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g/kg单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与分次给药(400mg/kg连用5天)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儿童川崎病疗效。方法:对比急性期症状与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及随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CAD)发生率,以此作为临床判断指标。结果:川崎病发病5~7天内单剂给予IVIG2g/kg治疗能迅速控制急性期炎症,并能有效防止CAD的发生。结论:单剂2g/kg IVIG治疗川崎病与分次给药400mg/kg连用5天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因此推荐2g/kg IVIG作为川崎病首选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ASP)和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7例患川奇病病儿的疗法与临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IVIG+ASP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AS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1例发生冠状动脉扩张(CAD)。结论:IVIG是改善川崎病急性期症状,预防CAD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C)治疗川崎病的剂量与疗效。方法选择130例川崎病患儿,分为IVIG单次1g/kg、2g/kg,以及2g/kg分5次给药3种方法,观察三组患儿热程、退热时间,心电图及冠状动脉损害(CAD)情况。结果单剂量IVIG 1g/(kg.d)或2g/(kg.d)较2g/kg分次给药[400mg/(kg.d),连用5d]热程及退热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单日IVIG 1g/kg与2g/k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和CAD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荐1g/kg IVIG为治疗川崎病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杨丽 《农垦医学》2008,30(2):97-99
目的: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新疆兵团医院儿科住院的26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26例,IVIG敏感川崎病22例,IVIG不敏感川崎病4例,IVIG敏感川崎病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IVIG不敏感川崎病男女性别比例为3∶1(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例通过用IVIG治疗后48小时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2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控制,1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仍不能控制,在抗凝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得以缓解;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有良好疗效,且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减轻;通过回顾性分析及随访:IVIG敏感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5%.IVIG不敏感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33%;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发病10天内,尽早应用.IVIG1g/kg,单剂加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及严重程度.针对初次IVIG治疗不敏感,需36~72小时后再次应用IVIG1g/kg,若仍不能控制,在抗凝基础上可加用激素治疗有较好疗效;可降低发生严重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滴治疗川崎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如治疗护理不当 ,预后不良。我科自 1994年~ 1999年共收治川崎病患者 12例 ,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IVIG)联合阿斯匹林 (ASP)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2例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6月~ 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的诊断标准。经治疗后退热时间最短8小时 ,最迟 2 1小时 ,平均为 16小时 ,12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1.2 治疗方法 患儿均于病程 3~ 10天内确诊后治疗 ,γ -球蛋白…  相似文献   

6.
陈雪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62-1463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冠状动脉瘤为主要并发症的急性发热性出血性疾病,对于它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丙种球蛋白(IVIG)加ASP治疗,本文对单剂1.5g/kg和分次给药(0.5g/kg连用4~5d)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瘤(CAD)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 (IgG)治疗川崎病 (K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72例KD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1 6例 ,单服阿斯匹林 (ASP) ( 3 0~ 50 )mg/ (kg·d) ,热退后减至 ( 3~5)mg/ (kg·d) ;B组 2 6例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IVIG) 4 0 0mg/ (kg·d)连用 5天 ;C组 3 0例 ,予丙种球蛋白 2 g/kg单剂静脉滴注。B、C两组均同时联用阿斯匹林 ,方法同A组。 3组患儿其他用药基本一致。观察其退热时间、冠状动脉病变 (CAD)发生率及其恢复时间 ;结果 :A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4.6± 1 .4)天 ,CAD的发生率为 50 % ( 8/ 1 6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1 49.7± 1 6 .5)天 ;B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2 .0± 0 .4)天 ,CAD发生率为 2 3 .1 % ( 6 / 2 6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81 .5± 2 2 .5)天 ;C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1 .0± 1 .2 )天 ,CAD的发生率为 2 0 .0 % ( 6 / 3 0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6 0 .3± 1 3 .8)天。B、C组与A组CAD发生率比较P <0 .0 5,差异有显著性 ,B组、C组相比P >0 .0 5,差异无显著性 ;CAD平均恢复时间经检验 :tAB=4.51 3 ,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AC=8.2 97,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BC=1 .796 ,P >0 .0 5,差异无显著性 ;平均退热时间经检验 :tAB=8.955,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剂量与疗效,用单剂中等剂量IVIGlg/kg和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20例,并与单用阿司匹林作对照,其疗效远优于对照组,提示单剂中等剂量IVIG联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亦能获得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 (KD)的治疗效果。方法  2 2例KD患儿给予中等剂量免疫球蛋白 (1g/kg)联用阿斯匹林治疗 ,另外 2 0例KD患儿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2g/kg)联用阿斯匹林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表现持续的时间和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中等剂量组 6例冠状动脉扩张和大剂量组 5例冠状动脉扩张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免疫球蛋白 1g/kg或免疫球蛋白 2g/kg联用阿斯匹林治疗KD疗效相同 ,但中等剂量价廉且潜在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Kawki disease,KD)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尤以血管损害广泛和严重。丙种球蛋白能阻断血管内皮炎性反应,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我院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静脉用丙种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剂量两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7例,结果总热程明显缩短,冠状动脉损害例数少,与采用小剂两种球蛋治疗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7例,结果总热程明显缩短,冠状动脉损害例数少,与采用小剂丙种球蛋治疗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杨京涛 《医学文选》2001,20(1):55-56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小儿后天心脏病的主要原因。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确。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扩张 (CAD)、冠状动脉瘤 (CAA )及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等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收治 15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CAA发病率高达 73.3% (11/ 15 )。易漏诊、误诊。鉴于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加服阿斯匹林可以防止或减轻心血管并发症 ,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更显重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 1995~ 2 0 0 0年 4月我科住院病人。男 12例 ,女 3例。~…  相似文献   

