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气管端端吻合术与腔内介入治疗在治疗气道狭窄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1990年2月至2008年2月18年间采用端端吻合术及腔内介入治疗共53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2~80岁,平均38岁.分别是狭窄袖切端端吻合术26例、球囊扩张术14例、支架置入术13例.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1~204个月(44.94±54.56),失访8例(吻合术5例,球囊扩张术2例.支架置入术1例).再狭窄12例,其中端端吻合术再狭窄2例(9.5%);球囊扩张术再狭窄6例(50%);支架置入术肉芽增生再狭窄6例(50%).三种治疗方法中端端吻合术再狭窄率最低(χ2=8.869,P=0.012<0.05).结论 由于端端吻合术较低的再狭窄率及较理想的预后,我们认为目前气管端端吻合术应作为气道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1例镍钛记忆金属气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道狭窄的治疗非常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袖式切除、端端吻合术,但对于晚期肿瘤造成的气管狭窄、狭窄段较长或多处狭窄、术后吻合口再狭窄或不愿接受手术者则不适合手术治疗。我院于2000年8月首次为一例主支气管囊腺癌术后并发气管狭窄患者行镍钛记忆金属气管支架植入术,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明  王剑  丁浩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497-1498,1507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直视下安置镍钛合金支架对气管、支气管狭窄及支气管食道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07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气管、主支气管狭窄患者在支气管镜直视下施行气道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其中14例合并支气管食道瘘患者置入带膜支架,对其中39例气道再狭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困难均立即明显缓解。14例合并气管食道瘘患者在置入带膜气管支架后进食呛咳消失。39例气道再狭窄患者予微波治疗后未再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其中4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出现纵隔感染,积极给予抗感染及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后好转。结论:纤支镜直视下安置镍钛合金支架是治疗中心气道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带膜支架置入是治疗气管食道瘘的有效手段,微波治疗可对支气管腔内肿瘤生长起到有效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Ⅰ期气管、环气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在治疗重度颈段气管狭窄中的有效性、适应证和风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11月采用Ⅰ期部分气管、环气管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的重度颈段气管狭窄患者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17~51岁,平均31岁。手术方法包括气管-气管端端吻合(18例)、环气管吻合(9例)和甲状软骨气管吻合(2例)。狭窄程度按照Myer-Cotton法分为Ⅲ度18例,Ⅳ度11例。 结果 狭窄长度1~4 cm,平均2.5 cm。一次性手术成功拔管25例(86%)。术后并发症:皮下气肿1例,再次狭窄4例,吻合口裂1例,暂时性声带麻痹1例。 结论 Ⅰ期端端吻合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重度颈段气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高。严格的术前适应证选择和术者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症状性气管良性狭窄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症状性气管良性狭窄病例,根据其狭窄原因和气管3D-CT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9例气管插管致气管狭窄,其中9例予以手术瘢痕肉芽组织切除,5例更换套管,2例行气管镜下冷冻治疗,3例行气管支架置入姑息性治疗;1例气管支架置入后肉芽增生性狭窄行气管支架套接治疗;4例气管支架置入后痰液阻塞行雾化抗感染治疗;1例气管断裂吻合术后继发狭窄行气管袖状切除治疗;1例颈部绳索勒伤致气管狭窄伴不完全断裂行气管修复术;1例气管灼伤和1例气管软化症致广泛狭窄予以保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气促评级由Ⅱ~Ⅳ级改善为0~Ⅰ级,脉氧饱和度(SPO2)由高流量吸氧时的70%~8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症状性气管良性狭窄,要严格掌握气管支架置入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气管支气管肿瘤等可致气道狭窄从而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支气管介入治疗气管肿瘤支架术为气管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支持,但是该手术可能会在术后出现肉芽组织增生的并发症.本文就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肿瘤支架术后肉芽组织增生1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等离子体凝固(APC)联合冷冻治疗外伤性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6例外伤性气管狭窄患者行支气管镜下APC联合冷冻治疗,从气促指数、气道直径及肺功能(FEV1)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3次治疗后气促指数、气道直径及FEV1均明显改善,随诊3个月,临床疗效稳定。