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蠲痹颗粒治疗(45g/d);对照组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120mg/d)。两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与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TJC28、SJC28、疼痛VAS评分、双手握力、晨僵时间、CRP、ESR、PGA、MDGA及DAS28、CDAI、SDAI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蠲痹颗粒是治疗RA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张新建 《中医正骨》2003,15(10):11-12
为观察研究以清化蠲痹合剂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 89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 6例在运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中药清化蠲痹合剂辅助治疗 ,对照组 4 3例仅用西药布洛芬、扶他林及雷公藤片等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比较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表明清化蠲痹合剂为主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院内蠲痹颗粒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2组常规应用非甾类消炎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6%,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院内蠲痹颗粒联合来氟米特治疗R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9例活动性风寒湿痹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口服、每周1次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蠲痹颗粒,每次15 g,冲服,每日3次;对照组加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次60m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疗效、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关节肿胀数(SJC28)、关节压痛数(TJC28),进行患者疼痛评分、患者自身病情总体评价(PGA)、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总体评价(MDGA),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DAS28、CDAI、SDAI、SJC28、TJC28、患者疼痛评分、PGA、MDGA、ESR、C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在改善DAS28、CDAI、SDAI、SJC28、TJC28、疼痛评分、PGA、MDG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蠲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性RA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益赛普联合蠲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不能耐受益赛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找到长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40例活动性RA患者经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每周2次,联合口服本院院内制剂蠲痹颗粒15 g,每天3次;治疗8周.结果 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标准,益赛普联合蠲痹颗粒治疗8周后ACR20改善率为92.31%,ACR50改善率为 46.15%,ACR70改善率为5.13%.结论益赛普联合蠲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和安全,且无其他副作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蠲痹汤加减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VAS疼痛评分、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G (IgG)、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炎症细胞因子(IL-6、IL-4、IL-10、TNF-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DAS28评分,ESR、hs-CRP、IgG、RF、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DAS28评分,IgG、RF、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炎症...  相似文献   

7.
魏文先  翟玉云 《河北中医》2006,28(12):901-902
2003-01~2005-12,我们采用通络蠲痹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2例,并与西药治疗3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64例均为本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9~53岁,平均40.3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3.4年。对照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评价蠲痹颗粒对寒湿痹阻和肾气虚寒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全部患者均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蠲痹颗粒,15g/次,3次/d;对照组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71,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32,P<0.05).②同组间疗效及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6.7%,U值分别为-5.50、-3.67,P<0.01或0.05);(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0%、80.0%,U值分别为-2.909、一3.992,P均<0.05)].③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ESR( 17.05±7.15) mrn/h、RF (32.46±14.22) U/L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蠲痹颗粒治疗寒湿痹阻和肾气虚寒型RA疗效确切,其中寒湿痹阻型RA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40例,单纯以甲氨喋呤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X线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和38.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蠲痹汤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疗效。 方法 104 例均为 2018 年 8 月-2019 年 8 月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就诊的 RA 活动期患者,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按照随机数x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52 例,对照组 52 例,两组均接受来氟米特片(爱诺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理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蠲痹汤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VAS 评分、晨僵时间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23%(49/52),高于对照组咱76.92%(40/52)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10,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CRP、RF、ESR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蠲痹汤辅助治疗 RA 活动期(寒湿痹阻证)可减轻症状,增强疗效及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病势缠绵,外罹肢节,内及脏腑,至筋挛骨损之时,每易致残.因发病机理未明,迄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故如何提高类风关治疗效果,一直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周身小关节红肿热痛、晨僵、关节功能障碍,甚至骨质破坏、关节功能丧失。中医多按“痹证”进行治疗。临床上,笔者每遇类风湿关节炎均用我院中医科自制的蠲痹合剂Ⅱ号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RA),目前国内外均视为“难治之症”。我院选用自制蠲痹散从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观察了3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RA),目前国内外均视为"难治之症".我院选用自制蠲痹散从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观察了3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傅卫燕  孟庆良  靳昊  朱茂荣 《光明中医》2022,(17):3135-3137
目的 探讨自拟蠲痹化湿汤内服联合针刺辨治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110例RA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自拟蠲痹化湿汤+针刺)与对照组(来氟米特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局部畏寒、晨僵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自拟蠲痹化湿汤与针刺治疗RA的疗效理想,可较好的控制患者症状,保护肌肉和关节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疗效影响。方法 纳入10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联合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PR)、红细胞沉降率(ESR)、DAS28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50/5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4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F、CPR、ESR、DAS2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降低(P<0.05),双手平均握力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改善临床指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在临床治疗上非常棘手,病势汹汹,变症不一,后期还会涉及多各脏器的损害,初期主要表现为小关节的损害,肿胀疼痛,明显的晨僵,急性期还会有高热,浑身关节疼痛,心肌损害等等,最终引起小关节的变形,甚至致残,病人往往辗转就医,上不少游医假药的当,钱财用尽,无奈无助。近年的临床实践,使我对  相似文献   

18.
邓广业 《河北中医》2007,29(11):980-980,987
目的观察熄风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熄风通痹汤治疗,对照组20例用雷公藤片治疗。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55.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熄风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40例,单纯以甲氨喋呤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X线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和38.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温阳蠲痹通督”灸与西药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求一种高效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80 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温阳蠲痹通督”灸组及西药甲氨蝶呤组,每组各40例,观察各项疗效指标。“温阳蠲痹通督”灸法:取大椎穴至腰俞穴的脊柱部位,铺督灸粉进行隔姜灸。结果:灸法治疗组及西药组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VAS评分,血清RF、ESR、CRP、IgM、IgG的含量(P<0.01),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甲氨蝶呤组(P<0.05或P<0.01)。结论:“温阳蠲痹通督”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具有显著的疗效,且疗效优于西药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