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经验。方法;对20年间收治的1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既往未做过手术,9例为内引流术后癌变。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其中12例表现为化脓性胆管炎,4例为上腹部包块,16例均伴乏力,消瘦。7例既往无手术史的癌变患者中5例行ERCP检查,其中4例合并胆胰管合流异常。手术方式包括剖腹探查术4例,T管引流术4例,囊肿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囊肿部分发除,肝左外叶切除2例,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癌变主要位于囊壁者14例,术后病理结果腺癌占多数(13例)。术后生存期为4-31个月,平均12.7月。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预后极差,行内引流术后更易癌变。应以预防为主,对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推荐行囊肿完全切除术。术中冰切片检查有助确诊,对浸润至胰腺的病例应考虑行囊肿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2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2006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癌变9例,内引流术后癌变11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其中15例表现为化脓性胆管炎,5例为上腹部包块,均伴乏力、消瘦。原发胆总管囊肿癌变9例中7例行ERCP检查,其中6例合并胆胰管合流异常。手术方式包括剖腹活检术4例,T管引流4例,囊肿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囊肿部分切除、肝左外叶切除2例,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癌变主要位于囊壁18例,术后病理结果16例(16/20)为腺癌。术后生存期为4~31个月,平均12.7个月。结论胆胰管合流异常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病因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预后极差,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内引流术后更易癌变,对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推荐行新的预防癌变的手术方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确诊,对侵及胰腺的病例考虑行囊肿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余年来共收治的78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78例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74例,其中术式包括:(1)囊肿完整切除、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52例;(2)囊肿大部分切除、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9例;(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其中1例为胆总管下端囊肿癌变);(4)11例癌变患者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胆管癌根治术,3例行姑息性外引流术;(5)1例患者因合并胆总管囊肿破裂出血并胆汁性腹膜炎而行单纯外引流术。74例手术患者中获随访54例,随访率为73.0%,随访2个月至7年,平均39个月,良性患者情况良好。癌变患者中,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失访,7例行胆管癌根治术患者5例得到随访,生存期2~5年,中位生存时间2.3年,3例行姑息性手术患者生存期2~1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7.8个月。
结论: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易发生癌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的关键所在,其治疗以手术切除囊肿及胆-肠重建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总结了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病例。指出为防止囊肿癌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人应尽可能作根治性囊肿切除术和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以预防胆管的癌变,对确诊为癌变病人,主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胆总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文章总结了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病例,指出防止囊肿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对行天性胆总管囊肿病奶治性囊肿切除术和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以预防胆管的癌变,对确诊为癌变病人,主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出现远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有胆管结石形成31例,反流性胆管炎25例,吻合口狭窄16例,囊肿癌变3例。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囊肿彻底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8例,胆肠吻合口切除、再吻合术7例,胆道探查取石术3例,胆道探查取石术并肝段切除术3例,囊肿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吻合口狭窄和(或)胆管结石6例。 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常与首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有关。治疗上以囊肿切除、去除病灶、解除梗阻、胆胰分流、通畅引流为目标,减少再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7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B超诊断正确率为91.9%(34/37)。36例行囊肿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因癌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共随访29例,随访率为78.4%,平均随访43个月,未发现恶变者。结论B超应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囊肿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治疗,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复习文献及结合本中心的诊治经验,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3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的147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7例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126例,其中术式包括:①囊肿完整切除、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98例;②囊肿大部分切除、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14例;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其中1例为胆总管下端囊肿癌变);④11例癌变患者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胆管癌根治术,3例行姑息性外引流术;⑤1例患者因合并胆总管囊肿破裂出血并胆汁性腹膜炎而行单纯外引流术。126例手术患者中获随访89例,随访率为70.6%,随访2个月-8年,平均37个月。结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手术方式已较为规范,但是关于囊肿切除范围、胆道重建中抗反流袢的长度以及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治疗方面应该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复习文献及结合本中心的诊治经验,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3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的147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7例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126例,其中术式包括:①囊肿完整切除、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98例;②囊肿大部分切除、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14例;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其中1例为胆总管下端囊肿癌变);④11例癌变患者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胆管癌根治术,3例行姑息性外引流术;⑤1例患者因合并胆总管囊肿破裂出血并胆汁性腹膜炎而行单纯外引流术.126例手术患者中获随访89例,随访率为70.6%,随访2个月-8年,平均37个月.结论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手术方式已较为规范,但是关于囊肿切除范围、胆道重建中抗反流袢的长度以及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治疗方面应该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4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72例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52例,年龄18~67岁(平均31岁)。Ⅰ型41例,Ⅳa型28例,Ⅳb型3例,无其他类型患者。4例囊肿癌变患者因多发脏器受累未能行手术治疗,余68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左半肝切除术,余66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17例联合肝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者6例(8.8%)。随访1~8年,4例癌变未手术患者均于确诊后2年内死亡,8例(11.7%)出现远期并发症。结论: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将囊肿完整切除术,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自1998年至1999年6月观察了3例胆总管囊肿癌变病例,其中2例为胆肠内引流术后癌变,一例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并对其施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已存活3年,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28~55岁,平均42.6岁。两例行胆肠内引流术后癌变的患者,按Todani分  相似文献   

12.