结论APC和冷冻技术联合治疗气管良性狭窄,APC可快速消除瘢痕及肉芽组织,且安全性高,接着以冷冻治疗处理病变的气管黏膜,主要达到抑制肉芽增生目的以保持气道再通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内通过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操作及护理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并发症,有些少见并发症如气管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损伤后瘢痕狭窄、气管软化等所致的气管狭窄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延误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出现气管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损伤后瘢痕狭窄等常出现人机不协调,呼吸困难、潮气量低,气道狭窄严重的吸痰时吸痰管插入困难.气管软化患者拔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后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需第二次气管切开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9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后气道狭窄的占有比例为86.4%;发生气道环形狭窄的患者17例,发生气道肉芽增生后狭窄的患者7例,气道环形狭窄发生率为70.8%;狭窄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患者软骨的患者为20例,发生于其他气管环的患者4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导致的气道狭窄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84.2%,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为2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气管环形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后15~30天内,肉芽组织增生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术后2~3月内。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气管狭窄,其中多以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环状软骨的环形缩窄为主,这与经皮气管切开时气管切开部位不准确,伤及环状软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金属支架治疗良恶性气管支气管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金属支架治疗良恶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价值。方法 对14例良恶性气管狭窄在X线引导下置入金属支架。气管切开后瘢痕性狭窄2例,环状软骨骨折1例,食管癌、肺癌纵隔转移7例,食管支架压迫气管2例,食管癌放疗后气管软化2例。结果 全部病例气管支架均成功置入。呼吸困难得到即刻缓解。1例良性狭窄在置入支架后25d肉芽组织增生而发生再狭窄,床旁急诊切开气管,取出支架。另2例良性狭窄已分别随访了40月和60月。8例患者死亡,术后生存时间1~14个月,平均4-5个月。1例食管癌放疗后气管软化的患者已存活41个月。结论 金属支架治疗良恶性气管狭窄是一种有价值的、充满前景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于良性气管狭窄的治疗,仍有待长期随访和病例数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切除手术在气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至2012年之间10例气管狭窄患者,5例为良性气管狭窄,6例为肿瘤相关性气管狭窄,余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完成狭窄段气管切除及重建,气管平均切除长度为(3.55±0.98)cm。1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行吻合口瘘修复术,术后无复发;1例上段食管癌继发气管狭窄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于术后12d死亡;余8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气管切除是一种治疗气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完全肿瘤切除和狭窄段切除重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例镍钛记忆金属气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自秀  邓晓丽 《医学文选》2001,20(3):397-397
气道狭窄的治疗非常困难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袖式切除、端端吻合术 ,但对于晚期肿瘤造成的气管狭窄、狭窄段较长或多处狭窄、术后吻合口再狭窄或不愿接受手术者则不适合手术治疗。我院于 2 0 0 0年 8月首次为一例主支气管囊腺癌术后并发气管狭窄患者行镍钛记忆金属气管支架植入术 ,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廖某 ,男 ,45岁 ,大学教师。因主支气管囊腺癌术后 5年 ,咳嗽、气紧伴活动时呼吸困难 1月余 ,于 2 0 0 0年 8月 1日入院。1995年 9月在我院诊为“气管腺样囊性癌”。同年 10月行气管肿瘤切除术 ,术后行化疗、放疗。现再次…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与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治特点,提高诊断率、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成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创伤性气管、主支气管断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支气管修补术,术后支气管针尖样狭窄,再行肺叶切除术;1例行气管修补术;1例行狭窄气管切除、气管端端吻合、T形硅胶管置管术。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早期吻合口水肿狭窄呈裂隙状2例,1月后复查通畅,余均为良好。结论创伤性支气管断裂容易误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最重要的手段,气管断裂常合并肺动脉干中层结构损伤,在切除狭窄段支气管时瘢痕要切除干净。术后早期应复查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14.
