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10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 (CAA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已有了较深入认识 ,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我们用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的方法 ,已成功制作成大鼠CAAN动物模型 ,本文即利用这一模型来探讨CAAN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试剂 :总RNA提取试剂盒及引物 ,实时定量RT PCR试剂盒 ,兔抗大鼠Ⅰ型胶原 (ColⅠ )多克隆抗体 ,兔抗大鼠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多克隆抗体 ,山羊抗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多克隆抗体 ,兔抗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多克隆抗体 ,兔抗人金属蛋白酶组织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曲尼斯特延缓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DKD模型组(n=8)、曲尼斯特低剂量(n=8)和高剂量治疗组(n=8)。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构建大鼠DKD模型。成模后,分别予以曲尼斯特200mg/(kg.d)(曲尼斯特低剂量组)和400mg/(kg.d)(曲尼斯特高剂量组)分2次灌胃。于第8周末处死大鼠,收集大鼠24h尿液测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收集血测。肾功能及血白蛋白;取部分肾组织置于4%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补体C3a受体(C3aR),E-钙黏附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a—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I),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的表达以及分布;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E—cadherin,a-SMA,FN,ColI,SCF和c-kit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FN,ColI,SCF,c-kit mRNA的表达。结果:曲尼斯特能抑制肥大细胞在DKD大鼠肾组织的浸润;DKD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并可见a-SMA表达,曲尼斯特可一定程度逆转这一过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KD模型组肾小管间质区域ColI和FN的表达增加,曲尼斯特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ol I和FN的表达;DKD大鼠肾组织SCF,c-kit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肾组织SCF,c-kit蛋白表达与肥大细胞浸润程度及肾小管间质FN,ColI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曲尼斯特能抑制SCF,c—kit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肥大细胞参与了DKD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曲尼斯特可能通过阻断SCF/c—kit信号通路,抑制肥大细胞的募集而逆转DK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MON)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制成阿霉素肾病模型的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和低剂量MON干预组、强的松干预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肾脏病理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RT-PCR法检测肾间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质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和尿NAG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肾组织病理形态可见肾小球病变轻微,但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和肾间质α-SMA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大鼠肾间质α-SMA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和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实验第6周时低剂量和高剂量MON组Scr、Cc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ON高剂量组Scr和Ccr水平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MON可改善阿霉素诱导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肾间质α-SMA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组)、模型组(UUO,U组)及山莨菪碱治疗组(A组,14mg·kg^-1·d^-1)。U组和A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制作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术后第11天处死大鼠,肾组织HE染色及Masson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状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间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U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DI)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数(TFI)均明显高于S组(P〈0.01);U组TGF—β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组(P〈0.01);A组的上述各指标分别较U组降低(P〈0.05);TDI、TFI分别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山莨菪碱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肾间质细胞TGF—β1的表达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RIF。  相似文献   

5.
PDGF及PDGFR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DGF及其受体PDGFR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及21天各处死6只大鼠,取双侧肾脏(未手术侧为对照组)分别做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其病理改变。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PDGF-A、PDGF-B、PDGFR-α、PDGFR-β以及α-SMA(活化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GF-A、PDGF-B、PDGFR-α、PDGFR-β在不同时间点的梗阻肾脏中表达均增强,主要定位于扩张或萎缩的皮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有少量表达。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间质表达α-SMA的细胞和Ⅲ型胶原逐渐增多,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间质α-SMA、Ⅲ型胶原的表达与肾小管PDGF-B和PDGFR-β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PDGF-A和PDGFR-α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中受损的肾小管过度表达PDGF-B、PDGFR-β,可促进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和Ⅲ型胶原的沉积,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芪当归合剂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 :研究黄芪当归合剂 (A&A)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 ,以目前公认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作为阳性对照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模型组 (UUO)、黄芪当归合剂组 (A&A)、依那普利组 (ACEI) ,术后第 1 0天处死大鼠 ,收集血清测定肌酐、尿素氮水平 ,肾组织用Masson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 ,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肾间质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纤维连接蛋白 (FN)和层粘连蛋白 (LN)的表达。结果 :UUO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 ,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与肾间质的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A&A组、ACEI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均明显低于UUO组 ;两治疗组间比较 ,A&A对TGF β1 表达的抑制作用弱于依那普利的作用 ,而其余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 ,中药复方A&A的防治作用与ACEI相似 ,可能是通过减少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抑制TGF β1 表达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蓉  冯梅  付平 《四川医学》2007,28(4):358-360
目前,人类肾脏疾病病理改变和肾小球损害实验动物模型的大量研究显示,肾间质纤维化在肾脏疾病转归中起着主导作用,其病变程度与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走向肾衰竭的必经之路,它以肾间质的细胞及胶原聚集伴小管萎缩和变形,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荒废,肾单位进行性破坏,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为特点。抗肾间质纤维化已是近年研究热点,虽然西药抗肾间质纤维化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其临床效果仍不太理想,而中药科研研究已凸显出其良好的作用,现就其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及中药苦参碱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存在肾间质微血管不同程度的丢失.最近发现Endostatin,作为一种抗增殖血管蛋白,也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Endostatin抗血管形成机制及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从毒论治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毒邪的涵义、来源、及致病特点等方面,论述了毒邪与肾间质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阐明了毒邪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并将解毒、排毒、抗毒三法相伍,作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波生坦及缬沙坦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C  Chen YP  Dong HR  Qiu CB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7):2601-2606
