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究麻风病患者畸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赣州市皮肤病医院126例新发现麻风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是否发生畸残分为畸残组和非畸残组,2组分别有患者35例、9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麻风病患者发生畸残的危险因素。结果 18个县市区中,宁都县麻风病发病率最高,有18例(14.29%);赣县区和于都区麻风病患者畸残率最高,各有6例(46.15%);2010—2020年间,2010年麻风检出率最高,为21.43%,同年麻风病患者致残率为40.74%,之后每年的麻风患者占比以及畸残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方式、延迟期、麻风反应、神经损害数是麻风病患者发生畸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赣州市近10年间,宁都县麻风病发病率最高,赣县区麻风致畸残率最高;导致畸残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感染方式、延迟期、麻风反应、神经损害数。疾病防控中心可根据此特点跟踪调查发病率、致畸残率较高人群,整体提高该地区麻风病防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6年~2015年福建龙岩地区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风病控制和消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建龙岩地区2006年~2015年间报告的麻风病疫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2006年~2015年龙岩共发现确诊报告麻风病病例15例,年平均发现率为5.8/10万,各年发病率整体呈平稳波动;Ⅱ级以上畸残率为0%~6.67%;男女发病数比例为2.75∶1;病例身份主要为农民;86.67%的病例是成年人,10~18岁病例占13.33%,其中两例患者为母女关系,两名女性患者均为云南保山地区嫁入龙岩地区;各地区之间的发现报告率有明显差异。结论:福建龙岩地区2006年~2015年间发现报告的麻风病病例集中在个别县(市),平均发病率较低,但有输入病例可能,仍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供麻风防控力度,使麻风病患者得到尽早的诊断及治疗,防治畸残的发生,降低传染机率,达到有效控制麻风病发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5年广东省麻风病的流行特征,并探讨低流行状态下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1990~2004年间广东省近15年的新发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5年麻风病的发现率和患病率明显下降,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病例的早期(诊断延迟期≤2年)发现比率为73.82%,发病到确诊的平均延迟期为27.6个月,Ⅱ级畸残率为17.60%,早期发现的病例其Ⅱ级畸残率明显低于延迟期〉2年的畸残率(P〈0.001),城乡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城市的病例数(P〈0.001),门诊发现的病例约占3/4.结论 经过近50多年的综合防治,我省的麻风病已处于低流行状态,98.00%的地区已达到基本消灭的指标.但局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是当前新发病例较集中的地区,防治工作力度丝毫不可放松,当前防治策略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边远地区,加强培训和宣传,着重提高早期发现病人,以控制传播和降低畸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与DDS单疗防治麻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1955-2010年上林县累计发现的119例各类型麻风病患者。对1980年(包含)以前发现的现症患者均用DDS单一药物治疗;对1981年(包含)以后发现的现症患者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进行联合化疗,包括1980年年底未治愈的DDS单疗现症患者。结果:进行联合化疗患者(<15岁的儿童除外)的发病率、患病率、家属发病率、Ⅱ、Ⅲ级畸残发生率、平均延迟期等均有所降低,但其发病年龄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化疗防治麻风病的效果较好,其可以降低麻风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家属发病率、Ⅱ、Ⅲ级畸残发生率、平均延迟期等,控制麻风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麻风病发病规律,分析怒江州2001-2010年麻风病流行现状,从而找出应对措施。方法利用全州麻风病疫情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怒江州麻风病年发现率、患病率呈平稳下降趋势,新发现病例的延迟期均在3年内。结论提高新发麻风病例发现率,降低麻风病Ⅱ级畸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郴州市目前麻风新发病例延迟诊断情况,延迟诊断的年龄、性别分布以及延迟诊断与发现方式、传染来源、Ⅱ级畸残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000-2006年39例新发麻风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延迟期越长,女性病例检出率、皮肤科就诊发现率、家外感染率、Ⅱ级畸残率也随之上升。结论加强皮防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大麻风病知识宣传是控制麻风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唐慧文 《热带医学杂志》2013,(12):1527-1529
目的分析亳州市1993-012年新发现的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亳州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麻风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012年亳州市新发现的27例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现率、发病率、患病率以及型比、发现方式等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3-2012年20年间共新发现麻风病例27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13/10万。男女性别比为3.50:1。平均发现年龄37.29岁,平均延迟期40.52个月,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之比为12.50:1。结论1993-2012年亳州市麻风病基本控制后疫情没有明显下降,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发现病人的延迟期较长,今后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早发现、早治疗麻风病人,清除传染源,以期能尽早彻底消灭麻风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麻风病畸残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减少麻风畸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1958~1995年麻风病共300例。