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弱视训练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弱视训练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62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前术后实施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弱视训练,随访2年,观察术后视力情况。[结果]本组无伤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41眼矫正视力>0.3。[结论]针对患儿的特点,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注重术前检查、术后护理,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术后配合弱视训练对促进视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8例外伤性白内障患儿手术前后实施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护理;观察术后视力情况。结果本组98例中43例矫正视力>0.3,脱残率47.8%;33例矫正视力达0.5以上,脱残率36.7%。结论注重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前后的应用,可以提高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成功率,促进患儿视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合并眼球震颤的先天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42眼)合并眼球震颤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规范化围手术期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复诊率、配镜和弱视训练、术后视力情况.结果 6个月的随访率为65.6%,配镜和弱视训练100%,视力较出院时有明显提高.结论 根据患儿特点进行规范化的术前、术后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对尽早手术治疗、定期复诊、提高弱视治疗依从性、改善视功能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Ⅰ期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报告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能合作、未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0.5者有70眼(占39.1%)。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吸出、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技术已成为治疗儿童白内障的最佳方案。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各项准备,严密进行术后观察,积极开展术后的弱视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Ⅰ期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报告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结果 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能合作、未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70.5者有70眼(占39.1%).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吸出、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技术已成为治疗儿童白内障的最佳方案.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各项准备,严密进行术后观察,积极开展术后的弱视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Ⅰ期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报告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能合作、未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0.5者有70眼(占39.1%)。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吸出、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技术已成为治疗儿童白内障的最佳方案。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各项准备,严密进行术后观察,积极开展术后的弱视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概述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弱视训练依从性的研究进展,为提高训练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围绕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弱视训练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概述。结果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弱视训练依从性为40.5%~87.0%,弱视训练方式、护理干预措施、患儿年龄、患儿心理、治疗时的视力、家长的心理、家长文化水平、疾病认知程度、医护患关系、健康教育方式等因素均对患儿术后弱视训练依从性水平有影响。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弱视训练依从性为40.5%~87.0%,患儿依从性评估量表有待进一步制定及规范,可以通过关注患儿父母心理,增加护患之间训练体验感沟通,规范护理干预方案,强化健康教育等措施提高其训练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9例白内障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对患儿尤其是家长做好宣教,进行必要的术前训练,懂得正确的白内障知识,进行科学的护理,使患儿及家长能够正确地认识手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各项特殊的眼科检查;术中有针对性的护理,如熟悉手术环节,用温和的语言使局部麻醉患儿保持安静等;术后细致的护理,出院后积极随访,坚持长期的弱视训练等,不仅是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而且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2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进行护理总结.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绝大多数患儿安全渡过手术期并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后,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实施术后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护理模式,使患儿能够坚持弱视训练,巩固并提高白内障患儿术后视力。方法对先天性白内障40例患儿48只眼。在住院期间及其出院后对患儿及家长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指导较大患儿及家长弱视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指导家长亲自操作。在患儿出院时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视力情况制定具体的弱视训练计划和复诊时间,定期给予电话随访及上门家访并询问训练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强化坚持训练的重要性。结果通过家庭康复指导护理模式,22例3~10岁患儿共28只患眼,平均训练26个月,其中89%达到较好视力。18例6~36个月患儿20只患眼平均训练18个月,其中75%达到注视反射灵活。结论所有患儿能够坚持弱视训练且经过弱视训练,不仅可以使患儿视力得到提高,甚至可以达到正常水平。家庭康复指导护理模式是目前能够使患儿坚持弱视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提高患儿视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炜  徐媛 《天津护理》2006,14(6):321-321
