺有放射增敏作用,增敏比为1.40。细胞周期分析显示乙酰唑胺增加E9706细胞G2/M期细胞比例。蛋白印迹实验发现乙酰唑胺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 碳酸酐酶IX抑制剂乙酰唑胺在食管癌细胞系E9706中有放射增敏作用,增加G2/M期细胞比例及诱导凋亡参与了其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人喉癌 Hep-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ep-2细胞,使用不同浓度黄连素诱导不同时间,应用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周期蛋白 D(CyclinD)、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 X 蛋白(Bax)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 L 黄连素对照组比较,2.5、5.0、10.0、20.0μmol/ L 黄连素作用 Hep-2细胞24、48 h,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 <0.05);2.5、5.0、10.0μmol/ L 黄连素作用 Hep-2细胞48 h,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升高,呈浓度依赖性(P <0.05);G0/ G1期细胞增多(P <0.05),诱导细胞阻滞于 G0/ G1期;10μmol/ L 黄连素作用 Hep-2细胞48 h,Bax 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CyclinD、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0.05)。结论黄连素能抑制喉癌细胞增殖,引起 G0/ G1期阻滞,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Bax 基因表达上调及 CyclinD、Bcl-2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顺铂对耐紫杉醇卵巢癌细胞亚系SKOV 3-TR 30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对SKOV 3-TR 30细胞进行培养,并使用顺铂对细胞进行处理,通过相应试剂盒检测顺铂对SKOV 3-TR 30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未加药时SKOV 3、SKOV 3-TR 30主要分布与G 0/G1期,顺铂处理48 h后,各加药细胞与其未加药的细胞比较G 0/G1期细胞均减少(P<0.05),但SKOV3的减少幅度大于SKOV 3-TR 30,两者均停留于G 2/M期,且SKOV3滞留于G 2/M期细胞的增加幅度大于SKOV 3-TR 30(P<0.05)。顺铂作用0、12 h时,SKOV 3,SKOV 3-TR 30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铂作用24、36、48 h,SKOV 3、SKOV 3-TR 30细胞凋亡与之前相比明显增多,且SKOV3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KOV 3-TR 30(P<0.05)。结论顺铂处理可以影响SKOV 3-TR 30细胞的增殖,凋亡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偶联葡萄糖的纳米金颗粒(Glu-GNPs)对人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低浓度(≤20 nmol/L)Glu-GNPs联合放射对A549细胞存活的影响,克隆形成检测Glu-GNPs对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结果低浓度Glu-GNPs对A54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联合X射线后具有抑制作用,在15 nmol/L范围内,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15 nmol/LGlu-GNPs对A54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由Dq、Do计算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93、1.10;Glu-GNPs、单纯放射均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7.64±1.43)%、(13.46±1.99)%,联合放射组凋亡率为(21.43±1.04)%,显著高于前两组(P<0.01);Glu-GNPs作用后,细胞周期发生变化,表现为S期减少,G2/M期增加(P<0.05)。结论 Glu-GNPs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阻滞细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检测DADS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ADS对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DADS使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且抑制率呈药物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DADS组细胞的倍增时间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DADS处理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G0/G1期细胞比例则明显下降,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DADS对人肝癌细胞株具有抗增殖作用,且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DADS能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周期、ROS自由基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培养人A375黑素瘤细胞,分别采用10,20,40 μmol/L NCTD预处理,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NCTD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CTD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蛋白Cyclin D1和P21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NCTD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ROS及凋亡水平的影响。 结果10,20,40 μmol/L NCTD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0,40 μmol/L NCTD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10 μmol/L NCTD组,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低于10 μmol/L NCTD组,40 μmol/L NCTD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20 μmol/L NCTD组,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低于20 μmol/L NCTD组(P<0.05)。40 μmol/L NCTD组处理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A和CDK2低于对照组,P21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10,20,40 μmo/L NCTD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20,40 μmol/L NCTD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10 μmol/L NCTD组,40 μmol/L NCTD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20 μmol/L NCTD组(P<0.05)。10,20,40 μmol/L NCT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20,40 μmol/L NCT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10 μmol/L NCTD组,40 μmol/L NCT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20 μmol/L NCTD组(P<0.05)。NAC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NCTD组和NAC+NCT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NAC+NCTD组细胞凋亡率低于NCT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CTD通过阻滞细胞G1周期、减少S期抑制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通过诱导ROS水平升高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体外观察黄芪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20、100、200μg/mL的黄芪作用于Hep-2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Cyclin B1的蛋白表达。[结果]黄芪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着黄芪浓度增高,处于G2/M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同时伴有G0/G1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各实验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典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黄芪可剂量依赖性抑制Bcl-2和Cyclin B1的蛋白表达。[结论]黄芪可通过抑制Bcl-2和Cyclin B1的蛋白表达,引起喉癌细胞G2/M期阻滞,抑制增殖和凋亡,发挥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单纯照射及照射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 H358存活率、增敏比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 H358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吉非替尼(Iressa)组、照射+Iressa组,照射剂量为0、2、4、6、8、12、16、20 Gy,药物浓度为1μmol/L。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4组 H358细胞存活情况,描绘细胞存活曲线;采用四噻唑比色试验(MTT)观察两组细胞生长受抑制情况,计算增敏比(SER);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1)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存活分数减小,单纯照射组单次剂量达到20 Gy时,细胞克隆集落形成率为0,照射+Iressa组单次剂量达到16 Gy时克隆集落形成率为0;(2)照射+Iressa 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两组 OD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剂量=62.644,P <0.001,F药物=233.572,P <0.001),两组 OD值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而减小,不同剂量之间 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未加药=354.972,P<0.001;F加药=231.740,P <0.001),两组细胞放射增敏比(SER)与药物显著相关(P <0.001),照射+Iressa组SER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增高;(3)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凋亡率增高(P <0.001),H358细胞凋亡率与Iressa药物作用相关(P <0.001),单纯Iressa作用后细胞周期阻滞主要出现在G0/G1期,照射+Iressa组及单纯照射组主要出现G2/M期阻滞。结论增加单次照射剂量可降低 H358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与 Iressa药物之间存在相关性,照射+Iressa能够增加细胞凋亡率,照射前使用Iressa能够增强照射对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探讨尼妥珠单抗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尼妥珠单抗对CEN-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集落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仪检测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尼妥珠单抗对CNE-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24h IC50为945μg/ml,0.2×IC50及0.3×IC50剂量下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6和1.38,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组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照射可提高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阻碍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干扰细胞周期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