结果:总致残率为32%;男女病人间的畸残32.1%与31.7%及病人各年龄组发生畸残无明显差异(P>0.05);多菌型与少菌型发生Ⅱ°和Ⅲ°畸型比多菌型多且严重(P>0.05);而病期长短却与畸型残率之间呈正比关系。结论:病期越长,畸残发生越多越重,提示了麻风病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畸残发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至1998年止,南京市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807人,男2195人、女612人(男∶女为3.58∶1);少菌型2070人、多菌型737人(少菌型∶多菌型为2.81∶1);平均发病年龄为32.12岁(8~84岁);通过专科门诊发现的占75.4%,其它方式发现的占24.6%;Ⅱ级以上畸残率为63.15%。通过4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我市麻风病防治取得可喜成果:患病率由最高的1973年的29.4/10万下降到1998年的0.19/10万;患病人数由1973年的1121人减少到1998年的10人;平均发病率和发现率分别由56~60年段的4.69/10万和5.46/10万下降到91年~95年段的0.1/10万和0.12/10万。此外,型率的下降、儿童发病减少、麻风流行疫点减少、病人发现方式改变和畸残率下降等各项指标均有下降。患病率和近五年平均发病率、发现率的下降达到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流行病学各项指标将继续下降,最终达到完全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谢博  杨通 《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83-385
目的分析麻风病流行病学特点,为麻风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55年以来现存资料中麻风病流行病学各项内容进行回顾整理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登记2642例,分布在沿海15个镇占84.78%,其他11镇占15.22%,男女之比为2.91:1,0~14岁占16.12%;15~59岁占68.05%;60岁以上占15.82%。患病总型比为29.06%,逐年上升;总平均发病率为8.06/10万,患病率为0.67%,发现率为7.07/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底患病率为0.0059‰,近五年发病率为0.15/10万,平均延迟期逐年缩短。最长为1955年段4.3年,最短为2000年段0.5年。新发畸残占27.02%,逐年下降。复发率为1.61%,以MB及DDS单疗病例为主。结论麻风病流行与环境因素和易感机体有关,青壮年男性是主要易感人群,电白县麻风病已呈低流行状态,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  相似文献   

11.
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新发现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指导麻风病防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湛江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1997-2004年新发现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新发现病例186例,年均发现率为0.274/10万,以门诊等被动发现为主。少年儿童发病占新发现病人数的6.99%,未见明显下降。发病年龄显著增高,传染源不明者增多以及多菌型病人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是主要的流行特点。病期缩短,Ⅱ级畸残率下降。结论 麻风病高流行区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以确保达标后的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肇庆市麻风病基本消灭达标前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麻风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1956~2010年期间肇庆市麻风病综合防治报表等资料,以麻风病发现率、发病率、患病率等指标对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成效。结果肇庆市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年均发现率为0.16/10万、年均发病率0.14/10万、年均患病率0.35/10万,二级畸残率5.66%,儿童病例、病死率均大幅下降,平均病期缩短。结论肇庆市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无锡市近30年来麻风流行特征,探讨目前麻风防治工作存在的挑战,以及在低流行状态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麻风病防治管理工作。方法 对无锡市1989—2018年麻风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89—2018年无锡市报告麻风病病例63例,其中新发病例48例,复发15例。30年来麻风发现率和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患者确诊时平均年龄(43.81±14.52)岁。80.95%的患者职业为农民,近年来发病人群以外地来锡务工人员为主,其中来自高流行省份的病例占71.43%。患者延迟期中位数为8个月,新、复发病人诊断延迟期中位数为 13个月和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B型别比(多菌型少菌型)为5.31。新发病例Ⅱ级畸残率25%,22.92%新发患者为家庭内传播。73.02%的患者由皮肤科就诊发现。结论 根据无锡市近30年来的麻风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发现率、MB型比、Ⅱ级畸残率等主要指标的分析结果,无锡市仍处于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但仍面临人口流动造成的输入性病例、因病例少造成防治意识松懈等问题带来的挑战。必须保持麻风病防治体系的健全和防治工作的持续性。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以麻风病症状监测为主要手段,从而尽早发现病人、治疗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麻风病人因神经损害或畸残造成的疾病负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南京市实施《南京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成效,巩固规划防治成果,为今后麻风病综合防控模式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从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规划实施期间(2011—2020年)和规划前10年(2001—2010年)相关数据和各年份、季度相关报表,掌握麻风病病例一般流行病学特征,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全面完成了规划下达的目标工作任务,其中新发麻风病病例数、新发病例2级畸残比等主要指标分别由规划前10年(2001—2010年)的43例(76.74%)下降至规划期间(2011—2020年)的11例(27.27%),且规划前10年和规划期间新发病例慢性病患病率和2级畸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2,P=0.009;χ2=7.550,P=0.006);同时在规划实施的进程中形成了有南京市特色的新型综合麻风病防治模式。结论 规划实施期间(2011—2020年)南京市麻风病疫情呈持续低流行趋势,在探索低流行态势下麻风病综合防控模式的过程中取得...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6,(1):70-73
