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59-96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术前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行STEMI急诊PCI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三联抗血小板组)和对照组(双联抗血小板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前均嚼服600mg氯吡格雷和300mg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均嚼服300mg氯吡格雷、300mg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应用抽吸导管、TIMI血流分级、MBG分级、左室功能指标和校正TIMI帧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抽吸导管、TIMI血流分级和MBG分级相比较,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左室功能指标和TIMI帧数相比较,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罗非班在STEMI急诊PCI术前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缺血事件,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依替巴肽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选择急性STEMI患者16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0 min静脉给予前列地尔,术后维持7 d;而观察组术中冠状动脉内给予依替巴肽,术后静脉持续18 h。观察pPCI术前及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 IRA)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幅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ST-segment resolution,STR)程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 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术前值及术后峰值,入院时和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术后48 h及术后1周心肌声学造影。 结果 2组患者在基本资料、造影及介入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PCI术后cTFC帧数、CK-MB和cTNI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TIMI 3级血流、90 min心电图STR程度、术后48 h和1周局部心肌血流量及1周后LVE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 依替巴肽联合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可有效地改善急性STEMI心肌灌注,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8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48h测定血浆hs-CRP水平。按术后hs-CRP水平分为2组,A组(hs-CRP水平<4.0mg/L)86例,B组(hs-CRP水平≥6.0mg/L)41例。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48h血浆hs-CRP水平较前显著升高(P<0.05),B组术后1周内和术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48h血清hs-CRP水平较术前增高,增高程度是PCI术后6个月内预后的强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高血栓负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PCI术,观察组采用IABP联合PCI术,所有患者治疗后2周进行复查,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及最大振幅(MA),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帧数(CTFC),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及每搏指数(SI),统计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TnI、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DP抑制率高于对照组,M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I分级高于对照组,CTF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I、SI、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联合IABP治疗STEMI术后高血栓负荷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  相似文献   

5.
赵瑞彪 《当代医学》2021,27(12):161-162
目的 探讨早期替罗非班静脉推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PCI术的1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2).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PCI术后予以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PCI术前予以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比较两组TIMI血流分级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TIMI血流分级,降低cTnI、CK-MB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PCI术后无复流及hs-CRP的影响。方法 ACS接受PCI治疗并出现无复流现象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替罗非班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首次给药后5 min和PCI结束前末次造影时TIMI血流分级,术前、术后2 h、术后6 h 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首次给药后5 min、PCI结束前末次造影时,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 3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术后6 h替罗非班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中,替罗非班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4例,对照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治疗ACS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改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及维拉帕米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的临床疗效,探讨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机制.方法 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的老年患者153例,根据急诊PCI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血栓抽吸+抽吸导管内注射硝酸甘油,69例)与观察组(血栓抽吸+抽吸导管内注射尿激酶原+维拉帕米,84例).比较2组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血流TMIMI帧数计数(CTFC)、急诊PCI术后第3天肌钙蛋白(cTnI)、脑钠肽(BNP),术后第7天、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内2组出血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以及CTFC比较、术后第3天cTnI及BNP比较、术后6个月LVEF比较及2组6个月内不良事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及维拉帕米能够改善冠脉血流,降低无复流情况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王绍伟  郭会敏  安静霞  杨志家  刘津军  范卫泽   《四川医学》2021,42(11):1117-112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我院急诊行PCI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32例。对照组单纯行PCI治疗,试验组术前10 min给予rhBNP负荷剂量,术中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术后维持rhBNP静脉注射5 d。观察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7 d血浆人脑利钠肽(NT-proBNP)、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后两组冠脉血流较术前均有改善,但较对照组,试验组TIMI血流3级及TMPG 3级水平有显著提高,CTFC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试验组NT-proBNP、CRP、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LVEDV及LVEF改善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rhBNP可显著增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抑制炎性因子,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的85例AM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PCI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PCI术前、PCI术后3 d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于PCI术后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3 d,两组LVEF较PCI术前均升高,且左西孟旦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cTnI、BNP、hs-CRP和IL-6较PCI术前均降低,且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随访3个月,左西孟旦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21.43%)(P<0.05)。结论 在AMI患者PCI术后应用左西孟旦,可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近年巩义市人民医院实施PCI的AMI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单纯PCI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缺血后适应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心脏超声、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靶血管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及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均高于术后24 h (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心脏彩超检查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PCI治疗后开展缺血后适应管理,不影响靶血管再通效果,并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心肌,且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60例首次行择期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曲美他嗪治疗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29例),两组均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种类及剂量相同,曲美他嗪组在术前7d加用曲美他嗪治疗(20mg,3次/d)共12周。