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者于1990年1月 ̄1992年12月在对我院住院分娩的6186例围产儿进行了出生缺陷监测,共检出80例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12.93‰,略低于全国总出生缺陷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29.09‰,其中致死性畸形27例,占围产儿死亡的15%。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肇庆市4家监测医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广东省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方案》的要求,以市内4家医院作为监测医院,对肇庆市2001-2010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监测围产儿63476名,其中出生缺陷儿1034名,发生率为162.9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发生率比2001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35,P0.001)。前3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围产儿性别、孕母年龄、胎数有关。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应继续加强三级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了解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分布状况和致病因素,明确围产期保健的重点,以便提供出生缺陷的资料和干预方法。方法:根据山西省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1997年-2004年怀仁县分娩的19443个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在19443个围产儿中,出生缺陷97例(49.89/万),其中神经管畸形42例,占出生缺陷的第一位(43.3%)。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和孕期的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4.
张芹荆慧芳  张丽敏 《实用医技》2007,14(36):5030-5031
目的:通过对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类型的分析,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6年出生的12922例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监测(包括死胎、死产),分析出生缺陷的种类、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出生缺陷儿106例,缺陷发生率为82.03/万。常见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12.38/万,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10.83/万.多指(趾)发生率为8.51/万,唇裂合并腭裂发生率为6、96/万,马蹄内翻足发生率6.19/万。发生缺陷的胎儿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出生缺陷以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出生缺陷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适时终止妊娠,进行优生优育宣传指导,制定有效的行政和医疗保健干预措施,为孕妇创造优良环境及合理均衡饮食,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金艳文 《河北医学》2009,15(9):1129-1130
为掌握承德这一贫困山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探讨引起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我院对承德市八县三区22所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发生类型,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2011-01-2013—12在本市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监测率为100%,出生缺陷261例,发生率为12.67‰,涉及病种16个,居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和唇腭裂,发生率分别为3.79%0、2.28%0和1.51‰。结论:出生缺陷是我市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质量和儿童的生存质量。因此,加强孕前检查、推广口服斯利安及优生知识的宣传,规范孕期检查及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出生缺陷种类,寻找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为更好的落实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28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儿监测登记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27%o,出生缺陷顺位:先天性心脏病、四肢畸形、全唇裂、内脏畸形、外耳其他畸形: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外地户籍发生率高于本市户籍。结论出生缺陷监测及报告制度的落实,监测诊断技术的提高是辖区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水平的直接原因,完善出生缺陷监测体系,科学监测胎儿发育,提高唐氏综合征筛查覆盖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达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了解我市出生缺陷的发生和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市2009年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鞍山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略低于全省水平,与2007、2008年相比有所上升.结论 鞍山市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继续在农村广泛使用小剂量叶酸,加强农村的唐氏筛查和孕中期B超筛查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林伟  邹鹏 《广西医学》1989,11(6):337-339
为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了解人口素质的现状,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简称BD)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达到优生目的。为此,我区参加了全国BD《七.五》优生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10.
张芹  荆慧芳  张丽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30-5031
目的:通过对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类型的分析,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6年出生的12 922例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监测(包括死胎、死产),分析出生缺陷的种类、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出生缺陷儿106例,缺陷发生率为82.03/万。常见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12.38/万,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10.83/万,多指(趾)发生率为8.51/万。唇裂合并腭裂发生率为6.96/万,马蹄内翻足发生率6.19/万。发生缺陷的胎儿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出生缺陷以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出生缺陷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适时终止妊娠,进行优生优育宣传指导,制定有效的行政和医疗保健干预措施,为孕妇创造优良环境及合理均衡饮食。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996年~2005年郑州地区围产儿出生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郑州市围产儿出生质量变化趋势,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1996~2005年连续10年对郑州市辖区内乡级及乡级以上接产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为活产儿、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等情况。结果:10年间共住院分娩围产儿496203例,活产儿493327例,死胎2329例,死产54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168例,出生缺陷3914例。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12.88‰下降至2005年的7.46‰,出生缺陷发生率呈基本稳定态势;死胎在围产儿死亡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高。结论: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应提高孕期保健水平,加强宫内监护,降低围产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芜湖县2002~2005年3033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种类和发生率,寻找影响出生缺陷的可能因素。方法:对芜湖县医院3033例住院分娩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该院分娩的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2.20‰(37/3033),与2004年全国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2.84‰接近;出生缺陷分类构成的顺位前5位依次为唇裂、唇裂合并腭裂、尿道下裂、先天性脑积水及先天性心脏病;居住在城镇和乡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无差异;孕母年龄越大,出生缺陷发生率越高;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15.38‰)明显高于女婴(7.48‰);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129.03‰)明显高于单胎(10.99‰);产前诊断率为24.32%;孕母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相对较低者,出生缺陷儿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做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积极探讨致畸原因,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减少残疾儿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阳曲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阳曲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并与太原市同期相应发生率比较。