目的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1956~2014年麻风病流行特征,为该县麻风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56~2014年麻风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6~2014年共发现麻风病人332例,近5年年平均患病率为1.44/10万,发病年龄最小2.8岁,最大73岁,以14~29岁发病居多,占48.4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47∶1;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直系亲属间的直接传播占累计病例的9.93%(33/332)。结论麻风病的危害在短期内仍难以消除,应将麻风病防治工作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卫生宣教,并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一个最长潜伏期(10年)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隔离、治疗麻风病人,减少畸残的发生,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1996年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麻风病预防控制措施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平均数计算发现率、患病率,结合新发现病例的性别、确诊时年龄、病期、发现途径、菌型比、传染来源和畸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6~2008宝安区新发现麻风病人41例,年平均发现率0.15/10万;病人发现途径以皮肤科门诊接诊为主,发现38例,占92.68%。新发现病人87.8%是暂住,流动人口;新发现病人中多菌型与少菌型比值2.73:1;2年以内早期病例25例,占60.98%;Ⅱ级畸残率24.39%;工人患者31例,占75.61%。结论宝安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应重点加强暂住人口的麻风病防治,尤其是工厂工人的麻风病防治。皮肤科门诊和工厂用工体检发现麻风病人,是目前人口结构特殊条件下最为经济可行的发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宁市邕宁区基本消灭麻风病后20年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低流行状态下的疫情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消除麻风病的目标。方法对1995~2014年邕宁区新发现的27例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型、传染来源、发现方式、家属发病情况、患者畸残情况及就诊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年间共新发现麻风病27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5.75∶1。平均发病年龄(47.93±17.29)岁,平均病期(41.59±37.81)个月,有14岁以下儿童1例;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之比为0.8∶1,总畸残率44.44%,发现方式以门诊被动发现为主。结论邕宁区麻风病基本消灭后,新病人没有得到早发现、早治疗,传染与流行未得到更好的控制。说明既往的一些防治措施在现阶段的效果发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提示了麻风防治力度的减弱,早发现、早治疗仍然是目前控制麻风病流行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海省麻风病在低流行状态下,如何早期发现新病例的有效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防治工作重点及思路。方法:对1990年10月—2010年12月新发现的32例麻风病个案登记表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新发现麻风病患者32例,前10年中发现20例(62.5%)近10年发现12例(37.5%),男26例(81.25%),女6例(18.75%),男女之比为4.331,平均发病年龄41.5岁,多菌型25例(78.1%),少菌型7例(21.9%),多菌型明显高于少菌型;病期在3年内21例(65.63%),家庭内接触传染18例(56.25%),传染源不明者9例(28.13%);以皮肤专科门诊被动发现病例19例(59.38%),Ⅱ级以上畸残率为(18.75%);儿童发病率近10年为零。结论:青海省麻风病新发病例明显减少,发病平均年龄增高,延迟期明显缩短,多菌型比例上升,传染源不明者比例增高,被动发现病例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郴州市历年来麻风病流行状况,摸清其流行趋势的规律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疫情,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郴州市1954~2009年麻风病患者的原始资料及年报表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全市累积发生麻风病1153例,其中治愈983例,愈前死亡103例,其他减少8例,有现症麻风病人62例;5年平均发现率、发病率以1955~1959年1.94/10万、2.38/10万最高,患病率1960~1964年段1.14/万最高。型比58.37%,II级畸残率44.06%,平均延迟期为4.42年。地理分布以汝城、资兴、桂东三县市最多占全市70.34%,人群年龄分布15~59岁占87.95%。男女性别比为4.46:1。结论郴州市麻风病疫情明显下降,流行趋势减弱,呈低流行水平。发病年龄多为青中年,地区分布不均匀,早期发现率较低,加强麻风防治机构建设,加大麻风病防治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开展接触者检查和线索调查,仍然是今后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了解肇庆市麻风病流行状况及评价防治效果。方法:对1995-1999年来肇庆市6,867例麻风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年均发现率,患病均率由50年代的34.48/10万,26.64/10万,0.95‰分别下降对90年代的0.17/10万,0.15/10万,0.018‰,呈大幅度下降;发病儿童由50年代1.49/10万降至90年代0.01/10万;型比(MB/PB)及畸残率呈“U”字型演变;平均确诊延迟期最高是70年代的5.28年,最低是90年代的2.35年;患病男女比例平均2.54:1;高要市是肇庆市唯一末达标地区,其麻风病流行情况是端州区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肇庆市麻风病流行呈明显下降趋势,全市六县(市)二区中只有高要市是唯一未达标的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