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肺通气是指在开胸手术中,选择性地进行健侧肺(下肺)的通气与麻醉。患侧肺(上肺)萎陷不张,这样不但防止血液和分泌物流至下肺,同时为外科提供一个相对静止的术野,有利于手术操作。但是,单肺通气时,流经无通气肺的血液没有得到氧合并回到左心,使动脉氧分压(PaO_2)降低。侧卧位时,下肺受纵隔的重力作用和腹腔内容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氧合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科手术麻醉常采用单肺通气 ,可防止血液及分泌物溢入健肺 ,并使手术野保持相对清晰 ,有利于手术操作。侧卧位单肺通气时 ,非通气肺的肺内血液分流可能导致缺氧。但非通气肺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HPV)能够良好地减少分流 ,改善通气血流比 ,预防机体严重缺氧。单肺通气麻醉时能否选择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对HPV的影响 ,是否增加非通气侧的血流 ,导致缺氧 ,存在不同看法。该研究比较了单肺通气时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时血液氧合、Qs/Qt的变化。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 6例择期开胸食管癌切除病人 ,年龄 4 0~…  相似文献   

3.
单肺麻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肺麻醉即单肺通气(OLV)麻醉,目的在防止血液或分泌物流向健侧肺;为手术操作提供相对静止的手术野。但是,OLV时,无通气侧肺的血液没有得到氧合就回到左心,可致静脉血掺杂,PaO2降低;无通气侧肺泡的低氧可致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使非通气侧肺血流减少并转向通气肺,由此使QS/QT减少,PaO2降低有所改善,但仍有约10%的病人发生显着低氧血症。所以,如何降低OLV时的QS/QT和怎样提高PaO2是单肺麻醉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肥胖对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3月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的32例肺癌被纳入研究,BMI≥30.0为肥胖组(n=16),BMI26.0为对照组(n=16)。每组又分为左侧单肺通气和右侧单肺通气,记录单肺通气时最低PaO_2值。结果肥胖组单肺通气时PaO_2最低值为(122.3±22.8)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单肺通气时PaO_2最低值(219.2±39.4)mm Hg(t=-8.515,P=0.000)。肥胖组左侧单肺通气PaO_2最低值明显低于右侧单肺通气(t=-8.064,P=0.000),对照组具有同样的倾向(t=-2.155,P=0.049)。结论肥胖患者单肺通气时会产生更严重的低氧血症,特别是对于右侧肺叶切除(左侧单肺通气)患者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麻醉长时间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四种常用麻醉方法用于长时间(180min)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率、动脉氧合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ASAⅠ~Ⅱ择期需单肺通气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异氟醚吸入组(GI组,n=10),异氟醚吸入复合硬膜外组(GIE组,n=10),静脉异丙酚组(GP组,n=10)和静脉异丙酚复合硬膜外组(GPE组,n=10)。GIE组和GPE组均以0.5%罗哌卡因持续胸段硬膜外阻滞。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输出量(CO)、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_2)等。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整异氟醚吸入浓度或异丙酚输注速率。分别于清醒仰卧位(T_1)、侧卧位双肺通气30(T_2)、侧卧位单肺通气5(T_3)、15(T_4)、30(T_5)、60(T_6)、120(T_7)、180(T_8)min及再次双肺通气30min(T_9)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各组肺内分流率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T_2明显高于T_1(P<0.05),单肺通气后肺内分流率进一步增加,分别在T_4、T_5时达到高峰(GI组46%±14%,GIE组34%±4%,GP组34%±5%,GPE组27%±7%),之后逐渐降低。而PaO_2在单肺通气后明显下降,T_4~T_6时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回升。T_8的分流率及PaO_2已恢复到与T_9差异无显著性的水平。GI组单肺通气后肺内分流率高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间PaO_2  相似文献   

