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技术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全脑灰质体积的改变情况。方法纳入初诊放疗前(G0组)、放疗后0-6月(G1组)、6-12月(G2组)的鼻咽癌患者各15例,采用3.0T MR扫描仪,进行高分辨力T1WI扫描,采用基于SPM8软件的VBM8工具箱分别分析治疗组(G1组、G2组)与对照组(G0组)脑灰质体积变化的差异。结果与G0组比较,G1组双侧额叶(右侧中央前回、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岛叶灰质体积减少。而对比G0组,G2组双侧颞叶(左侧颞叶钩回、右侧梭状回)、左侧额叶(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灰质体积减少;右侧扣带回及左侧顶下小叶出现灰质容积的增加。结论鼻咽癌放疗后不同时期与放疗前存在脑灰质体积的异常,而VBM技术可以敏感地检测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分析原发帕金森病患者全脑灰质结构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应用T1WI三维脑容积扫描序列对35名帕金森病患者和20名健康者对照进行扫描,获得全脑结构图像。采用以SPM5为基础的VBM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全脑灰质图。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广泛脑区灰质密度的减低,范围累及双侧颞叶、额叶、顶叶、枕叶,边缘系统的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右侧小脑后叶及左侧尾状核。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脑灰质结构发生改变的区域广泛。VBM技术可在活体状态客观评价脑内结构的早期变化,是研究脑内形态学改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技术(VBM)测量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小脑内灰质体积(GMV)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疼痛调节的关系。方法:3D-TOF-MRA及FIESTA序列扫描上有明确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关系的ITN患者43例,分为左侧面部疼痛组(LITN,n=21)和右侧面部疼痛组(RITN,n=22),分别与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5例健康对照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LITN组与RITN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ITN组在左侧小脑半球小叶ⅧA、ⅧB区GMV增加。RITN组较对照组在小脑蚓部Ⅸ区、双侧半球小叶ⅧA、ⅦB区、右侧半球小叶Ⅵ区及右侧CrⅠ区GMV增加。RITN组与LITN组比较在小脑未见GMV差异。结论:与对照组相比,ITN患者脑内小脑GMV有改变,小脑在ITN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做的更好。方法: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结论: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排痰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能够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次数明显减少,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oxel based morphology,VBM)分析探讨伴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T2DM with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T2DM-C)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30例T2DM-C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HC)行...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各方面护理。结果:200例患者经我院精心治疗护理病情好转出院,有效率96%。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隋学斌 《中外医疗》2009,28(4):62-62
支气管舒张剂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的开发,应用及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应用是其治疗COPD的主要进展。本院呼吸内科对门诊登记治疗的COPD稳定期45例患者予以噻托溴铵和福英特罗联合吸入治疗,对照组45例予以茶碱缓释片口服,观察联合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抗胆碱药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0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60岁以下患者病死率明显减少(X^2=5.687,P〈0.05)。患者发病后延迟治疗时间越久,病死率越高,24h内治疗者病死率显著降低(X^2=6.728,P〈0.01)。呼吸衰竭发作次数越多,合并症越多,营养不良越严重,病死率越高。病死组的多项动脉血气指标均较存活组差,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病死率低于不使用机械通气者(X^2=7.102,P〈0.01)。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低于有创机械通气者(X^2=5.16,P〈0.05)。结论年龄、延迟治疗、发作次数、合并症、营养及使用呼吸机等均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有关。我们必须注意营养支持和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干预的意义。方法:减少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干预及治疗。结果:早期干预使肺组织的损害向好的可逆的方向转归。结论:提高COPD危害的认识,积极开展COPD早期干预,可预防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方法 严格挑选84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两组之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最大通气量(MVV)的变化.结果 COPD患者3年后FEV1、PEF、MMEF、MVV的测量值与初始测量值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下降率最大的为MVV.而VC、FVC测量值及对照组3年后的各项指标测量值与初始测量值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3年后FEV1、PEF、MMEF的测量值有显著性下降.结论 反映COPD患者病情进展最敏感的肺功能指标是MVV,但测量中受患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FEV1、PEF与用力有关,故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MMEF的测试结果与受试者的用力无关,反映肺功能的变化则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缓慢进行性发展.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吸烟和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注意保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改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脂联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联素是由脂肪特异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抗炎、对抗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脂联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为COP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及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将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三位。COPD是由有毒颗粒和气体(主要是吸烟)引起的肺部炎症。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的气流受限是其特征。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肺功能检查,接着分析了COPD骨骼肌损耗和呼吸道管理。最后研究了氧疗。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具体状况。方法:60例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检测理想体质量百分数(percentage of idea weight,IBW%)、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判定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程度。结果:所有患者中,IBW%低于90%32例(53.3%);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 TSF)低于60%29例(48.3%);上臂肌围(arm muscle cricumference,AMC)低于85%21例(35.0%)。血清白蛋白营养评定:正常43例(71.7%),轻度营养不良17例(28.3%)。总淋巴细胞计数营养评定:正常5例(8.3%),轻度营养不良14例(23.3%),中度营养不良20例(33.3%),重度营养不良21例(35.0%)。结论: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都合并有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营养支持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病情变化,评价营养支持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48例门诊定期随访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4倒在此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体重、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和呼吸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查未经药物治疗的强迫症患者脑灰质结构存在异常的区域,并探讨脑灰质体积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对比分析21例未经药物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和21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脑灰质体积存在差异的脑区,并采用耶鲁-布郎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临床症状.结果 强迫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脑灰质结构存在明显萎缩的区域主要位于双侧眶额叶、前扣带回、右侧丘脑以及右侧小脑(P<0.05,FDR校正),患者左侧眶额叶的灰质体积与耶鲁布朗量表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63,P<0.01).结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结构异常在强迫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表明环路外小脑等结构的异常也可能参与了强迫症的病理生理学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