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母婴依恋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母婴依恋关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母婴依恋量表对285名早产儿母亲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85名住院早产儿母亲的母婴依恋关系得分26~104分,中位数为71.00分。母亲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产后抑郁是母婴依恋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NICU早产儿母亲母婴依恋水平中等,应加强对年轻、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有抑郁情绪的母亲有关母婴依恋知识的教育指导,为母亲提供育儿支持,改善母婴依恋关系,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住院新生儿母亲母婴依恋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病房环境、母亲身心健康状况、母亲与医务人员的关系及母婴早期接触度;护理干预包括袋鼠式护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心理支持、母婴积极接触、发展性照顾及出院指导与随访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出生后,常有些治疗及护理操作需抱离产妇身边,如沐浴、接种疫苗等.为取得新生儿父母的信任及配合,加强护患沟通,保障母婴安全,2010年1月我科自行设计了母婴分离卡,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胡建梅 《中国科学美容》2011,(23):133-133,135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120例新生儿分别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及封闭式护理,比较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护理技能各项指标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峙婴床旁护理是母亲和新生儿护理操作与健康教育的现代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婴儿吸吮次数,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孩子母婴阻断失败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5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0日本院妇产科和儿科门诊所收治的母婴阻断失败的患儿38例,随访其母亲的年龄、孕期情况、产前HBeAg和HBV DNA情况、核苷(酸)类药物应用,分娩方式及产后哺乳情况.结果 38例患儿母亲中HBeAg阳性37例(97.4%),HBV DNA载量为(6~7)log10拷贝/ml者35例(92.1%);38例母亲中有24例(63.15%)为剖宫产,14例(36.84%)为自然分娩;2例母亲全孕期服用拉米夫定,其中1例产生拉米夫定耐药,另1例发展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均导致母婴阻断失败;随访到36例母亲的喂养方式,其中人工喂养者32例(88.9%),母乳喂养者4例(11.1%).结论 HBV DNA高载量的HBeAg阳性母亲是HBV感染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HBV-S基因变异导致病毒免疫逃逸,是疫苗免疫失败的罕见因素;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均不能降低HBV感染的母婴传播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母婴传播,对母亲HBs Ag阳性的新生儿进行联合免疫(HBIG+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成功率可达90%~95%,但对于高病毒载量的母亲,在联合免疫的情况下,仍有8%~32%的婴儿在围生期感染HBV,在围产期感染HBV者有90%发展成慢性感染,这些慢性感染者有15%~25%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因此,对HBV感染的孕妇进行管理及制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策略对降低母婴传播率至关重要。由于人们对此类问题的敏感性,临床试验难以进行。本文将从HBV母婴传播模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预防产科婴儿被盗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预防产科婴儿被盗的安全保障体系,防止母婴同室婴儿被盗。方法分析母婴同室婴儿被盗的风险因素和医院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确立医院婴儿安全保障体系的组织结构,建立立体化的医院婴儿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严格出入口管理及执行婴儿出入证、探视证制度,认真履行婴儿防盗安全告知义务,加强病房巡视及交接班制度。结果运行3年未发生婴儿被盗事件,住院分娩人数由2006年620人上升到2009年2144人,孕产妇满意度由91.13%上升到98.23%。结论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建立的婴儿防盗安全保障体系,能杜绝婴儿被盗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妇女哺乳期添加奶粉的原因,为母乳喂养行为改变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扎根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收集32名哺乳期妇女资料,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整理和分析数据。结果妇女哺乳期奶粉添加行为归因于母亲自身、婴儿、母婴二联体及哺乳环境多维度的哺乳压力。结论哺乳期妇女面临着来自自身、婴儿、母婴二联体及环境的多维度哺乳压力,应加强对这些压力源的识别,并对母乳喂养行为改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母婴同室床位设置优势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 《护理学杂志》2000,15(6):329-330
为探讨母婴同室床位设置优势,将120例母婴同室的母婴随机分为母婴同床、母婴分床各60你,从24h吸吮次数,生后第1天新生儿体温值、生后第6天新生儿生物钟紊乱例数三方面观察。结果:母婴同床新生儿较母婴分床新生儿吸吮更频繁,复温效果好,能迅速纠正新生儿生物钟紊乱现象。提示:母婴同床比母婴分床更有利于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复温及促进婴儿心理适应性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产儿母婴互动现状,为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提供支持。方法选择住院低危早产儿(38例)及其母亲(38名),分别在住院期间母亲首次探视和出院后首次随访时采用婴儿哺喂评估量表(NCAFS)对早产儿母婴互动状况进行评分。结果早产儿母缨NCAFS评分低于美国正常水平;在早产儿出院后首次随访(纠正胎龄40周)时NCAFS评分为45.79±7.58,首次探视时(纠正胎龄35周)评分为39.53±7.16,不同时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母婴互动水平较低,与婴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关。我国现行的病区管理模式不利于母婴互动,需建立积极干预措施促进早产儿母婴互动。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用于母婴同室病房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母婴同室的安全,无刺激,效果可靠的空气消毒药物,采用4种中草药艾叶,牛蒡子,菖蒲,苍术,分为4组用于母婴同室的空气消毒。对消毒前后室内菌落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组中草药消毒后室内菌落数均达到医院卫生学标准,且有芳香气味,对产妇和新生儿无刺激,适用于卧有病人房间的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2.