目的研究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否抑制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方法雄性SD大鼠予关木通浸膏水溶液灌胃致成CAAN模型,并分为模型组,波生坦组(100mg·kg-1·d-1灌胃)和缬沙坦组(30mg·kg-1·d-1灌胃)。对照组予自来水灌胃。每组动物6只。检测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于第16周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切片做Masson染色;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Ⅰ)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AN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β2mG、SCr到实验后期均显著上升(P<0.05或0.01);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性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PAI1、TIMP1及ColⅠ各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在波生坦及缬沙坦干预组上述上调指标均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而两干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波生坦及缬沙坦能抑制CAAN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延缓肾损害进展,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促细胞外基质合成因子(TGFβ1、CTGF)及抑制抗细胞外基质降解因子(PAI1、TIMP1)而获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在双环醇的干预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双环醇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双环醇组,每组各20只,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双环醇组于术前2 d给予双环醇[20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每组分别在术后3、6、9、14 d时随机处死5只大鼠并取左侧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GF、TGF-β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H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中HGF蛋白及mRNA表达均呈现早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在第6天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表达量在术后3、9、14 d与术后6 d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TGF-β1蛋白的表达量呈现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趋势,术后3、6、9 d与术后14 d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相同时间点,双环醇组与模型组相比,HGF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环醇通过上调HGF及下调TGF-β1的表达而发挥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0)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UUO组(UUU,n=20)、假手术组(SOR,n=20)、三七总皂甙组(PNS,50rag/(kg·d),n=20)和氯沙坦组(ARB,20mg/(kg·d),n=20)。从术后24小时开始,治疗组分别予PNS及ARB治疗,连续14天。于术后3、7、14天分别随机处死各组大鼠。行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病理学改变;化学比色法测定肾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的含量;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从蛋白水平观察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从mRNA水平观察胶原I(CollagenI,Col—I)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etin,FN)的表达。结果UUO组肾脏呈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及肾间质胶原沉积的改变(P〈0.05)。PNS组与UUU组比较均不同程度地减轻了胶原在肾间质的沉积,改善了肾脏病理损害,抑制了TIMP-1的表达(P〈0.05)。结论PNS对UU0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川芎嗪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N-乙酞-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B2微球蛋白(J32-MG)、IV型胶原(CⅣ)水平和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胶原(Col Ⅲ)、尿素氮(BUN)水平,同时测定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尿NAG、RBP、α1-MG、G2-MG、CIV水平和血清HA、LN、PCBI、ColⅢ、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及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调节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液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有效促进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的共同归路。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表达及活性异常在RIF病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就PAIs系统在RI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结果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检测到较多的凋亡细胞(P〈0.01)。随着时间延长,肾小管凋亡细胞逐渐增多,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IgA肾病(IgAN)患者外周血microRNA-223(miR-22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与肾间质纤维化(RI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经肾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IgAN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RIF程度不同分为3组:RIF T0组、RIF T1组、RIF T2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志愿者95例作为对照A组,以及非IgAN患者8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各组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受试者外周血miR-223、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受试者外周血RIF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白细胞介素6(IL-6)、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Spearman法分析miR-223、NLRP3 mRNA与RIF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A组相比,对照B组、RIF T0组、RIF T1组、RIF T2组患者miR-223相对表达量依次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黄蟅虫超微粉剂对肝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大黄蟅虫丸原药材进行剂型改进.用猪血清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复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分6组:正常组、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药物组、假手术组、肾纤维化组、肾纤维化+药物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参对梗阻性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RIF模型,取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的大鼠肾组织,分别做常规HE、PAS和MASSON染色。结果丹参治疗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丹参对大鼠RIF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酸(UA)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A/IF)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2021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390例IMN患者。收集肾活检时的各项临床参数。根据肾穿刺活检前的UA值将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normal-UA group,N-UA组,n=229)、高尿酸组(high-UA group,H-UA组,n=161)。根据TA/IF的程度,将患者分为T1组(无/轻度,n=154)、T2组(中度,n=167)、T3组(重度,n=69)。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TA/IF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UA 对TA/IF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与N-UA组相比,H-UA组中重度TA/IF的比例明显较高 (χ2 =84.352,P<0.000),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降低(t=2.532,P=0.012)。UA 水平为中重度TA/IF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6(95%CI:1.021~1.031),OR=1.036(95%CI:1.030~1.042),P<0.000]。模型4(HUA+血清球蛋白+24 h尿蛋白)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其他3个模型。结论:合理控制UA可能减少中重度TA/IF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模型组(n=24)和依那普利治疗组(n=24).治疗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以依那普利10 nag/(kg·d)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1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肾组织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应用Westem免疫印迹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蛋白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逐渐增加,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逐渐增大,Ⅰ型胶原mRNA和CTGF蛋白表达逐渐增加.依那普利治疗后,肾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下降,Ⅰ型胶原mRNA和CTGF蛋白表达均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在第3,7,14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21天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可减轻梗阻肾间质纤维化,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肾组织Ⅰ型胶原mRNA和CT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