对451例白内障患儿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前行心理护理,做好禁食等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麻醉并随时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术中配合医师调整超声乳化机等仪器;术后对麻醉苏醒时的患儿进行重点护理。对家长进行宣教指导。451例白内障患儿术后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白内障患儿家长对术后视力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找出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3位白内障术后患儿家长进行白内障术后视力治疗的认知情况、知识获得途径、有无中断治疗及中断治疗的原因等调查。结果159份有效问卷中,81.76%的患儿家长知道术后要进行视觉治疗,但对弱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知晓各不相同,最少为15.09%,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医生,而护士为最低。另外,被调查者中有41位患儿中断治疗,分析主要原因是患儿不合作及家长不重视。结论白内障患儿家长对术后视力治疗的具体方法了解不够,造成部分患儿术后没有得到及时且良好的正规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注重宣教的效果,保证每个患儿术后均能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白内障患儿家长对术后视力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找出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3位白内障术后患儿家长进行白内障术后视力治疗的认知情况、知识获得途径、有无中断治疗及中断治疗的原因等调查.结果 159份有效问卷中,81.76%的患儿家长知道术后要进行视觉治疗,但对弱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知晓各不相同,最少为15.09%,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医生,而护士为最低.另外,被调查者中有41位患儿中断治疗,分析主要原因是患儿不合作及家长不重视.结论 白内障患儿家长对术后视力治疗的具体方法了解不够,造成部分患儿术后没有得到及时且良好的正规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注重宣教的效果,保证每个患儿术后均能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儿童白内障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及显微眼科手术的发展,眼科医生对儿童白内障尽早除以防弱视的原则已被公认。作报告65例106眼儿童白内障行囊外除联合局限性前玻切和(或)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的护理体会。认为作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指导其正确的点眼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特别是术后积极的弱视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临床资料证实.绝大多数患儿术后视力能够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严重屈光参差性弱视低龄儿童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LASIK)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低龄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LASIK手术矫治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评价LASIK矫治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对90例(90眼)年龄为2~10岁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行角膜中央最薄处厚度和中央2.5mm外4个方位厚度检测,1%阿托品散瞳验光、角膜直径测量,wavefront或OPD—scan波前像差仪进行坐位时的虹膜识别后行LASIK治疗;术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制定详细的弱视治疗方案。结果本组患儿均配合良好,术后36个月随访视力均有提高,为进一步治疗弱视创造了条件。结论LASIK手术矫治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明显改善了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显示出良好的弱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93例(106眼)拟行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做好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密切配合医师,观察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和主观视觉等视功能情况。结果:术后第1d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均优于植入球面人工晶体患者;采用视功能问卷调查表,进行视功能及生存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患者总体满意度好。结论:非球面人工晶体能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高质量的护理技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患者获取满意视功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白内障患儿家长对术后视力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找出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3位白内障术后患儿家长进行白内障术后视力治疗的认知情况、知识获得途径、有无中断治疗及中断治疗的原因等调查。结果159份有效问卷中,81.76%的患儿家长知道术后要进行视觉治疗,但对弱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知晓各不相同,最少为15.09%,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医生,而护士为最低。另外,被调查者中有41位患儿中断治疗,分析主要原因是患儿不合作及家长不重视。结论白内障患儿家长对术后视力治疗的具体方法了解不够,造成部分患儿术后没有得到及时且良好的正规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注重宣教的效果,保证每个患儿术后均能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视奇多媒体技术在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弱视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5例58眼3岁~12岁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采用视奇多媒体技术进行弱视训练。[结果]视奇多媒体技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弱视患儿年龄越小,预后越好。[结论]视奇多媒体技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弱视患儿效果好,训练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极其重要,提高了弱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技术。方法:对15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患儿手术前后实施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护理,观察术后视力情况。结果:患儿康复出院,视力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儿童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个性化的护理,重视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并及时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对提高术后视力,防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最常用的方法[1] ,而术后后发障的形成是影响远期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并发症[2 ] 。术中行后囊切开或前部玻璃体切割是预防和减轻后发障形成的有效方法[3] 。我院 1995~ 1999年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38例 ,术中后囊切开 17例 ,术后有效降低了后囊混浊的发生率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38例 ,男 2 7例 ,女 11例 ,平均 18 6岁。常规手术 2 1例 ,术中后囊切开 17例。1 2 外伤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