母婴同室中患病乳母母乳的喂养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何树森,庄桂莲,郑青,孙秋霞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言忆安1临床资料自1994年起母婴同室病房接收乳母1694例,其中患病乳母206例。患产褥感染3例、上呼吸道感染24例、尿路感染8例、阑尾炎2例、支...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出生后保暖预防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对1999年7-12月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同室组),对2001年7-12月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实施保暖4h,体温≥36℃时行母婴同室护理(保暖组)。结果保暖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同室组。提示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保暖升温,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升区域内基层医院母婴照护水平,提高孕产妇及照护者照护能力。方法 以医联体新生儿专科护理联盟、远程医疗中心为平台,通过组建母婴照护团队、基线调查、优质护理服务下沉基层医院及母婴关爱行动等举措,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家庭构建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为母婴提供全程、连续性的母婴护理。结果 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实施后在区域内形成同质化的母婴护理技术标准;培养产科专科护士72名,儿科专科护士53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母婴照护相关基础技能、重症护理、急救技能得分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实现了区域内母婴护理技术共享,提升了医联体内基层医院母婴照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制护理标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超峰  蒋红 《护理学杂志》2009,24(24):13-13
婴同室是指新生儿出生后随母亲一起进入同一休养室,婴儿与母亲24h同居一室[1],即使某些原因需要母婴分开,每天分离时间也不得超过1h。但在临床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由于新生儿外形特征相似,很难进行准确鉴别.而且新生儿本身不具备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果不给新生儿以有效标识,往往会造成对象的错误识别,甚至引起护理纠纷.鉴此,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我科依据新生儿不同的治疗、检查、护理给予不同的标识,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1例婴儿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原因和时间,为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09慢性HBV感染母亲分娩的409例婴儿随访观察,所有婴儿均在出生后2 h内、15~30 d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并按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 μg。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婴儿出生时外周静脉血的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HBeAb、HBcAb)和HBV DNA,并于婴儿1个月、7个月~3岁随访。409例慢性HBV感染母亲按照血清HBV DNA水平高低分为3组,分别为HBV DNA阴性组147例患者(< 5 × 102拷贝/ml)、低病毒含量组124例患者(≥ 5 × 102~< 1.00 × 106拷贝/ml)、高病毒含量组138例患者(≥ 1.00 × 106拷贝/m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喂养方式、分娩方式、母亲血清HBV DNA和HBVeAg水平对母婴传播的影响。 结果发生母婴传播的11例婴儿中,45.45%(5/11)婴儿从出生至1月龄HBsAg、HBV DNA持续阳性,1月龄时HBsAg均> 250 IU/ml、HBV DNA均> 1.00 × 106拷贝/ml,免疫失败,全部进展为慢性感染,分析为宫内感染;54.55%(6/11)婴儿出生时至1个月龄无明确感染,抗-HBs均阳转,但在7月龄时5例婴儿、12月龄时1例婴儿发生HBsAg、HBV DNA阳转,分析为产后感染。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婴儿感染率分别为0、0.81%(1/124)和7.25%(10/138),高病毒载量组较低病毒载量组婴儿感染风险高8.98倍(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血清HBV DNA水平是影响母婴传播的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28~6.39、P = 0.01)。 结论婴儿出生后经严格主-被动联合免疫,血清高病毒载量母亲分娩婴儿仍有HBV母婴传播风险,母婴传播的原因除宫内感染外,产后感染亦是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特别在被动免疫消失,主动免疫尚未产生时,婴儿存在较大母婴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分娩镇痛以减少母亲分娩时痛苦.是国内外麻醉科、产科医师关注的课题。针对这一课题.各级医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许多的经验。笔从2004年8月起.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的方法.对部分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慧  马丽霞 《护理学杂志》2001,16(7):435-435
我院 1998年在创建爱婴医院的过程中 ,根据母婴同室的要求 ,将产妇休养床及婴儿床制成母婴连体床 ,并于 2 0 0 0年 4月投入使用 ,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1 材料及制作方法在产妇休养床的一侧床边做一活动式的抽屉式小床。小床的底部及滑道分别用 0 .6 cm钢筋和 3cm角钢制成 ,护栏的边框和栏心分别和 2 .5 cm的角钢与扁钢制成。小床长 75cm,宽 40 cm ,深 2 0 cm。见图 1。2 使用方法使用时从床的一侧拉出到所需位置 ,两侧用钩固定 ,四周形成护档 ,开口处面向大床及母亲 ,当婴儿不使用时 ,可将小床还回原处。3 优点1简单、易操作 ,安全系数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保障新生儿从出生后在院全过程的身份交接安全,有效杜绝错抱新生儿的严重后果发生。方法设计制定产科母婴交接核对表,严格规范查对内容及查对方法,认真按照流程规范落实。结果使用产科母婴交接核对表后未发生一起新生儿交接错误。结论产科母婴交接核对表的应用使新生儿交接流程严谨、方便、合理,能有效杜绝新生儿交接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联合穴位刺激对母婴分离的早产儿母亲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将母婴分离的160例早产儿母亲随机分为乳房按摩、穴位刺激、乳房按摩联合穴位刺激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分娩后24 h内根据分组给予母亲相应指导,直至婴儿回归母亲身边。比较四组母亲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7 d内乳汁分泌量和30 d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四组母亲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7 d乳汁分泌量和30 d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其中联合组最优,对照组最差。结论 乳房按摩和穴位刺激,无论是单独还是联合使用均可以提早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增加产后初期乳汁分泌,提升产后1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其中联合使用效果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