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齿叶草为玄参科植物齿叶草Odontitesserotina(Lam.)Dum.的干燥地上部分。蒙名为宝日—巴沙嗄,具有凉血,止刺痛的功能。本文描述了蒙药材齿叶草的性状,组织及粉末显微特征,为开发利用这一药源提供了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扭肚藤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方法,显微鉴别包括茎及叶的横切面、组织粉末;理化鉴别增加了薄层鉴别. 结果描述了扭肚藤的生药性状、茎及叶的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薄层鉴别检出东莨菪素. 结论研究结果为扭肚藤的药材鉴定、质量标准完善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构叶的生药学研究,为构叶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形态学特征对构叶进行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鉴别,运用薄层色谱、紫外光谱法对构叶进行理化特征鉴定.结果 构属植物构叶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与同属植物小构叶鉴别特点有明显不同.结论 研究结果 可作为构叶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桫椤叶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桫椤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结果描述了桫椤叶的性状、粉末显微特征、成分预试以及薄层鉴别结果。结论该研究为桫椤叶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特征,为其生药学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 白鹃梅食用部位具有独特的性状,其叶、花及花的粉末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结论 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鉴别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一项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异叶香薷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应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方法。结果:异叶香薷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香薷Elsholtzia heterophylla Diels的干燥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狭叶松果菊鉴别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形态、性状与显微鉴定。结果 完成了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的描述。结论 部分结果可为制订狭叶松果菊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找出4种黄精地上部分的主要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的方法对4种黄精地上部分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 4种黄精地上部分在性状特征和叶横切面、茎横切面、叶表皮和粉末的显微特征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 性状和显微方面的主要鉴别特征可作为4种黄精地上部分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特征,为其生药学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白鹃梅食用部位具有独特的性状,其叶、花及花的粉末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结论白鹃梅花蕾及嫩叶的显微鉴别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一项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丢了棒根的生药学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与显微鉴别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丢了棒根的性状与显微鉴别均有明显的特征.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作为丢了棒根的生药学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收集9种蕨类药物,经考证其原植物分别为:翠羽草为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金狗脊为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辟瘟草为金鸡蕨Phymatopsis hastata、鱼鳖金星为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des、凤尾金星草为粤瓦韦Lepisorus obscure-venulosus、独叶一枝枪为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蜈蚣萍为槐叶萍Salvinia natans、草石蚕为江南星蕨Microsorum fortu-nei,金鸡独立草与翠云草是同一物,即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雪峰王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结果:阐述了雪峰王的生药学理论。结论:所得结果可为雪峰王的鉴定、质量标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指导思想,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开展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探索,以期确立中医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J Am Med Inform Assoc》2006,13(2):233-235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use of biometric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n iris-based biometrics system for identifying twins and their parents in a longitudinal research study. It explores the use of biometrics (science of measuring physical or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as a technology for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during longitudinal studies to help ensure data fidelity. Examples of these circumstances include longitudinal epidemiological and genetic studies, clinical trials, and multicenter collaborative studies wher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subjects over time can be difficult when the subject may be young or an unreliable source of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he use of technology can automate the process of subject identification thereby reducing the need to depend on subject recall during repeated visits thus helping to ensure data quality. This case report provides insights that may serve as useful hints for those responsible for plann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that involves participants' authentication that would require a more secure form of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年航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航空医学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以航空医学为主题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航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纳入文献中2016年发文量最高,以航空主题发表文献的期刊以《空军医学杂志》为主,航空专业院校、军队医院为主要研究机构,地域分布以北京为主,飞行人员医学选拔、疾病谱、航空医学鉴定等为热点研究领域。结论:需加强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健康、民用航空飞行人员患病率、飞行人员航空医学选拔与鉴定的相关研究,了解飞行人员医学停飞规律、停飞原因分布及特点,增强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主动性,及时制定防治措施,降低医学停飞率。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代谢物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众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在于对大量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鉴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磁共振、质谱、色谱以及毛细管电泳等技术的发展和联用,使得代谢组学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磁共振和质谱是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技术平台,对代谢产物进行明确的鉴定是代谢组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本文就代谢组学相关分析技术及代谢物鉴定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牯岭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Trautv.var.kulingensis Rehd.根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方法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详细描述了牯岭蛇葡萄根根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性,经薄层色谱分析发现该药材含有羽扇豆醇等4种成分。结论所发现的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别牯岭葡萄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汕头市濠江区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0年1-9月期间,开展3次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横断面调查,采用血凝抑制法检测居民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次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共检测480人,总阳性率为15%,各月份阳性率逐次下降(1月为20%、3月为15.2%、9月为9.4%);各年龄组人群中,6~岁组阳性率(30.2%)最高,16~岁组阳性率(15.1%)次之,0~岁组幼儿阳性率(8.3%)再次之,≥60岁老人组阳性率(6.3%)最低。结论濠江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较低,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完全建立,适当接种甲流疫苗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