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收治的9例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例均行相关内分泌实验室检查、B超、CT或MR检查,1例行开放肾上腺肿瘤切除术,8例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9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提示肾上腺神经鞘瘤,2例有临床症状,术后症状恢复正常。随访12~36个月,9例患者均未发现复发或转移征象。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为罕见肾上腺肿瘤,一般无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只能作为定位诊断,定性诊断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肾上腺神经鞘瘤的有效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行开放或腹腔镜手术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实验室相关检查、B超、CT、MRI及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确诊,恢复良好,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MRI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依靠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肿瘤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4):340-342
目的:提高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6年6月8例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病理进行讨论。结果:8例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其中5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经腹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均提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半年以上,8位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大多仅通过超声、CT和MRI诊断为肾上腺占位,无法排除其他疾病,目前确诊仍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7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3例行开放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2例行单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患者术前均按嗜铬细胞瘤准备。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明确与术后病理一致,1例术前考虑嗜铬细胞瘤,术后病理结果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均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时间为9~17 d,平均13.2 d,术后随访1~5年,11例未见明显复发,1例失访。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为临床上罕见的良性肿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与其他肾上腺疾病相鉴别的重要方法,但最终诊断仍以病理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32(12~49)岁,左侧7例,右侧5例.血压高4例,腰腹部胀痛5例,无任何症状3例.行彩超、CT及MRI检查提示为肾上腺占位,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9例.12例均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7例,腹腔镜手术5例. 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例术中血压波动,矫正后恢复正常.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术中出血量60ml.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平均7d顺利出院.切除肿物最大约6×6.5×6.5cm,最小约2.5×2.5×2.0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0.5~6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彩超和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其中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无功能性良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年来30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行肿瘤切除或剜除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其中节细胞神经瘤7例,平滑肌瘤1例,皮质腺瘤10例,髓脂瘤3例,神经鞘瘤1例,肾上腺囊肿8例;这些患者随访6个月~7 a,临床症状消失,无肿瘤复发.结论: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少见,发病年龄多>3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早期诊断困难,CT是首选检查;均有包膜,确诊依赖病理检查.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报告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7例术后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主要依赖B超、CT、MRI,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较全面的了解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确诊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表现,并通过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例均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4个月至9年,平均4年,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大多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术前诊断及与其他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较难.一经发现,应尽量行手术切除,腹腔镜手术为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或肾上腺切除术,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皮质腺瘤29例,囊肿2例,髓性脂肪瘤5例,嗜铬细胞瘤3例,皮质腺癌2例,节细胞神经瘤2例,神经鞘瘤1例,淋巴瘤1例,术前确诊10例。随访41例,其中2例皮质腺癌患者及1例转移瘤患者在随访中均死亡,余38例获随访3个月~1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全面系统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有助肾上腺偶发瘤的定性诊断,年龄小于60岁实质性肾上腺偶发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后腹腔镜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发表的关于肾上腺神经鞘瘤文献进行复习。结果:9例肿瘤均位于右侧,肾上腺相关血、尿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神经鞘瘤,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腹腔镜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可作为诊断及治疗该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病理所见及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预后良好,随诊无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的发现依赖于B超、CT、MRI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唯一办法。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2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内分泌检查等临床资料.9例腰部不适,4例阵发性头晕乏力(其中1例高血压),1例向心性肥胖,7例为体格检查发现.5例术前诊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其余诊为肾上腺占位病变.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随访1~7年,1例仍有头晕,血压150/95 mm Hg(20.0/12.6 kPa),余患者均康复.提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3.
王江  付玉国 《当代医学》2010,16(2):92-92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分析讨论此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经超声及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肿瘤,术后病理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随访两年无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总结11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诊治过程,了解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1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术后随访进行总结。结果 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中位年龄40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5例,右侧6例。其中6例为体检时发现,5例以腰部疼痛不适发现,仅1例合并高血压。行增强CT扫描提示肾上腺区囊性占位。6例行腹腔镜下同侧肾上腺及肿物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术,1例行开腹肾上腺及肿物切除术,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淋巴管瘤,随访2 a患者均正常存活,未见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表现为腰部疼痛不适,需经增强CT或MRI初步诊断,最终依靠病理学诊断。经腹腔途径切除患侧肾上腺及肿物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脂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髓脂瘤的临床资料.10例有腰背部疼痛症状,3例出现腹部包块.除2例肾上腺髓脂瘤破裂出血者误诊为肾错构瘤外,其余16例经CT或MRI确诊.结果¨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术后均病理证实为肾上腺髓脂瘤.4例未手术.结论肾上腺髓脂瘤诊断需靠CT或MRI检查.所有病例均应行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检测.对直径小于4 cm的无功能肿瘤可随访观察,对直径大于4 cm的肿瘤均应手术切除.后腹腔镜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对巨大髓脂瘤或髓脂瘤急性出血仍应行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罕见肾来源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复习文献,对肾上腺外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CT显示左肾中极肾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可见一圆形孤立肿物,包膜完整,增强三期检查病灶均见不均匀强化。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免疫组化:CD56(+),Cg A(+),HMB45(-),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诊断肾来源色素性副神经节瘤。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转移。复习文献,肾上腺外色素性副神经节瘤十分罕见,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因缺乏大样本随访研究,预后不详。结论:详细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是诊断及鉴别肾上腺外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5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结果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37.4岁(21~56岁)。左侧2例,右侧3例。术前5例患者肾上腺功能检查无异常,CT平扫肾上腺区域内可见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强化。5例患者均行完整的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平均肿瘤直径6.2 cm(4.0~10.0 cm),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罕见,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超声及病理资料。重点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回声特点、有无钙化、彩色血流信号以及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 12例中,9例发生在右侧肾上腺,3例发生在左侧肾上腺,均为单发,肿瘤直径1.8~12cm,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部分呈不规则形或"嵌入式"生长,肿瘤均呈低回声,5例内部见强或高回声,病理证实为钙化,3例肿瘤可见少量点状彩色血流信号,12例肿瘤均与周围结构清晰。病理上肿瘤主要由神经节细胞及施旺细胞组成。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具有一定特征性,观察肿瘤生长部位、形态及回声特点,对该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附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的40例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该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4例,均在体检时发现肾上腺占位,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较为少见,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治疗选择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现代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MS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经MS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0.83%、73.61%、79.17%,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4%、95.83%、97.22%。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检查均可有效的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但MSCT检查鉴别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能力显著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