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46株结核分支杆菌初始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 1 998年— 2 0 0 0年间我实验室培养阳性结核分支杆菌初始耐药性 ;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的间接法进行 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测定 ;结果 :耐SM、INH、RFP、EMB率分别为 3 6.9%、2 6.1 %、2 3 .9%、2 1 .7% ;总耐药率为 58.7% ;耐 1药、2药、3药、4药的耐药率为 2 6.1 %、1 7.4%、1 3 .0 %、2 .2 % ;结论 :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严重 ,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8月1日-2011年7月31日462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Sbl和EMB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观察青年组(14-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初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2613%、44.7%、和43.4%,青年组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2,P〈0.01)、(X^2=5.41,P〈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复治患者耐多药率分别为15.6%、57.8%和19.6%,中年组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0,P〈0.01)、(X^2=20.67,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结核病患者耐药率、耐多药率均有所不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多耐药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武汉和海口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对5种抗结核药的MIC并分析其耐药特征。方法 BACTEC技术和改良罗氏培养用于MIC的测定。结果 66株结核菌对IHN,SM,PAS,EMB和EFP的耐药率分别是39.4%,24.2%,16.7%,24.2%和37.9%。武汉和海口分离株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耐药率为57.6%。多耐药率为42.2%。多耐药株占总耐药株的73.7%。多耐药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对乙胺丁醇(EMB)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EMB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对10株耐乙胺丁醇结核分支杆菌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在ABI377型全自动测序仪上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10株EMB耐药株的embB基因测序有7株(70%)发现点突变,其中Met(ATG)→Lle(ATA)2例,Met(ATG)→Lle(ATC)1例,Met(ATG)→Lle(ATT)2例,Met(ATG)→Val(GTG)2例,另外3株EMB耐药株的embB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embB306位氨基酸Met被置换是结核分支杆菌对乙胺丁醇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测序分析可确认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是快速检测耐乙胺丁醇结核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宁夏1995-2004年结核分支杆菌原发耐药性。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测定。结果原发耐药率由1995年的54.5%下降至2004年的47.1%,异烟肼(INH)由1986-1994年的8.9%降至1995-2004年的4.2%,利福平(RFP)由5.9%下降至5.0%,吡嗪酰胺(PAS)、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卡那霉素(KM)均明显上升。结论1995-2004年宁夏结核分支杆菌原发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前结核病对一线及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及耐多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测试法对2327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总耐药率53.07%,耐多药率22.47%;近2年初始耐药占32.62%,获得性耐药占67.37%;并在10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发现9例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结论:本地结核菌耐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较高,并已发现严重耐药结核病患者,建议积极开展耐药菌监测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结核分支杆菌的初始、获得性耐药及复治后MDR-TB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近10年活动性结核病病人的初始、获得性耐药及复治后耐多药结核(MDR-TB)分布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抗结核方案、防痨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及制定宏观控制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分临床及结核菌监测两部分。临床资料主要针对有流行病学意义的住院结核菌阳性病人,对不同地区及年龄段的结核菌阳性病人的治疗、预后、复治原因及死亡率作分析;耐药菌检测主要对门诊及住院病人的痰及其他标本作结核菌培养及NAP区分试验。结果:住院活动性结核病人9605例,结核菌阳性3282例,占34.16%,15-60岁年龄段占85%以上。复治结核菌阳性组合并症及药物毒副反应、死亡率均高于初治组;8984份标本作分支杆菌培养,阳性3697份(41.15%);3373株结菌作耐药监测,总耐药率55.70%,初始耐药412株,占12.21%;初始MDR-TB菌154株,占初始耐药菌的37.37%。复治菌株耐药率43.49%,复治MDR-TB菌822株,占复治耐药菌的56.03%。结论:临床工作中,结核菌阳性病人占1/3左右,青壮年组占85%以上,复治及复治后组毒副反应及死亡率高。耐药率10年来有逐年增高趋势,初始耐药及获得性耐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趋于MDR-TB。  相似文献   

8.