14.
陆燕凤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131-13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9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IVIG1g/kg单次静脉滴注;B组给予IVIG静脉滴注0.4g/(kg·d),连用5天;C组仅给予阿司匹林(ASP)(50—80)mg/(kg·d)口服,比较三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A、B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①冠状动脉病变: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临床症状:A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5或P〈0.01)。结论两种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对于川崎病的治疗均可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但在症状的缓解速度上,单次应用1g/kg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发热性疾病 ,以冠状动脉受累最为严重 ,其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感染及异常免疫反应有关。本文旨在探讨丙种球蛋白防治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及其对扩张冠状动脉恢复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 5 8例。所有患儿均持续高热 5~ 7d ,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 ,血沉明显增快 ,C反应蛋白阳性。随机选择 2 8例为观察组 ,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 2 0个月 ,最大8岁 6个月 ,平均 3岁 8个月。另 30例为…  相似文献   

16.
两种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5~2003年收治的41例川崎病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17例川崎病应用IVIG 1 g/kg,分400~500 mg·kg-1·d-1×2~3天和22例IVIG 2 g/kg,分400 mg·kg-1·d-1×5天治疗,在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至正常、冠状动脉(CA)扩张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1.000)。结论: IVIG治疗小儿川崎病,1 g/kg和2 g/kg疗效相当,推荐应用IVIG 1 g/kg,以节约药源和患者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短期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患儿的护理技术,并对26例川畸病患儿进行科学护理。方法:重视环境对治疗的影响,输液期严格控制病儿体温于38.5℃-以下,室温低于30℃,液体温度低于25℃;严格观察药物疗效及反应,防范并发症;控制单位时间的入液入药量,输液速度为0.8-1.4ml/min,于10小时内完成输液;做好伴随症状护理,促进康复。结果:26例病儿应用以上护理方法,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输液过程并发症和川畸病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损害,符合临床治愈标准出院。结论:早期、短期内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如有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输液反应及心血管损害是可以避免的,并能有效地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曾垂秀 《重庆医学》2003,32(4):386-386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加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较传统的阿司匹林 (ASP)有显著疗效[1] 。本文分析 68例川崎病患儿在应用 3种不同治疗方案 ,单用阿司匹林 ,IVIG1g/kg单次静注加阿司匹林 ,IVIG4 0 0mg·kg-1·d-1,连用 4d ,其在预防冠状动脉瘤及控制临床炎症方面的差别。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在本院住院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 68例 ,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 1984年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 ,68例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案分 3组 :A组 :IVIG1g/kg组 ,2 4例 ,男 13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3 .12±0 .3…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7例川崎病,结果其疗效显著优于采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对照组,认为应早期使用,以防其发生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川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萍  周华  孙境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25(4):360-361,365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S)患者,为进一步确定其疗效。用IVIG治疗KS38例,对照组26例用阿期匹林(ASP)治疗,IVIC组采用IVIG400mg/kg.d连用4~6d,或1g/kg.d用1d,同时给予阿司匹要,直到血小板计数和血沉降至正常,对照组除了未用IVIG外,其余治疗相同,资料显示IVIG组的发热消退时间,粘膜充血消退时间及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IVIG在控制炎症方面优于ASP。IVIG组冠状动脉扩张(CAD)发生率为7.9%。而对照组CAD发生率为23.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进一步证实IVIG能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