6.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puImonaryvasoconstriction,HPV)是肺血管发生快速、可逆的收缩反应,它可使低氧肺泡的血流减少而使氧合更充分的血液转移到通气较好的肺,减少无效通气和功能性分流,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本文将对单肺通气时影响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代表性麻醉药物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时肺泡征募技术对肺机械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侧卧位行肺切除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肺泡征募(ARM)持续1分钟后紧接着对通气肺给予5cmH2O呼气末正压。在下列各时点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改变数据:双肺通气时(TLVbaseline)、单肺通气前(OLVpre-ARM)、ARM后20分钟(OLVpost-ARM)以及双肺通气结束时TLVend。结果 TLVbaseline时PaO2/FiO2为358±126,OLVpre-ARM降为235±113(P〈0.01),OLVpost-ARM上升到351±120(P〈0.01)。在ARM期间,心指数从3.04±0.71/m2OLVpre-ARM下降到2.4±0.61/m2(P〈0.05),OLVpost-ARM时恢复到3.1±0.71/m2(P〉0.05)。ARM能够肺泡开放且引起通气侧肺静弹性阻力明显下降(16.6±8.9 cmH2O/ml OLVpost-ARM vs 22.3±8.1 cmH2O/ml OLVpre-ARM)(P〈0.01)。结论胸科手术侧卧位OLV时,对通气肺实行ARM能够使肺泡开放,改善氧合和呼吸机械力学。但应注意ARM引起的短暂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单肺麻醉的低氧血症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普通胸科麻醉常采用单肺麻醉(支气管麻醉)。其目的为:(1)防止手术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进入对侧肺,如大咯血、肺脓肿等;(2)便于手术者操作,尤其胸腔镜手术。单肺麻醉造成肺内分流。萎陷肺虽无通气,但仍有血流经过,使PaO_2下降,甚至造成低氧血症(hypoxemia)。一、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术中低氧血症尚没有大家都接受的定义。大多数作者将PaO_29.33~10.8kPa(70~80mmHg)或脉搏氧饱和度(SpO_2)90%定为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麻病人双肺或单肺通气时不同体位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胸科手术病人12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3~63岁,体重62~85kg。全麻诱导后插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行间歇正压通气,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1.5。摆放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每个体位分别行双肺通气、左肺通气、右肺通气。经气道旁路监测气道峰压(Peak)、气道阻力(Raw)、胸肺顺应性(CT)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每次通气10min后采集数据。结果双肺通气时,与平卧位比较,左、右侧卧位的Peak升高,CT降低;单肺通气时,与平卧位及下侧肺比较,上侧肺的Peak升高,CT、PETCO2降低;右肺通气时,与平卧位比较,右侧卧位的CT升高;双肺通气和左肺通气时,与平卧位比较,左侧卧位的Raw升高(P〈0.01)。结论全麻机械通气下开胸前体位对呼吸力学影响较大,双肺通气时体位由平卧位变为侧卧位时CT降低,气道压力增加;单肺通气侧卧位时,上侧CT降低,气道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10.
自主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优先提供血流灌注良好的肺低垂部位。对比之下,一般习用的机械通气(CMV)则吸入的气体主要分布到非低垂部,血流较差的肺区。此时,膈肌由主动动作变为被动,而气体分布的解剖学改变有助于解释机械通气时生理死腔的增大。氧治疗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主要用以处理呼吸衰竭,其效果己无疑问。近  相似文献   

11.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是调节肺血流分布的重要要制,这个生理效应最早由Von Euler 1946年发现并加以描述^[1]。它可使低氧肺泡的血流减少而使较多的血液转移到通气较好的肺,使通气和血流更好的匹配,减少无效通气和功能性分流。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是肺循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心胸外科的发展、各种微创手术的推广,单肺通气(OLV)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OLV时流经无通气肺的血液没有得到氧合回到左心,会造成静脉血掺杂、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虽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效应(HPV)可使非通气肺血流减少并转向通气肺,减少了肺内分流,但仍有约9%~27%的病人可发生显著低氧血症[1]。而且HPV使肺血管阻力(PVR)显著增高,右心后负荷增大,可引发心脏病、低血容量以及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功能急剧恶化。因此,寻找既能降低分流改善氧合又能降低PVR、减小心脏负荷的方法对于OLV今后更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对大鼠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肺动脉压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原位离体肺灌注模型建立后,调整气管导管深度致左侧肺OLV,FiO_2为100%,打开连接于呼吸回路的雾化器,A组吸入生理盐水,B组吸入伊洛前列素0.05μg·kg-1·min-1,C组吸入伊洛前列素0.1μg·kg~(-1)·min~(-1),记录灌注10min(T_1)、雾化吸入10min(T_2)和OLV 1h(T_3)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左心房引流液氧分压(PaO_2)。通过测量T_1、T_2和T_3时的左心房引流液PaO_2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实验结束分别取双侧肺组织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MPAP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B、C组MPAP明显低于A组(P0.05),且C组MPAP明显低于B组(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OI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C组OI明显高于B组(P0.05)。相对于B、C组通气侧,A组通气侧与A、B、C组非通气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核膜外突内陷,部分板层小体排空。结论 在大鼠原位肺灌注模型中,单肺通气期间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能明显降低平均肺动脉压,减少肺内分流并增加氧合。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和氯胺酮对单肺通气犬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酚和氯胺酮对单肺通气犬肺内分流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的影响程度。方法 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异丙酚组、氯胺酮组。两组均于单肺通气(OLV)前30 min开始静滴异丙酚或氯胺酮6 mg·kg-1·h-1,后行单肺通气,于双肺通气(TLV)30 min、单肺通气2、10、30、60 min同时采集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分流率(Qs/Qt)。结果 两组TLV 30 min Qs/Qt差异无显著性(P>0.05),OLV 2 min时Qs/Qt均较TLV时明显增高(P<0.01),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OLV 10、30及60 min时两组间Qs/Qt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内不同时间Qs/Qt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与氯胺酮相比轻度增加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15.
比较地氟醚、丙泊酚在单肺通气时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地氟醚与丙泊酚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动脉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30例胸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地氟醚组 (D组 ,1MAC)和丙泊酚组 (P组 ,6mg·kg 1·h 1)行循环紧闭麻醉。在手术前分别于平卧位双肺通气 30min、平卧位单肺通气 30min、侧卧位单肺通气 30min ,采集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 在单肺通气后 ,D组和P组肺内分流增加明显 (P <0 0 1)。但平卧位分别增加 14 1%和 13 3% (P >0 0 5 ) ,侧卧位分别增加 13 2 %和12 7% (P >0 0 5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D组和P组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 (P <0 0 1) ,且平卧位比侧卧位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1MAC地氟醚在循环紧闭麻醉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合无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和单肺通气对胸科手术患者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肺通气组(OLV组)和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组(SLC组)。OLV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器实施左肺隔离行右肺单肺通气;SLC组患者实施左下肺叶隔离行右肺+左上肺叶通气。于平卧位双肺通气10分钟(T_0)、侧卧位双肺通气后10分钟(T_1)、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10分钟(T_2)和术毕双肺通气10分钟(T_3)4个时点取桡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_1、T_2、T_3时的Pa O_2均明显降低(P0.05),SLC组T_2时Pa O_2明显高于OLV组(t=-7.376,P=0.000);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_1、T_2、T_3时的Qs/Qt均明显升高,SLC组在T_2、T_3时Qs/Qt均明显低于OLV组(t=8.766,P=0.000;t=2.375,P=0.000)。结论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适用于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的通气管理,能明显减少单肺通气时的肺内分流,提高单肺通气时氧分压。  相似文献   

