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坤华  李宁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164-164,171
目的:了解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医院1994年1月-2005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48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由高至低依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恶性肿瘤、胃息肉、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不明原因,其中以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胃溃疡更为多见,且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MD)有关。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服用NSAID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7月间的58例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服用药物、原发病密切相关。结论:重视预防对于减少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臧新莲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097-109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西药联合和单用西药治疗药物性胃黏膜病变并比较分析。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总有效率95.8%,单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77.8%,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胃黏膜病变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医院1994年1月~2005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48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由高至低依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恶性肿瘤、胃息肉、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不明原因,其中以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胃溃疡更为多见,且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有关.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服用NSAID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2003年-2008年收治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62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20~72岁,平均46岁。发病前均有服药史,既往均无胃病史。用药原因: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口服阿司匹林者5例,其余因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头痛、发热服药者57例。服用NSAID的种类及发病人数为:水杨酸类28例、消炎痛12例、扑热息痛10例、去痛片6例、布洛芬6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科内镜室经胃镜诊断的24例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急性胃黏膜病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结论 临床上应注意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急性胃黏膜病变 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急性胃黏膜病变,是脑卒中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臧新莲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4):1097-109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西药联合和单用西药治疗药物性胃黏膜病变并比较分析。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总有效率95.8%,单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77.8%,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胃黏膜病变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新民 《中原医刊》2011,(7):115-116
目的观察应用奥曲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疗效。方法对9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注射液0.1mg缓慢静脉推注,再以0.05mg/h静脉滴注24~72h。结果24h与72h内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66%和28.7%,治疗3d总有效率为94.7%,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曲坠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利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57+1467-1457,1467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280例胃镜检查中4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致病因素。结果药物、酗酒、应激等均可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药物为多,酗酒次之,颅脑创伤以及烧伤等也占一定比例。结论药物的不正确使用已逐渐成为AGML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急性溃疡致上消化道穿孔治疗的方法及引起穿孔的原因。方法:快速术前准备,紧急手术,手术给予修补,力求简短,术后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15例病人成功抢救14例,1例家属放弃。引起穿孔的原因均为口服去痛片所致。结论:高龄病人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术前准备要快,手术要简短,术后并发症多,为外科所有重症的集中体现,治疗难度大,而造成的原因为口服去痛片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危重程度及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内大量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尤其是病变影响下丘脑、脑干者最易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且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它的防治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感冒通致小儿药物性血尿8例刘萍洪洲1病例资料本组感冒通致小儿药物性血尿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10岁,均因肉眼血尿住院。发病前均服用“感冒通”[河南新星制药厂生产,批号(1989)126036],剂量每次1~2片,每天2~3次。服用药物后12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08年5月我院28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24.1%,病因多为药物因素、严重的内外科疾病。确诊的手段主要是急诊胃镜检查。去除诱因、积极处理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是治疗的基础。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多为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所致,治疗原发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1年2月~2004年2月6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23%,其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严重的内、外科病的应激因素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应用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病因是药物及严重内、外科疾病所致,治疗原发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药物性肝病的认识,以正确使用该类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药物性急性肝损害患者70例临床资料。结果:7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无基础肝脏疾病患者17例(24.28%),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25例(35.71%)中,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例丙肝患者,饮酒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患者患者9例(12.86%);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抗结核药、抗真菌药过程中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及联合使用两种以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19例(27.14%)。结论:对乙酰氨基酚等一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导致药物性肝病应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镜结果。结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为常见病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风湿药、饮酒是常见诱因。结论:胃镜检查能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8.
去痛片致四肢末端麻木2例杨锦兰王志强任德玲例1,女,50岁。因上感发热、头痛,服去痛片2片。1h后,突然出现四肢末端麻木、剧痒,烦躁不安。查体未见阳性体征。病人过去无服用本药史。立即给予四肢末端按摩,约1h后,症状渐缓解。例2,女,38岁。因上感发热...  相似文献   

19.
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是近年发现的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肾脏损害疾病。主要是指马兜铃酸引起的急性、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致急性、慢性肾衰竭和肾小管酸中毒。  相似文献   

20.
胶体果胶铋防治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特殊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急诊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每天都会接诊大量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病人,并用过各种治疗方案,但均不如用胶体果胶铋治疗的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