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LA),左室(L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12周后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结果:用药12周后曲美他嗪治疗组患者的SV,CO,CI及LVEF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增高(P<0.05),而LA,LV,LVEDD,LVESD,LVEDVI,LVESVI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小(P<0.05)。曲美他嗪组用药前和用药12周后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抗炎作用而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PCI术前1周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观察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PCI术后15min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同时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术后2周行心肌核素显像分析,计算心肌灌注显像积分,应用QG SPECT软件再次处理,得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心功能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6.28!5.71)vs(35.12!6.18);冠状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151.23!36.7)mm/s vs(130.82!40.2)mm/s;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周心肌灌注显像积分低于对照组(2.0!0.5)vs(3.5!0.6);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0.58±0.05)vs(0.41±0.08);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56.6±1.4)mm vs(63.1±0.8)mm,(44.7±1.4)mm vs(52.8±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心肌灌注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155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手术前24hPAPP-A是否升高(PAPP-A≥10mIU/L)分为高PAPP-A组(57例,PAPP-A≥10mIU/L)和低PAPP组(98例,PAPP-A<10mIU/L)。分别检测术后24h内hs-CRP水平及cTnI阳性率,并进行两组间各观察指标的比较。结果:高PAPP-A组术后hs-CRP水平及cTn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PAPP-A组(P<0.05)。术前PAPP-A含量与术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浆PAPP-A水平是术后cTnI阳性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血PAPP-A含量与术后hs-CRP成正相关,是术后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8月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2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运动训练。比较PCI术前和术后24 h,三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以及炎症因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浓度;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心功能指标、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PCI术后24 h,三组患者的CK-MB、cTnI、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CK-MB、cTnI、hs-CRP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的LVEF明显高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的LVESD、LVEDD明显低于观察组1(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运动康复疗法能有效减轻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T1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3例,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替罗非班组PCI术前开始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泵入至术后36—48小时。对照组应用常规PCI。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使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0级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按电脑数字随机法分为血栓抽吸加PCI治疗组(血栓抽吸组)24例和标准PCI治疗组(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TMP)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住院期间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或心源性死亡等。结果:两组基础资料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组与对照组比较,TIMI分级及TMP分级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明显降低;ST段回落幅度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治疗6个月内两组均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有效的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及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与静脉溶栓后早期PCI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早期PCI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先后入院的92例STEMI患者分为:急诊PCI组76例(入院后立即给予急诊介入治疗),静脉溶栓后行早期PCI组16例(静脉溶栓后行早期PCI)。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结果无显著差异,溶栓后早期介入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TIMI 3级明显高于急诊介入组(93.7% vs. 78.9%,P<0.05);术后随访12个月,2组患者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102.2±15.3 vs. 97.6±21.5)、左室射血分数[(43.6±7.8)% vs. (46.5±5.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合心血管事件(6.6% vs. 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首诊于无急诊介入条件基层医院的STEMI患者,溶栓后及时转运至上级医院早期行PCI安全有效。不影响患者心功能恢复,同时未增加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93例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随机分为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早期组,46例)和造影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晚期组,47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础临床情况、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情况、术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计数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射线照射时间及造影剂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cardiac events,MACE)。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组患者术前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2~3级的比例高于晚期组(分别为30%和13%,P=0.038)。两组患者术后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例、心功能、近期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组患者射线照射时间、CTFC及造影剂用量均少于晚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行急诊PCI时,替罗非班注射液的不同应用时间对近期的临床预后虽然没有明显改善,但术前静脉应用可以提高IRA前向血流TIMI3级的比例,减少射线照射及手术时间。不同应用方法均不增加出血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CS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PCI术中病变血管内注射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1周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及术后出血并发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PCI术后TIMI分级和TMPG分级Ⅲ级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及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治疗ACS中可有效改善梗死相关血管血流灌注,减少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即刻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02例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罪犯血管前向血流TIMI 0级,且伴有明显血栓负荷影像的STEMI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至前向血流恢复TIMI3级后.随机分为即刻PCI治疗组(n=52)及择期(7~10d后)PCI治疗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情况,PCI治疗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PCI治疗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择期PCI治疗组冠脉支架植入成功率显著高于即刻PCI治疗组(100%哪86.54%,P〈0.05),且使用支架数量较少;即刻PCI治疗组治疗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的发生率为9.62%。择期PCI治疗组无1例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PCI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69%,择期PCI治疗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迭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行后续择期PCI治疗比即刻PCI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