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3年-2001年我院住院15例嵌顿性腹外疝的临床经验。结果:本组15例,其中嵌顿性腹外疝14例,嵌顿性腹直疝1例,2例复位成功,1例自动出院,手术治疗12例(其中1例为手法复位不完全24h后转为手术治疗),其中腹股沟切口11例(其中因绞窄性肠坏疽行肠切除1例),剖腹探查联合腹股沟切口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嵌顿性腹外疝常见,如局部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除非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或腹部出现腹膜炎体征,首先试行手法复位,尤其是小儿患,手法复位失败后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嵌顿疝是疝气较严重的一种,可以引起肠坏死主要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回纳、有触痛,是疝气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况.嵌顿内容物为肠管时,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烦躁不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如不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绞窄疝.探讨嵌顿疝手法复位治疗时间及效果.方法:回顾28例嵌顿疝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结果 手法复位前的诊断为100%.男患者22例.女患者占6例.其中小儿嵌顿疝占19例.成人占9例.斜疝嵌顿占22例.直疝嵌顿3例.腹疝嵌顿1例.脐疝嵌顿2例.结论 临床局部包块拌疼痛出现的较早为主要诊断依据,一般嵌顿疝在大小不超过24小时.小儿不超过35小时.而临床生命体征正常时.手法复位是最佳的选择.对择期手术:防止择期手术后再度复发都有着必要意义.笔者就嵌顿疝手法复位谈谈自己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3.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的常见病 ,大多数需手术治疗 ,但手法复位也很重要 ,特别在婴幼儿。我院自 1 985年来共收 4 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 ,用手法复位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4 3例 ,均为男性婴幼儿 ,年龄 3月~ 2岁 ,反复发生嵌顿者 3 2例。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出现并发症而需急诊手术者为零 ,4 3例均以腹股沟痛性包块而就诊 ,均为嵌顿疝。2 手法复位要点2 .1 强手法 适用患儿哭闹、烦躁 ,疝块较硬 ,估计尚未形成绞窄 ,无腹膜刺激症 ,发病时间相对较长。首先在复位前要了解嵌顿发生过程 ,确诊为腹股沟斜疝 ,…  相似文献   

4.
邬业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82-1283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股疝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32例嵌顿绞窄性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嵌顿绞窄性疝患者5例切口稍红肿,1例切口积液,无1例化脓感染,均Ⅰ期愈合,术后无疝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疝效果满意,当嵌顿疝发生肠绞窄时,只要坏死肠管未破裂,疝囊未积脓,同样具可行性,且可避免患者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0年6月10年间收治嵌顿性腹外疝96例,其中嵌顿性腹股沟斜疝90例,嵌顿性股疝5例,嵌顿性脐疝1例,疝内容物为:小肠,大网膜,回盲部;手法复位成功15例,手术治疗81例,手术组中27例已有部分小肠坏死,5例有部分小肠和大网膜坏死,8例单纯大网膜坏死,另有18例疝囊内仅有炎性渗液;手术采用坏死大网膜或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及一期疝修补术;手术治疗81例中,除一例术后2天死于心肺疾患发作外,余80例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诊无疝复发;结论:嵌顿性腹外疝腹部查体最具有诊断价值,如手法复位失败,应尽早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及大网膜,行一期肠吻合及疝修补术是绞窄疝修补的较好的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它在任何年龄皆有可能发生嵌顿或绞窄,尤其婴幼儿期更为多见,据文献报道其嵌顿率在15~50%。嵌顿时间在6小时以内者,手法复位多无困难,因该期致血运障碍绞窄者较为少见。由于小儿解剖生理学上的特点,腹股沟区肌腱膜发育期柔韧性大,压迫力较小,加之肠管及其系膜血管具有较大弹性,故发生嵌顿超过12小时亦多不致肠管坏死,此期多有静脉返流部分障碍,其动脉血供良好,大多数病例可以手法复位成功。嵌顿时间的长短是判断有否绞窄的依据之一,而更重要的是依据症状与体征,因有少数病例嵌顿时间虽然不长,但已转变为绞窄性疝,这种情况较易判断,则不必试行手法复位增加其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六、七十年代,嵌顿疝是导致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患者就诊意识的提高,绝大多数斜疝在发现早期即接受手术治疗,嵌顿疝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腹股沟斜疝若发生嵌顿则危害性极大,如果不在肠管发生绞窄、坏死之前将被嵌顿的肠管还纳到腹腔,则后果相当严重.收集江城县医院2003~2009年间共收治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22例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嵌顿疝,又称嵌闭性疝。是指由于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可复性疝的内容物突然不能纳入腹腔,局部肿块增大,伴有疼痛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腹外疝发生嵌闭后,被嵌顿的肠管首先是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充血,水肿,继之动脉受压,血流减少,甚至血流被完全阻断,造成肠管坏死,形成绞窄性疝。因此,对嵌顿疝,如能早期接触肠梗阻,即肠管没有坏死之前,进行手法复位效果良佳。但若延误治疗或错误诊断,肠管已发生坏死。穿孔则必须手术,而手术治疗效果较差,既不能施行修补,术后又多发生伤口感染,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和治疗上的麻烦。所以,对于嵌顿性疝,需要我们作出早期明确诊断,并制定出正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桂鲜 《广西医学》2007,29(1):110-110
腹股沟斜疝若发生嵌顿则危害性极大,如果不在肠管发生绞窄、坏死之前将被嵌顿的肠管回复到腹腔,则后果相当严重.本文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5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急腹症表现的腹外疝嵌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3-2001年我院住院例以急腹症表现的腹外疝嵌顿的临床经验。结果 本组8例均为腹股沟斜疝,2例复位成功,6例急诊手术,腹股沟切口5例(其中因绞窄性肠坏疽行肠切除1例),剖腹探查联合腹股沟切口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以急腹症表现的腹股沟疝嵌顿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虽然股疝嵌顿几率最高,但腹股沟斜疝嵌顿最常见,除非局部红肿热痛或有腹膜炎体征,首先手法复位。若手法复位失败,立即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1.