分析阳曲县2005~2010年围产儿各种出生缺陷发生率及顺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按季节进行比较。结果:2005~2010年阳曲县围产儿出生缺陷率明显高于太原市,各类出生缺陷顺位中神经管畸形为第1位;第3季度神经管畸形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结论:为降低阳曲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2-201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2-2010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分娩信息及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对缺陷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出生缺陷率为15.88%,2007年后缺陷率明显增高;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24.88%;前五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并指、总唇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神经管畸形,共占畸形总数的52.55%;出生缺陷发生与户籍、性别、季节、胎数及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有关.结论 出生缺陷防控形势严峻,应深入开展主要缺陷的病因学研究,以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而广泛的健康教育,婚前、孕前优生优育指导,规范化孕产期保健及新生儿体检都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重庆市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为减少围产儿死亡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孕满28周至产后7d的围产儿死亡进行监测,观察围产儿死亡发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15年重庆市医院监测围产儿死亡11 039例,死亡率平均为9.07‰,年度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687,P<0.01).男性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8.96‰,而女性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9.20‰;<20岁产妇组、20岁~<35岁产妇组、≥35岁产妇组平均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4.17‰、7.96‰、16.25‰.2015年重庆市围产儿死亡死因构成前5位分别是出生缺陷(29.78%)、孕母合并症(8.27%)、脐带因素(6.48%)、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4.39%)、胎盘因素(3.80%).结论 重庆市迫切需要加强出生缺陷3级预防、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强化孕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从而达到减少围产儿死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以医院为基础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出生缺陷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在广州市天河区16家医院分娩或引产的孕28周至产后7 d的围产期出生缺陷患儿作为病例组,以1∶1配对方式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18.47‰,前3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放射线接触史(OR=2.205,95%CI:1.178~3.481,P=0.011)、孕期吸烟(OR=1.899,95%CI:1.270~2.839,P=0.002)、母亲先天性疾病史( OR=2.124,95%CI:1.243~3.629,P=0.006)、孕出生缺陷儿史(OR=3.893,95%CI:2.319~6.535,P<0.001)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孕期经常摄入优质蛋白(OR=0.874,95%CI:0.768~0.994,P=0.040)是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结论:减少和控制孕期主要危险因素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2007年度围产儿死亡医院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高东  肖年  周晓军  罗茜  沈奕  王正琳 《重庆医学》2008,37(15):1718-1719
目的 探讨重庆市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干预措施. 方法按照<重庆市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监测单位围产儿死亡相关资料.结果 2007年度重庆市围产儿死亡率11.38‰,乡村高于城镇,出生缺陷、早产或低体重、出生窒息是围产儿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 积极开展和做好出生缺陷的一、二级预防工作,减少致残、致死性出生缺陷的孕育;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孕产妇的自我监护能力与保健意识,使孕妇能自觉定期进行孕期保健;加强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和新生儿科的服务能力等,是降低围产儿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市丰润区2001~2006年出生缺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唐山市丰润区2001~2006年内儿童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进一步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基层计划生育网络对全区儿童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做全方位监测,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全区6年内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34‰,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原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8‰,山区为3.5‰,两者差异明显。出生缺陷的病种顺位与文献报道基本相同。结论唐山市丰润区2004年以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血管病和神经管畸形仍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两大先天性疾病,在地域差异上平原高于山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衡阳市先天性肢体畸形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先天性肢体畸形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收集资料,对2002-2009年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平均发生率为2.048‰,经卡方检验,有上升趋势(P〈0.01)。男性发生率为2.175‰,女性发生率为1.89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镇发生率为2.404‰,农村发生率为1.89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个季节发生率分别为2.410‰、1.446‰、1.606‰、2.881‰,四个季节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孕妇〈20岁、20~25岁、25~30岁、30~35岁和≥35岁组发生率分别为6.093‰、1.585‰、1.491‰、2.147‰、7.635‰,孕妇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发生率高于农村;冬春季发生率高于夏秋季;孕妇年龄〈20岁和≥35岁是先天性肢体畸形的高发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衡阳市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发病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先天性唇腭裂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对2002~2009年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唇腭裂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平均发病率为15.19/万,男性发病率为17.51/万,女性发病率为9.75/万,男女之比为1.79∶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城镇发病率为9.05/万,农村发病率为17.89/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春夏秋冬四季度发病率依次为25.32/万、9.24/万、9.63/万、19.32/万,四季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1);孕妇各年龄组(<20岁,20~25岁,25~30岁,30 ~ 35岁,≥35岁)发病率分别为41.43/万、15.22/万、12.96/万、14.94/万、和48.58/万,孕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00). 结论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农村的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率明显高于城镇;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于夏秋季;孕妇年龄< 20岁和≥35岁是先天性唇腭裂畸形的高发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