17.
单肺通气(OLV)麻醉时由于无通气肺的血液未得到充分氧合就流到了左心,造成了静脉血掺杂,从而使PaO2下降。肺泡低氧时虽然可产生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使非通气肺血流转向通气肺,改善PaO2。但HPV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体温、创伤、麻醉药物等均可使机体缺氧加重。本研究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时对呼吸、循环和血气的影响,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开胸侧卧位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体重48~86 kg,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均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和全凭静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单肺通气时胸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 食道癌手术患者40例,年龄45~80岁,体重48~83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传统模式单肺通气组(Ⅰ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VT9 ml/kg,通气频率12次/min;小潮气量联合PEEP单肺通气组(Ⅱ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联合PEEP5 cm H2O,VT6 ml/kg,通气频率15次/min.于麻醉诱导前(T0)、双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1 h(T3)、恢复双肺通气拔管前(T4)和术后18 h(T5)时,记录血管外肺水(EVLW)、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心输出量(CO),于T1~4时记录气道峰压(Ppeak);取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单肺通气期间EVLWI和.PVPI升高(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OI、CO和Po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Ⅰ组T1时PVPI升高(P<0.05),其余时点PVPI、EVLW和EVL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2时EVLW、T1~4时EVLWI和T1.2时PVPI升高(P<0.05);与T1时比较,Ⅰ组T2~5时EVLW、EVLWI和PV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T5时PVPI降低(P<0.05).结论 采用VT6 ml/kg、PEEP 5 cm H2O的单肺通气可增加患者血管外肺水,未对肺功能产生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异氟醚—异丙酚静吸复合对单肺麻醉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单肺通气 (OLV)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hypoxicpul monaryvasoconstriction ,HPV)可减少肺内分流 ,是机体的重要保护机制。以往研究表明 ,异氟醚等吸入麻醉药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HPV。本研究旨在观察异氟醚 异丙酚复合吸入是否会因此增加临床单肺通气中低氧血症的发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单肺通气麻醉病人 2 0例 ,ASAⅠ~Ⅱ级 ,术前肺功能正常 ,其中食管手术 11例 ,肺叶手术 7例 ,胸腔镜 2例。随机分为两组 ,即异氟醚吸入组 (Ⅰ组 )和全凭静脉组 (Ⅱ组 )。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地西潘 10…  相似文献   

20.
单肺通气(OLV)时发生的缺氧性肺动脉收缩反应(HPV)是机体对缺氧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自动调节机制,使非通气侧肺小动脉收缩,肺血管阻力增加,血流向通气侧肺转移,从而改善失调的通气/血流比,减少肺内分流,维持正常的PaO2[1].异丙酚可抑制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缺氧性收缩反应,且呈浓度依赖性[2],而不同浓度异丙酚对在体HPV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通过比较不同靶浓度异丙酚对犬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的影响,探讨其对HPV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