陈维永  程德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94-1196,1200
目的:分析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治疗良恶性气道狭窄的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84例良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实施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所有患者均住院并接受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分析支架置入术后的近期、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近期随访统计,恶性气道狭窄组的咯血发生率高于良性气道狭窄组(P<0.05);恶性气道狭窄组患者和良性气道狭窄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气道狭窄组的肉芽组织形成率低于良性气道狭窄组(P<0.01)。术后远期随访,恶性气道狭窄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良性气道狭窄组(P<0.05);恶性气道狭窄组的肉芽组织形成率明显高于良性气道狭窄组(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治疗良恶性气道狭窄的效果确切,但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良性气道狭窄患者术后近期容易发生气道再狭窄,恶性气道狭窄患者术后远期肺部容易出现反复感染。支架置入前要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尽可能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再次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型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再次气管狭窄患者行气管造口下内镜和支撑喉镜进路,气管狭窄处理并用T型管置入,并留置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1年以上,用电子喉镜评价患者气管狭窄康复情况。结果:气管狭窄的长度0.5mm至44mm,平均24mm,9例患者均为膜性狭窄。其中轻度狭窄5例,中度6例,重度狭窄3例。离气管隆突距离为4mm~54mm,平均26mm,其中6例均在距气管隆突20mm范围内,以气管插管病例为主。所有患者均未行狭窄段气管切除,均行狭窄段气管扩张或瘢痕切除,T管置入。平均带管时间为6.2月。拔出T管半年以上,所有患者气管腔内未见明显狭窄出现,1例残留有肉芽在原气管造口愈合处。结论:患者均需较长时间带管,需二次手术取出为其缺点,T管留置治疗再次气管狭窄失败率较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气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气管成形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原因,探讨针对再狭窄的处理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1月30例行气管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发生再狭窄的30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分析治疗效果,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加腔内冷冻等方法对气道再狭窄疗效显著。结论:肉芽组织增生是发生良性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癌肿浸润是发生恶性再狭窄的主要原因;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才能有效防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气管插管致气管狭窄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气管插管留置导管致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其中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放置支架解除气道狭窄,3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氩气刀及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缓解,3例行气管扩张成形术,3例行气管狭窄环袖状切除+气管端端吻合成形术,1例因患者病情重,无手术机会,最终死亡。结论严格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并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手段,可减少气管插管致气管狭窄的发生率。对气道狭窄的患者,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包括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肺移植、气管软化、传染性疾病或气管周围病变压迫等,气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是良性气管狭窄治疗的金标准,但许多患者不适合外科治疗,并且容易出现吻合口瘘或再狭窄等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1].从上世纪60年代Montgomery T形管的发明开始,随着气管支架在恶性气管狭窄中的广泛应用、可相容材料的发展和介入技术的进步,使支架开始应用于良性气管狭窄并逐渐成为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良性气管狭窄治疗中,支架的选择、并发症的控制、支架留置时间仍然存在争议,远期疗效也缺乏长期随访观察,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烧灼并置入金属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3例患者因肿瘤增生致气管狭窄,或结核肉芽、瘢痕组织致气管、主支气管狭窄,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烧灼肿瘤或增生组织,扩大管腔后置入金属支架。结果 全部患者气道通畅,气促缓解,气道管径扩大,随后管腔再次狭窄,甚至阻塞。反复电刀烧灼后恢复畅通,短期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烧灼并置入金属支架治疗气道狭窄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短期疗效确切,对恶性肿瘤所致气道狭窄可优先选择;但对良性增生所致气道狭窄的治疗,由于患者寿命相对较长,支架置入后远期可能产生肉芽增生及支架断裂等并发症,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治特点,提高诊断率、治疗效果及思者生成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创伤性气管、主支气管断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支气管修补术,术后支气管针尖样狭窄,再行肺叶切除术;1例行气管修补术;1例行狭窄气管切除、气管端端吻合、T形硅胶管置管术。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早期吻合口水肿狭窄呈裂隙状2例,1月后复查通畅,余均为良好。结论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容易误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最重要的手段,气管断裂常合并肺动脉干中层结构损伤,在切除狭窄段支气管时瘢痕要切除干净。术后早期应复查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