ԭ���Ե������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管囊肿癌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1980-2000年间收治的7例原发性胆管囊肿癌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原发性胆管囊肿癌变病人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仅为胆管炎表现。癌变6例位于囊壁,1例侵及胰腺。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囊肿部分切除、肝左外叶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囊肿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T管引流加活检2例,术后病理结果大部分为腺癌。结论 原发性胆管囊肿癌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预后极差,目前强调预防为主,对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推荐行新的预防癌变的手术方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确诊,对侵及胰腺的病例考虑行囊肿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1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资料。11例(9例Ⅰ型、2例Ⅳ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Ⅰ型癌变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Ⅱ型1例行单纯囊肿切除+T管引流术,Ⅲ型1例行Oddi括约肌成形术,Ⅴ型1例行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全组15例均恢复顺利,无一例发生胆瘘、胰瘘,1例Ⅳ型病人术后出现肝内胆管结石并反复发作胆管炎。结论手术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平  游建 《临床外科杂志》2003,11(4):228-229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53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人进行分析。B超诊断正确率90.57%(48/53)。49例行囊肿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因癌变分别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死亡率1.89%。结果 随访43例,随访率81.13%,平均随访32个月,约90%的病人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未观察到恶变者。结论 B超应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囊肿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囊肿发展,减少并发症是改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58例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B超、CT、MRCP和ERCP检查,确诊后根据Todani分型决定手术方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或等级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58例患者中,术前腹部B超、CT、MRCP和ERCP检查确诊率分别为78% (45/58)、92%(23/25)、9/9和5/5.手术治疗方式为开腹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1例(其中2例为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其中1例联合肝部分切除术);胆总管囊肿并部分肝叶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因肿瘤晚期行囊肿外引流术1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术中,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35±70) min和(320±50) 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57,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7/39)和3/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515,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0±2.3)d和(12.6±6.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2,P<0.05).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患者癌变率为10%(6/58).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4%(t4/58).随访1~15年,良性病变患者无严重远期并发症;6例癌变患者中4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另2例已分别生存3年和5年.结论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影像学诊断首选腹部B超检查,MRCP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患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首选术式为完整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胆管癌:附2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及其手术处理原则。方法 对1970~1996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行内引流术的82例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中术后25例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为30.49%(25/82),其中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癌变率为35.29%(14/51),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癌变率为22.58%(1l/31)。25例中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肿瘤切除胆道重建术,4例行局部病灶切除外引流术,14例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仅行外引流术。结论 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高,应该摒弃该术式。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根治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e XS  Zhang S  Zhu XF  Ji Y  Zeng JX  Ma Y  Wang DP  Ju WQ  Wu LW  Li Z  Huang JF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5):302-305
目的探讨原位肝脏移植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根治复杂肝外胆管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结合国外临床经验和肝外胆管癌的生物学特点,对1例Bismuth-Corlette Ⅳ型肝外胆管癌侵犯肝内二级胆管及胆总管下段的患者,实施原位肝脏移植联合胰头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采用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LSAB)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除的病理标本中胆管上皮细胞角蛋白CK9和CKl7、癌胚抗原、肝细胞蛋白,确认肿瘤组织学来源。术后给予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片抗排斥治疗。同时,拉米夫定联合大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预防乙型肝炎复发,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移植肝的肝功能恢复顺利,血清胃肠道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A19-9、CAl25均降至正常范围。随访14个月至今,移植肝及消化功能良好,患者健康并恢复术前工作。结论对无远处转移和腹腔播散,且常规手术无法根治的浸润型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Corlette Ⅳ型,可考虑实施全肝、肝十二指肠韧带联合胰头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术根治肿瘤。然后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并重建消化道。该方法可能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患者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87年3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本组中2例因并发腹膜炎先行囊肿外引流术后4周再行囊肿空肠吻合术;3例直接行囊肿空肠吻合术;35例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行囊肿切除间置空肠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手术成功率为100%。5例内引流术(囊肿空肠吻合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胆道感染症状。37例行囊肿根治术(即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或间置空肠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中有2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患者偶有右上腹隐痛不适,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胆管逆行性感染,抗炎治疗有效;其余病例无腹痛、黄疸、发热、再生结石、吻合口狭窄、癌变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囊肿外引流术仅作为急诊手术,待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行第二次手术;囊肿根治术是治疗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1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再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前次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者8例;胆总管囊肿空肠侧侧或侧端吻合术者5例;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左肝外叶切除术者1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端端内引流术者1例.前次手术并发症为胆管结石形成14例,胆道感染10例,癌变1例.再次手术以切除囊肿、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为主,术后随访平均(41.5±30.9)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胆道感染1例,无吻合口狭窄或结石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胆总管囊肿首次术式选择不当及诊断失误出现的多种并发症是导致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再手术的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9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例均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1)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2)间置空肠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人工乳头)15例;(3)间置胆囊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4)肝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71例。本组190例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死亡4例(2.06%)。结论:囊肿可使胆汁流入胰管内并发胰腺炎,囊肿易癌变,囊肿可形成盲袋和死腔易形成结石,故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最佳选择。尽管胆道建术式较多,但以肝总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是胆道重建术的一种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