董家广  白卫云 《当代医学》2011,17(12):99-100
目的 分析研究腹股沟嵌顿性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婴幼儿嵌顿疝,采取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儿童及青年,则采取疝囊高位结扎及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Ferguson法修补术;对于中老年则采取高位结扎加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修补术.对于绞窄性嵌顿疝,根据疝内容物是否坏死,决定手术方式.结果 本组23例,全部治愈.甲级愈合20例,乙级愈合3例;并发症:腹腔感染1例,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2例;经随访1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嵌顿性腹股沟疝一旦发生嵌顿,就会导致血循环障碍,进而引起绞窄、肠管坏死.手术是治疗嵌顿性疝的有效方法.准确判断疝内容物的活力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急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疝病例的1/6。年龄越小,发生嵌顿疝的机会越大,3岁以下者占80%。绞窄性疝在嵌顿中的比例未见明确统计数字。嵌顿时间越长,发生疝内容物血运障碍、绞窄的比例越高。婴幼儿嵌顿疝一旦发生绞窄,处理困难,后果严重,死亡率高。总结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婴幼儿绞窄性疝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嵌顿性疝常发生在强度劳动或排便、剧烈咳嗽等使腹内压力骤增的动作时发生.疝一旦嵌顿,自行还纳的机会较小,如未得到及时处理,症状逐步加重,终将成为绞窄性疝.绞窄性疝的临床症状可因疝内容物的坏死、感染、侵及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患者出现脓毒血症的全身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腹股沟嵌顿疝无法手法复位患儿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5月-2016年10月之间收治的不能以手法复位治疗的腹股沟嵌顿疝学龄前患儿,以腹腔镜下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5.3±15.3)min,而总体住院时间为(3.3±0.3)d。在手术后切口恢复良好,并未发生阴囊水肿、睾丸疼痛,也未出现缺血性坏死。术后随访至今无隐匿疝、切口疝及疝复发病例。结论:学龄前儿童嵌顿疝若无法手术复位,可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临床和尸检资料说明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发睾九坏死的临床表现及解剖基础。从而提出婴幼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治疗意见:(1)嵌顿时间在12小时以上、局部张力大、红肿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免发生睾丸坏死;(2)对嵌顿时间在20小时以上或绞窄疝,手术时应常规探查睾丸,以免遗漏;(3)对睾丸切除应慎甚从事,经处理观察确实坏死者应予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技巧。方法:对223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手法复位及复位后手术治疗。结果:全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时麻醉后复位55例,成功213例,成功率95.5%。130例行一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患儿无任何不适。结论: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手法复位及复位后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可及时解除嵌顿,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壁外科急症之一,发病率约0.29%~2.90%,死亡率达3.19%[1-2].对于嵌顿时间较短的(嵌顿时间在3~4 h、没有出现明显急性腹膜炎)患者,一般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而对于嵌顿时间较长或是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目前的最佳治疗方案是急诊手术治疗[3].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开放性手术,但开放性手术存在无法观察腹腔内情况、可能导致部分逆行性嵌顿坏死肠管遗漏、术后更易发生切口感染、复发以及术后慢性疼痛等缺点.腹腔镜下嵌顿性疝修补逐渐被广大学者认可并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2010-01/2020-10月作者医院收治的223例接受嵌顿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优势及缺陷,为腹腔镜下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们采用手法复位疗法,治小儿腹股沟早期嵌顿性疝的效果较好,介绍如下.手法复位的适应症1、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发热、腹胀、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2、嵌顿时间不长,局部疝块无明显红肿炎症现象,压痛不明显,精索无明显增粗等.3、体温不高,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凡符合以上情况者,可用手法复位.若在2~4小时内不能复位者,或发生绞窄时,应立即手术,以免失去手术时机,造成生命危险.非手术疗法1、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由于小儿哭闹不合作,常肌注苯巴比妥钠8~10毫克/公斤体重,或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练  陈伦家 《河北医学》2005,11(4):353-354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嵌顿疝治疗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3年收治的39例新生儿嵌顿疝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手术治疗28例,肠管坏死12例,睾丸坏死8例,手法,复位1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嵌顿性腹外疝是常见的急腹症,如延误诊治会发生疝内容物绞窄,常致肠坏死穿孔,造成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我科从1960~1989年收治绞窄性腹外疝致肠坏死45例,现就其诊治问题作一分析。 (一)临床资料 30年间我科收治嵌顿性腹外疝239例,其中绞窄致肠坏死者45例,发生率为1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