郭磊  马娟玫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1):663-665
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从初治肺结核分离出的187株结核杆菌做7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187株结核菌原发耐药率为56.1%,耐药率依次是SM38.0%、INH35.3%、RFP23.0%、EMB17.6%、KM9.1%、PAS8.6%和CPM1.1%;耐1药、2药、3药和4药以上分别占原发耐药的24.8%、43.8%、14.3%和17.2%;耐HR33株为17.6%,占原发耐药的31.4%;H、R、E、S一线药物同时耐2种以上67株,占原发耐药的35.8%。S、H、R、E耐药发生率较高;耐多种药物结核(MRD-TB)急待有效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快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的分子药敏方法。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了20株异烟肼(INH)敏感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20株INH耐药株的katG基因,随后用SSCP方法鉴定扩增产物有无突变,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作对照。结果:所有INH敏感株均观察到katG基因扩增产物,20株INH耐药株中19株观察到katG基因扩增产物。以H37RV标准株为对照,20株敏感株SSCP带谱与对照相同;19株INH耐药株中8株与对照相同,11株有不同程度的差异,INH耐药katG基因突变或缺失的阳性率为60%。结论:多数结核分支杆菌耐INH是由于其katG基因突变所致,用PCR-SSCP筛选突变株可达到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INH耐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本院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和二线药物的获得性耐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比例法对577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各类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获得性耐药情况。结果:577株结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药232株(40.2%),获得性耐药345株(59.8%)。345株获得性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部分医院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趋势。方法对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所属各医院及周边社区医院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及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1株,其中MRSA 81株(28.83%),2007—2009年MRSA分离率分别为33.33%、29.47%、27.71%。不同标本之间MRSA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病区之间、年龄组之间MRSA分离率存在明显差异(χ2=3.54~18.47,P<0.05),但没有性别差异。MRSA对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χ2=5.91~281.00,P<0.05、0.01);MRSA与MSSA对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均较低;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菌株,MRSA对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 MRSA分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耐药率仍很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病人耐药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住院肺结核病人耐药现状 ,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②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对 2 76例痰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进行 10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检测。③结果  2 76例病人总耐药率为 62 .3 1% ,初治组和复治组耐药率分别为 5 5 .2 2 %和 81.3 3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χ2 =15 .86,P <0 .0 0 1)。 2 76例病人多药耐药率为 19.92 % ,初治组和复治组耐 2种或以上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χ2 =7.12~ 3 1.3 9,P <0 .0 1、0 .0 0 1)。 10种药物中 ,初治组异烟肼耐药率最高 ,为 14.93 % ;复治组盐酸乙胺丁醇耐药率最高 ,为 2 6.67%。两组同性别间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χ2 =14.70 ,P <0 .0 0 1;χ2 =7.0 1,P <0 .0 1)。④结论 肺结核病人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及多药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结核病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监测临床标本中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率及其耐药性的变化。方法用M-H法测定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结果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37%。耐药谱分析,酶型以CTX—M为主。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在感染标本中占有很大比重,ESBLS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亚胺培南对产超广谱ESBLS菌株保持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ICU病人感染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邢金燕  孙运波  栾敏  李慧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2):146-147,149
①目的 了解ICU病人感染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探讨临床防治对策。②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年9月~2003年6月我院ICU收治感染病人97例的临床资料、感染病原菌谱、耐药性及临床特点,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③结果 97例感染病人共分离出细菌374株,以G^-杆菌为主(占72.63%),球菌及真菌比例较高(分别占17.20%和10.17%)。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一位(20.86%),除大肠艾希菌(36%)外,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比率均在70%以上;G^+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96.77%;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氟康唑、铜康唑及两性霉素B均敏感。病人感染除自身情况(高龄)及基础疾病因素外,与抗生素及制酸剂的使用、介入性操作等有关。④结论 ICU病人感染及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为控制感染及耐药菌播散,必须严格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制酸剂的使用及不必要的介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尿路感染病人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确诊并有完整病原学资料的尿路感染病人共1205例,对其尿液的病原学、药敏学进行分析。结果在120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829株(68.80%),其中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602株(49.9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41株(3.40%)和铜绿假单胞菌40株(3.32%)。革兰阳性菌305株(25.31%),其中最多的是粪肠球菌103株(8.55%),其次是屎肠球菌68株(5.64%)和溶血葡萄球菌36株(2.99%)。另检出真菌71株(5.89%),以酵母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碳青酶烯类、耐酶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西丁。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氧哌嗪青霉素/Tazo。结论尿路感染病人细菌耐药率较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经验用药也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耐药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痰培养分离出的1203株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为301株(2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68株(22.3%)、鲍曼不动杆菌186株(15.5%)、大肠埃希菌116株(9.6%)、金黄色葡萄球菌111株(9.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最低为0、肺炎克雷伯菌为0.9%。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病人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的82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主要来自痰标本(90.6%),对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低(16.28%),其次为亚胺培南(31.25%),对其他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现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提示临床医师必须对该菌所致感染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4—01~2005—12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人痰培养阳性的病原菌进行药敏检测,按NCCLS 200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同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a中分离出538株革兰氏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气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白杆菌为主;64株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耐药分析显示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亚氨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80.7%)敏感性高,其他依次为阿米卡星(59.1%)、左氧氟沙星(56.1%)、头孢他啶(53.8%);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气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中产ESBLs菌株,分别为30.4%、24.4%及29.7%;产酶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抗菌剂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产酶菌株对亚氨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好,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次之,对三代头孢高度耐药。结论:近2a来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的主要致病菌,是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气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白杆菌为主的革兰氏阴性菌,产ESBLs菌株的增多是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防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②方法 采用Microscan MA-4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或API系统对本地区临床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培养并使用K—B法检测其耐药性。③结果 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626株,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36.9%)和ICU病房(31.0%),其次为神经内科病房(12.1%)、肿瘤科病房(11.0%)和其他病房(8.9%);该菌广泛耐药,除对亚胺培南、特治星等少数抗菌药物敏感外,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④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呼吸内科和ICU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感染分布情况及其对14种抗生素体外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年住院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同时对其感染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内共检出182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82.4%)、伤口(12%)和泌尿道(3.8%)等。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的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为3.2%、7.1%、9.8%,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噻肟、头孢唑啉,耐药率为47.8%、39%。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以呼吸道为主,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但耐药情况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头孢三代的耐药率高于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的结果,所以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延缓耐药菌株增加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